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元素
读了有一段时间了,找点时间说说里头讲的那些东西。我习惯简省。
胡因梦翻译的不错,只是有些绕口,兼之有些学术性,所以显得不太好懂,但是如果仔细地啃,其实意思还是很明白的,门槛不高。
作者史蒂芬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他写这本书,我想大概是为建立自己的整合占星学的人本心理学做一个理论基础。书中大量引用荣格和一些通灵者或自然治疗者的言论,提出应该把占星学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形成人本占星学,用以解决人类本身的能量成长问题,而不是仅仅用来占卜预测,以至流于怪力乱神。实质上,史蒂芬否认了占星学的神力,而强调其人本性质,他只强调占星学在心理学方面的应用,即用西方占星学系统来推演人的本性,引导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趋于人性上的完美。从这个层面上讲,占星学确实相当可靠实用。
史蒂芬有一系列著作,这本书似乎是早期的论文。前半部分讲的是占星学和心理学的关系,总之就是把这两者扯一块儿去,仿佛只有和心理学平起平坐了,占星学才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即名正言顺。后半部分才开始正正经经讲风火地水四元素。
火元素与行动、创新、新生有关,水元素与精神、情绪有关,风元素与智力、逻辑思维、思考有关,土元素与物质、事业、责任、尘世追求有关。每个人的命盘都充满四元素,只是有的元素多有的元素少而已。某种元素较多,则一个人性格表现就偏向某种元素的特质,例如水元素多则敏感多疑情绪不定,风元素多则重思考逻辑爱学习,火元素多则重行动,爱冲动,缺乏耐性,土元素多则稳重固执现实。但是并不是说就没有其他元素的作用在里面,只是其他元素的影响要小一些。四元素达到平衡,一个人的身心才能健康,某种元素过多而另一些元素过少,都会导致身心失衡,这时候就需要人为的调节。这个调节就不是占星学能帮忙完成的了,而需要现实的努力,占星学只能起引导作用。
史蒂芬花了不少篇幅来描写四元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四元素不平衡会出现的人格特质,同时也提出解决办法。而后他又论述了个人行星水星金星火星和集体行星木星与土星的元素属性。同时也稍微提及世代行星天海冥,虽然提得少,但是不代表它们不重要,在作者的另一本书《占星业力与转化》(大陆名《生命的轨迹:深度心理分析手册》)里有详细论述。
而后,作者论述四元素与十二星座的关系,就是把四元素平均分配到12星座当中。这其中就有常见的四象三宫分法,即火象白羊狮子射手,土象金牛处女摩羯,风象水瓶双子天秤,水象巨蟹天蝎双鱼。这是四元素平均分配的直观分法。
再说四元素与12宫的关系,亦有三分法即一四七十为始宫,二五八十一为续宫,三六九十二是终宫。三部分也被叫做基础宫,固定宫和变动宫。四元素依然被平均分配到12个宫中。水宫是四八十二,土宫是二六十,风宫是三七十一,火宫是一五九。
以上,四元素与12星座和12宫位的关系基础已经建立。史蒂芬即在这个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强调了四元素的基本性,提出如果要看星盘,固然要看行星坐落的星座是什么元素,也要看坐落的先天宫位是什么元素,例如,假如星盘主人有火象行星落在火象星座,但坐落于土象宫位,则此人虽然火象重,但一定会染上土元素的色彩,意即在宫位所显示的领域,此人虽然可能重行动、冲动、有创新精神,但可能也同时踏实,按部就班、谨慎。以此类推,每个星盘都是复杂的,需要考虑四元素在行星、星座和宫位之间的相互影响,佐以相位的引导触发,才能稍稍分析出一个人的深层心理特质。
史蒂芬写这本书是在上世纪70年代,即使现在在大陆开始推广占星学理论,也至少迟了40多年,幸而我们也拥有周易、五行和佛道观,假如能整合各种资源,青出于蓝想必不是梦想。
另作者认为欧洲的风火地水加上以太,相当于中国的金木水火土。存疑。
胡因梦翻译的不错,只是有些绕口,兼之有些学术性,所以显得不太好懂,但是如果仔细地啃,其实意思还是很明白的,门槛不高。
作者史蒂芬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他写这本书,我想大概是为建立自己的整合占星学的人本心理学做一个理论基础。书中大量引用荣格和一些通灵者或自然治疗者的言论,提出应该把占星学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形成人本占星学,用以解决人类本身的能量成长问题,而不是仅仅用来占卜预测,以至流于怪力乱神。实质上,史蒂芬否认了占星学的神力,而强调其人本性质,他只强调占星学在心理学方面的应用,即用西方占星学系统来推演人的本性,引导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趋于人性上的完美。从这个层面上讲,占星学确实相当可靠实用。
史蒂芬有一系列著作,这本书似乎是早期的论文。前半部分讲的是占星学和心理学的关系,总之就是把这两者扯一块儿去,仿佛只有和心理学平起平坐了,占星学才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即名正言顺。后半部分才开始正正经经讲风火地水四元素。
火元素与行动、创新、新生有关,水元素与精神、情绪有关,风元素与智力、逻辑思维、思考有关,土元素与物质、事业、责任、尘世追求有关。每个人的命盘都充满四元素,只是有的元素多有的元素少而已。某种元素较多,则一个人性格表现就偏向某种元素的特质,例如水元素多则敏感多疑情绪不定,风元素多则重思考逻辑爱学习,火元素多则重行动,爱冲动,缺乏耐性,土元素多则稳重固执现实。但是并不是说就没有其他元素的作用在里面,只是其他元素的影响要小一些。四元素达到平衡,一个人的身心才能健康,某种元素过多而另一些元素过少,都会导致身心失衡,这时候就需要人为的调节。这个调节就不是占星学能帮忙完成的了,而需要现实的努力,占星学只能起引导作用。
史蒂芬花了不少篇幅来描写四元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四元素不平衡会出现的人格特质,同时也提出解决办法。而后他又论述了个人行星水星金星火星和集体行星木星与土星的元素属性。同时也稍微提及世代行星天海冥,虽然提得少,但是不代表它们不重要,在作者的另一本书《占星业力与转化》(大陆名《生命的轨迹:深度心理分析手册》)里有详细论述。
而后,作者论述四元素与十二星座的关系,就是把四元素平均分配到12星座当中。这其中就有常见的四象三宫分法,即火象白羊狮子射手,土象金牛处女摩羯,风象水瓶双子天秤,水象巨蟹天蝎双鱼。这是四元素平均分配的直观分法。
再说四元素与12宫的关系,亦有三分法即一四七十为始宫,二五八十一为续宫,三六九十二是终宫。三部分也被叫做基础宫,固定宫和变动宫。四元素依然被平均分配到12个宫中。水宫是四八十二,土宫是二六十,风宫是三七十一,火宫是一五九。
以上,四元素与12星座和12宫位的关系基础已经建立。史蒂芬即在这个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强调了四元素的基本性,提出如果要看星盘,固然要看行星坐落的星座是什么元素,也要看坐落的先天宫位是什么元素,例如,假如星盘主人有火象行星落在火象星座,但坐落于土象宫位,则此人虽然火象重,但一定会染上土元素的色彩,意即在宫位所显示的领域,此人虽然可能重行动、冲动、有创新精神,但可能也同时踏实,按部就班、谨慎。以此类推,每个星盘都是复杂的,需要考虑四元素在行星、星座和宫位之间的相互影响,佐以相位的引导触发,才能稍稍分析出一个人的深层心理特质。
史蒂芬写这本书是在上世纪70年代,即使现在在大陆开始推广占星学理论,也至少迟了40多年,幸而我们也拥有周易、五行和佛道观,假如能整合各种资源,青出于蓝想必不是梦想。
另作者认为欧洲的风火地水加上以太,相当于中国的金木水火土。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