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
有时候觉得,如果停下不写,那么这么一种能力终究会离你而去。
所以,有时候记记流水账,也是好的。
媳妇走了之后,头发也随着思念骤长。而不敢轻信荷兰的师傅以及上一次去便宜的中国店剪头发的不太舒爽的经历,让我选择了自行解决的路子。还好,媳妇留下了两把剪子。我开始对着镜子自我咔嚓。前面的还凑合,偶尔有个狗啃的形状也可以用发胶一抓了事,但后面的实在是爱莫能助。虽然刀子够得着,却总是担心看不见给剪缺了。这一来二去的养着养着,发型就渐渐向着福建城乡结合部那些喜欢前面短后面长的少年那样了。每日坐着摸摸后面长的那一截子就觉得不是个事儿,想起曾有个摩尔多瓦的女同事告诉过我学院附近的一个小店,下午就下了一把狠心,往那走了过去。
荷兰最近天儿不好,天天灰蒙蒙的下着不痛不痒的小雨。湿湿的路面和身上感受的潮气让我快乐不起来。想起了上次大太阳的我第一次跑进一家中国人开的店儿剪头发,老板上手就绞,剪完毛巾一拍就送我出门了,我飞车回家洗头的路上头发渣子还在不停地掉,这段经历让我实在懒得再去尝试那个10欧的服务。
不一会我到了门口,往里瞅了瞅,大而透明的窗户,里面看得清外面,外面也看得清里面。这是一间小店,只有三个凳子。而就我看来里面虽然灯亮着,但却一个人也没有。我疑惑地看了下门口的营业时间:还是开着的。于是我放心地推门进了去。正四处张望着,不一会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瘦削的衬衫老荷兰大叔从楼上下来了。
“你好!”他说。
“我想剪个头发,”我挠了挠头。
“好的好的!等我上去把网关了,我在上面转钱呢,一分钟就好!你先坐在这等我。”他说着把我领到了这里面唯一的一个洗头台上坐下了,然后他就上去了。
我坐着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店两面的玻璃窗大得可怕,而我傻乎乎地坐在这有点像等待被人观赏的动物园的珍稀动物。我只好努力让自己放松,“忘掉这么个想法!”我对自己说。于是我试着望向别处,哦!原来对着们有个摄像头,他是这么在楼上看到我的。哦,店不太大却还挺现代挺干净的。我正闲着无聊拿起旁边的一盒膏状物体看时老板下来了。
“谢谢你等待我这么长时间。”他说。
“没事,没事。”我机械地回应到。内心台词想着他不会剪得太糟吧。
“来,先洗个头。”他给我围了个毛巾然后把我按下洗头。
“你店里就你一个人?”我问道。其实我蛮不喜欢跟剪头发的聊天的。但国内的沙龙周围闹得很,不说话反而是正常的。而这就他插在小音箱上的iPod在发着声音,一些机械地发廊音乐重复段子。不说话反而会显得有些奇怪。
“是的,以前请过几个,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走了,我想,我还是比较适合一个人干。并且,我在这干了二十多年啦!”他自豪地说道。
我正期待着一个十来分钟的中式洗头,结果他搓吧了两下就把我推起来了。
“我帮你选了中间的那个位置,天气不好光线比较暗,那里看得清楚些。”他说。
我望了望仅有的三张凳子,嗯,目标倒是挺明确。店里灯不是太多,也没有一个大白炽灯打在你的脸上。他抽出椅子然后作邀请状,在我坐下去的那么十几秒时间内,他还抽空回头跟路过店门口的两部车打了个招呼。
“没办法,在这呆了二十多年,基本上每个人你都认识了。”他笑着说。
“二十多年,那可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哪。”我说。
“是呀,这二十多年来,周围变化了很多。”他把掉在额前的一缕长发拨到了耳朵后面,露出了胸口的纹身。但他的嗓音软软的,在这个国度我很合理地猜测他是一个Gay。他很高,穿着修身西裤和松了两颗扣子的紧身衬衫。看起来还像是个会剪头发的样子。嗯,干了二十多年,应该没问题的。我安慰自己到。
“你想怎么剪?”他问。
“呃。。。哦,嗯,该怎么说呢?”为了确保万一,我问他:“你剪过亚洲人没?”
“哦!几十个,上百个?多了。”他摊了摊手,作无奈状,似乎是在对我质疑他的能力表示不满。
“嗯,不要太短就行,呃还有,我平时会用点发泥什么的,你看着剪吧。”我说。
他拉了点距离端详了一下我的后脑勺,然后说:“你这情况我用片刀给你片就行了。因为剪刀blahblahblah。。”
“好吧。你按正常剪就行。”我说。
然后他就开始片了。
我一般根据发型师的手来感受他的能力。他很坚定,而且一点都不抖,速度非常快,也很有力道。成功一半了。我心里想。
“你是学生?”他边片边问。
“是的。”
“学生都很爱party呀,不要命的。”
“嗯嗯,是的,我老了点,玩不动那种了。”
一时无话,只听得到外面淅沥沥的雨声,和片刀与头发发生的化学作用的声音。
“你觉得这儿的天气咋样?”
终于到天气话题了,看来室内有些冷。
“挺糟糕的,老下雨。”我说。
“狗屎天气,”他笑了,“北边会有阳光些,这就是天气不行。”
“你们这很好,还带洗头,我之前去的市场附近的中国人开的发廊,就没有洗头的,虽然便宜一些。”我说。
“嗯,我们洗的。”他想了一会说道。
“我听说中国也有很多厉害的发廊,”他说。
“是的,但他们喜欢请很多人,还有打下手的。”
“我不喜欢那样,剪头发需要的是专心,才能把头发剪好。要有人在后面排着队一直催我,或者是太多人在我旁边干扰我,我就干不好了,这样对客人也不好。所以我喜欢一个人,地方不能太大。”他说。
“这也是一种风格。一般你一天能接多少单生意?”我接道。
“说不准,好的时候一天能有二十个人呢,有时就四五个。要是以前呀,你不打电话预约就这么走进来肯定是剪不上的,以前起码要提前两天预约呢。现在就不同了。”他叹了口气,没有继续说为什么。我也就没问。
不到一会头发就片完了。我还期待着深度加工,结果他就开吹了,吹干后就问我:需要上发泥么?
好呀,接轨了。我心里想。但我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忙补了一句:弄得自然点就好了,我一会还要回学校。他满口答应就给我上手了。果不其然,最终结果就是那种把头发往后梳并蜡起来的发哥头。望着我宽大的脑门他一点也没觉着不合适,还十分给力地给我塑形,最后还拉了一缕在前面并补上一句:“这是点睛之笔,这是点睛之笔。”
然后就开始买单了。他一直问我满意不,我边回答他说很满意,边站在镜子前来回照了几趟。嗯,整齐还是挺整齐的,就是这个造型老气了点,算了回去自己摆弄下也凑合了。
买完单之后(25欧)大叔满脸笑容地和我握了个手就拜拜了。
走出门后确定他看不到我了,才赶紧把大背头拆了并把刘海往下拉扯了几下。然后我才发现一个问题:
妈的,剪完了还是没给我洗头。
所以,有时候记记流水账,也是好的。
媳妇走了之后,头发也随着思念骤长。而不敢轻信荷兰的师傅以及上一次去便宜的中国店剪头发的不太舒爽的经历,让我选择了自行解决的路子。还好,媳妇留下了两把剪子。我开始对着镜子自我咔嚓。前面的还凑合,偶尔有个狗啃的形状也可以用发胶一抓了事,但后面的实在是爱莫能助。虽然刀子够得着,却总是担心看不见给剪缺了。这一来二去的养着养着,发型就渐渐向着福建城乡结合部那些喜欢前面短后面长的少年那样了。每日坐着摸摸后面长的那一截子就觉得不是个事儿,想起曾有个摩尔多瓦的女同事告诉过我学院附近的一个小店,下午就下了一把狠心,往那走了过去。
荷兰最近天儿不好,天天灰蒙蒙的下着不痛不痒的小雨。湿湿的路面和身上感受的潮气让我快乐不起来。想起了上次大太阳的我第一次跑进一家中国人开的店儿剪头发,老板上手就绞,剪完毛巾一拍就送我出门了,我飞车回家洗头的路上头发渣子还在不停地掉,这段经历让我实在懒得再去尝试那个10欧的服务。
不一会我到了门口,往里瞅了瞅,大而透明的窗户,里面看得清外面,外面也看得清里面。这是一间小店,只有三个凳子。而就我看来里面虽然灯亮着,但却一个人也没有。我疑惑地看了下门口的营业时间:还是开着的。于是我放心地推门进了去。正四处张望着,不一会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瘦削的衬衫老荷兰大叔从楼上下来了。
“你好!”他说。
“我想剪个头发,”我挠了挠头。
“好的好的!等我上去把网关了,我在上面转钱呢,一分钟就好!你先坐在这等我。”他说着把我领到了这里面唯一的一个洗头台上坐下了,然后他就上去了。
我坐着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店两面的玻璃窗大得可怕,而我傻乎乎地坐在这有点像等待被人观赏的动物园的珍稀动物。我只好努力让自己放松,“忘掉这么个想法!”我对自己说。于是我试着望向别处,哦!原来对着们有个摄像头,他是这么在楼上看到我的。哦,店不太大却还挺现代挺干净的。我正闲着无聊拿起旁边的一盒膏状物体看时老板下来了。
“谢谢你等待我这么长时间。”他说。
“没事,没事。”我机械地回应到。内心台词想着他不会剪得太糟吧。
“来,先洗个头。”他给我围了个毛巾然后把我按下洗头。
“你店里就你一个人?”我问道。其实我蛮不喜欢跟剪头发的聊天的。但国内的沙龙周围闹得很,不说话反而是正常的。而这就他插在小音箱上的iPod在发着声音,一些机械地发廊音乐重复段子。不说话反而会显得有些奇怪。
“是的,以前请过几个,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走了,我想,我还是比较适合一个人干。并且,我在这干了二十多年啦!”他自豪地说道。
我正期待着一个十来分钟的中式洗头,结果他搓吧了两下就把我推起来了。
“我帮你选了中间的那个位置,天气不好光线比较暗,那里看得清楚些。”他说。
我望了望仅有的三张凳子,嗯,目标倒是挺明确。店里灯不是太多,也没有一个大白炽灯打在你的脸上。他抽出椅子然后作邀请状,在我坐下去的那么十几秒时间内,他还抽空回头跟路过店门口的两部车打了个招呼。
“没办法,在这呆了二十多年,基本上每个人你都认识了。”他笑着说。
“二十多年,那可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哪。”我说。
“是呀,这二十多年来,周围变化了很多。”他把掉在额前的一缕长发拨到了耳朵后面,露出了胸口的纹身。但他的嗓音软软的,在这个国度我很合理地猜测他是一个Gay。他很高,穿着修身西裤和松了两颗扣子的紧身衬衫。看起来还像是个会剪头发的样子。嗯,干了二十多年,应该没问题的。我安慰自己到。
“你想怎么剪?”他问。
“呃。。。哦,嗯,该怎么说呢?”为了确保万一,我问他:“你剪过亚洲人没?”
“哦!几十个,上百个?多了。”他摊了摊手,作无奈状,似乎是在对我质疑他的能力表示不满。
“嗯,不要太短就行,呃还有,我平时会用点发泥什么的,你看着剪吧。”我说。
他拉了点距离端详了一下我的后脑勺,然后说:“你这情况我用片刀给你片就行了。因为剪刀blahblahblah。。”
“好吧。你按正常剪就行。”我说。
然后他就开始片了。
我一般根据发型师的手来感受他的能力。他很坚定,而且一点都不抖,速度非常快,也很有力道。成功一半了。我心里想。
“你是学生?”他边片边问。
“是的。”
“学生都很爱party呀,不要命的。”
“嗯嗯,是的,我老了点,玩不动那种了。”
一时无话,只听得到外面淅沥沥的雨声,和片刀与头发发生的化学作用的声音。
“你觉得这儿的天气咋样?”
终于到天气话题了,看来室内有些冷。
“挺糟糕的,老下雨。”我说。
“狗屎天气,”他笑了,“北边会有阳光些,这就是天气不行。”
“你们这很好,还带洗头,我之前去的市场附近的中国人开的发廊,就没有洗头的,虽然便宜一些。”我说。
“嗯,我们洗的。”他想了一会说道。
“我听说中国也有很多厉害的发廊,”他说。
“是的,但他们喜欢请很多人,还有打下手的。”
“我不喜欢那样,剪头发需要的是专心,才能把头发剪好。要有人在后面排着队一直催我,或者是太多人在我旁边干扰我,我就干不好了,这样对客人也不好。所以我喜欢一个人,地方不能太大。”他说。
“这也是一种风格。一般你一天能接多少单生意?”我接道。
“说不准,好的时候一天能有二十个人呢,有时就四五个。要是以前呀,你不打电话预约就这么走进来肯定是剪不上的,以前起码要提前两天预约呢。现在就不同了。”他叹了口气,没有继续说为什么。我也就没问。
不到一会头发就片完了。我还期待着深度加工,结果他就开吹了,吹干后就问我:需要上发泥么?
好呀,接轨了。我心里想。但我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忙补了一句:弄得自然点就好了,我一会还要回学校。他满口答应就给我上手了。果不其然,最终结果就是那种把头发往后梳并蜡起来的发哥头。望着我宽大的脑门他一点也没觉着不合适,还十分给力地给我塑形,最后还拉了一缕在前面并补上一句:“这是点睛之笔,这是点睛之笔。”
然后就开始买单了。他一直问我满意不,我边回答他说很满意,边站在镜子前来回照了几趟。嗯,整齐还是挺整齐的,就是这个造型老气了点,算了回去自己摆弄下也凑合了。
买完单之后(25欧)大叔满脸笑容地和我握了个手就拜拜了。
走出门后确定他看不到我了,才赶紧把大背头拆了并把刘海往下拉扯了几下。然后我才发现一个问题:
妈的,剪完了还是没给我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