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五道口金融学院考研经验
本内容由凯程教育独家提供
2013 五道口考后的一点分享
作者:杨同学
这篇文章算是自己一点心得吧。如果能帮到一点点之后考五道口的同道中人,我就会很
开心。在开头,我想声明一下,我是跨专业考,原来是工科生(但数学只大一时学过高数),
所以我的复习方法,包括看书的遍数,做题的遍数都是根据我自己的情况来进行的,大家根
据自己的情况酌情参考。
虽是五道口,但我更想表达一些共通的东西。方法虽然很重要,但我觉得不论哪种方法,
最重要的还是两个字:践行。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找到适合自己节奏和习惯的过程,别人的
意见只是参考或者指明大致方向,细节的工作还是要自己做。在这篇帖子最前面,我想分享
三句话:
1, 当你幻想你想要的未来时,先问问自己现在的努力是否配得上你幻想的未来,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
2,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3, Just do it, it pays.
下面进入正题。
一、初试
我想先说一下参考书的问题。不管哪一门,我觉得充分利用手中材料很重要,不需要多
少书,但每一本都要吃透,相信很多人都说过这一点。很多研友在最初会纠结用哪一本书,其实用大家通常用的就不会太错,因为这是经过考试检验的。书与书之间不会差许多,排除那些编的很差的。关键在于看书的人。事实也证明,考完后你会发现你通过各种途径搜刮来的内部题目、课件什么的其实在考试中并没有多大用途,你用的最多的,还是平时的积累。完全掌握一本书,再说下一本。掌握知识是根本。下面我分科目说一下自己的复习心得。先说专业课。我用的书有(实际发挥作用的):
公司理财:罗斯,中文第八版&配套金圣才课后习题答案
投资学:博迪,中文第七版&配套金圣才课后习题答案
CPA《财务成本管理》教材和轻松过关一
国际金融:姜波克,复旦三版
货币银行学:易纲(主要)+胡庆康(辅助)
翔高的MF 习题精编
还有一些从辅导班得到的一些资料。
对于这些书我想做一下说明:公司理财和投资学我用的中文版,虽然有买英文版,但看
了一些发现时间可能不够啃,就换中文版的了。公司理财我之所以用第八版是因为出了配套的课后答案,用第九版也可以,可以从网上下英文版答案,不过我完全啃的第八版。其实我买的书不止这些,但实际没怎么用到。当然若想多一些材料来练手也是可以的。我觉得自己学习专业课最关键的两个过程是:看书时自己的思考和做错题时的总结。做题大家都会重视,但看书有些研友只求重点。但我看书花了不少时间,力求每一句话都弄懂了为止,而且受益颇深。
下面讲一下每本书我是怎么用的,学到了什么程度。
公司理财:
对于没学过这门课的同学,跨专业的,我认为应该至少看三遍,课后题至少自己亲自动
手做两遍。看书时第一遍那些必考的章节1-18 章每一页都认认真真看一遍,看完一章做一章课后题,做完后参照一下答案,不懂的就自己看书思考,再不懂可以请教别人;第二遍有
重点的看(主要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和考点,以及第一遍做题时发现的知识漏洞),不是特别重要的略看,课后题再做一遍(注意第一次做的时候的错误要避免),同时把一些可能考的章节,比如19、24 章过一遍,课后题可以看一看,有挑选的做;第三遍看之前回忆本书的内容,检验自己达到的程度,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哪些细看,哪些略看,课后题就可以不全部做,但过一遍是有利于巩固的,然后把错的再写一遍。
说明:我说的以上这些是一个大概和一种可能的路子,实际中可以根据自己习惯和情况
调整,记住,根本目的是为了完全掌握知识。另外,重复错题和检查漏洞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工作,不仅限于这里。对于课后习题,金圣才的书可能有错误,但基本你都可以判断出来,但作为参考,他的课后答案是有一定价值的。记住,最最重要的是你动手做和思考的过程。书要看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要对考得那些章节的框架烂熟于胸,某些重点例题要背住(我是指要在完全理解下对典型例题步骤、原理易一清二楚,其实当你理解十分透彻时,基本就水到渠成记住了),公式自己能够推导,特别注意书下面注释,这是提高你整个知识水准的一个关键之处(至少我这么认为),某些等价公式为什么等价,自己动手推。举个例子:MM 定理中有公司税的公司价值书上给了两个公式,一个用债务抵税即APV的方法,一个有WACC 的方法,这两个的等价关系你能自己推出来吗?另外,公司价值还可以用S+B 算出,S 怎么算,B 怎么算?你又怎么推出三者之间等价?再比如,企业的ß的几个公式如果让你自己动手推,你会推吗?这些可以用于计算企业的各种的资本成本吗?等等等等。可能有人觉得我看得太细,影响效率,的确在复习中我也发现自己和其他人相比看得太过细致,不过这是提升自己理解层次的必须要有的。不过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精力和时间状况找最划算的学法。但是,一定深度的理解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做法。
CPA《财务成本管理》:
其实,根据考试中亲身经历,有公司理财基本就够了,但是如果你想让自己在这门课上
更专业点且学有余力,你可以选择来用,另外,配套的习题,主要是资本结构,资本预算,投资决策这些的,不用看书,也可以直接拿来练习。这本书可以再你看完公司理财后再用,也可以同时看。有些同学可能会纠结两本书的不同之处,其实根据我的学习经验,这两本书没有本质差别,没有本质差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门课的精髓,贯穿的精神和思想,比如无税时,杠杆不影响公司价值,公司价值就像圆饼的分割,公司不能通过融资来获取价值这类的体现经济学和金融学原理的东西两本书是一样的。区别在于,CPA 偏于会计角度,主要是为实际的应用服务。要知道,会计标准是人为规定的,并不一定有经济道理。个别的定义,名称,处理不同,不会影响整体,当然,这需要你自己在学习中辨别,弄清楚。
投资学:
和公司理财的要求差不多,可能稍微看的和做的遍数要求要稍微弱一点。虽然大纲中并
没有提到投资学,但如果不学投资学,怎么叫金融专业?并且我觉得公司理财投资学也是相互渗透的。并且清华复试题目中出现了投资学衍生品的题目,所以这本书也必须要看的。有人觉得这本书翻译太不好,我个人感觉,静下心来啃,是可以读懂的。并且我个人对这门课是比较感兴趣的。这本书后面的期货期权定价我都有看,这些在财务成本管理中也有涉及。我将这本书要学的内容分为几大块:基本常识(比如投资环境、金融工具、证券交易的方法,注意保证金购买的计算),定价理论(包括收益率确定:CAPM ,APT 等和价格确定:债券,股票,期货,期权,这其中还要掌握利率期限结构),市场理论(主要为EMH,这关系到许多理论成立与否),资产管理(主要为久期)和绩效评价。但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最重要的是资产定价理论。这部分内容可以用一条线串起:从马克维茨证券组合理论加上若干严格假设得到CAPM,然后与CAPM 平行的APT,由它们衍生出的多因素模型,指数模型等。要知道:CAL 怎么到CML 再得到SML 的。CAPM 的形式虽然很简单,只有一个公式。但内涵丰富,你知道怎么用直观和数学方法推导出吗?为什么只补偿系统风险?CAPM 和APT 区别在哪?CML 和SML 区别在哪?分散化的投资组合的标准差一定小于各资产标准差的加权平均(ρ<1 且个资产比例都大于零时),但一定小于任一资产的标准差吗?在什么条件下小于?等
等等等.可能有些内容考试不会专门考,但是却是学好投资学的必要。当然,如果实在没有精力和余力,先以考试为准,这些不是必须的,毕竟考试不会考这么细致,主要考应用。再把范围扩大,把公司理财和投资两本书综合起来看,比如,我认为这两本书的核心都是估值理论,不论是公司价值,项目价值,证券价值,其最本质的都是把未来现金流量用与其风险相匹配的贴现率贴现的现值。只不过用的贴现率不同,这又是因为风险不同。还有要注意的就是估值理论所用的现金流及收益率都是期望的,这正是风险的来源,因为是不确定的,另外期望的到期收益率和公司承诺的到期收益率是不一样的等等等等,我举得都是一部分例子,其它版块也有许多可供挖掘的东西,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许多东西需要大家在学习中慢慢掌握,体会。而这一过程只能是认认真真看书,做题,思考,总结。
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
我的方法就是看书,一遍一遍看,到最后完全理解情况下做了一个框架式的笔记,一气呵成那种。我平时都是以书为主,看的过程中辅以专题总结。现在这两门课对背诵的要求不是那么高了,但同时也对理解提出了要求。以以前五道口的风格,如果是答简答题,可能有些地方你不太明白,写的多一点,全一点,背到卷子上,也就无太大所谓。不过现在还是最好认真弄懂了。举个例子:汇率理论。有传统的理论包括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说(前身是国际借贷说),还有资产市场分析法包括货币模型,超调模型和资产组合分析法。除了清楚他们分别属于存量分析和流量分析外,还要清楚:哪些是局部均衡,哪些是一般均衡?哪些适用于短期,哪些适用于长期?它们各自理论基础是什么?哪些从商品市场出发,哪些从金融市场出发?它们的政策涵义是什么?等等等等。简而言之,要分清区别和适用条件,而且要会用来分析实际情况。再比如,资本外逃和货币替代有什么区别?都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可以用什么衡量?对策是什么?等等。货币银行学也类似,比如利率决定理论,货币需求理论等等。他们各自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比较区别可以从前提条件,具体内容,结论,政策涵义等等方面去比较。虽然这次考试中并没有直接考这些,我曾想过这些知识点会怎么出题,思考后我想到一种可能的考查形式:在什么什么样条件下,出现了什么什么状况,根据什么什么理论,应该怎么解释或者该用什么政策。大家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
我这里举的只是一小部分例子,不代表其他不重要,像存款创造(货币乘数和存款乘数区别要知道),货币政策等等也都很重要。复习这两门课的时候,关键是注意理论之间联系和区别,理论的使用条件,理论缺陷,另外学会联系实际。再有,关于平时需不需要关注热点的问题。我认为平时不用特别花费时间,留意到了就关注下。后期,可以有意的关注一下。重要的是要会用学过的理论来解释现实世界。特别大的热点并不是一定会考,因为重大的就那几个,不同学校都出就雷同了。关键在于联系实际的能力,这可以从一些历年考题(包括其他学校)以及参考书给的答案中学习借鉴下,可以总结出一份常用的答题思路。至于怎么能把这类题目(公司理财其实也有这类题目)答得完整,就要自己平时多思考多练习了。还有,这两门课计算题比较少,拿一些辅导书上的题目练习练习就足够了。而理论中需要背诵的东西,就是依靠自己下功夫了,另外这两门课赖以建立的基础在于其逻辑,这个需要平时的积累,火候到了,自然什么就有了。
最后,对于专业课,我总结为一句话:书是基础,辅以习题,理解到位,融会贯通。
关于公共课这方面经验和方法就更多了。大家可以找到许多更好的参考。在这里我就简单说一下我的复习过程。数学:这个一定以145+为努力目标,当然每年难度不同,不一定不考145 以上就不行,但肯定要在130 以上。但平时复习时必须以接近满分为目标来要求自己。数学三我觉得关键在于基础,真题也多考基础知识的掌握,不会很偏,所以学的时候就要学清楚。
还是和专业课一样,书不在多,吃透最重要。我只用了李永乐系列数学全书,真题,400题,最后冲刺模拟题。我用复习全书纯粹是因为用得多,其他书没用过,也没有发言权。我觉得你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即使这本书有瑕疵,老师的水平还是在你之上的,所以还是态度诚恳的看书。这本我建议做两遍或三遍左右,每一页都要认真看,每一道例题都要自己思考后看答案,每一道课后题都要亲自,动手,做(尤其第一遍的时候)。不要买太多书,没用的,用一本完全掌握比你买10 本,每本浏览一遍有用的多。真题这部分真的是我要必须强调的。最好要做三遍以上,我这里说的数量只是大概,最重要是为了达到熟练,直到每一道题看了就能做出来(这好像是那本真题集的原话)。不夸张的说,真题每一道题都要认真对待,而且它和模拟题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一定要让自己对真题的思路,手感达到很良好的感觉。400 题就是做参考了,做不太出来也不要灰心,但大部分还是要自己想一想做一做的,这样你在考试中遇到稍微难点的题就不会乱了阵脚。我是在把它和真题交叉做的。
要注意的是,不管什么考试,都会要求每年与每年之间的试题难度连续性以及成绩的可比性,所以突然出现难题的概率很小的,根据我的理解,数学三就是要把基础掌握好,基础知识真的很重要,概念要什么清楚,比如矩阵和向量等价的区别,定积分和不定积分的联系等等等等。所以真题就必须很熟,什么都不做也要做真题。模拟题就是最后你什么都做的差不多的时候练手的啦,说实话,我买的冲刺模拟题最后都没做完。所以,还是要前期把基础打好。政治:这个也没什么特别的。红宝书出来后开始看,如果觉得烦,可以买一本总结要点的书来看帮你理清整本书的脉络,不过最终还是要回归红宝书。这没有什么技巧,就是看熟,辅以1000 题,不过1000 题出题出的太细,有点纯粹考记忆,真题的选择题其实很多要求理解到位的,并不是不经过思考就可以一下子选对的,但1000 题在前期辅助记忆还是有用的。11 月份之前就边理解顺便记忆,冲刺时候再花精力背,买一些辅导班出的押题可以做个参考,不过貌似押题的准确度实在不怎么样。我觉得不要靠押题,理解是很重要的。看一看真题的答案可以知道,真题并没有长篇大论把原话搬上去,它要求的是你对原理的掌握。但我觉得作为考生,背诵还是比较保险的做法,一些重要的表达最好背完整。答题时,要条理清楚,排版合理,符合题目要求的重要知识点就答得醒目一点,详细一点,不放心的话,也可以尽量答全面。注意逻辑。
英语:这门课最没发言权。因为我复习时候确实没怎么花时间对待。所以英语分数也平平。算是有些疏忽吧。结合我平时学英语的感受,单词关是必过的,这个没什么技巧,是体力活,你下功夫了,就有收获。但单词最好给自己规定时间来记忆,战线不要太长,因为这也不符合记忆规律。背诵单词就是短期突破,长期反复。单词背好了,阅读就顺畅很多,再辅以经常的阅读,积累是王道。然后就是平时可以每周练一篇或几篇作文或翻译什么的,个主要看自己安排。真题我没怎么好好研究,但价值是肯定的,不过怎么用真题,我就不太有体会了。辅导书也没什么可推荐的。所以英语,大家还是多找一找别人的经验,根据自己情况制定计划,坚持最重要。综上,就是我的一些初试复习感想。可能不成条理,但给大家一个大概的思路。
二、复试
复试怎么说呢,每个人面对的情况不一样。我就把我所了解的,共通的东西说一下。因为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还是考初试的内容,但多了些衍生品计算的选择题,难度也大了点。所以我粗略说一下面试。
首先说英语,考试形式就是面试中的口语问题。自我介绍貌似没有人要求用英语回答。因为有一个专门的英语老师专门问英语问题,问两个。多和专业课相关。英语口语我认为考前突击下还是有点用的,找个英语不错的人练习下是不错的方法,话题就要自己准备了,金融类的词汇多记一些,我问的是function of finance 和your favorite course(我双学位读的经济学,所以老师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说实话我回答得不太好,因为我准备偏了,就看了一些生活类话题,所以大家根据这个感觉准备吧。另外要说的是,本专业出身的同学要准备的难一点的英语专业问题。
再说面试的其他过程。注意简历的准备,对照简历,把上面每一条内容都要考虑周全,都要能说出所以然来,你可以请一个老师或同学来帮你看简历,然后问你问题,模拟一下现场感觉。当然老师在面试时问的问题也是和专业课联系的,这时候你平时的积累就显现出了。如果是跨专业的同学,可以再简历上突出自己的本科背景,可以将自己的定位放在两个学科的结合处,但在准备时一定要把相关内容准备充足,不然如果被问到而又答不上来,老师会认为你在说空话。如果是金融专业的同学,请把自己专业基础打牢,因为好像有些科班的同学被问到的专业课问题比较难,如果答得不好,会有专业基础不牢固的感觉,因为作为本科是金融的同学,你的专业课基础就应该比跨专业的强一点。另外就是你的风貌和态度很重要。实在答不上来,态度诚恳就十分必要,你可以借此请教老师,或表达今后努力改进的愿望。这个时候你的临机应变和抗压力的能力就表现出来了。我认为面试比笔试相比,更侧重于综合素质,你面对问题时的态度,你的潜力,你表现出的可塑造性。总的来说,面试我没有太多经验可供借鉴,所以大家还是在平时就把专业素养培养起来,你要想说服老师接收你这个学生,你要先说服自己,看自己是不是够要求,以这种态度来对待平时学习,也是很大激励。在这里我就只提供一个面试的大概情况。
三、最后
我的经验只是一点参考,大家不要太迷信所谓经验,找到方向后,就抓紧动手吧。不论什么经验,什么方法,最后都要归到自己的亲力亲为上。如果能够,也请大家抱着学知识的态度,而非应付考试的态度来学习,因为如果你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时,你得到的就不仅仅是考试成绩了,考试成功仅仅是你学习的副产品。有些东西,你如果学到了,可能会在这次考试之外继续为你带来收获。就是在考试之内,也是有用的,因为比如今年被加大比重的面试分数,你的整体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过我的话也就是一个观点,请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再补充说一下辅导班的问题,许多人问要不要上辅导班,我觉得因人而异,我是报了凯程的集训营辅导的,原因有:第一,我想找一个学习氛围,也清楚大家复习到什么进度上以及老师觉得我们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这是我当时的想法。第二,五道口并清华,第一年改革,有许多不确定性,上辅导班可以帮我省下许多搜集信息的时间,复习时不至于太盲从。但我想说的是:自学能力还可以的同学,公共课没必要上,专业课看自己情况(主要是跨专业的同学)。老师讲再多,你下来还是要复习消化,不然没用,但如果能有一个可以帮你答疑的学长学姐或互相帮助的研友也是很好的。而我是比较倾向自己啃的,这和我本人学习习惯有关。辅导班绝对不是决定因素,决定你最后成败的永远是你自己的态度和你自己的付出,主动+坚持,永远是必备因素。
最后,请大家在备考中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合理安排作息,合理饮食,好的身体状况才能有好的精神状态,才能有好的学习效率!真切祝福大家都能梦想成真!
凯程五道口考研的优势:
1、考上人数最多,2013年考入道口29人;
2、授课最系统,拥有保录班集训营、常规班等课程;
3、授课师资力量最强,公共课李海洋索玉柱等教授授课,专业课为五道口历年状元授课
4、内部资源最丰富,凯程有多年道口考研辅导经验,与道口北大人大等学校最紧密;
5、凯程最懂五道口考研,紧抓重难点,切实把握复习方向。
更多请查看五道口考研招生简章,电话 400-050-3680
2013五道口考研经验交流视频 (见凯程官方网站)
http://www.kaichengschool.com/jjx/renhang/kyjy/
2013年凯程五道口考研集训营押题记录(视频讲解),大多数题目是我们集训营平时训练过的。
http://www.kaichengschool.com/jjx/renhang/kyxx/28882.html
特别喜报:2013年五道口考研,凯程学员进入复试44人,占进入复试总人数的50%。点此进入详细查看,2013年凯程学员录取29人,占道口录取总人数的50%。
特别通知:2015辅导班正在报名中。2014年考道口的参考书讲解请咨询凯程老师索取。qq 800016820 (现在正在预定前50个座位。)
为什么选择凯程?
1、凯程师资最强,授课师资均为历年状元,例如2013状元余梁、2012状元彭柯、还有猪哥。
2、考上人数最多,2013年考入道口的人数29余人,道口招生总人数60人,占五道口录取总人数的50%。
3、历年状元均出自凯程,例如,2013年李少华余梁同学状元,2012状元马佳伟、2011状元陈玉倩。战绩来自实力保障。
4、独一无二的集训营,全日制封闭式集训。
更多,请来凯程实地考察。
2013年凯程学员进入五道口金融学院复试名单(合计44人,占道口复试总人数89人的50%),2013年凯程学员道口录取29人,凯程占录取总人数的50%。
详细名单如下
边晓青1***33060109264
王骁恒1***33060109269
王荃艺1***33060109756
陈平安1***33060111648
李欣1***33060110456
刘磊1***33060110723
陈博1***33060111048
陈业宝1***33060110453
崔向博1***33060112581
张林1***33060112520
王文豪1***33060112509
王福川1***3306***1705
叶力舟1***3306***1633
黄鸿力1***3306***1718
杨婉馨1***3306***1740
刘临珂1***3306***1726
李少华1***3306***1769
周利楠1***3306***1773
张欣1***3306***1774
龚晖堂1***3306***1808
余梁1***3306***1817
陈谦怡1***3306***1837
张翎1***3306***1818
陈兴平1***3306***2005
王振龙1***3306***1851
闫美凝1***3306***1887
杨佐邦1***3306***1893
熊菁1***3306***1907
欧阳维海1***3306***1910
王勇1***3306***1915
郑凌迪1***3306***1931
姚红宇1***3306***1953
王健1***3306***1841
郭遂恒1***33060107979
郭仁杰1***33060108349
邹晓栋1***33060109217
文豪1***33060109234
李彦霏1***33060109237
陈维宇1***33060109245
陈启腾1***33060109246
2012年考研光荣榜,凯程学员录取人数占道口录取总人数的1/3。
马家伟 440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初试状元、复试状元)
孟睿 396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邢亚龙 40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王立 41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陈乐然 41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朱松涛 407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方昶 40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驰 416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李迪 39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陈蕴卓 42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王露露 41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秦明柳 399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胡力 413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岩 416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石寄华 408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尚学令 403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董孜孜 413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王地 411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欣 39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特别通知:
1、2015年辅导班正在报名中。
2、凯程2012成功学员名单及成功经验交流视频,成功源于实力保证。 http://www.kaichengschool.com/jjx/renhang/kyxx/2604.html
3、凯程2013年高分学员名单及成功经验,见本页的顶部图片。
背景介绍
2012年4月,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研究生部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撤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成立。五道口金融学院成立后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就是增设了金融专业硕士(MF)。为此,凯程教育根据自身在道口的各种资源,开设专门针对五道口的金融硕士辅导课程。
道口先锋班:针对2015年考道口的同学
道口金融硕士优势
1、学生毕业可以获得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研究生部双重身份;
2、学制短,两年毕业,更早进入社会获得更加丰富的工作经验;
3、五道口金融学院保持道口导师制度,人行人脉资源依然保留;
4、2012年第一年招生,统考名额更多,相对而言成功几率更高。
凯程道口师资:
1、凯程内部师资:道口状元级别学长, 2013道口状元余梁+猪哥,状元级别学长授课是凯程一向的风格。(余梁,公司理财投资学,猪哥,货银国金。)
2、凯程独家师资,拥有多年授课经验。
3、成功学员占道口录取总人数的50%,录取29人。
2013 五道口考后的一点分享
作者:杨同学
这篇文章算是自己一点心得吧。如果能帮到一点点之后考五道口的同道中人,我就会很
开心。在开头,我想声明一下,我是跨专业考,原来是工科生(但数学只大一时学过高数),
所以我的复习方法,包括看书的遍数,做题的遍数都是根据我自己的情况来进行的,大家根
据自己的情况酌情参考。
虽是五道口,但我更想表达一些共通的东西。方法虽然很重要,但我觉得不论哪种方法,
最重要的还是两个字:践行。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找到适合自己节奏和习惯的过程,别人的
意见只是参考或者指明大致方向,细节的工作还是要自己做。在这篇帖子最前面,我想分享
三句话:
1, 当你幻想你想要的未来时,先问问自己现在的努力是否配得上你幻想的未来,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
2,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3, Just do it, it pays.
下面进入正题。
一、初试
我想先说一下参考书的问题。不管哪一门,我觉得充分利用手中材料很重要,不需要多
少书,但每一本都要吃透,相信很多人都说过这一点。很多研友在最初会纠结用哪一本书,其实用大家通常用的就不会太错,因为这是经过考试检验的。书与书之间不会差许多,排除那些编的很差的。关键在于看书的人。事实也证明,考完后你会发现你通过各种途径搜刮来的内部题目、课件什么的其实在考试中并没有多大用途,你用的最多的,还是平时的积累。完全掌握一本书,再说下一本。掌握知识是根本。下面我分科目说一下自己的复习心得。先说专业课。我用的书有(实际发挥作用的):
公司理财:罗斯,中文第八版&配套金圣才课后习题答案
投资学:博迪,中文第七版&配套金圣才课后习题答案
CPA《财务成本管理》教材和轻松过关一
国际金融:姜波克,复旦三版
货币银行学:易纲(主要)+胡庆康(辅助)
翔高的MF 习题精编
还有一些从辅导班得到的一些资料。
对于这些书我想做一下说明:公司理财和投资学我用的中文版,虽然有买英文版,但看
了一些发现时间可能不够啃,就换中文版的了。公司理财我之所以用第八版是因为出了配套的课后答案,用第九版也可以,可以从网上下英文版答案,不过我完全啃的第八版。其实我买的书不止这些,但实际没怎么用到。当然若想多一些材料来练手也是可以的。我觉得自己学习专业课最关键的两个过程是:看书时自己的思考和做错题时的总结。做题大家都会重视,但看书有些研友只求重点。但我看书花了不少时间,力求每一句话都弄懂了为止,而且受益颇深。
下面讲一下每本书我是怎么用的,学到了什么程度。
公司理财:
对于没学过这门课的同学,跨专业的,我认为应该至少看三遍,课后题至少自己亲自动
手做两遍。看书时第一遍那些必考的章节1-18 章每一页都认认真真看一遍,看完一章做一章课后题,做完后参照一下答案,不懂的就自己看书思考,再不懂可以请教别人;第二遍有
重点的看(主要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和考点,以及第一遍做题时发现的知识漏洞),不是特别重要的略看,课后题再做一遍(注意第一次做的时候的错误要避免),同时把一些可能考的章节,比如19、24 章过一遍,课后题可以看一看,有挑选的做;第三遍看之前回忆本书的内容,检验自己达到的程度,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哪些细看,哪些略看,课后题就可以不全部做,但过一遍是有利于巩固的,然后把错的再写一遍。
说明:我说的以上这些是一个大概和一种可能的路子,实际中可以根据自己习惯和情况
调整,记住,根本目的是为了完全掌握知识。另外,重复错题和检查漏洞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工作,不仅限于这里。对于课后习题,金圣才的书可能有错误,但基本你都可以判断出来,但作为参考,他的课后答案是有一定价值的。记住,最最重要的是你动手做和思考的过程。书要看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要对考得那些章节的框架烂熟于胸,某些重点例题要背住(我是指要在完全理解下对典型例题步骤、原理易一清二楚,其实当你理解十分透彻时,基本就水到渠成记住了),公式自己能够推导,特别注意书下面注释,这是提高你整个知识水准的一个关键之处(至少我这么认为),某些等价公式为什么等价,自己动手推。举个例子:MM 定理中有公司税的公司价值书上给了两个公式,一个用债务抵税即APV的方法,一个有WACC 的方法,这两个的等价关系你能自己推出来吗?另外,公司价值还可以用S+B 算出,S 怎么算,B 怎么算?你又怎么推出三者之间等价?再比如,企业的ß的几个公式如果让你自己动手推,你会推吗?这些可以用于计算企业的各种的资本成本吗?等等等等。可能有人觉得我看得太细,影响效率,的确在复习中我也发现自己和其他人相比看得太过细致,不过这是提升自己理解层次的必须要有的。不过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精力和时间状况找最划算的学法。但是,一定深度的理解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做法。
CPA《财务成本管理》:
其实,根据考试中亲身经历,有公司理财基本就够了,但是如果你想让自己在这门课上
更专业点且学有余力,你可以选择来用,另外,配套的习题,主要是资本结构,资本预算,投资决策这些的,不用看书,也可以直接拿来练习。这本书可以再你看完公司理财后再用,也可以同时看。有些同学可能会纠结两本书的不同之处,其实根据我的学习经验,这两本书没有本质差别,没有本质差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门课的精髓,贯穿的精神和思想,比如无税时,杠杆不影响公司价值,公司价值就像圆饼的分割,公司不能通过融资来获取价值这类的体现经济学和金融学原理的东西两本书是一样的。区别在于,CPA 偏于会计角度,主要是为实际的应用服务。要知道,会计标准是人为规定的,并不一定有经济道理。个别的定义,名称,处理不同,不会影响整体,当然,这需要你自己在学习中辨别,弄清楚。
投资学:
和公司理财的要求差不多,可能稍微看的和做的遍数要求要稍微弱一点。虽然大纲中并
没有提到投资学,但如果不学投资学,怎么叫金融专业?并且我觉得公司理财投资学也是相互渗透的。并且清华复试题目中出现了投资学衍生品的题目,所以这本书也必须要看的。有人觉得这本书翻译太不好,我个人感觉,静下心来啃,是可以读懂的。并且我个人对这门课是比较感兴趣的。这本书后面的期货期权定价我都有看,这些在财务成本管理中也有涉及。我将这本书要学的内容分为几大块:基本常识(比如投资环境、金融工具、证券交易的方法,注意保证金购买的计算),定价理论(包括收益率确定:CAPM ,APT 等和价格确定:债券,股票,期货,期权,这其中还要掌握利率期限结构),市场理论(主要为EMH,这关系到许多理论成立与否),资产管理(主要为久期)和绩效评价。但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最重要的是资产定价理论。这部分内容可以用一条线串起:从马克维茨证券组合理论加上若干严格假设得到CAPM,然后与CAPM 平行的APT,由它们衍生出的多因素模型,指数模型等。要知道:CAL 怎么到CML 再得到SML 的。CAPM 的形式虽然很简单,只有一个公式。但内涵丰富,你知道怎么用直观和数学方法推导出吗?为什么只补偿系统风险?CAPM 和APT 区别在哪?CML 和SML 区别在哪?分散化的投资组合的标准差一定小于各资产标准差的加权平均(ρ<1 且个资产比例都大于零时),但一定小于任一资产的标准差吗?在什么条件下小于?等
等等等.可能有些内容考试不会专门考,但是却是学好投资学的必要。当然,如果实在没有精力和余力,先以考试为准,这些不是必须的,毕竟考试不会考这么细致,主要考应用。再把范围扩大,把公司理财和投资两本书综合起来看,比如,我认为这两本书的核心都是估值理论,不论是公司价值,项目价值,证券价值,其最本质的都是把未来现金流量用与其风险相匹配的贴现率贴现的现值。只不过用的贴现率不同,这又是因为风险不同。还有要注意的就是估值理论所用的现金流及收益率都是期望的,这正是风险的来源,因为是不确定的,另外期望的到期收益率和公司承诺的到期收益率是不一样的等等等等,我举得都是一部分例子,其它版块也有许多可供挖掘的东西,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许多东西需要大家在学习中慢慢掌握,体会。而这一过程只能是认认真真看书,做题,思考,总结。
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
我的方法就是看书,一遍一遍看,到最后完全理解情况下做了一个框架式的笔记,一气呵成那种。我平时都是以书为主,看的过程中辅以专题总结。现在这两门课对背诵的要求不是那么高了,但同时也对理解提出了要求。以以前五道口的风格,如果是答简答题,可能有些地方你不太明白,写的多一点,全一点,背到卷子上,也就无太大所谓。不过现在还是最好认真弄懂了。举个例子:汇率理论。有传统的理论包括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说(前身是国际借贷说),还有资产市场分析法包括货币模型,超调模型和资产组合分析法。除了清楚他们分别属于存量分析和流量分析外,还要清楚:哪些是局部均衡,哪些是一般均衡?哪些适用于短期,哪些适用于长期?它们各自理论基础是什么?哪些从商品市场出发,哪些从金融市场出发?它们的政策涵义是什么?等等等等。简而言之,要分清区别和适用条件,而且要会用来分析实际情况。再比如,资本外逃和货币替代有什么区别?都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可以用什么衡量?对策是什么?等等。货币银行学也类似,比如利率决定理论,货币需求理论等等。他们各自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比较区别可以从前提条件,具体内容,结论,政策涵义等等方面去比较。虽然这次考试中并没有直接考这些,我曾想过这些知识点会怎么出题,思考后我想到一种可能的考查形式:在什么什么样条件下,出现了什么什么状况,根据什么什么理论,应该怎么解释或者该用什么政策。大家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
我这里举的只是一小部分例子,不代表其他不重要,像存款创造(货币乘数和存款乘数区别要知道),货币政策等等也都很重要。复习这两门课的时候,关键是注意理论之间联系和区别,理论的使用条件,理论缺陷,另外学会联系实际。再有,关于平时需不需要关注热点的问题。我认为平时不用特别花费时间,留意到了就关注下。后期,可以有意的关注一下。重要的是要会用学过的理论来解释现实世界。特别大的热点并不是一定会考,因为重大的就那几个,不同学校都出就雷同了。关键在于联系实际的能力,这可以从一些历年考题(包括其他学校)以及参考书给的答案中学习借鉴下,可以总结出一份常用的答题思路。至于怎么能把这类题目(公司理财其实也有这类题目)答得完整,就要自己平时多思考多练习了。还有,这两门课计算题比较少,拿一些辅导书上的题目练习练习就足够了。而理论中需要背诵的东西,就是依靠自己下功夫了,另外这两门课赖以建立的基础在于其逻辑,这个需要平时的积累,火候到了,自然什么就有了。
最后,对于专业课,我总结为一句话:书是基础,辅以习题,理解到位,融会贯通。
关于公共课这方面经验和方法就更多了。大家可以找到许多更好的参考。在这里我就简单说一下我的复习过程。数学:这个一定以145+为努力目标,当然每年难度不同,不一定不考145 以上就不行,但肯定要在130 以上。但平时复习时必须以接近满分为目标来要求自己。数学三我觉得关键在于基础,真题也多考基础知识的掌握,不会很偏,所以学的时候就要学清楚。
还是和专业课一样,书不在多,吃透最重要。我只用了李永乐系列数学全书,真题,400题,最后冲刺模拟题。我用复习全书纯粹是因为用得多,其他书没用过,也没有发言权。我觉得你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即使这本书有瑕疵,老师的水平还是在你之上的,所以还是态度诚恳的看书。这本我建议做两遍或三遍左右,每一页都要认真看,每一道例题都要自己思考后看答案,每一道课后题都要亲自,动手,做(尤其第一遍的时候)。不要买太多书,没用的,用一本完全掌握比你买10 本,每本浏览一遍有用的多。真题这部分真的是我要必须强调的。最好要做三遍以上,我这里说的数量只是大概,最重要是为了达到熟练,直到每一道题看了就能做出来(这好像是那本真题集的原话)。不夸张的说,真题每一道题都要认真对待,而且它和模拟题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一定要让自己对真题的思路,手感达到很良好的感觉。400 题就是做参考了,做不太出来也不要灰心,但大部分还是要自己想一想做一做的,这样你在考试中遇到稍微难点的题就不会乱了阵脚。我是在把它和真题交叉做的。
要注意的是,不管什么考试,都会要求每年与每年之间的试题难度连续性以及成绩的可比性,所以突然出现难题的概率很小的,根据我的理解,数学三就是要把基础掌握好,基础知识真的很重要,概念要什么清楚,比如矩阵和向量等价的区别,定积分和不定积分的联系等等等等。所以真题就必须很熟,什么都不做也要做真题。模拟题就是最后你什么都做的差不多的时候练手的啦,说实话,我买的冲刺模拟题最后都没做完。所以,还是要前期把基础打好。政治:这个也没什么特别的。红宝书出来后开始看,如果觉得烦,可以买一本总结要点的书来看帮你理清整本书的脉络,不过最终还是要回归红宝书。这没有什么技巧,就是看熟,辅以1000 题,不过1000 题出题出的太细,有点纯粹考记忆,真题的选择题其实很多要求理解到位的,并不是不经过思考就可以一下子选对的,但1000 题在前期辅助记忆还是有用的。11 月份之前就边理解顺便记忆,冲刺时候再花精力背,买一些辅导班出的押题可以做个参考,不过貌似押题的准确度实在不怎么样。我觉得不要靠押题,理解是很重要的。看一看真题的答案可以知道,真题并没有长篇大论把原话搬上去,它要求的是你对原理的掌握。但我觉得作为考生,背诵还是比较保险的做法,一些重要的表达最好背完整。答题时,要条理清楚,排版合理,符合题目要求的重要知识点就答得醒目一点,详细一点,不放心的话,也可以尽量答全面。注意逻辑。
英语:这门课最没发言权。因为我复习时候确实没怎么花时间对待。所以英语分数也平平。算是有些疏忽吧。结合我平时学英语的感受,单词关是必过的,这个没什么技巧,是体力活,你下功夫了,就有收获。但单词最好给自己规定时间来记忆,战线不要太长,因为这也不符合记忆规律。背诵单词就是短期突破,长期反复。单词背好了,阅读就顺畅很多,再辅以经常的阅读,积累是王道。然后就是平时可以每周练一篇或几篇作文或翻译什么的,个主要看自己安排。真题我没怎么好好研究,但价值是肯定的,不过怎么用真题,我就不太有体会了。辅导书也没什么可推荐的。所以英语,大家还是多找一找别人的经验,根据自己情况制定计划,坚持最重要。综上,就是我的一些初试复习感想。可能不成条理,但给大家一个大概的思路。
二、复试
复试怎么说呢,每个人面对的情况不一样。我就把我所了解的,共通的东西说一下。因为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还是考初试的内容,但多了些衍生品计算的选择题,难度也大了点。所以我粗略说一下面试。
首先说英语,考试形式就是面试中的口语问题。自我介绍貌似没有人要求用英语回答。因为有一个专门的英语老师专门问英语问题,问两个。多和专业课相关。英语口语我认为考前突击下还是有点用的,找个英语不错的人练习下是不错的方法,话题就要自己准备了,金融类的词汇多记一些,我问的是function of finance 和your favorite course(我双学位读的经济学,所以老师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说实话我回答得不太好,因为我准备偏了,就看了一些生活类话题,所以大家根据这个感觉准备吧。另外要说的是,本专业出身的同学要准备的难一点的英语专业问题。
再说面试的其他过程。注意简历的准备,对照简历,把上面每一条内容都要考虑周全,都要能说出所以然来,你可以请一个老师或同学来帮你看简历,然后问你问题,模拟一下现场感觉。当然老师在面试时问的问题也是和专业课联系的,这时候你平时的积累就显现出了。如果是跨专业的同学,可以再简历上突出自己的本科背景,可以将自己的定位放在两个学科的结合处,但在准备时一定要把相关内容准备充足,不然如果被问到而又答不上来,老师会认为你在说空话。如果是金融专业的同学,请把自己专业基础打牢,因为好像有些科班的同学被问到的专业课问题比较难,如果答得不好,会有专业基础不牢固的感觉,因为作为本科是金融的同学,你的专业课基础就应该比跨专业的强一点。另外就是你的风貌和态度很重要。实在答不上来,态度诚恳就十分必要,你可以借此请教老师,或表达今后努力改进的愿望。这个时候你的临机应变和抗压力的能力就表现出来了。我认为面试比笔试相比,更侧重于综合素质,你面对问题时的态度,你的潜力,你表现出的可塑造性。总的来说,面试我没有太多经验可供借鉴,所以大家还是在平时就把专业素养培养起来,你要想说服老师接收你这个学生,你要先说服自己,看自己是不是够要求,以这种态度来对待平时学习,也是很大激励。在这里我就只提供一个面试的大概情况。
三、最后
我的经验只是一点参考,大家不要太迷信所谓经验,找到方向后,就抓紧动手吧。不论什么经验,什么方法,最后都要归到自己的亲力亲为上。如果能够,也请大家抱着学知识的态度,而非应付考试的态度来学习,因为如果你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时,你得到的就不仅仅是考试成绩了,考试成功仅仅是你学习的副产品。有些东西,你如果学到了,可能会在这次考试之外继续为你带来收获。就是在考试之内,也是有用的,因为比如今年被加大比重的面试分数,你的整体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过我的话也就是一个观点,请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再补充说一下辅导班的问题,许多人问要不要上辅导班,我觉得因人而异,我是报了凯程的集训营辅导的,原因有:第一,我想找一个学习氛围,也清楚大家复习到什么进度上以及老师觉得我们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这是我当时的想法。第二,五道口并清华,第一年改革,有许多不确定性,上辅导班可以帮我省下许多搜集信息的时间,复习时不至于太盲从。但我想说的是:自学能力还可以的同学,公共课没必要上,专业课看自己情况(主要是跨专业的同学)。老师讲再多,你下来还是要复习消化,不然没用,但如果能有一个可以帮你答疑的学长学姐或互相帮助的研友也是很好的。而我是比较倾向自己啃的,这和我本人学习习惯有关。辅导班绝对不是决定因素,决定你最后成败的永远是你自己的态度和你自己的付出,主动+坚持,永远是必备因素。
最后,请大家在备考中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合理安排作息,合理饮食,好的身体状况才能有好的精神状态,才能有好的学习效率!真切祝福大家都能梦想成真!
凯程五道口考研的优势:
1、考上人数最多,2013年考入道口29人;
2、授课最系统,拥有保录班集训营、常规班等课程;
3、授课师资力量最强,公共课李海洋索玉柱等教授授课,专业课为五道口历年状元授课
4、内部资源最丰富,凯程有多年道口考研辅导经验,与道口北大人大等学校最紧密;
5、凯程最懂五道口考研,紧抓重难点,切实把握复习方向。
更多请查看五道口考研招生简章,电话 400-050-3680
2013五道口考研经验交流视频 (见凯程官方网站)
http://www.kaichengschool.com/jjx/renhang/kyjy/
2013年凯程五道口考研集训营押题记录(视频讲解),大多数题目是我们集训营平时训练过的。
http://www.kaichengschool.com/jjx/renhang/kyxx/28882.html
特别喜报:2013年五道口考研,凯程学员进入复试44人,占进入复试总人数的50%。点此进入详细查看,2013年凯程学员录取29人,占道口录取总人数的50%。
特别通知:2015辅导班正在报名中。2014年考道口的参考书讲解请咨询凯程老师索取。qq 800016820 (现在正在预定前50个座位。)
为什么选择凯程?
1、凯程师资最强,授课师资均为历年状元,例如2013状元余梁、2012状元彭柯、还有猪哥。
2、考上人数最多,2013年考入道口的人数29余人,道口招生总人数60人,占五道口录取总人数的50%。
3、历年状元均出自凯程,例如,2013年李少华余梁同学状元,2012状元马佳伟、2011状元陈玉倩。战绩来自实力保障。
4、独一无二的集训营,全日制封闭式集训。
更多,请来凯程实地考察。
2013年凯程学员进入五道口金融学院复试名单(合计44人,占道口复试总人数89人的50%),2013年凯程学员道口录取29人,凯程占录取总人数的50%。
详细名单如下
边晓青1***33060109264
王骁恒1***33060109269
王荃艺1***33060109756
陈平安1***33060111648
李欣1***33060110456
刘磊1***33060110723
陈博1***33060111048
陈业宝1***33060110453
崔向博1***33060112581
张林1***33060112520
王文豪1***33060112509
王福川1***3306***1705
叶力舟1***3306***1633
黄鸿力1***3306***1718
杨婉馨1***3306***1740
刘临珂1***3306***1726
李少华1***3306***1769
周利楠1***3306***1773
张欣1***3306***1774
龚晖堂1***3306***1808
余梁1***3306***1817
陈谦怡1***3306***1837
张翎1***3306***1818
陈兴平1***3306***2005
王振龙1***3306***1851
闫美凝1***3306***1887
杨佐邦1***3306***1893
熊菁1***3306***1907
欧阳维海1***3306***1910
王勇1***3306***1915
郑凌迪1***3306***1931
姚红宇1***3306***1953
王健1***3306***1841
郭遂恒1***33060107979
郭仁杰1***33060108349
邹晓栋1***33060109217
文豪1***33060109234
李彦霏1***33060109237
陈维宇1***33060109245
陈启腾1***33060109246
2012年考研光荣榜,凯程学员录取人数占道口录取总人数的1/3。
马家伟 440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初试状元、复试状元)
孟睿 396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邢亚龙 40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王立 41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陈乐然 41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朱松涛 407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方昶 40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驰 416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李迪 39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陈蕴卓 42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王露露 41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秦明柳 399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胡力 413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岩 416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石寄华 408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尚学令 403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董孜孜 413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王地 411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欣 39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特别通知:
1、2015年辅导班正在报名中。
2、凯程2012成功学员名单及成功经验交流视频,成功源于实力保证。 http://www.kaichengschool.com/jjx/renhang/kyxx/2604.html
3、凯程2013年高分学员名单及成功经验,见本页的顶部图片。
背景介绍
2012年4月,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研究生部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撤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成立。五道口金融学院成立后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就是增设了金融专业硕士(MF)。为此,凯程教育根据自身在道口的各种资源,开设专门针对五道口的金融硕士辅导课程。
道口先锋班:针对2015年考道口的同学
道口金融硕士优势
1、学生毕业可以获得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研究生部双重身份;
2、学制短,两年毕业,更早进入社会获得更加丰富的工作经验;
3、五道口金融学院保持道口导师制度,人行人脉资源依然保留;
4、2012年第一年招生,统考名额更多,相对而言成功几率更高。
凯程道口师资:
1、凯程内部师资:道口状元级别学长, 2013道口状元余梁+猪哥,状元级别学长授课是凯程一向的风格。(余梁,公司理财投资学,猪哥,货银国金。)
2、凯程独家师资,拥有多年授课经验。
3、成功学员占道口录取总人数的50%,录取2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