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阿房
五岁的阿房,知道自己的名字是妈妈取的,虽然阿房从来没有见过她,但听带大自己的姥姥说——妈妈爱她,很爱很爱。
和多数孩子不一样,阿房是个安静的孩子,没有话更很少哭。为此她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和她一起上大班的小伙伴会老是把持不住的泪水,在老师面前总摆出“稀里哗啦”的凄惨模样。
常常接送她上下学的姥爷,和阿房一样话也不多。皮肤黝黑的他,最喜欢把阿房高高地举起,随之飞快地旋转,而那时也是阿房最开心的时候。因为阿房觉得转起来的天特别蓝,云特别白。一时间所有的所有,也就停驻了。
姥爷最喜欢说,听话。譬如,阿房想要买糖的那会,姥爷会说,“阿房听话”;譬如,阿房想要买布娃娃的那会,姥爷会说,“阿房听话”;譬如,阿房想要妈妈、爸爸的那会,姥爷会说,“阿房听话”,只是那会里姥爷总不能一口气讲完这四个字,像是哭泣的哽咽,会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很久。
阿房的爸爸不和姥爷、姥姥住,所以每次来看阿房,用的时间都不长。阿房知道爸爸在姥爷、姥姥这里显然并不受欢迎,可每次爸爸来的时候,阿房的心里总是开心的。阿爸有时会给阿房买糖,有时会给阿房买玩具,只是有阵子阿爸开始买得少了。为此在他临走时,姥姥也总会嘀咕上两句。阿房不知道“香港仔”什么意思,可总觉得这不该是句好话,因为姥姥每每讲起时,有种道不明的愤慨,显得冷冷的。好似香港仔抢走了姥姥生命中那些必不可少的东西。
阿爸最近一次和阿房说的悄悄话,是关于将来的。
阿爸问,“阿房啊,你想干什么呀?”
阿房说,“想做公主。”
阿爸又问,“为什么要做公主呀?”
阿房说,“因为那有吃不完的糖,那有玩不完的玩具。”
阿爸笑了,末了说,“阿房其实公主不好,因为她过得太好了,总会招来嫉妒。”
阿房不懂什么嫉妒,她想让阿爸像姥爷那样,把自己高高地举起,可最终阿爸却在姥姥的催促声中,走了。
而在那之后,阿爸便就再也没来过。
阿房问姥姥,“阿爸呢?”
姥姥恶狠狠地瞪了眼阿房,冷冷地说,“死了。”
死了?阿房不知道什么叫死了,可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却如奔腾的洪水,猛烈地袭来。阿房大力地挥着姥姥的胳膊,用尖锐的口气问,“姥姥,姥姥,什么叫死了,什么叫死了?”
姥姥被拽痛了,猛地甩开了阿房的手,对着阿房的塌鼻子、小眼睛、黄皮肤说,“死了就是死了,小香港,讨债鬼。”
那是姥姥第一次对阿房凶,第一次叫她,“小香港”。
姥爷病了,突然病了,在个雨天接完阿房后,就觉得不舒服。随后姥爷开始了躺在床上的日子。
而每每姥爷不舒服的时候,阿房就会悄悄地走到身旁,捏捏姥爷的鼻子,随后轻轻地问,“好点了吗?”
而姥爷也总是配合地挤出微笑,笑笑说,“阿房听话,姥爷会好的,会好的。”
阿房笑了,因为她觉得姥爷是这世上唯一不会骗她的人。
这天,又是个阴天,入秋后的城市刚下完阵秋雨,气温陡然降了下来。傍晚,城市的地铁上并不挤,毕竟白领们还没到下班的点。几个逃班回家的西装、高跟鞋们,或是两两相聚讨论着微博上明星八卦,或是拿出智能工具看着无聊的视屏。车厢摇晃着却极其安静。
“阿房下车了,阿房下车了”,一阵阵女高音段的苍老声瞬时响彻,姥姥的口音一听就和这个城市的江南味格格不入。随后是激烈的脚步声,以及一声用纸抽打孩子的巨响。“跑这么远干什么,和你说下车了,那边有什么好看的,还杵着不动”。姥姥背着阿房旧粉色的书包,拉起女孩的手伴着地铁蜂鸣声走下。一阵秋风,吹起两个人左手上的黑布。阿房的那块上,还有一小片红色。
我远远地看着,远远地。那张小脸上微黄,塌鼻子小眼睛的女孩,很水灵。甚至不夸张地说,我觉得很少有小女孩会像阿房那般水灵。我一路尾随,和她们一起下了车。阿房还在一蹦一跳,她出乎预料的坚强,唯有鼓起的小脸上显得有点气愤,她的小跑要比平时的疾走,快上些。可始终的,始终的,她没有消失在姥姥的视线里。只是姥姥还在说,“阿房,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秋天的日落会带来一种凉意,习惯性地嵌入人的心悸。这时的我总会习惯性的心疼,并且最心疼的是那些人、那些事。
阿房问我,“叔叔,爸爸说我会背月份就好了,就回来了。你听我背。”阿房的坚强,我总理解不了,“一月是January,二月是February,三月是March。四月到六月是3个女孩的名字,分别是April、May、June。七月是July,八月是August……”有些忘了的阿房,突然间变得有些着急,开始抓着我的袖子,不停地摇。“叔叔,九月是什么,是什么?”
我缓缓地蹲下,变得和她一样高时,我和她说,“是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
我所见到阿房唯一哭的那次,是她想姥爷,想爸爸的那会。为了安慰她,我把她高高地举起,飞快地旋转。只是没两圈,女孩就说要下来,同时那脸颊上的泪却再也没有停驻。
和多数孩子不一样,阿房是个安静的孩子,没有话更很少哭。为此她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和她一起上大班的小伙伴会老是把持不住的泪水,在老师面前总摆出“稀里哗啦”的凄惨模样。
常常接送她上下学的姥爷,和阿房一样话也不多。皮肤黝黑的他,最喜欢把阿房高高地举起,随之飞快地旋转,而那时也是阿房最开心的时候。因为阿房觉得转起来的天特别蓝,云特别白。一时间所有的所有,也就停驻了。
姥爷最喜欢说,听话。譬如,阿房想要买糖的那会,姥爷会说,“阿房听话”;譬如,阿房想要买布娃娃的那会,姥爷会说,“阿房听话”;譬如,阿房想要妈妈、爸爸的那会,姥爷会说,“阿房听话”,只是那会里姥爷总不能一口气讲完这四个字,像是哭泣的哽咽,会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很久。
阿房的爸爸不和姥爷、姥姥住,所以每次来看阿房,用的时间都不长。阿房知道爸爸在姥爷、姥姥这里显然并不受欢迎,可每次爸爸来的时候,阿房的心里总是开心的。阿爸有时会给阿房买糖,有时会给阿房买玩具,只是有阵子阿爸开始买得少了。为此在他临走时,姥姥也总会嘀咕上两句。阿房不知道“香港仔”什么意思,可总觉得这不该是句好话,因为姥姥每每讲起时,有种道不明的愤慨,显得冷冷的。好似香港仔抢走了姥姥生命中那些必不可少的东西。
阿爸最近一次和阿房说的悄悄话,是关于将来的。
阿爸问,“阿房啊,你想干什么呀?”
阿房说,“想做公主。”
阿爸又问,“为什么要做公主呀?”
阿房说,“因为那有吃不完的糖,那有玩不完的玩具。”
阿爸笑了,末了说,“阿房其实公主不好,因为她过得太好了,总会招来嫉妒。”
阿房不懂什么嫉妒,她想让阿爸像姥爷那样,把自己高高地举起,可最终阿爸却在姥姥的催促声中,走了。
而在那之后,阿爸便就再也没来过。
阿房问姥姥,“阿爸呢?”
姥姥恶狠狠地瞪了眼阿房,冷冷地说,“死了。”
死了?阿房不知道什么叫死了,可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却如奔腾的洪水,猛烈地袭来。阿房大力地挥着姥姥的胳膊,用尖锐的口气问,“姥姥,姥姥,什么叫死了,什么叫死了?”
姥姥被拽痛了,猛地甩开了阿房的手,对着阿房的塌鼻子、小眼睛、黄皮肤说,“死了就是死了,小香港,讨债鬼。”
那是姥姥第一次对阿房凶,第一次叫她,“小香港”。
姥爷病了,突然病了,在个雨天接完阿房后,就觉得不舒服。随后姥爷开始了躺在床上的日子。
而每每姥爷不舒服的时候,阿房就会悄悄地走到身旁,捏捏姥爷的鼻子,随后轻轻地问,“好点了吗?”
而姥爷也总是配合地挤出微笑,笑笑说,“阿房听话,姥爷会好的,会好的。”
阿房笑了,因为她觉得姥爷是这世上唯一不会骗她的人。
这天,又是个阴天,入秋后的城市刚下完阵秋雨,气温陡然降了下来。傍晚,城市的地铁上并不挤,毕竟白领们还没到下班的点。几个逃班回家的西装、高跟鞋们,或是两两相聚讨论着微博上明星八卦,或是拿出智能工具看着无聊的视屏。车厢摇晃着却极其安静。
“阿房下车了,阿房下车了”,一阵阵女高音段的苍老声瞬时响彻,姥姥的口音一听就和这个城市的江南味格格不入。随后是激烈的脚步声,以及一声用纸抽打孩子的巨响。“跑这么远干什么,和你说下车了,那边有什么好看的,还杵着不动”。姥姥背着阿房旧粉色的书包,拉起女孩的手伴着地铁蜂鸣声走下。一阵秋风,吹起两个人左手上的黑布。阿房的那块上,还有一小片红色。
我远远地看着,远远地。那张小脸上微黄,塌鼻子小眼睛的女孩,很水灵。甚至不夸张地说,我觉得很少有小女孩会像阿房那般水灵。我一路尾随,和她们一起下了车。阿房还在一蹦一跳,她出乎预料的坚强,唯有鼓起的小脸上显得有点气愤,她的小跑要比平时的疾走,快上些。可始终的,始终的,她没有消失在姥姥的视线里。只是姥姥还在说,“阿房,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秋天的日落会带来一种凉意,习惯性地嵌入人的心悸。这时的我总会习惯性的心疼,并且最心疼的是那些人、那些事。
阿房问我,“叔叔,爸爸说我会背月份就好了,就回来了。你听我背。”阿房的坚强,我总理解不了,“一月是January,二月是February,三月是March。四月到六月是3个女孩的名字,分别是April、May、June。七月是July,八月是August……”有些忘了的阿房,突然间变得有些着急,开始抓着我的袖子,不停地摇。“叔叔,九月是什么,是什么?”
我缓缓地蹲下,变得和她一样高时,我和她说,“是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
我所见到阿房唯一哭的那次,是她想姥爷,想爸爸的那会。为了安慰她,我把她高高地举起,飞快地旋转。只是没两圈,女孩就说要下来,同时那脸颊上的泪却再也没有停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