两个女孩、环球旅行、辞职、创业、 为让更多的人一起走出去,一起看世界!干货更新中
这份帖子就从这开始说起吧。
我,蕾蕾,北京姑娘,毕业于北京旅游学院旅游英语专业。从2007年开始进入旅游行业,曾为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最佳探险旅游公司”和被哈佛商业评论杂志评为“生态旅游领域的领导者”的一家美国著名高端入境旅行社工作多年。之后又涉足于中国出境十大批发商之一的某著名出境旅行社。好吧,像我这样服务完外国人,又转头服务咱中国的土豪们,而且一干就是好多年的小丫头片子的确不多。这么多年下来,看着周边的同事旧的离去,新的进来了无数次。不过感到自豪的是曾服务过许多政界要人和跨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比如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先生、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等。还挺小引以为荣的。
后来还去了一家澳大利亚的某市场活动公司也学习了一年如何做一场线下活动,如何做市场,看过了某高级跑车的新车发布,参加过大牌公司的高大上年会…累死累活的做了很多大型活动以后,经验嘛,学了一些,技术嘛,也涨了一点,还是不停的飞来飞去,有人说像旅游,但这份工作很多时候让我和美景擦肩而过,我知道,我最想要的不是到此一游。
当然像我这样的旅游工作者不计其数,但是很奇怪,很多在旅行社工作的人并不喜欢旅游,或者根本就没出去过!好吧,我是一个例外,我喜欢自助游,喜欢那些陌生的地方带给我的兴奋与好奇。在过去的几年中,亚洲、欧洲、北美洲、澳洲和非洲大陆的多个国家都留下我快乐的足迹。厌倦旅行社安排的死板行程,享受自由自在的旅途中所发生的一切。希望这种快乐自信可以感染更多人:一起,走出去;一起,看世界。
说说跟我一起“下海”的另一半吧。
也是个漂亮的北京妞儿~~
张玥, Sarah,北京长大。曾有1年生活在荷兰、1年生活在俄罗斯、3个月生活在美国的生活经历。获得过荷兰伊拉斯谟大学酒店管理硕士,北京理工大学英语、工商管理本科双学位。和我一样,卖给过那家国内顶尖高端出境定制游公司若干年,当然,她也为国内外多位世界500强CEO,包括高盛、Facebook、麦肯锡等公司的高管定制过非常精彩的旅行。
当她从16岁去俄罗斯文化交流第一次踏出国门,后又在大学时去美国在环球影城主题公园打工旅行,10年时间行至世界29个国家300余城市与地区,迷恋较少人去的地方,各种文化古迹,对于新目的地的探索有浓厚兴趣。
后面的内容大家也能看到Sarah精彩的分享。
你们怎么就创业了?
说实话,这事儿不是我被她忽悠了,就是她被我脱下水了。反正现在我们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了。
当然,也有可能说的伟大点,就是源于我们心里那小小的梦想,又在多年的旅行和工作中受到了一点点启发。然后…我们就这样下水了…
很多年前,当我第一次踏上一个陌生的国度去,走在茫茫的沙滩上,一个黑不溜秋的男人上来问我:”Where are you from?”(你从哪里来?)。我让他猜,结果五花八门:
起先说韩国,我心想,你才韩国人呢,你们全家都韩国人,韩国人能长我们这么浓眉大眼的么?于是我摇摇头。
他接着说猜是日本人。我自己看看我的腿,觉得一点都不像萝卜,怎么可能是日本人呢?所以我接着摇头。
他挠挠头,突然一拍脑门说:”I know, America!!!”(我知道了,美国人!!!) 这次他的自信外加那坚定的小眼神彻底打败了我,我实在不好意思打击他。所以我不好意思的说:“no, I am Chinese. (不,我是中国人)。
“oh! Chinese!!!” 他突然恍然大悟。”yes!”我又坚定的回答了一遍,本想给他再介绍下我们伟大的祖国、辽阔的疆土和灿烂的文明,但还没等我张口,这个小黑人一句话又让我差点摔倒在地。
“oh, Chinese, Chinese, Taiwanese! Not far. Not far! ” 他自信且坚定的说。我看到了他坚定的眼神,执着而肯定。
这一次我忍不了了,怎么我就不能是咱大陆的呢?虽然宝岛台湾是我中国大陆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终究我们的文化还是有差异的。之后的数分钟里,我就努力的用最简单的英语让这个菲律宾男孩明白,我是中国大陆的,北京的,首都的。地地道道的 made in china! (中国制造)。
最后,他勉强拜倒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下。承认了我是中国的,且是大陆的。但是他怎么也不能明白,中国人不都是一坨一坨的出来么?有个导游,有个领队,一起过着小学生的生活,吃饭、睡觉、购物、拍照!吃饭、睡觉、购物、拍照!
好吧,那个时候的我,也没太明白为什么其他外国人对中国人就是那种印象,不过这个第一次出国遇见的小黑人:他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其实没有歌声里,就是想不出别的词汇,借用一下歌词)。总之,这个印象挥之不去。
在之后的旅行时光里,类似事件发生了无数次,我被当作各种国家来的人,但几乎没有一个人相信我是来自我们这块中国大陆的神圣沃土上的。
在他们印象中,中国人一定是团队游,一大帮,嘈杂且团结的在一起。像蝗虫一样横扫这世界上的各个角落。
那个时候,我,就暗暗下定了决心,有一天,我要做点什么,让你们这些老外们重新认识我们,我们中国人,中国大陆的人,也可以独立的自由行,不再依靠旅行社的安排,我们可以更自由的享受海外的天空,感受旅行的魅力,体会自由的滋味!
和我原来在同样一家公司的Sarah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的。
我们那家公司是服务于高端客户的,他们有钱,或是有权。很多某某人,是我们在平时的生活里可遇而不可求的。旅行,在他们眼里,变成了一种奢侈品;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更是物质堆砌出来的美景。奢华、美丽却那么高不可攀,而且还是不是的散发出一股股的铜臭味。Sarah说:“旅行不是只给有钱人的生活,旅行,是所有热爱自由,享受生活,积极乐观的人都应该拥有的。”她,决定做一点事情。去改变。让更多的人。
秉着这样的想法,我们有一天相遇,突然不谋而合:我们是自身的旅行行业的工作者,我们是热爱生活的旅行家,我们同样怀着一颗希望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去的心愿。我们,下个一个决定。去做些能帮助普通旅游者的事情。
从我们身边的朋友做起,我们帮助他们解决出行前的问题。后来,问我们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决定办个沙龙,告诉他们如何开始自助游,教给大家如何用最专业和最经济的方式出行,也在帮大家普及更多的旅行方式。没想到,这个沙龙第一次开课,就完全爆满了~~我们不得不又加了一场。
课后,同学们对我们的鼓励让我们信心百倍,当沙龙办到第十期。我们的工作和沙龙的工作无法再并存下去。场地的筹备、课件的制作、视频的剪辑加上每次的市场推广都让我们在工作之余无法完成。我们,面临着一次选择,为生存还是为梦想!
我们最终决定,趁着我们还年轻,趁着我们还有梦想,趁着我们还有热情。
我们决定了:辞职!去为了更多想自助游的同学们做一点事情。
这个决定不是冲动,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不过都迫于压力没有真正去做。我们两个决定尝试一把。
所以,请支持我们。我们坚持做我们的沙龙,同时,我们要不断更新这个帖子,添加上更多对大家有帮助的干货,和我们创业的历程。如果你支持我们,请不要让这个帖子沉下去。
微博:Sarah_leilei 自助游教室
微信:1683577835
我,蕾蕾,北京姑娘,毕业于北京旅游学院旅游英语专业。从2007年开始进入旅游行业,曾为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最佳探险旅游公司”和被哈佛商业评论杂志评为“生态旅游领域的领导者”的一家美国著名高端入境旅行社工作多年。之后又涉足于中国出境十大批发商之一的某著名出境旅行社。好吧,像我这样服务完外国人,又转头服务咱中国的土豪们,而且一干就是好多年的小丫头片子的确不多。这么多年下来,看着周边的同事旧的离去,新的进来了无数次。不过感到自豪的是曾服务过许多政界要人和跨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比如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先生、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等。还挺小引以为荣的。
![]() |
![]() |
![]() |
后来还去了一家澳大利亚的某市场活动公司也学习了一年如何做一场线下活动,如何做市场,看过了某高级跑车的新车发布,参加过大牌公司的高大上年会…累死累活的做了很多大型活动以后,经验嘛,学了一些,技术嘛,也涨了一点,还是不停的飞来飞去,有人说像旅游,但这份工作很多时候让我和美景擦肩而过,我知道,我最想要的不是到此一游。
当然像我这样的旅游工作者不计其数,但是很奇怪,很多在旅行社工作的人并不喜欢旅游,或者根本就没出去过!好吧,我是一个例外,我喜欢自助游,喜欢那些陌生的地方带给我的兴奋与好奇。在过去的几年中,亚洲、欧洲、北美洲、澳洲和非洲大陆的多个国家都留下我快乐的足迹。厌倦旅行社安排的死板行程,享受自由自在的旅途中所发生的一切。希望这种快乐自信可以感染更多人:一起,走出去;一起,看世界。
说说跟我一起“下海”的另一半吧。
也是个漂亮的北京妞儿~~
张玥, Sarah,北京长大。曾有1年生活在荷兰、1年生活在俄罗斯、3个月生活在美国的生活经历。获得过荷兰伊拉斯谟大学酒店管理硕士,北京理工大学英语、工商管理本科双学位。和我一样,卖给过那家国内顶尖高端出境定制游公司若干年,当然,她也为国内外多位世界500强CEO,包括高盛、Facebook、麦肯锡等公司的高管定制过非常精彩的旅行。
当她从16岁去俄罗斯文化交流第一次踏出国门,后又在大学时去美国在环球影城主题公园打工旅行,10年时间行至世界29个国家300余城市与地区,迷恋较少人去的地方,各种文化古迹,对于新目的地的探索有浓厚兴趣。
![]() |
后面的内容大家也能看到Sarah精彩的分享。
你们怎么就创业了?
说实话,这事儿不是我被她忽悠了,就是她被我脱下水了。反正现在我们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了。
当然,也有可能说的伟大点,就是源于我们心里那小小的梦想,又在多年的旅行和工作中受到了一点点启发。然后…我们就这样下水了…
很多年前,当我第一次踏上一个陌生的国度去,走在茫茫的沙滩上,一个黑不溜秋的男人上来问我:”Where are you from?”(你从哪里来?)。我让他猜,结果五花八门:
起先说韩国,我心想,你才韩国人呢,你们全家都韩国人,韩国人能长我们这么浓眉大眼的么?于是我摇摇头。
他接着说猜是日本人。我自己看看我的腿,觉得一点都不像萝卜,怎么可能是日本人呢?所以我接着摇头。
他挠挠头,突然一拍脑门说:”I know, America!!!”(我知道了,美国人!!!) 这次他的自信外加那坚定的小眼神彻底打败了我,我实在不好意思打击他。所以我不好意思的说:“no, I am Chinese. (不,我是中国人)。
“oh! Chinese!!!” 他突然恍然大悟。”yes!”我又坚定的回答了一遍,本想给他再介绍下我们伟大的祖国、辽阔的疆土和灿烂的文明,但还没等我张口,这个小黑人一句话又让我差点摔倒在地。
“oh, Chinese, Chinese, Taiwanese! Not far. Not far! ” 他自信且坚定的说。我看到了他坚定的眼神,执着而肯定。
这一次我忍不了了,怎么我就不能是咱大陆的呢?虽然宝岛台湾是我中国大陆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终究我们的文化还是有差异的。之后的数分钟里,我就努力的用最简单的英语让这个菲律宾男孩明白,我是中国大陆的,北京的,首都的。地地道道的 made in china! (中国制造)。
最后,他勉强拜倒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下。承认了我是中国的,且是大陆的。但是他怎么也不能明白,中国人不都是一坨一坨的出来么?有个导游,有个领队,一起过着小学生的生活,吃饭、睡觉、购物、拍照!吃饭、睡觉、购物、拍照!
好吧,那个时候的我,也没太明白为什么其他外国人对中国人就是那种印象,不过这个第一次出国遇见的小黑人:他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其实没有歌声里,就是想不出别的词汇,借用一下歌词)。总之,这个印象挥之不去。
在之后的旅行时光里,类似事件发生了无数次,我被当作各种国家来的人,但几乎没有一个人相信我是来自我们这块中国大陆的神圣沃土上的。
在他们印象中,中国人一定是团队游,一大帮,嘈杂且团结的在一起。像蝗虫一样横扫这世界上的各个角落。
那个时候,我,就暗暗下定了决心,有一天,我要做点什么,让你们这些老外们重新认识我们,我们中国人,中国大陆的人,也可以独立的自由行,不再依靠旅行社的安排,我们可以更自由的享受海外的天空,感受旅行的魅力,体会自由的滋味!
和我原来在同样一家公司的Sarah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的。
我们那家公司是服务于高端客户的,他们有钱,或是有权。很多某某人,是我们在平时的生活里可遇而不可求的。旅行,在他们眼里,变成了一种奢侈品;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更是物质堆砌出来的美景。奢华、美丽却那么高不可攀,而且还是不是的散发出一股股的铜臭味。Sarah说:“旅行不是只给有钱人的生活,旅行,是所有热爱自由,享受生活,积极乐观的人都应该拥有的。”她,决定做一点事情。去改变。让更多的人。
秉着这样的想法,我们有一天相遇,突然不谋而合:我们是自身的旅行行业的工作者,我们是热爱生活的旅行家,我们同样怀着一颗希望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去的心愿。我们,下个一个决定。去做些能帮助普通旅游者的事情。
从我们身边的朋友做起,我们帮助他们解决出行前的问题。后来,问我们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决定办个沙龙,告诉他们如何开始自助游,教给大家如何用最专业和最经济的方式出行,也在帮大家普及更多的旅行方式。没想到,这个沙龙第一次开课,就完全爆满了~~我们不得不又加了一场。
课后,同学们对我们的鼓励让我们信心百倍,当沙龙办到第十期。我们的工作和沙龙的工作无法再并存下去。场地的筹备、课件的制作、视频的剪辑加上每次的市场推广都让我们在工作之余无法完成。我们,面临着一次选择,为生存还是为梦想!
我们最终决定,趁着我们还年轻,趁着我们还有梦想,趁着我们还有热情。
我们决定了:辞职!去为了更多想自助游的同学们做一点事情。
这个决定不是冲动,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不过都迫于压力没有真正去做。我们两个决定尝试一把。
所以,请支持我们。我们坚持做我们的沙龙,同时,我们要不断更新这个帖子,添加上更多对大家有帮助的干货,和我们创业的历程。如果你支持我们,请不要让这个帖子沉下去。
微博:Sarah_leilei 自助游教室
微信:1683577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