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物联网难啃在哪?
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到的一个重要节点,网络连接从此不再局限于计算设备。物联网的产值据权威机构初步估算,至少是互联网产业的30倍。物联网时代,数据传输和交互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每一样设备。物联网本身的范畴涵盖了工业、政府、商用和个人的所有联网设备、传感器和计算工具。据BI的报告显示这个量级非常庞大:今年这个范畴大约涵盖了19亿台设备,而到了2018年这个规模能上到90亿台。2018年的这一数字大约是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平板、穿戴设备和PC的总和。
在民用的范围内,物联网产品现在已经涉及得非常广了,包括家电、照明和供暖系统图。一些保险公司开始与汽车厂商合作在车上内置传感器来记录车辆实时的运行状况避免恶意赔偿。但在消费电子之外,传感器的嵌入也在让更多的传统设备变成智能设备。
物联网在企业和政府部门能用在下面的场景:
首先是广告营销;思科认为联网的营销手段会是物联网的前三大应用。还有两项会是智能工厂和通信系统。
其次是智能交通管理;Machina research在GSM联合会的一项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交通拥堵的管理和事故避免大约能带来1000亿美
金的收益;另外,类似的应用场景还有智能停车位管理。
第三是废水处理;仅在辛辛那提州,物联网技术下的用水监控让全州的用水量减少17%,而废水的循环率提高了49%。
第四是智能电网;这个在国内的应用已经比较多见。
最后是智能测量和工业应用。比如联网管理的生产线,仓库等等。
物联网的前景是这么的美好,而且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在目前这个移动互联网才兴起没有多久的时代,发展物联网的难度也是相当的大哈。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5个基本的难点。
物联网的应用成本太高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喜欢贪便宜,这一点都不假!我曾经参与了好几个物联网应用方案。前期准备、调研、规划、方案都做得不错。DEMO演示也十分成功。可是最后一核算应用成本老板就不干了。
最简单的例子:某服装企业打算在所有服装上应用RFID电子标签。初步估算他每年要生产2000W件衣服,全国100个门店。每个衣服一个标签,一个标签的成本1.5元。这样光衣服上标签的成本就3000W了。然后每个门店配一套RFID读写设备和软件加上维护费用每个门店每年大概需要5W左右。一次让老板拿出3500W来建设这套系统基本上太难了。
如果他只是部分建设这个系统又完全看不到整个系统能带来的效益,所以只能作罢。
在物联网技术推广的初期电子标签贵,读写设备贵,所以很难形成大规模的应用。而由于没有大规模的应用,电子标签和读写器的成本就很难降下来。这样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企业无法直接看到应用物联网能带来的价值
物联网应用的最终目的是提供所有相关物品的信息使其能无缝进入企业的IT系统,为企业重要决策提供依据。说白了就是一堆数据,数据的价值在短时间内很难看体现出来。所以企业老板在看不到很明确价值的时候就不愿意冒险。大家都希望能看到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能首先用起来。看到他们的应用价值时采取追赶措施。只有少数有远见的企业能够先应用物联网技术。难道这些老板忘了快递行业顺丰是怎么成为龙头老大的?后期的追赶者永远都会慢半拍。
技术难题
我国一直缺乏物联网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先进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完全依赖国外技术。中国的RFID产业虽然参与企业众多,但是一片混乱,技术标准不完善。同时对RFID应用影响最大的金属环境或其他干扰仍然没有彻底解决。即使有办法解决成本代价也太高。
普通RFID标签和抗金属RFID标签的价格相差数十倍。
产业链不完善
物联网的产业化需要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集成商、移动运营商等的通力配合。产业链的合作需要兼顾各方的利益,而在各方利益机制及商业模式尚未成型的背景下,物联网普及仍相当漫长。普通厂商可以解决感知层和应用层的难题,但网络传输层永远受制于移动运营商。
政府协作
物联网应用往往是跨行业、跨区域的,但这些行业和地域所属政府职能部门不一样,如何加强各部门的协调、互动、合作,如何打破行业、地区、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资源共享是一个大难题。好在目前国家一直在大力推进物联网建设。
小编麻辣点评:物联网简直就是小编的切肤之痛哈!小编前段时间萌生了做个手机电脑远程控制家里空调的物联网智能家居项目。大夏天的出门热的要死,回家才打开空调。最热的前半个小时确实空调都还没制冷好。初期跟朋友说了下,朋友们都说这个东西确实很有用户需求。为此还和几个哥们专门讨论了这个事。初步讨论的结果是这个项目本身有两个重要技术环节。一个是联网,一个是控制。控制这个可以解决,联网上那可是伤了大脑筋,用WIFI,3G甚至都提出了用电力猫。但是无奈这个联网的成本确实也太高了。我们的出发点只是想做个50元之内的成本就可以实现这个功能。因为只有成本越低才能越好推广。为了这个成本问题一直纠结了很多天了。这两天用KINGDLE看电子版的《大话物联网》,又发现了一个以前没有重视的重大隐患,就是安全。如果我们这个产品不安全,被黑客攻破,那他岂不是可以打开我们所有用户家的空调,这还了的。一个成熟的商业产品是决对不允许发生这样的事的。物联网真的是前途一片光明,道路异常艰难。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哈。
原文链接:http://www.hacker-hero.com/news/mobile/20131029/24.html
在民用的范围内,物联网产品现在已经涉及得非常广了,包括家电、照明和供暖系统图。一些保险公司开始与汽车厂商合作在车上内置传感器来记录车辆实时的运行状况避免恶意赔偿。但在消费电子之外,传感器的嵌入也在让更多的传统设备变成智能设备。
物联网在企业和政府部门能用在下面的场景:
首先是广告营销;思科认为联网的营销手段会是物联网的前三大应用。还有两项会是智能工厂和通信系统。
其次是智能交通管理;Machina research在GSM联合会的一项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交通拥堵的管理和事故避免大约能带来1000亿美
金的收益;另外,类似的应用场景还有智能停车位管理。
第三是废水处理;仅在辛辛那提州,物联网技术下的用水监控让全州的用水量减少17%,而废水的循环率提高了49%。
第四是智能电网;这个在国内的应用已经比较多见。
最后是智能测量和工业应用。比如联网管理的生产线,仓库等等。
物联网的前景是这么的美好,而且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在目前这个移动互联网才兴起没有多久的时代,发展物联网的难度也是相当的大哈。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5个基本的难点。
物联网的应用成本太高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喜欢贪便宜,这一点都不假!我曾经参与了好几个物联网应用方案。前期准备、调研、规划、方案都做得不错。DEMO演示也十分成功。可是最后一核算应用成本老板就不干了。
最简单的例子:某服装企业打算在所有服装上应用RFID电子标签。初步估算他每年要生产2000W件衣服,全国100个门店。每个衣服一个标签,一个标签的成本1.5元。这样光衣服上标签的成本就3000W了。然后每个门店配一套RFID读写设备和软件加上维护费用每个门店每年大概需要5W左右。一次让老板拿出3500W来建设这套系统基本上太难了。
如果他只是部分建设这个系统又完全看不到整个系统能带来的效益,所以只能作罢。
在物联网技术推广的初期电子标签贵,读写设备贵,所以很难形成大规模的应用。而由于没有大规模的应用,电子标签和读写器的成本就很难降下来。这样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企业无法直接看到应用物联网能带来的价值
物联网应用的最终目的是提供所有相关物品的信息使其能无缝进入企业的IT系统,为企业重要决策提供依据。说白了就是一堆数据,数据的价值在短时间内很难看体现出来。所以企业老板在看不到很明确价值的时候就不愿意冒险。大家都希望能看到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能首先用起来。看到他们的应用价值时采取追赶措施。只有少数有远见的企业能够先应用物联网技术。难道这些老板忘了快递行业顺丰是怎么成为龙头老大的?后期的追赶者永远都会慢半拍。
技术难题
我国一直缺乏物联网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先进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完全依赖国外技术。中国的RFID产业虽然参与企业众多,但是一片混乱,技术标准不完善。同时对RFID应用影响最大的金属环境或其他干扰仍然没有彻底解决。即使有办法解决成本代价也太高。
普通RFID标签和抗金属RFID标签的价格相差数十倍。
产业链不完善
物联网的产业化需要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集成商、移动运营商等的通力配合。产业链的合作需要兼顾各方的利益,而在各方利益机制及商业模式尚未成型的背景下,物联网普及仍相当漫长。普通厂商可以解决感知层和应用层的难题,但网络传输层永远受制于移动运营商。
政府协作
物联网应用往往是跨行业、跨区域的,但这些行业和地域所属政府职能部门不一样,如何加强各部门的协调、互动、合作,如何打破行业、地区、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资源共享是一个大难题。好在目前国家一直在大力推进物联网建设。
小编麻辣点评:物联网简直就是小编的切肤之痛哈!小编前段时间萌生了做个手机电脑远程控制家里空调的物联网智能家居项目。大夏天的出门热的要死,回家才打开空调。最热的前半个小时确实空调都还没制冷好。初期跟朋友说了下,朋友们都说这个东西确实很有用户需求。为此还和几个哥们专门讨论了这个事。初步讨论的结果是这个项目本身有两个重要技术环节。一个是联网,一个是控制。控制这个可以解决,联网上那可是伤了大脑筋,用WIFI,3G甚至都提出了用电力猫。但是无奈这个联网的成本确实也太高了。我们的出发点只是想做个50元之内的成本就可以实现这个功能。因为只有成本越低才能越好推广。为了这个成本问题一直纠结了很多天了。这两天用KINGDLE看电子版的《大话物联网》,又发现了一个以前没有重视的重大隐患,就是安全。如果我们这个产品不安全,被黑客攻破,那他岂不是可以打开我们所有用户家的空调,这还了的。一个成熟的商业产品是决对不允许发生这样的事的。物联网真的是前途一片光明,道路异常艰难。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哈。
原文链接:http://www.hacker-hero.com/news/mobile/2013102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