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的男孩子》
搬进那座宿舍楼时,一楼的男孩子还在读高二的年纪。
水管安不好,我去他家借扳手。他母亲,一个半老的妇人迎出来,热情地问这问那。这种带着窥探的亲热,我是熟悉的,或许也因为那妇人也太过于熟悉,所以她的防守工作做得很好。她丈夫缩在房间里,儿子也是,我只瞟到一眼,他似乎在玩网游。
这个时代,这个年纪的孩子玩网游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我也没放在心上。
他似乎刚开始玩,在创建一个人物——那人物很普通,穿白衣服,一个劲地在屏幕上转。
毕竟是一楼,每天上下班都要从那里经过。一楼的男孩子家里没有空调(或许是有空调他妈妈也不让开),一直大敞着窗,偶尔瞟一眼,就能看到他在里面,对着电脑,玩着游戏。
时间长了,即使不参与街坊邻居们的八卦,也多少能猜出些端倪。不外乎是那样的故事,强势又心气高的母亲,嫁给了有份好工作却唯唯诺诺的父亲,于是开始吵,永远不停地吵,儿子夹在中间不知该如何是好,干脆封闭自己,也不去上学,日日在家中,沉迷网络。
但我想事情没那么简单吧——
是的,在一日又一日只是一眼的注视中,我发现一楼男孩子的一个秘密。说是“秘密”也不恰当,不过我也不知道该用哪个词形容这件事。总之,每次经过他的窗前,他永远是在创建人物。那个穿白衣服的人就在那里转啊转,转啊转,而一楼的男孩子永远地在细致地调试些什么,偶尔还在记录着什么数据。他的表情非常认真,似乎这就是最有意思的事情。接下来要进入游戏的刀光剑影,升级PK,对他来说,毫无诱惑力。
这很不寻常。说实话,我很好奇。
就像一个诗人说过的那样“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在我观察一楼的男孩子的同时,他肯定也在观察着我。
否则他也不会在一个周三的夜晚敲响我的门:“姐,借个Wifi——全楼就你有。”
我那时并没惊讶于他的睿智,那时七楼的女孩子还没搬过来,整栋楼除了中老年人就是未成年的孩子。出于某种一直偷看他的歉意,我告诉了他密码。他似乎看出我的警惕,只笑笑,没进屋,就在楼道坐下,打开了笔记本电脑。
“姐。”他说,“天冷,你关门。”
我隐隐有些感动,像很多沉迷在自己世界的孩子那样,他话很少,但又很善良。
大概过了两个小时之后,门外的键盘声还没停息,我突然想到是不是该拿出什么东西招待他。但作为一个本就疏于打理自己生活的人,我打开冰箱,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只有一瓶康师傅绿茶。这东西大冬天喝不合适,但我觉得,他需要补充水分。
我拧开门。一楼男孩子听见响动,抬起头来:“姐?”
下一句他直接了当:“那绿茶过期了,别喝。”
而那时我甚至还没打开铁门,他只看见了那绿茶的瓶盖。听到他说,我赶紧看了看标签,果然已经过期了一周。就在我疑惑他是歪打正着还是有什么特殊的法门时,那一男一女就这么冲了上来——
不是别人。是一楼男孩子的父亲和母亲。
我原以为他们至少会顾忌孩子在,就算已经对孩子失望了,还有我。这栋楼的人都是公职人员,圈子小,爱面子胜过爱生命,所以——
所以我想得太简单了。那对我见面不多的夫妇,就这样扭打在一起,污秽的词,脏话,女人的哭喊,男人的披头散发,搅在一起,甚至还有肢体的冲突。这阵势我是从未见过的,就算是两个陌生人,也不至于恨成这个样子。我慌了,脚下发软,虽然我很清楚这时候我应该像个成年人那样去劝架的。好在还有那个男孩子,他站起来,跟我说:“姐,我来。”
他把我轻推进去,又帮我关上木门,又关上铁门。
我愣愣地站在大厅,听见外面依旧噼噼啪啪乒乒乓乓,但声音逐渐小了,远了,到最后竟然消失了。然后有人按我的门铃,我战战兢兢地开了,发现外面只剩下男孩子,抱着电脑,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他对着我,淡淡一笑:“姐,完事了。”
我邀请他进来,他只是摇摇头,说准备要走了,麻烦姐了之类的客套话。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总是一脸青春痘的,可他不,脸很光滑,眉目间透出真诚的热情,和他母亲颇有区别。可不知为什么,我不愿意放他回到那魔窟般的家,只是拼命留他,非要他说出怎么看出绿茶过期的事情来。他愣了愣,问了句:“姐,你真想听?”
我连声说想听。一楼的男孩子只是苦笑,他反问我一句:“姐,你觉得世界是什么?”
家常话题突然转成了哲学问题,我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只能敷衍地回答道,世界就是世界。一楼的男孩子好像在意料之中那样微微一笑:“对我来说,世界是数值。”
我一个激灵:“数值……你说什么啊,搞得我们跟你创建的那些人物一样……”
男孩子笑一笑:“所以说啊,姐,你不必听,也听不懂的。反正啊,我原来跟你们是不同世界的人。不过没关系,我很快要到你们的世界来了,好了,我走了,再见。”
他看我一眼,转身就走了。不知为什么,我仿佛看到他眼睛里映出的不是我,不是他亲切称呼的“姐”,而是一个由无数数字和函数曲线组成的,不断变化的数学模型。
那也许也是他看到的世界,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世界。
我很想找机会跟他谈谈,但第二天就再没见过他。
听人说,他去念一所很远很远的重点高中了。人们都奇怪,已经辍学好几年,近乎是个小混混的他,怎么会被那里看中。
对了,还有一次,我看见他妈往外清理他的旧书。
原以为会是《大众软件》《家用电脑与游戏机》一类的书,谁知道那竟是一本本《高等数学》、《数学建模》、《概率统计》,我翻开一本,里面的符号和数字对我来说犹如天书。
更不要说他的妈妈了,她一连声抱怨,这小孩,总干些不打粮食的事情。
我冷眼看着她,自从儿子重新回到学校后,她说自己和丈夫已经开始筹钱,平时没事描绘着把儿子送上异常遥远的最高学府的美丽梦想。有了共同的目标,两人的矛盾也缓和了,她岌岌可危的婚姻终于维持了表面的光鲜。
几乎是瞬间我明白了,大概这就是一楼的男孩子离开那个只属于他的,由曲线和数字构成世界的理由,也是他的目的。那天离开我家的时候,他俨然是个小小的勇者和守护神,准备去拯救自己那个或许早已不值得拯救的家。
当然这一切都是我的猜想。
或许像许多传说中的英雄那样,他其实是乐意之至的,也说不定。
总之,我再也没有见过一楼的男孩子。我也曾到网上寻找,但始终没找到过他那个一直在创建人物的网络游戏。
水管安不好,我去他家借扳手。他母亲,一个半老的妇人迎出来,热情地问这问那。这种带着窥探的亲热,我是熟悉的,或许也因为那妇人也太过于熟悉,所以她的防守工作做得很好。她丈夫缩在房间里,儿子也是,我只瞟到一眼,他似乎在玩网游。
这个时代,这个年纪的孩子玩网游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我也没放在心上。
他似乎刚开始玩,在创建一个人物——那人物很普通,穿白衣服,一个劲地在屏幕上转。
毕竟是一楼,每天上下班都要从那里经过。一楼的男孩子家里没有空调(或许是有空调他妈妈也不让开),一直大敞着窗,偶尔瞟一眼,就能看到他在里面,对着电脑,玩着游戏。
时间长了,即使不参与街坊邻居们的八卦,也多少能猜出些端倪。不外乎是那样的故事,强势又心气高的母亲,嫁给了有份好工作却唯唯诺诺的父亲,于是开始吵,永远不停地吵,儿子夹在中间不知该如何是好,干脆封闭自己,也不去上学,日日在家中,沉迷网络。
但我想事情没那么简单吧——
是的,在一日又一日只是一眼的注视中,我发现一楼男孩子的一个秘密。说是“秘密”也不恰当,不过我也不知道该用哪个词形容这件事。总之,每次经过他的窗前,他永远是在创建人物。那个穿白衣服的人就在那里转啊转,转啊转,而一楼的男孩子永远地在细致地调试些什么,偶尔还在记录着什么数据。他的表情非常认真,似乎这就是最有意思的事情。接下来要进入游戏的刀光剑影,升级PK,对他来说,毫无诱惑力。
这很不寻常。说实话,我很好奇。
就像一个诗人说过的那样“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在我观察一楼的男孩子的同时,他肯定也在观察着我。
否则他也不会在一个周三的夜晚敲响我的门:“姐,借个Wifi——全楼就你有。”
我那时并没惊讶于他的睿智,那时七楼的女孩子还没搬过来,整栋楼除了中老年人就是未成年的孩子。出于某种一直偷看他的歉意,我告诉了他密码。他似乎看出我的警惕,只笑笑,没进屋,就在楼道坐下,打开了笔记本电脑。
“姐。”他说,“天冷,你关门。”
我隐隐有些感动,像很多沉迷在自己世界的孩子那样,他话很少,但又很善良。
大概过了两个小时之后,门外的键盘声还没停息,我突然想到是不是该拿出什么东西招待他。但作为一个本就疏于打理自己生活的人,我打开冰箱,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只有一瓶康师傅绿茶。这东西大冬天喝不合适,但我觉得,他需要补充水分。
我拧开门。一楼男孩子听见响动,抬起头来:“姐?”
下一句他直接了当:“那绿茶过期了,别喝。”
而那时我甚至还没打开铁门,他只看见了那绿茶的瓶盖。听到他说,我赶紧看了看标签,果然已经过期了一周。就在我疑惑他是歪打正着还是有什么特殊的法门时,那一男一女就这么冲了上来——
不是别人。是一楼男孩子的父亲和母亲。
我原以为他们至少会顾忌孩子在,就算已经对孩子失望了,还有我。这栋楼的人都是公职人员,圈子小,爱面子胜过爱生命,所以——
所以我想得太简单了。那对我见面不多的夫妇,就这样扭打在一起,污秽的词,脏话,女人的哭喊,男人的披头散发,搅在一起,甚至还有肢体的冲突。这阵势我是从未见过的,就算是两个陌生人,也不至于恨成这个样子。我慌了,脚下发软,虽然我很清楚这时候我应该像个成年人那样去劝架的。好在还有那个男孩子,他站起来,跟我说:“姐,我来。”
他把我轻推进去,又帮我关上木门,又关上铁门。
我愣愣地站在大厅,听见外面依旧噼噼啪啪乒乒乓乓,但声音逐渐小了,远了,到最后竟然消失了。然后有人按我的门铃,我战战兢兢地开了,发现外面只剩下男孩子,抱着电脑,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他对着我,淡淡一笑:“姐,完事了。”
我邀请他进来,他只是摇摇头,说准备要走了,麻烦姐了之类的客套话。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总是一脸青春痘的,可他不,脸很光滑,眉目间透出真诚的热情,和他母亲颇有区别。可不知为什么,我不愿意放他回到那魔窟般的家,只是拼命留他,非要他说出怎么看出绿茶过期的事情来。他愣了愣,问了句:“姐,你真想听?”
我连声说想听。一楼的男孩子只是苦笑,他反问我一句:“姐,你觉得世界是什么?”
家常话题突然转成了哲学问题,我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只能敷衍地回答道,世界就是世界。一楼的男孩子好像在意料之中那样微微一笑:“对我来说,世界是数值。”
我一个激灵:“数值……你说什么啊,搞得我们跟你创建的那些人物一样……”
男孩子笑一笑:“所以说啊,姐,你不必听,也听不懂的。反正啊,我原来跟你们是不同世界的人。不过没关系,我很快要到你们的世界来了,好了,我走了,再见。”
他看我一眼,转身就走了。不知为什么,我仿佛看到他眼睛里映出的不是我,不是他亲切称呼的“姐”,而是一个由无数数字和函数曲线组成的,不断变化的数学模型。
那也许也是他看到的世界,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世界。
我很想找机会跟他谈谈,但第二天就再没见过他。
听人说,他去念一所很远很远的重点高中了。人们都奇怪,已经辍学好几年,近乎是个小混混的他,怎么会被那里看中。
对了,还有一次,我看见他妈往外清理他的旧书。
原以为会是《大众软件》《家用电脑与游戏机》一类的书,谁知道那竟是一本本《高等数学》、《数学建模》、《概率统计》,我翻开一本,里面的符号和数字对我来说犹如天书。
更不要说他的妈妈了,她一连声抱怨,这小孩,总干些不打粮食的事情。
我冷眼看着她,自从儿子重新回到学校后,她说自己和丈夫已经开始筹钱,平时没事描绘着把儿子送上异常遥远的最高学府的美丽梦想。有了共同的目标,两人的矛盾也缓和了,她岌岌可危的婚姻终于维持了表面的光鲜。
几乎是瞬间我明白了,大概这就是一楼的男孩子离开那个只属于他的,由曲线和数字构成世界的理由,也是他的目的。那天离开我家的时候,他俨然是个小小的勇者和守护神,准备去拯救自己那个或许早已不值得拯救的家。
当然这一切都是我的猜想。
或许像许多传说中的英雄那样,他其实是乐意之至的,也说不定。
总之,我再也没有见过一楼的男孩子。我也曾到网上寻找,但始终没找到过他那个一直在创建人物的网络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