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农场
书中的猪从一开始,就是革命的策划者和领导者。他们是生活在农场的最底层,生命时刻受着威胁:奶牛只需要提供牛奶,鸡需要提供鸡蛋,马只有到年老力衰时才可能被拿出去卖掉。但是猪却要提供猪肉,他们是这个农场里受压迫最深的一类动物,所以站起来领导革命的也是他们。
被驯化的乌鸦摩西,是站在主人一边的,他告诉动物有一个叫糖果山的地方,动物死后都会去那里。我觉得这个摩西是暗指《出埃及记》中的先知摩西——上帝的使者。他告诉被压迫的希伯来人上帝的存在,告诉人们死后会上天堂(糖果山)。但不同是一个摩西领着埃及人反抗法老,另一个摩西说服动物们忍受压迫。
母马莫丽,只在乎她自己的一切,从革命之前,老少校演讲时进场就能看出来:“她故作娇媚状扭摆着腰肢进来,嘴里还嚼着一块儿方糖。她找了块比较靠前的地儿,开始甩他的白色鬃毛卖俏,指望吸引大家注意扎在那上面的红缎带。”莫丽所在乎的只有她自己,糖块儿,扎在鬃毛上的缎带,我怎么感觉这种描写有些像现今社会中的很多女性。当然在小说中,莫丽指的是旧政权中的既得利益者,生活无忧,不想革命。
书中对驴子本杰明的叙述:“他从不偷懒,只完成份内的工作,份外不多做一点,他没有像其他动物那样的热情;而且他的阅读本领并不比任何一头猪差,但从不进一步锻炼他的才干。”
驴子是有自己独立思维的,当然这种独立思维的来源很可能是他常说的一句话:“驴子寿命很长,你们中还没有谁见到过一头驴子死掉。”我的理解是:他活了这么多年,经历了这么多事,青苔碧瓦,已将几十年兴亡看饱: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他对革命保持着清醒,那乌衣巷可能换了主人,但依旧是乌衣巷。他对鼓吹革命的猪也不抱任何幻想,因为他见过像猪一样的革命者。对他来讲,革命只不过是换了主子而已。
事实也证明,胜利的果实:牛奶,苹果大部分都被猪占有了。
在革命成功后,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权利的斗争,拿破仑借助九条狗驱逐雪球,然后取消了碰头会,接着开始搞个人崇拜,革命者彻底变成了统治者。发明了“造风车”来释放动物们多余的精力,发明了“一切坏事都是雪球的阴谋”来转移矛盾。然而,鸡依旧避免不了被剥夺鸡蛋的命运,牛依旧要产奶,叫拳击手的那匹马在不能干活后也被猪送进了屠宰熬胶的地方,为猪换来了一箱威士忌。猪拿起了皮鞭,动物农场又改回了“庄园农场”。
在结尾,当猪和人一起在房子里推杯换盏的时候,动物们从房子的窗户中望去,已经分不清哪一个面孔是人,哪一个面孔是猪。动物们隐隐觉得有什么事情又要发生了。
我猜,这一切,本杰明又一次都看在了眼里,很熟悉。
被驯化的乌鸦摩西,是站在主人一边的,他告诉动物有一个叫糖果山的地方,动物死后都会去那里。我觉得这个摩西是暗指《出埃及记》中的先知摩西——上帝的使者。他告诉被压迫的希伯来人上帝的存在,告诉人们死后会上天堂(糖果山)。但不同是一个摩西领着埃及人反抗法老,另一个摩西说服动物们忍受压迫。
母马莫丽,只在乎她自己的一切,从革命之前,老少校演讲时进场就能看出来:“她故作娇媚状扭摆着腰肢进来,嘴里还嚼着一块儿方糖。她找了块比较靠前的地儿,开始甩他的白色鬃毛卖俏,指望吸引大家注意扎在那上面的红缎带。”莫丽所在乎的只有她自己,糖块儿,扎在鬃毛上的缎带,我怎么感觉这种描写有些像现今社会中的很多女性。当然在小说中,莫丽指的是旧政权中的既得利益者,生活无忧,不想革命。
书中对驴子本杰明的叙述:“他从不偷懒,只完成份内的工作,份外不多做一点,他没有像其他动物那样的热情;而且他的阅读本领并不比任何一头猪差,但从不进一步锻炼他的才干。”
驴子是有自己独立思维的,当然这种独立思维的来源很可能是他常说的一句话:“驴子寿命很长,你们中还没有谁见到过一头驴子死掉。”我的理解是:他活了这么多年,经历了这么多事,青苔碧瓦,已将几十年兴亡看饱: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他对革命保持着清醒,那乌衣巷可能换了主人,但依旧是乌衣巷。他对鼓吹革命的猪也不抱任何幻想,因为他见过像猪一样的革命者。对他来讲,革命只不过是换了主子而已。
事实也证明,胜利的果实:牛奶,苹果大部分都被猪占有了。
在革命成功后,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权利的斗争,拿破仑借助九条狗驱逐雪球,然后取消了碰头会,接着开始搞个人崇拜,革命者彻底变成了统治者。发明了“造风车”来释放动物们多余的精力,发明了“一切坏事都是雪球的阴谋”来转移矛盾。然而,鸡依旧避免不了被剥夺鸡蛋的命运,牛依旧要产奶,叫拳击手的那匹马在不能干活后也被猪送进了屠宰熬胶的地方,为猪换来了一箱威士忌。猪拿起了皮鞭,动物农场又改回了“庄园农场”。
在结尾,当猪和人一起在房子里推杯换盏的时候,动物们从房子的窗户中望去,已经分不清哪一个面孔是人,哪一个面孔是猪。动物们隐隐觉得有什么事情又要发生了。
我猜,这一切,本杰明又一次都看在了眼里,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