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考研初试经验(一)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考研初试经验(一)
本内容由凯程教育独家提供
走过之后---09道口初试经验
道口, 初试, 经验道口, 初试, 经验
走过这段日子,回过头来看一看,发现自己学到很多,不仅仅是应付考试的那些知识点,心理素质和身体健康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德:
考研是讲究道德的,也可以说要攒人品。对于同行的战友,大家应该以诚相待,互帮互助。
在一起备考的战友中,我们都努力做到信息对称,资源共享。同样是一个纳什均衡,大家各自捂着自己的资料,生怕别人看了去,自己吃了亏,因而信息封闭是一种均衡;大家信息共享,开放供应又是一种纳什均衡。那么哪一种均衡的效用更高,答案很明显。
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体能和身体素质是各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的来源。这一点,我的体会无比深刻。
我每天下午去操场跑8圈,每跑完一圈就换一次跑道,从最外圈Lane 8依次跑到最内圈Lane 1,全部跑完就是8圈。耳朵上听着广播,音乐、英语、新闻三个台随便听。音乐(尤其是欧美摇滚)带给我力量,让我释放一天的不快。英语锻炼我听力的同时,让我学习了很多单词书上只背过词义没见过真实用法的生词。新闻有要闻摘要,也有深度解剖,做时政题的时候不至于无话可说。
跑步是一种锻炼体力和耐力的极好方式。每场考试是3个小时,而人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大脑能够高效运转的时间只有2小时,这时,这种体力和耐力的锻炼,就为你整场考试保持高效思维,清晰思路提供保障,让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点的时间段得以拉长,集中度提高。
如果认为时间宝贵,跑步太奢侈,就大错特错了。首先,按照普通的速度,慢跑8圈,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就能跑完。跑完之后去单杠双杠上压压腿、抻抻筋,锻炼一下肌肉力量,可以减轻疲劳,强健身体。其次,老时间坐在人满为患的自习室里,空气又不好,学习的效率也不见得有多高。再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在操场跑步的时候发泄出来,还有助于保持快乐的心情。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作用是锻炼意志。长时间的复习准备,心理很容易出现波动(就像长期债券价格的波动大一样),这时及时的心理调适非常必要。我的方法之一就是跑步。尤其是进入12月份,考试大限日益临近,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天气越来越冷,我仍然坚持每天8圈,顶着风,不管步子再小,也是在前进也是在奔跑。咬牙坚持8圈,还是顶着四五级的刺骨冷风(今年的冬天真的很冷,冷空气异常多),这样的困难都能坚持下来,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呢?
智:
德和体都是为最终的考试做铺垫。在按照考试科目的顺序介绍我的复习经验之前,先总述一下我的复习情况。
总体进度:我是大二下学期确定要考道口,大三上学期在准备复习材料,包括买课本、整理和打印相关材料,收集道口的相关信息,研究历年真题的特点。08年2月底,也就是大三下学期刚开学,开始实战,动手复习。这个时候其实是一边上课,一边利用课余时间复习,但我几乎是把上课以外的除了吃饭睡觉锻炼以外的所有时间都用在复习上,所以进度也是相当快的。中间除了08年8月耽误了将近一个月(看奥运会嘛),其他没有什么间歇,一直到09年1月份考试。
单科复习:
1. 政治:这是我复习得最焦头烂额的一科。因为高中文理分科早(高一就分了),我的政治基本是文盲水平。所以心里一点底气也没有。我是8月底开始复习政治的,复习方法无他,唯红宝书耳。(一遍一遍地看,到考试前一共是看了六七遍)。
8月底-9月底:看红宝书前两遍。第一遍是对这门课有一个感性的总体的认识(这个认识就是:难啊!),第二遍是一边看一遍整理框架结构,这样这门课的架构就在脑子里有了雏形。
9月底到10月中旬:结合任汝芬序列一,看红宝书第三遍,这次整理细致的框架结构。
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做序列二,看红宝书第四遍,主要是看知识点有无遗漏。我在序列二不会做、做错的题目旁边写好每道题的出处,每个选项错在什么地方。
11月中旬到12月初:再看一遍序列一和二,同时还有序列三,各个考研班的辅导材料,再看第五遍红宝书和自己整理的框架。我没报辅导班,但我通过同学,拿到了各个辅导班的辅导材料和押题。其实辅导班的押题也就是帮助查缺补漏的作用。今年政治六道大题,我拿到的各个辅导班的押题中,基本没有一道题是押中的,因为今年的题目很基础。而那些辅导班居然在考后大贴广告,厚颜无耻地吹嘘自己六道大题全部命中!!!
12月初到考试:看红宝书第六遍,看各辅导班的押题;背红宝书和自己整理的知识框架。背红宝书也是有技巧的,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特点。比如说我的特点是视忆,而不是声忆。一遍一遍出声背诵在我这里基本行不通,或者说即便当时背下来,两三天后脑子里也只有一个浅浅的印象,不深。我也是自己实践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像大家一样在图书馆大厅里出声背诵这种方法不适合我,才转用以前习惯的视觉记忆法。我是看一遍课本,自己试着默写一遍。奇妙的是,很多题目,自己觉得要点背得不全或者记得不准的时候,试着写下来之后,对比课本,才发现居然一字不落!
最后考试的时候,单选题基本上每道题出自哪一章节、在那页书的哪个位置、大概在第几行的中间还是左边右边,都很清楚,做题的时候就像查字典一样清楚。多选题对于我这样的政治盲来说,居然头一次感觉答案那么清晰可辨,没有争议,虽然大家都说今年的政治多选问题大大的有。。。写大题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是我自己整理总结的知识结构图,图上的每一点都清清楚楚。最后分数和自己估计的一分不差。对于我这样对政治通不了几窍的理科生来说,这样的分数和我此前的付出,基本成比例。
小结一下:我感觉政治还是靠基础,而且今年考得也很基础(我旁边的一个女生都提前二十分钟交卷走人了)。虽然考前有传言说今年题目不会很难,因为是政治课改前的最后一届,出题人不会太为难我们。如果按照这样的推理,那么明年的题目应该也不会特别难,因为10年是课改以后的第一届,出题人应该也不会太难为考生,呵呵。
英语:这是我感觉最玄妙的一科,因为我在直到考完试吃晚饭的时候都还不知作文题是什么意思的情况下,胡乱写的、肯定跑题的作文,居然没给我扯多少后腿!!!
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从初中学英语开始,英语成绩就很好,大学四六级全部裸考,都在600以上,而且六级成绩居然比四级高。身在北京,坐享丰富的资源,我每天可以在起床、吃饭、跑步、走路的时候听近两个小时的英语广播,所以语感保持得还不错。不过为了避免阴沟翻船,英语我还是复习得很认真的。
3月到7月:背单词。这是我高中以来头一次认认真真地背单词,考专四都没这么认真过。我用的是一本叫阳光英语的单词书,这本书很有意思,每个单词都有配的图,帮助形象记忆。而且单词的顺序是按照近几年考研阅读和完型中出现单词的重要性排的,有点像新东方的词频法。考研英语词汇的特点是一次多义,熟词生义,所以我背这一遍单词的最大收获就是脑子里浅浅得知道了一些单词的其他意项。老实说 ,我背这一遍单词也是背得要死要活的,四个月的时间背了一本单词书,这速度也是相当慢了。关键的是,这种背法,过一两个月,该忘的也都忘得差不多了。=_=!
7月:一个月做了张锦心的200篇,感觉就是:骗子!!!每道题的答案解释就是把相关的段落翻译一下,根本不讲技巧。题目设置也不符合考研真题的规律,有的文章出的全是细节题,有的全是推理题,分布不均不说,文章的篇幅也过长。一个同用此书的同学说,她感觉要是这样的话,她也可以出书了。
8月底-9月底:做了张剑版的真题,收获颇丰(那本书真是宝贝!!)。看了试题后面的答案解析,再把作者的分析和我自己的分析对比,感觉就像找到了知音。真题的题型设置、考点出处都很清楚,逻辑清晰,基本没有什么好争辩。就像今年的题目,阅读题的答案很清楚,而且题目顺序和文章段落对应,所以我用不到50分钟就做完了5篇阅读。真题要仔细研究,不管是做对的题还是做错的题,都要弄清每一个选项的错误点在什么地方,出题人是怎么扭曲原文的,正确的话要注意出题人是如何paraphrase的。对于各种题材的文章,常出哪些题目哪种类型的题目;对于一篇文章,考点是如何分布的,题型是如何设置的,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弄清楚了,对付考试也就容易了,所谓知己知彼嘛~~
9月底到11月中旬:一边做张剑出的阅读150题,一边练作文。那本阅读因为已经送人,所以书名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叫150篇还是150题,黄皮的。是我做了张剑版的考研真题之后买的一本阅读书,感觉题目的难度远高于真题,但是出题的方法和真题相同。毕竟张剑同志是99-03年考研英语的出题人嘛,人家出的阅读题,肯定有针对性。而且我记得那本书介绍题源的时候说,那些文章是每年考研命题组选剩下的题目(所谓“剩下”,倒不一定是因为题目出得不好,而是命题人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认为可能不太适合作为考题的题目,比如因为难度太高什么的)和历年8套题和6套题里面出错率比较高的文章。所以我做那本书的时候也是错得一塌糊涂,一篇文章错三四个是常有的事,不过这时仔细总结出错的原因和题目类型,正是以后进步的关键。
11月末到12月末:再看一遍真题,强化作文,做张剑的8套题和6套题。这是考前最黑暗的日子,各科复习的压力都很大,时间很紧,所以英语的复习效率一定要通过。我基本是一天看两个小时的英语,下午看,和考研的时间一致。如果是做模拟题或者阅读题的话,就掐表固定时间做题。
关于作文,我的体会是不要盲从各种辅导书上的句式和文章结构,道理是大家都这样做,就千篇一律,改卷老师即使不恶心也得审美疲劳了。证据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参加北航阅卷的老师亲口说过特别烦那些套用固定句式,还举出几个他最厌恶的例子,如thought-provoking, as the picture vividly depicted(而这些恰恰是新东方高分写作里使用率最高),绝对的万篇一律。我的做法是自己写一份符合自己写作风格、同时符合中国阅卷老师审美的模版。
另外,英语是一门语言,要靠平时的积累,所以要细水长流似的培养使用英语的意识、试着用英语思维(尤其是写作文的时候,先有汉语后用英语翻译恐怕是大多数人的写作习惯,所以很容易出现step into the society这种不伦不类的表达),最后才能提高成绩。对于考过GMAT,GRE,考过雅思托福的同学来说,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考过国外的这些考试,对付考研就没有问题了。其实考研英语是中国人出题考中国人,思维习惯和审美标准都还是中式的,所以要想得高分,就得迎合考研的审美习惯。哎,为了实实在在的分数,就委屈一下各位啦~~~
数学:这是我准备得最充分,却考得最惨的一科。所以就不详述了,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进度。
我是08年2月底开始复习的,用的材料都比数四的难。陈文灯的复习指南
2月底到4月底:看高数课本,做课后习题,做陈文灯复习指南(数一的,是我一个同学买书的时候买多了,送给我的)和大纲解析(也是数一的,我大一的时候去商店瞎买的)。
5月初到6月初:看线代课本,做课后习题,做恩波的据说已经失传了的一本小册子(也是数一的,一个姓胡的人写的,不过我感觉那本书太难了)和大纲解析(线代这部分,数一数二和数三都没有多大区别)。然后就因为准备期末考试,耽误了点时间。
6月末到7月中旬:看概率课本,做课后习题,做人大出的一本概率辅导书(因为已经送人了,所以想不起叫什么名字了)和大纲解析。
7月下旬到9月中旬(当然刨除奥运会那几天):又做了一遍大纲解析,回想以前复习的高数和现代的内容;做旧版的数三400题(我在人大买的旧书,也就是08考研的,那个时候数学考纲还没变呢)第一遍。错得乱七八糟。。。
9月中到10月初:做旧版数三400题第二遍,查缺补漏,寻找错题原因,做专题总结。
10月初到10月中,把标记过的重点题目在看一遍,想想做题的思路;同时再做一遍大纲解析。
10月中到11月中:做了两遍新版的数三400题(其实新旧两版的400题,题目重合率达70%)
11月中到12月中:又看了400题里的做错的题目,做了超越135。
12月中到考试:把以前做过的题又看了一遍,做了几次简单的模拟,看了看整理的错题和大纲解析。考前又翻了翻课本。
总之,我把大纲解析前前后后看了七八遍,400题看了五六遍,超越135做了一遍,结果还考得那么糟糕。。。不过还是有一点值得肯定:我按照考研的时间模拟了四五遍400题,也就是说自己考自己考了四五十遍,各种各样的情况基本都模拟过了,有一次还剩40分钟的时候有4道大题没做。我告诉自己要镇定,慢慢来,结果这4道题目全部完成并且正确。这次模拟给了我巨大的信心鼓舞:这样的状况我都能处理得了,就没有其他困难能难倒我了,因为还有比这更困难的状况吗???
4. 专业课:这是另所有道口考试都头疼的科目,难度所在,大家都很清楚。我的经验是:看书的时候要仔细,考前要充分模拟,适当押题,考试时就能胸有成竹。
各科的复习是这样的:
2月底到3月底:微观经济学,边看书边整理笔记。很细致的笔记,每一章的框架结构,涉及的名词都抄下来。
4月:宏观经济学,边看书边整理笔记。如果说微观要注意细节,那么宏观要注意框架,注意各理论框架的联系。
5月:货币银行学,边看书边在草稿纸上写整理作者的框架结构。因为大二学的时候用的不是易纲的教材,当时看的光华的一本指定教材,不是易刚的,所以对易的书很是陌生,在看的时候,需要一边看一边整理每一节甚至每一段的因果关系。
6月因为准备期末考试,基本暂停了专业课的复习。
7月:国际金融,参考以前的笔记。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主要是扫荡一遍可能考到的名词
看02联考大纲第一遍(其实是正式复习以来的第一遍,以前还看过两遍)
8月:统计学,扫荡了两遍可能考到的名词,整理打印,并补充相关要点。
证券投资学:主要是看张亦春的金融市场学里关于现代投资理论的部分,参考以前的笔记。
看02联考大纲第二遍
9月:会计学:参考以前的笔记,和借来的课本,扫荡了一遍可能考到的名词,并一字一句地录入电脑,打印出来。
第二遍微观经济学,主要看笔记。第二遍宏观经济学,增补笔记
10月:保险学:看大三时扫荡人大郑功成教材和另一本保险教材(都是大三上学期整理的,忘了那本书叫啥名了)时手抄的名词解释和知识要点。
第二遍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的教材,看02年联考大纲第三遍,试着记忆。
11月:看02大纲第四遍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会计,统计,投资学的笔记和整理的材料第二遍
自己给自己出题,定时模拟,一共模拟了两次,收效颇丰。
12月:开始重点记忆和背诵
背02大纲两遍,把商行,会计,统计,保险,微观,宏观的名词解释又过了两遍
定时模拟了一次,又发现了很多问题
1月:看以前定时模拟的题目,有针对性地再复习巩固一遍
总体来说,我感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模拟,或者说定时默写。
第一, 道口虽然在招生简章里明确说初试不靠热点,但今年初试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话题中被媒体提到次数最多的名词)、增值税(当前的增值税结构性调整改革)、小额信贷(为刺激经济,央行近期要各商行重点发展的业务)、巴塞尔协议(金融危机背景下,银行的资本充足情况备受关注),还有最后的论述题,都是热点,所以大家在准备初试的时候也要留心。我当时是抱着“不得不防”的想法,自己给自己出了四套题,因为时间所限,只模拟了三套,结果我发现押中了初试试卷中60%的题目。
第二, 培根说“Writing makes an exact man”,确实如此。用笔将脑子里的想法输出的过程,其实也是自己纠正自己思维的错误和不严密点的过程。很多道理心里明白,可是要呈现到纸面上,就是另一回事了。经常会发现自己最终写出来的,和心里想说的并不一致,或者写出来的东西逻辑混乱。这其实就是写得少了。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跟我说:将来你会发现,真正提高自己水平的,就是写作。自己有什么想法,把它写下来,就很容易发现其中的逻辑错误。以后你不论是做研究还是从事普通工作,都要多写,这样才能提高自己。
第三, 道口的题量很大,再加上脑子里要想答案的结构(即可能的采分点)又要组织语言,其实时间是很紧张的。只有通过练习,才能缩短思考、形成答案的过程,提高输出的速度。所谓无他,唯手熟耳。
第四, 关于怎样才能得高分,大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我曾经有一门课的期末考试和道口的考试类似(试题的题目——全是主观题并分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三部分,题量、分值设置考试时间都和道口的初试完全成2:3的比例),那时我场考试得了91。事后我问老师,他说首先思路很清晰,其次语言较为规范,再次书写较为工整。同理,对付道口的考试,你要让人觉得通过你写的答案,能看出你思路清晰,训练有素或者说有这方面的素养,这样才讨老师的喜欢。准备道口的题目,和那位老师说的一样:一是答题的思路清晰,二是语言措辞专业,三是卷面工整。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有
1、 笔。试卷的纸质很糟糕,阴得很厉害。所以最好别用钢笔答题,即使是中性笔也最好用细一些的,不然很影响卷面。我当时就是没注意这个问题。考试前一天把钢笔的墨水打得很满,结果答政治的时候上水很足。等写完第一面,发现反面如果还这样写,那最后肯定两面都看不清。于是当机立断,立即换中性笔。说来还挺悬的,我的墨水是蓝黑色的,中性笔是黑色的,试卷在正反两面答题的颜色就不一样了。当时一位监考老师很怪我怎么不事先问一问,我心里也忐忑不安,不知道这算不算做标记。好在另一个监考老师说应该没事,考完之后回来问老师和同学,都说应该没事。可是一直在出成绩之前我都不敢把心放下来。所以各位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训啊。
2、 表。我是在道口的705教室考的,那个教室的表有问题,指针走得慢,一场考试下了能慢上5分钟!!!我有一个同学考数学的时候就是被这表给坑了。她以为还有8分钟,其实还有3分钟,结果有一道题就写完。所以大家最好还是自备一块手表。
3、 桌椅。桌椅和身高比例的问题也是影响考试的因素。我很幸运,705教室的座椅正好就是我习惯和喜欢的高度。我另一个同学就很惨了,她说桌子太矮,很不习惯,坐着难受,影响了她考试。
凯程五道口考研的优势:
1、考上人数最多,2013年考入道口29人;
2、授课最系统,拥有保录班集训营、常规班等课程;
3、授课师资力量最强,公共课李海洋索玉柱等教授授课,专业课为五道口历年状元授课
4、内部资源最丰富,凯程有多年道口考研辅导经验,与道口北大人大等学校最紧密;
5、凯程最懂五道口考研,紧抓重难点,切实把握复习方向。
更多请查看五道口考研招生简章,电话 400-050-3680
2013五道口考研经验交流视频 (见凯程官方网站)
http://www.kaichengschool.com/jjx/renhang/kyjy/
2013年凯程五道口考研集训营押题记录(视频讲解),大多数题目是我们集训营平时训练过的。
http://www.kaichengschool.com/jjx/renhang/kyxx/28882.html
特别喜报:2013年五道口考研,凯程学员进入复试44人,占进入复试总人数的50%。点此进入详细查看,2013年凯程学员录取29人,占道口录取总人数的50%。
特别通知:2015辅导班正在报名中。2014年考道口的参考书讲解请咨询凯程老师索取。qq 800016820 (现在正在预定前50个座位。)
为什么选择凯程?
1、凯程师资最强,授课师资均为历年状元,例如2013状元余梁、2012状元彭柯、还有猪哥。
2、考上人数最多,2013年考入道口的人数29余人,道口招生总人数60人,占五道口录取总人数的50%。
3、历年状元均出自凯程,例如,2013年李少华余梁同学状元,2012状元马佳伟、2011状元陈玉倩。战绩来自实力保障。
4、独一无二的集训营,全日制封闭式集训。
更多,请来凯程实地考察。
2013年凯程学员进入五道口金融学院复试名单(合计44人,占道口复试总人数89人的50%),2013年凯程学员道口录取29人,凯程占录取总人数的50%。
详细名单如下
边晓青1***33060109264
王骁恒1***33060109269
王荃艺1***33060109756
陈平安1***33060111648
李欣1***33060110456
刘磊1***33060110723
陈博1***33060111048
陈业宝1***33060110453
崔向博1***33060112581
张林1***33060112520
王文豪1***33060112509
王福川1***3306***1705
叶力舟1***3306***1633
黄鸿力1***3306***1718
杨婉馨1***3306***1740
刘临珂1***3306***1726
李少华1***3306***1769
周利楠1***3306***1773
张欣1***3306***1774
龚晖堂1***3306***1808
余梁1***3306***1817
陈谦怡1***3306***1837
张翎1***3306***1818
陈兴平1***3306***2005
王振龙1***3306***1851
闫美凝1***3306***1887
杨佐邦1***3306***1893
熊菁1***3306***1907
欧阳维海1***3306***1910
王勇1***3306***1915
郑凌迪1***3306***1931
姚红宇1***3306***1953
王健1***3306***1841
郭遂恒1***33060107979
郭仁杰1***33060108349
邹晓栋1***33060109217
文豪1***33060109234
李彦霏1***33060109237
陈维宇1***33060109245
陈启腾1***33060109246
2012年考研光荣榜,凯程学员录取人数占道口录取总人数的1/3。
马家伟 440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初试状元、复试状元)
孟睿 396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邢亚龙 40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王立 41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陈乐然 41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朱松涛 407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方昶 40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驰 416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李迪 39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陈蕴卓 42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王露露 41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秦明柳 399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胡力 413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岩 416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石寄华 408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尚学令 403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董孜孜 413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王地 411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欣 39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特别通知:
1、2015年辅导班正在报名中。
2、凯程2012成功学员名单及成功经验交流视频,成功源于实力保证。 http://www.kaichengschool.com/jjx/renhang/kyxx/2604.html
3、凯程2013年高分学员名单及成功经验,见本页的顶部图片。
背景介绍
2012年4月,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研究生部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撤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成立。五道口金融学院成立后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就是增设了金融专业硕士(MF)。为此,凯程教育根据自身在道口的各种资源,开设专门针对五道口的金融硕士辅导课程。
道口先锋班:针对2015年考道口的同学
道口金融硕士优势
1、学生毕业可以获得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研究生部双重身份;
2、学制短,两年毕业,更早进入社会获得更加丰富的工作经验;
3、五道口金融学院保持道口导师制度,人行人脉资源依然保留;
4、2012年第一年招生,统考名额更多,相对而言成功几率更高。
凯程道口师资:
1、凯程内部师资:道口状元级别学长, 2013道口状元余梁+猪哥,状元级别学长授课是凯程一向的风格。(余梁,公司理财投资学,猪哥,货银国金。)
2、凯程独家师资,拥有多年授课经验。
本内容由凯程教育独家提供
走过之后---09道口初试经验
道口, 初试, 经验道口, 初试, 经验
走过这段日子,回过头来看一看,发现自己学到很多,不仅仅是应付考试的那些知识点,心理素质和身体健康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德:
考研是讲究道德的,也可以说要攒人品。对于同行的战友,大家应该以诚相待,互帮互助。
在一起备考的战友中,我们都努力做到信息对称,资源共享。同样是一个纳什均衡,大家各自捂着自己的资料,生怕别人看了去,自己吃了亏,因而信息封闭是一种均衡;大家信息共享,开放供应又是一种纳什均衡。那么哪一种均衡的效用更高,答案很明显。
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体能和身体素质是各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的来源。这一点,我的体会无比深刻。
我每天下午去操场跑8圈,每跑完一圈就换一次跑道,从最外圈Lane 8依次跑到最内圈Lane 1,全部跑完就是8圈。耳朵上听着广播,音乐、英语、新闻三个台随便听。音乐(尤其是欧美摇滚)带给我力量,让我释放一天的不快。英语锻炼我听力的同时,让我学习了很多单词书上只背过词义没见过真实用法的生词。新闻有要闻摘要,也有深度解剖,做时政题的时候不至于无话可说。
跑步是一种锻炼体力和耐力的极好方式。每场考试是3个小时,而人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大脑能够高效运转的时间只有2小时,这时,这种体力和耐力的锻炼,就为你整场考试保持高效思维,清晰思路提供保障,让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点的时间段得以拉长,集中度提高。
如果认为时间宝贵,跑步太奢侈,就大错特错了。首先,按照普通的速度,慢跑8圈,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就能跑完。跑完之后去单杠双杠上压压腿、抻抻筋,锻炼一下肌肉力量,可以减轻疲劳,强健身体。其次,老时间坐在人满为患的自习室里,空气又不好,学习的效率也不见得有多高。再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在操场跑步的时候发泄出来,还有助于保持快乐的心情。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作用是锻炼意志。长时间的复习准备,心理很容易出现波动(就像长期债券价格的波动大一样),这时及时的心理调适非常必要。我的方法之一就是跑步。尤其是进入12月份,考试大限日益临近,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天气越来越冷,我仍然坚持每天8圈,顶着风,不管步子再小,也是在前进也是在奔跑。咬牙坚持8圈,还是顶着四五级的刺骨冷风(今年的冬天真的很冷,冷空气异常多),这样的困难都能坚持下来,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呢?
智:
德和体都是为最终的考试做铺垫。在按照考试科目的顺序介绍我的复习经验之前,先总述一下我的复习情况。
总体进度:我是大二下学期确定要考道口,大三上学期在准备复习材料,包括买课本、整理和打印相关材料,收集道口的相关信息,研究历年真题的特点。08年2月底,也就是大三下学期刚开学,开始实战,动手复习。这个时候其实是一边上课,一边利用课余时间复习,但我几乎是把上课以外的除了吃饭睡觉锻炼以外的所有时间都用在复习上,所以进度也是相当快的。中间除了08年8月耽误了将近一个月(看奥运会嘛),其他没有什么间歇,一直到09年1月份考试。
单科复习:
1. 政治:这是我复习得最焦头烂额的一科。因为高中文理分科早(高一就分了),我的政治基本是文盲水平。所以心里一点底气也没有。我是8月底开始复习政治的,复习方法无他,唯红宝书耳。(一遍一遍地看,到考试前一共是看了六七遍)。
8月底-9月底:看红宝书前两遍。第一遍是对这门课有一个感性的总体的认识(这个认识就是:难啊!),第二遍是一边看一遍整理框架结构,这样这门课的架构就在脑子里有了雏形。
9月底到10月中旬:结合任汝芬序列一,看红宝书第三遍,这次整理细致的框架结构。
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做序列二,看红宝书第四遍,主要是看知识点有无遗漏。我在序列二不会做、做错的题目旁边写好每道题的出处,每个选项错在什么地方。
11月中旬到12月初:再看一遍序列一和二,同时还有序列三,各个考研班的辅导材料,再看第五遍红宝书和自己整理的框架。我没报辅导班,但我通过同学,拿到了各个辅导班的辅导材料和押题。其实辅导班的押题也就是帮助查缺补漏的作用。今年政治六道大题,我拿到的各个辅导班的押题中,基本没有一道题是押中的,因为今年的题目很基础。而那些辅导班居然在考后大贴广告,厚颜无耻地吹嘘自己六道大题全部命中!!!
12月初到考试:看红宝书第六遍,看各辅导班的押题;背红宝书和自己整理的知识框架。背红宝书也是有技巧的,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特点。比如说我的特点是视忆,而不是声忆。一遍一遍出声背诵在我这里基本行不通,或者说即便当时背下来,两三天后脑子里也只有一个浅浅的印象,不深。我也是自己实践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像大家一样在图书馆大厅里出声背诵这种方法不适合我,才转用以前习惯的视觉记忆法。我是看一遍课本,自己试着默写一遍。奇妙的是,很多题目,自己觉得要点背得不全或者记得不准的时候,试着写下来之后,对比课本,才发现居然一字不落!
最后考试的时候,单选题基本上每道题出自哪一章节、在那页书的哪个位置、大概在第几行的中间还是左边右边,都很清楚,做题的时候就像查字典一样清楚。多选题对于我这样的政治盲来说,居然头一次感觉答案那么清晰可辨,没有争议,虽然大家都说今年的政治多选问题大大的有。。。写大题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是我自己整理总结的知识结构图,图上的每一点都清清楚楚。最后分数和自己估计的一分不差。对于我这样对政治通不了几窍的理科生来说,这样的分数和我此前的付出,基本成比例。
小结一下:我感觉政治还是靠基础,而且今年考得也很基础(我旁边的一个女生都提前二十分钟交卷走人了)。虽然考前有传言说今年题目不会很难,因为是政治课改前的最后一届,出题人不会太为难我们。如果按照这样的推理,那么明年的题目应该也不会特别难,因为10年是课改以后的第一届,出题人应该也不会太难为考生,呵呵。
英语:这是我感觉最玄妙的一科,因为我在直到考完试吃晚饭的时候都还不知作文题是什么意思的情况下,胡乱写的、肯定跑题的作文,居然没给我扯多少后腿!!!
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从初中学英语开始,英语成绩就很好,大学四六级全部裸考,都在600以上,而且六级成绩居然比四级高。身在北京,坐享丰富的资源,我每天可以在起床、吃饭、跑步、走路的时候听近两个小时的英语广播,所以语感保持得还不错。不过为了避免阴沟翻船,英语我还是复习得很认真的。
3月到7月:背单词。这是我高中以来头一次认认真真地背单词,考专四都没这么认真过。我用的是一本叫阳光英语的单词书,这本书很有意思,每个单词都有配的图,帮助形象记忆。而且单词的顺序是按照近几年考研阅读和完型中出现单词的重要性排的,有点像新东方的词频法。考研英语词汇的特点是一次多义,熟词生义,所以我背这一遍单词的最大收获就是脑子里浅浅得知道了一些单词的其他意项。老实说 ,我背这一遍单词也是背得要死要活的,四个月的时间背了一本单词书,这速度也是相当慢了。关键的是,这种背法,过一两个月,该忘的也都忘得差不多了。=_=!
7月:一个月做了张锦心的200篇,感觉就是:骗子!!!每道题的答案解释就是把相关的段落翻译一下,根本不讲技巧。题目设置也不符合考研真题的规律,有的文章出的全是细节题,有的全是推理题,分布不均不说,文章的篇幅也过长。一个同用此书的同学说,她感觉要是这样的话,她也可以出书了。
8月底-9月底:做了张剑版的真题,收获颇丰(那本书真是宝贝!!)。看了试题后面的答案解析,再把作者的分析和我自己的分析对比,感觉就像找到了知音。真题的题型设置、考点出处都很清楚,逻辑清晰,基本没有什么好争辩。就像今年的题目,阅读题的答案很清楚,而且题目顺序和文章段落对应,所以我用不到50分钟就做完了5篇阅读。真题要仔细研究,不管是做对的题还是做错的题,都要弄清每一个选项的错误点在什么地方,出题人是怎么扭曲原文的,正确的话要注意出题人是如何paraphrase的。对于各种题材的文章,常出哪些题目哪种类型的题目;对于一篇文章,考点是如何分布的,题型是如何设置的,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弄清楚了,对付考试也就容易了,所谓知己知彼嘛~~
9月底到11月中旬:一边做张剑出的阅读150题,一边练作文。那本阅读因为已经送人,所以书名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叫150篇还是150题,黄皮的。是我做了张剑版的考研真题之后买的一本阅读书,感觉题目的难度远高于真题,但是出题的方法和真题相同。毕竟张剑同志是99-03年考研英语的出题人嘛,人家出的阅读题,肯定有针对性。而且我记得那本书介绍题源的时候说,那些文章是每年考研命题组选剩下的题目(所谓“剩下”,倒不一定是因为题目出得不好,而是命题人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认为可能不太适合作为考题的题目,比如因为难度太高什么的)和历年8套题和6套题里面出错率比较高的文章。所以我做那本书的时候也是错得一塌糊涂,一篇文章错三四个是常有的事,不过这时仔细总结出错的原因和题目类型,正是以后进步的关键。
11月末到12月末:再看一遍真题,强化作文,做张剑的8套题和6套题。这是考前最黑暗的日子,各科复习的压力都很大,时间很紧,所以英语的复习效率一定要通过。我基本是一天看两个小时的英语,下午看,和考研的时间一致。如果是做模拟题或者阅读题的话,就掐表固定时间做题。
关于作文,我的体会是不要盲从各种辅导书上的句式和文章结构,道理是大家都这样做,就千篇一律,改卷老师即使不恶心也得审美疲劳了。证据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参加北航阅卷的老师亲口说过特别烦那些套用固定句式,还举出几个他最厌恶的例子,如thought-provoking, as the picture vividly depicted(而这些恰恰是新东方高分写作里使用率最高),绝对的万篇一律。我的做法是自己写一份符合自己写作风格、同时符合中国阅卷老师审美的模版。
另外,英语是一门语言,要靠平时的积累,所以要细水长流似的培养使用英语的意识、试着用英语思维(尤其是写作文的时候,先有汉语后用英语翻译恐怕是大多数人的写作习惯,所以很容易出现step into the society这种不伦不类的表达),最后才能提高成绩。对于考过GMAT,GRE,考过雅思托福的同学来说,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考过国外的这些考试,对付考研就没有问题了。其实考研英语是中国人出题考中国人,思维习惯和审美标准都还是中式的,所以要想得高分,就得迎合考研的审美习惯。哎,为了实实在在的分数,就委屈一下各位啦~~~
数学:这是我准备得最充分,却考得最惨的一科。所以就不详述了,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进度。
我是08年2月底开始复习的,用的材料都比数四的难。陈文灯的复习指南
2月底到4月底:看高数课本,做课后习题,做陈文灯复习指南(数一的,是我一个同学买书的时候买多了,送给我的)和大纲解析(也是数一的,我大一的时候去商店瞎买的)。
5月初到6月初:看线代课本,做课后习题,做恩波的据说已经失传了的一本小册子(也是数一的,一个姓胡的人写的,不过我感觉那本书太难了)和大纲解析(线代这部分,数一数二和数三都没有多大区别)。然后就因为准备期末考试,耽误了点时间。
6月末到7月中旬:看概率课本,做课后习题,做人大出的一本概率辅导书(因为已经送人了,所以想不起叫什么名字了)和大纲解析。
7月下旬到9月中旬(当然刨除奥运会那几天):又做了一遍大纲解析,回想以前复习的高数和现代的内容;做旧版的数三400题(我在人大买的旧书,也就是08考研的,那个时候数学考纲还没变呢)第一遍。错得乱七八糟。。。
9月中到10月初:做旧版数三400题第二遍,查缺补漏,寻找错题原因,做专题总结。
10月初到10月中,把标记过的重点题目在看一遍,想想做题的思路;同时再做一遍大纲解析。
10月中到11月中:做了两遍新版的数三400题(其实新旧两版的400题,题目重合率达70%)
11月中到12月中:又看了400题里的做错的题目,做了超越135。
12月中到考试:把以前做过的题又看了一遍,做了几次简单的模拟,看了看整理的错题和大纲解析。考前又翻了翻课本。
总之,我把大纲解析前前后后看了七八遍,400题看了五六遍,超越135做了一遍,结果还考得那么糟糕。。。不过还是有一点值得肯定:我按照考研的时间模拟了四五遍400题,也就是说自己考自己考了四五十遍,各种各样的情况基本都模拟过了,有一次还剩40分钟的时候有4道大题没做。我告诉自己要镇定,慢慢来,结果这4道题目全部完成并且正确。这次模拟给了我巨大的信心鼓舞:这样的状况我都能处理得了,就没有其他困难能难倒我了,因为还有比这更困难的状况吗???
4. 专业课:这是另所有道口考试都头疼的科目,难度所在,大家都很清楚。我的经验是:看书的时候要仔细,考前要充分模拟,适当押题,考试时就能胸有成竹。
各科的复习是这样的:
2月底到3月底:微观经济学,边看书边整理笔记。很细致的笔记,每一章的框架结构,涉及的名词都抄下来。
4月:宏观经济学,边看书边整理笔记。如果说微观要注意细节,那么宏观要注意框架,注意各理论框架的联系。
5月:货币银行学,边看书边在草稿纸上写整理作者的框架结构。因为大二学的时候用的不是易纲的教材,当时看的光华的一本指定教材,不是易刚的,所以对易的书很是陌生,在看的时候,需要一边看一边整理每一节甚至每一段的因果关系。
6月因为准备期末考试,基本暂停了专业课的复习。
7月:国际金融,参考以前的笔记。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主要是扫荡一遍可能考到的名词
看02联考大纲第一遍(其实是正式复习以来的第一遍,以前还看过两遍)
8月:统计学,扫荡了两遍可能考到的名词,整理打印,并补充相关要点。
证券投资学:主要是看张亦春的金融市场学里关于现代投资理论的部分,参考以前的笔记。
看02联考大纲第二遍
9月:会计学:参考以前的笔记,和借来的课本,扫荡了一遍可能考到的名词,并一字一句地录入电脑,打印出来。
第二遍微观经济学,主要看笔记。第二遍宏观经济学,增补笔记
10月:保险学:看大三时扫荡人大郑功成教材和另一本保险教材(都是大三上学期整理的,忘了那本书叫啥名了)时手抄的名词解释和知识要点。
第二遍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的教材,看02年联考大纲第三遍,试着记忆。
11月:看02大纲第四遍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会计,统计,投资学的笔记和整理的材料第二遍
自己给自己出题,定时模拟,一共模拟了两次,收效颇丰。
12月:开始重点记忆和背诵
背02大纲两遍,把商行,会计,统计,保险,微观,宏观的名词解释又过了两遍
定时模拟了一次,又发现了很多问题
1月:看以前定时模拟的题目,有针对性地再复习巩固一遍
总体来说,我感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模拟,或者说定时默写。
第一, 道口虽然在招生简章里明确说初试不靠热点,但今年初试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话题中被媒体提到次数最多的名词)、增值税(当前的增值税结构性调整改革)、小额信贷(为刺激经济,央行近期要各商行重点发展的业务)、巴塞尔协议(金融危机背景下,银行的资本充足情况备受关注),还有最后的论述题,都是热点,所以大家在准备初试的时候也要留心。我当时是抱着“不得不防”的想法,自己给自己出了四套题,因为时间所限,只模拟了三套,结果我发现押中了初试试卷中60%的题目。
第二, 培根说“Writing makes an exact man”,确实如此。用笔将脑子里的想法输出的过程,其实也是自己纠正自己思维的错误和不严密点的过程。很多道理心里明白,可是要呈现到纸面上,就是另一回事了。经常会发现自己最终写出来的,和心里想说的并不一致,或者写出来的东西逻辑混乱。这其实就是写得少了。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跟我说:将来你会发现,真正提高自己水平的,就是写作。自己有什么想法,把它写下来,就很容易发现其中的逻辑错误。以后你不论是做研究还是从事普通工作,都要多写,这样才能提高自己。
第三, 道口的题量很大,再加上脑子里要想答案的结构(即可能的采分点)又要组织语言,其实时间是很紧张的。只有通过练习,才能缩短思考、形成答案的过程,提高输出的速度。所谓无他,唯手熟耳。
第四, 关于怎样才能得高分,大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我曾经有一门课的期末考试和道口的考试类似(试题的题目——全是主观题并分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三部分,题量、分值设置考试时间都和道口的初试完全成2:3的比例),那时我场考试得了91。事后我问老师,他说首先思路很清晰,其次语言较为规范,再次书写较为工整。同理,对付道口的考试,你要让人觉得通过你写的答案,能看出你思路清晰,训练有素或者说有这方面的素养,这样才讨老师的喜欢。准备道口的题目,和那位老师说的一样:一是答题的思路清晰,二是语言措辞专业,三是卷面工整。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有
1、 笔。试卷的纸质很糟糕,阴得很厉害。所以最好别用钢笔答题,即使是中性笔也最好用细一些的,不然很影响卷面。我当时就是没注意这个问题。考试前一天把钢笔的墨水打得很满,结果答政治的时候上水很足。等写完第一面,发现反面如果还这样写,那最后肯定两面都看不清。于是当机立断,立即换中性笔。说来还挺悬的,我的墨水是蓝黑色的,中性笔是黑色的,试卷在正反两面答题的颜色就不一样了。当时一位监考老师很怪我怎么不事先问一问,我心里也忐忑不安,不知道这算不算做标记。好在另一个监考老师说应该没事,考完之后回来问老师和同学,都说应该没事。可是一直在出成绩之前我都不敢把心放下来。所以各位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训啊。
2、 表。我是在道口的705教室考的,那个教室的表有问题,指针走得慢,一场考试下了能慢上5分钟!!!我有一个同学考数学的时候就是被这表给坑了。她以为还有8分钟,其实还有3分钟,结果有一道题就写完。所以大家最好还是自备一块手表。
3、 桌椅。桌椅和身高比例的问题也是影响考试的因素。我很幸运,705教室的座椅正好就是我习惯和喜欢的高度。我另一个同学就很惨了,她说桌子太矮,很不习惯,坐着难受,影响了她考试。
凯程五道口考研的优势:
1、考上人数最多,2013年考入道口29人;
2、授课最系统,拥有保录班集训营、常规班等课程;
3、授课师资力量最强,公共课李海洋索玉柱等教授授课,专业课为五道口历年状元授课
4、内部资源最丰富,凯程有多年道口考研辅导经验,与道口北大人大等学校最紧密;
5、凯程最懂五道口考研,紧抓重难点,切实把握复习方向。
更多请查看五道口考研招生简章,电话 400-050-3680
2013五道口考研经验交流视频 (见凯程官方网站)
http://www.kaichengschool.com/jjx/renhang/kyjy/
2013年凯程五道口考研集训营押题记录(视频讲解),大多数题目是我们集训营平时训练过的。
http://www.kaichengschool.com/jjx/renhang/kyxx/28882.html
特别喜报:2013年五道口考研,凯程学员进入复试44人,占进入复试总人数的50%。点此进入详细查看,2013年凯程学员录取29人,占道口录取总人数的50%。
特别通知:2015辅导班正在报名中。2014年考道口的参考书讲解请咨询凯程老师索取。qq 800016820 (现在正在预定前50个座位。)
为什么选择凯程?
1、凯程师资最强,授课师资均为历年状元,例如2013状元余梁、2012状元彭柯、还有猪哥。
2、考上人数最多,2013年考入道口的人数29余人,道口招生总人数60人,占五道口录取总人数的50%。
3、历年状元均出自凯程,例如,2013年李少华余梁同学状元,2012状元马佳伟、2011状元陈玉倩。战绩来自实力保障。
4、独一无二的集训营,全日制封闭式集训。
更多,请来凯程实地考察。
2013年凯程学员进入五道口金融学院复试名单(合计44人,占道口复试总人数89人的50%),2013年凯程学员道口录取29人,凯程占录取总人数的50%。
详细名单如下
边晓青1***33060109264
王骁恒1***33060109269
王荃艺1***33060109756
陈平安1***33060111648
李欣1***33060110456
刘磊1***33060110723
陈博1***33060111048
陈业宝1***33060110453
崔向博1***33060112581
张林1***33060112520
王文豪1***33060112509
王福川1***3306***1705
叶力舟1***3306***1633
黄鸿力1***3306***1718
杨婉馨1***3306***1740
刘临珂1***3306***1726
李少华1***3306***1769
周利楠1***3306***1773
张欣1***3306***1774
龚晖堂1***3306***1808
余梁1***3306***1817
陈谦怡1***3306***1837
张翎1***3306***1818
陈兴平1***3306***2005
王振龙1***3306***1851
闫美凝1***3306***1887
杨佐邦1***3306***1893
熊菁1***3306***1907
欧阳维海1***3306***1910
王勇1***3306***1915
郑凌迪1***3306***1931
姚红宇1***3306***1953
王健1***3306***1841
郭遂恒1***33060107979
郭仁杰1***33060108349
邹晓栋1***33060109217
文豪1***33060109234
李彦霏1***33060109237
陈维宇1***33060109245
陈启腾1***33060109246
2012年考研光荣榜,凯程学员录取人数占道口录取总人数的1/3。
马家伟 440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初试状元、复试状元)
孟睿 396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邢亚龙 40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王立 41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陈乐然 41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朱松涛 407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方昶 40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驰 416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李迪 39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陈蕴卓 42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王露露 41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秦明柳 399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胡力 413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岩 416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石寄华 408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尚学令 403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董孜孜 413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王地 411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欣 39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特别通知:
1、2015年辅导班正在报名中。
2、凯程2012成功学员名单及成功经验交流视频,成功源于实力保证。 http://www.kaichengschool.com/jjx/renhang/kyxx/2604.html
3、凯程2013年高分学员名单及成功经验,见本页的顶部图片。
背景介绍
2012年4月,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研究生部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撤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成立。五道口金融学院成立后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就是增设了金融专业硕士(MF)。为此,凯程教育根据自身在道口的各种资源,开设专门针对五道口的金融硕士辅导课程。
道口先锋班:针对2015年考道口的同学
道口金融硕士优势
1、学生毕业可以获得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研究生部双重身份;
2、学制短,两年毕业,更早进入社会获得更加丰富的工作经验;
3、五道口金融学院保持道口导师制度,人行人脉资源依然保留;
4、2012年第一年招生,统考名额更多,相对而言成功几率更高。
凯程道口师资:
1、凯程内部师资:道口状元级别学长, 2013道口状元余梁+猪哥,状元级别学长授课是凯程一向的风格。(余梁,公司理财投资学,猪哥,货银国金。)
2、凯程独家师资,拥有多年授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