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导游(END)
最后拾遗补缺。没有提及的恰好都在小圈,依次作简单介绍。
通王城南城门
城门高达23米,上方为巨大的微笑四面佛。城门前护城河上,石桥两侧的石雕为修罗与阿修罗合力搅拌乳海的故事。两侧各有27座一人多高的雕像,大部分都已修补过。
斗象台
斗象台在巴扬寺以北,由阇耶跋摩七世修建。斗象台长达300米,宽约15米,用作公共庆典和阅兵观礼台,也在此观看斗象大会,为国王甄选坐骑。
登台的阶梯两侧各饰有一尊三头大象,长鼻及地;侧面雕刻着浅浮雕,南面一段是斗象的场景,北边一段则是人狮和神鸟张开双臂支撑斗象台。
癞王台
癞王台在斗象台的北面,由阇耶跋摩七世修建。也是一座布满雕刻的平台,高6米,平台上一尊阎摩Yama塑像。因其被发现时全身褪色和布满青苔,被叫成癞王。不过这个名字让人联想起耶输跋摩一世,传说他得了麻风病。
癞王台的前护墙饰有7层精心制作的雕像,包括Apsara、修罗、阿修罗、Naga等。饰墙和内壁间有一段很长的回廊通道,通道很窄,两边刻满了纷繁复杂的石雕。
胜利门
通王城有5座城门,除了东西南北4座大门外,在空中宫殿(皇宫)的正东方向的城墙又开一座城门,称为胜利门,位于东门以北。
跟南门类似,也是微笑四面佛的塔门,门外护城河上,石桥两侧各是一排修罗和阿修罗,相比南门,这里的雕像更加残破。
周萨神庙、托玛侬神庙
出了胜利门向东数百米,路南是周萨神庙,路北是托玛侬神庙,两座建筑布局、结构形式完全一样。
班蒂喀黛
班蒂喀黛位于小吴哥东北方向,也是由阇耶跋摩七世修建。规模很小,顺路瞧上一瞧。
通王城南城门
城门高达23米,上方为巨大的微笑四面佛。城门前护城河上,石桥两侧的石雕为修罗与阿修罗合力搅拌乳海的故事。两侧各有27座一人多高的雕像,大部分都已修补过。
![]() |
斗象台
斗象台在巴扬寺以北,由阇耶跋摩七世修建。斗象台长达300米,宽约15米,用作公共庆典和阅兵观礼台,也在此观看斗象大会,为国王甄选坐骑。
登台的阶梯两侧各饰有一尊三头大象,长鼻及地;侧面雕刻着浅浮雕,南面一段是斗象的场景,北边一段则是人狮和神鸟张开双臂支撑斗象台。
癞王台
癞王台在斗象台的北面,由阇耶跋摩七世修建。也是一座布满雕刻的平台,高6米,平台上一尊阎摩Yama塑像。因其被发现时全身褪色和布满青苔,被叫成癞王。不过这个名字让人联想起耶输跋摩一世,传说他得了麻风病。
癞王台的前护墙饰有7层精心制作的雕像,包括Apsara、修罗、阿修罗、Naga等。饰墙和内壁间有一段很长的回廊通道,通道很窄,两边刻满了纷繁复杂的石雕。
胜利门
通王城有5座城门,除了东西南北4座大门外,在空中宫殿(皇宫)的正东方向的城墙又开一座城门,称为胜利门,位于东门以北。
跟南门类似,也是微笑四面佛的塔门,门外护城河上,石桥两侧各是一排修罗和阿修罗,相比南门,这里的雕像更加残破。
周萨神庙、托玛侬神庙
出了胜利门向东数百米,路南是周萨神庙,路北是托玛侬神庙,两座建筑布局、结构形式完全一样。
班蒂喀黛
班蒂喀黛位于小吴哥东北方向,也是由阇耶跋摩七世修建。规模很小,顺路瞧上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