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宋江上了梁山,暂坐第二把交椅,也算一时安稳了。便又立即把自己的孝悌抬出来,与众好汉商量,要去接自己父兄上山。一是怕官司追捕,父兄难逃干系,被追捉受苦,二是“宋江想念,欲往家中搬取老父上山,以绝挂念”。宋江这番假孝悌,真到了让人无可言说的程度。若真孝,就不会几次三番恣意妄为做出来;若真孝,纵做出来也该回去请罪受死,免了父兄代之受过,得保家声。而如今,他居然仍旧口称“想念”不绝,且要把父兄从家中取来一同落草了!纵然这是不得已之策,但若真孝,便应该日夜切齿拊心,悔痛哀哭才是,可宋江偏偏自言“连日饮宴,甚是快乐”,想及老父没有享受到这一种快乐,便有些不安。难道,在家中务农生活,便不得宴饮之乐?宋江快乐的,还是能和好汉们混在一个队伍里罢。宋江颇有些为孝悌而大违孝悌的矛盾,他跳出孝悌的罗网生活行事,可是又不肯放弃孝悌的思想标榜。这也未必尽是宋江的权诈所致。大概,对一个好汉而言,要完全践行孝悌是不大现实的,因为他们已经跳出了纲常社会的钳制,且就算在纲常体制之内,完全践行孝悌也已经超越了人性所能忍受的底线,抑或高出了人的天然道德所能达到的上限。所以,当施公想要为好汉正名,又不能去掉他们杀人放火的气概,只有将孝悌与江湖两相结合,这种结合不会起到正效应,反而会因互相抵触而使孝悌变得虚假。宋江这种夹在孝悌与江湖之间的行为和思想,难免会摇摆于两个极端之间而看起来十分虚伪可恶。
宋江便独自下山,回家去接老父。到了家门,果然事有不济,官府早已张开天罗地网,只等江州文书到来,便要连宋太公和宋清一并下在牢里监禁,听候捉拿宋江。宋清见了哥哥,并不叫屈,而是让哥哥赶快搬梁山救兵救命。宋清的这种反应,在宗族背景之下是十分自然的,自己虽然不是同谋,甚至不是知情者,但因为有这样一个哥哥,他很自然地就接受了这种不公正的对待,并认为这是合理的。
宋江来不及去搬救兵,便被追捉,只得自己逃命,逃到还道村玄女之庙,得九天玄女庇佑,摆脱了危险,并作南柯一梦,梦中饮了三杯仙酒,吃了三枚仙枣,蒙九天玄女赐了三卷天书。这一节有几处似有与前后文脱节者。一,宋江作为“星主”,自然是魔星首领无疑了,但是,九天玄女对他说:“玉帝因为星主心魔未断,道行未完,暂罚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懈怠。若是他日罪下酆都,吾亦不能救汝。”这个说法与第一回中的背景颇有出入。第一回中的交代,宋江也是一百零八魔星之一,被镇在伏魔殿中,由洪太尉放出,下世为祸人间。而此处,又说他是被贬的谪仙,出身仙界,下界来历练的,将来还要重列仙班,而不是之前的出身魔界,被设计成人间之劫,将来要被消灭。二,天书看似关钥,但其实于下文并无多少助力,实在寡味。那三杯仙酒、三枚仙枣,除了在宋江醒后证明他做了一个醒着的梦之外,别无他用,宋江没有因此延年益寿、增添法力,留下的三枚枣核也没有成为什么秘密的武器,让人觉得全无必要。三,在传统的文化里,神话仙魔故事中,历来凡人得仙界惠施,赐下的东西,酒比较常见,水果便不常见,而下赐的水果中,桃又较常见,枣则见所未见。桃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因其实之形而寓意长寿,因其花之美而寓意繁盛,邓林又是盘古创世的证明,寓意永恒,又有后来的桃花源,寓意方外。所以,桃是颇有仙意的。但枣就明显世俗得多,往往与子孙、与宗族现世的幸福相关,看不出什么与仙界的关联。若非要为这番仙枣的出现找个理由的话,恐怕还要回溯到黄泥岗上智取生辰纲的桥段,枣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替抢劫犯们充门面打掩护,又用作下酒的“过口”食物。盖山东一带,正是盛产枣的地区,枣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普之又普、俗之又俗的物象,而宋江又正在山东生活、发迹,用枣来使之与仙界相连,就多了许多乡土的亲切之意。这也正说明了《水浒》的出身,概在民间生成,在村夫市贩的口中成长,有着着泥土的气息和枣儿一样红彤彤的双颊。
宋江被赵能赵得带领的官差追捕,幸晁盖真心忧虑他的安危,觉得他独自下山颇不稳妥,带了一行众多好汉前来救援,将官差全部杀灭。同时又早已将赵太公和宋清搬送到山寨去了。
一行好汉回到梁山,宋江见了赵太公,喜笑颜开,再拜道:“老父惊恐。宋江做了不孝之子,负累了父亲吃惊受怕!”宋太公道:“叵耐赵能那厮弟兄两个,每日拨人来守定了我们,只待江州公文到来,便要捉取我父子二人解送官司。听得你在庄后敲门,此时已有八九个士兵在前面草厅上,续后不见了,不知怎地赶出去了。到三更时候,又有二百余人把庄门开了,将我搭扶上轿抬了,教你兄弟四郎收拾了箱笼,放火烧了庄院。那时不由我问个缘由,径来到这里。”此处写得十分模糊,倒不知宋太公这番自己也上了梁山成为强人,到底有何感想。只不过,这段话中显见的没有什么欣喜快慰之词,对自己半夜三更被人带走又烧了家宅,宋太公是有些不满的,所以说出“那时不由我问个缘由”的话来。大概宋太公是有些郁闷的。宗族父子一体,自己就算不想,也已经必然地被宋江连累了,如今又被铲平了家宅,再难挽回,儿子又做着恁大一个头领,也不好太拆他的台,而且就算想拆估计也力量有限,难以实现。姑且在山寨里偷生度日,颐养天年罢了。
宋江这一番接父上山,在梁山上引起了一阵整风运动,形成了求孝思亲的风潮,便有公孙胜与李逵,也要回家见见老娘。宋江便要公孙胜把老娘也接到山上来,公孙胜不肯,说:“老母平生只爱清幽,吃不得惊唬,因此不敢取来。家中自有田产、山庄,老母自能料理。”金公批道:“一清之母,只爱清幽,一清能养其志,如何公明之父,唯恐其子落草,而终亦至于受尽惊吓耶?写宋江许多孝行后,偏写出许多反衬之笔,以深志宋江之恶逆也。”批得是。李逵便哭了,说:“干鸟气么!这个也去取爷,那个也去望娘,偏铁牛是土掘坑里钻出来的!”李逵天真烂漫,心肝透明,赤诚肺腑,不失可爱。我只是不免要惊诧:原来像公孙胜一样的大仙,像李逵一样的凶神,居然也都是有娘的!这在人物形象上,太过违和了。就像外来的和尚,人们正要景仰他们的会念经,笃信他们掌握着不为人知的神秘力量,却突然有个人跳出来揭破了他们的来历,让人顿失所望。公孙胜的确掌握了宇宙的神秘力量,呼风唤雨,如何会有凡人的母亲?李逵是要来杀尽世间人的,如何会有凡人的母亲?有这样一个母亲存在,便成了他们超越人性的障碍,大大削弱了他们的力量。所以,若为大道计,他们都是不应该有母亲的。
宋江便独自下山,回家去接老父。到了家门,果然事有不济,官府早已张开天罗地网,只等江州文书到来,便要连宋太公和宋清一并下在牢里监禁,听候捉拿宋江。宋清见了哥哥,并不叫屈,而是让哥哥赶快搬梁山救兵救命。宋清的这种反应,在宗族背景之下是十分自然的,自己虽然不是同谋,甚至不是知情者,但因为有这样一个哥哥,他很自然地就接受了这种不公正的对待,并认为这是合理的。
宋江来不及去搬救兵,便被追捉,只得自己逃命,逃到还道村玄女之庙,得九天玄女庇佑,摆脱了危险,并作南柯一梦,梦中饮了三杯仙酒,吃了三枚仙枣,蒙九天玄女赐了三卷天书。这一节有几处似有与前后文脱节者。一,宋江作为“星主”,自然是魔星首领无疑了,但是,九天玄女对他说:“玉帝因为星主心魔未断,道行未完,暂罚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懈怠。若是他日罪下酆都,吾亦不能救汝。”这个说法与第一回中的背景颇有出入。第一回中的交代,宋江也是一百零八魔星之一,被镇在伏魔殿中,由洪太尉放出,下世为祸人间。而此处,又说他是被贬的谪仙,出身仙界,下界来历练的,将来还要重列仙班,而不是之前的出身魔界,被设计成人间之劫,将来要被消灭。二,天书看似关钥,但其实于下文并无多少助力,实在寡味。那三杯仙酒、三枚仙枣,除了在宋江醒后证明他做了一个醒着的梦之外,别无他用,宋江没有因此延年益寿、增添法力,留下的三枚枣核也没有成为什么秘密的武器,让人觉得全无必要。三,在传统的文化里,神话仙魔故事中,历来凡人得仙界惠施,赐下的东西,酒比较常见,水果便不常见,而下赐的水果中,桃又较常见,枣则见所未见。桃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因其实之形而寓意长寿,因其花之美而寓意繁盛,邓林又是盘古创世的证明,寓意永恒,又有后来的桃花源,寓意方外。所以,桃是颇有仙意的。但枣就明显世俗得多,往往与子孙、与宗族现世的幸福相关,看不出什么与仙界的关联。若非要为这番仙枣的出现找个理由的话,恐怕还要回溯到黄泥岗上智取生辰纲的桥段,枣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替抢劫犯们充门面打掩护,又用作下酒的“过口”食物。盖山东一带,正是盛产枣的地区,枣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普之又普、俗之又俗的物象,而宋江又正在山东生活、发迹,用枣来使之与仙界相连,就多了许多乡土的亲切之意。这也正说明了《水浒》的出身,概在民间生成,在村夫市贩的口中成长,有着着泥土的气息和枣儿一样红彤彤的双颊。
宋江被赵能赵得带领的官差追捕,幸晁盖真心忧虑他的安危,觉得他独自下山颇不稳妥,带了一行众多好汉前来救援,将官差全部杀灭。同时又早已将赵太公和宋清搬送到山寨去了。
一行好汉回到梁山,宋江见了赵太公,喜笑颜开,再拜道:“老父惊恐。宋江做了不孝之子,负累了父亲吃惊受怕!”宋太公道:“叵耐赵能那厮弟兄两个,每日拨人来守定了我们,只待江州公文到来,便要捉取我父子二人解送官司。听得你在庄后敲门,此时已有八九个士兵在前面草厅上,续后不见了,不知怎地赶出去了。到三更时候,又有二百余人把庄门开了,将我搭扶上轿抬了,教你兄弟四郎收拾了箱笼,放火烧了庄院。那时不由我问个缘由,径来到这里。”此处写得十分模糊,倒不知宋太公这番自己也上了梁山成为强人,到底有何感想。只不过,这段话中显见的没有什么欣喜快慰之词,对自己半夜三更被人带走又烧了家宅,宋太公是有些不满的,所以说出“那时不由我问个缘由”的话来。大概宋太公是有些郁闷的。宗族父子一体,自己就算不想,也已经必然地被宋江连累了,如今又被铲平了家宅,再难挽回,儿子又做着恁大一个头领,也不好太拆他的台,而且就算想拆估计也力量有限,难以实现。姑且在山寨里偷生度日,颐养天年罢了。
宋江这一番接父上山,在梁山上引起了一阵整风运动,形成了求孝思亲的风潮,便有公孙胜与李逵,也要回家见见老娘。宋江便要公孙胜把老娘也接到山上来,公孙胜不肯,说:“老母平生只爱清幽,吃不得惊唬,因此不敢取来。家中自有田产、山庄,老母自能料理。”金公批道:“一清之母,只爱清幽,一清能养其志,如何公明之父,唯恐其子落草,而终亦至于受尽惊吓耶?写宋江许多孝行后,偏写出许多反衬之笔,以深志宋江之恶逆也。”批得是。李逵便哭了,说:“干鸟气么!这个也去取爷,那个也去望娘,偏铁牛是土掘坑里钻出来的!”李逵天真烂漫,心肝透明,赤诚肺腑,不失可爱。我只是不免要惊诧:原来像公孙胜一样的大仙,像李逵一样的凶神,居然也都是有娘的!这在人物形象上,太过违和了。就像外来的和尚,人们正要景仰他们的会念经,笃信他们掌握着不为人知的神秘力量,却突然有个人跳出来揭破了他们的来历,让人顿失所望。公孙胜的确掌握了宇宙的神秘力量,呼风唤雨,如何会有凡人的母亲?李逵是要来杀尽世间人的,如何会有凡人的母亲?有这样一个母亲存在,便成了他们超越人性的障碍,大大削弱了他们的力量。所以,若为大道计,他们都是不应该有母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