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後的舊生會
今天從工作中掙脫, 面對少見的下班人潮, 在人海中左穿右插, 只為了能夠坐最快的一班火車, 以最短的時間趕往母校, 參加二十周年校慶晚宴. 說實在的, 這晚最美味的佳餚也只能充當配角, 因為在聚餐上的人才是重點. 進門口的一剎那, 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親切感. 招待我們的是兩個素未謀面的舊生, 簽到過後我踏進了禮堂 - 以前覺得很大, 現在卻感覺很渺小.
甫踏進門口, 我看到久違的面孔和打扮, 恍惚這些年來, 他們正等待著這一天, 一直保留著當年記憶中的模樣, 生怕稍為轉個髮型, 轉了衣著, 我們就變得陌生了. 然而, 他們昔日的青絲秀髮, 如今夾雜著幾絲白髮銀絲; 當年我們的青澀懵懂, 如今已經略有所成了. 這次見面, 很明顯感覺到他們變老了, 就像對著自己的爸媽青春的消逝, 而感嘆那些年的美好時光已成過去, 一去不返.
當蘇老師問起我寫作的事, 我確實有點慚愧. 慚愧在沒想到老師原來對這件事很上心, 原來她從來也是我寫作生涯中, 一位最忠實的讀者. 她也許知道, 今天聚會過後, 我會寫下這夜的感受, 把我的心情, 我踏過的每一階樓梯, 和我所接觸的人的一切, 用我一貫的風格, 寫下那些我回憶所獨有的味道.
在人群之中寒暄, 聊天, 話當年, 少了觥籌交錯, 把酒談歡的機會, 始終於散席過後, 明天又是尋常工作天. 席間找個機會遠離人群, 獨自在操場上看那些棚架搭成的小花圃和新增的英文標語, 回首看著這母校和精緻的小講台, 我發現腦海裡面的記憶很模糊遙遠, 有一刻我以為我忘本了. 這才發現, 母校在我離開以後, 一直都在改變. 那些花與草, 早已經在年月中更替了好幾代了.
而朋友和舊生們正在高談闊論, 說起以前的種種往事, 把大家的集體回憶慢慢地從塵封中解放. 每個人當年最深刻, 最刻骨銘心的部份都不盡相同. 而我最記得的, 不是一兩件他與她的事, 也不是某個老師和某幾節課, 而是所有關於母校的感情和感覺.
那一年, 當老師提醒我們既不是天才, 也不是蠢才, 而是平庸之才. 雖然如此, 她要我們看五年之後, 十年之後, 我們憑一己之力, 更加努力, 要去成就了什麼, 做到些什麼. 今天也許我們沒有一整夜去談天說地, 沒有一整天給我們去分享畢業以後的闖蕩和起跌, 想奢侈的回到以前, 博取妳的認同和讚賞. 然而, 我知道就像那個始終如一的小禮堂, 就像你們和藹可親的叫起我們的名字, 就像那些回憶, 到某個時候, 我們定能聚首一堂, 想起這個畢業七年後的舊生會, 僅僅因為老師妳還記得我的名字, 而我的心卻已經哭成淚人了.
甫踏進門口, 我看到久違的面孔和打扮, 恍惚這些年來, 他們正等待著這一天, 一直保留著當年記憶中的模樣, 生怕稍為轉個髮型, 轉了衣著, 我們就變得陌生了. 然而, 他們昔日的青絲秀髮, 如今夾雜著幾絲白髮銀絲; 當年我們的青澀懵懂, 如今已經略有所成了. 這次見面, 很明顯感覺到他們變老了, 就像對著自己的爸媽青春的消逝, 而感嘆那些年的美好時光已成過去, 一去不返.
當蘇老師問起我寫作的事, 我確實有點慚愧. 慚愧在沒想到老師原來對這件事很上心, 原來她從來也是我寫作生涯中, 一位最忠實的讀者. 她也許知道, 今天聚會過後, 我會寫下這夜的感受, 把我的心情, 我踏過的每一階樓梯, 和我所接觸的人的一切, 用我一貫的風格, 寫下那些我回憶所獨有的味道.
在人群之中寒暄, 聊天, 話當年, 少了觥籌交錯, 把酒談歡的機會, 始終於散席過後, 明天又是尋常工作天. 席間找個機會遠離人群, 獨自在操場上看那些棚架搭成的小花圃和新增的英文標語, 回首看著這母校和精緻的小講台, 我發現腦海裡面的記憶很模糊遙遠, 有一刻我以為我忘本了. 這才發現, 母校在我離開以後, 一直都在改變. 那些花與草, 早已經在年月中更替了好幾代了.
而朋友和舊生們正在高談闊論, 說起以前的種種往事, 把大家的集體回憶慢慢地從塵封中解放. 每個人當年最深刻, 最刻骨銘心的部份都不盡相同. 而我最記得的, 不是一兩件他與她的事, 也不是某個老師和某幾節課, 而是所有關於母校的感情和感覺.
那一年, 當老師提醒我們既不是天才, 也不是蠢才, 而是平庸之才. 雖然如此, 她要我們看五年之後, 十年之後, 我們憑一己之力, 更加努力, 要去成就了什麼, 做到些什麼. 今天也許我們沒有一整夜去談天說地, 沒有一整天給我們去分享畢業以後的闖蕩和起跌, 想奢侈的回到以前, 博取妳的認同和讚賞. 然而, 我知道就像那個始終如一的小禮堂, 就像你們和藹可親的叫起我們的名字, 就像那些回憶, 到某個時候, 我們定能聚首一堂, 想起這個畢業七年後的舊生會, 僅僅因為老師妳還記得我的名字, 而我的心卻已經哭成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