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首歌谣里有含泪的温暖
那首歌谣里有含泪的温暖 ——评《柑橘与柠檬啊》 莫波格的这本小巧精致的书,开篇仿佛一个无比温馨的童话。 为救自己而被树砸死的父亲是主角小托自童年时深藏于心的秘密,他一直活在愧疚中无法原谅自己。但尽管被这一阴影纠缠,在皮斯弗这样一个欢乐的家庭里,小托的生活仍充满了欢声笑语。妈妈、大个乔、查理、茉莉和小托是童话的主角,而上校和狼婆婆则扮演着邪恶国王和巫婆般的反派角色为童话带来许多并非毁灭性的波澜。 皮斯弗一家常一起唱大个乔爱唱的一首歌谣:《柑橘与柠檬啊》。轻松明快的曲调仿佛能直接具象化为一个天真活泼跑跑跳跳的孩童,弥漫着纯粹快乐的氛围,那般温暖,只会让人想到最无邪的微笑,而绝不会想到泪水。然而有意思的是,皮斯弗一家最起劲儿地唱它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在困境之中。是了,这首歌谣对皮斯弗一家的意义,并非顺遂的生活里的一抹点缀,而是困境之中的一种支撑。灰心沮丧时,你就放声唱!当歌声一点一点响彻天际,希望与勇气也在心里一点一点燃起、沸腾。 就这样,小托在这首歌的旋律里一点一点成长,也体验过懵懂的爱情和它带来的少年的烦恼。就连众人眼中的智障儿童大个乔,也没过多地被歧视的目光刺伤,而是在这童话般的家庭里得以一直保持着纯真美好,快乐地生活着。至此,一切都如同柑橘和柠檬的色调一样明媚,似乎要让我们相信,只要有希望与勇气,一切困苦就都会过去,幸福与安宁就会来临。 直到战争突如其来地降临。 战争,这人类社会最为残酷的产物,瞬间在童话的色彩上涂满阴霾。 逃避被看作懦弱,加之爱情的失意,这一切令小托决定谎报年龄与哥哥查理一起入伍。 兄弟俩开始了军旅生活。除了军营中艰苦一些以外,他们并没有立刻置身于硝烟炮火之中,然而正如暴风雨前的平静,在这枯燥的军营生活中,战争的残酷早已悄悄酝酿。 政府与军队中的上级需要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绝对服从、冲锋陷阵的士兵,至于他们是否会全数变成一具又一具尸体,他们并不关心。于是会对战争本身作反思的查理便被看成了异端,甚至他在作战策略上的合理判断也被毫无理由地否定——最终,查理为了避免小托及在场士兵毫无意义地牺牲而违背军令,被送上军事法庭。 枪决的时间是凌晨六点。 此前令人疑惑的标题终于显露了它残酷的真相,这长长的故事其实是一夜间的回忆,而标题里不断流逝的时间则是怎样祈祷也无法停止的倒计时。 作者在后记里说,相比于教科书或文献上冷冰冰的文字,他更想还原出更为真实的战争。于是他花了五年时间走访各个曾亲历战争的人,倾听他们的讲述。他惊愕地发现,除了死于敌军炮火以外,还有数不清的士兵以不合理的罪名死于自己国家的政府。查理,其实是千千万万含冤而死的士兵的缩影。作者在比利时的一个士兵墓园里看到一个墓碑上刻着这样的姓氏:Peaceful。这也正是皮斯弗一家姓氏的来由。 但是故事并没有以绝望收场。查理说,行刑时他不会唱什么《天佑吾皇》,而会是那首《柑橘与柠檬啊》。就像皮斯弗一家每次遭遇困境时一样,就像他和小托带领士兵们苦中作乐地大合唱时一样,在这绝境之中,仍会响起那不屈的明快曲调。查理作为小托的哥哥、守护神,一直照顾着他,保护着他,并引导他成长。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仍以一曲歌谣,告诉他不要丢掉希望。 当查理用全部的生命唱出这首歌时,轻松明快的旋律瞬间有了厚重的分量。而这本书的氛围在我眼里也在童话般的梦幻、战争的残酷之后转为了一种含泪的温暖。一种历尽沧桑的沉甸甸的温暖,并不轻盈,却给人继续走下去的力量。作者寄托于Peaceful这一姓氏的美好愿望,至今也很难说是实现了。人类存在,争端便无法避免;生活存在,苦难便如影随形。然而这本书并不是在向我们说教“努力就有回报”这类观点,而是让我们在含泪的微笑之中,收获一种心情、一种希望:即使陷入绝境,仍旧能放声歌唱着眺望未来——哪怕这未来已无法以自己的双眼亲自见证。 犹如柑橘与柠檬,挥不去的酸涩中也确确实实地存在着醉人的芳香。 Oranges and lemons,Say the bells of St. Clement's You owe me five farthings, Say the bells of St. Martin's …… 让我们熄灭所有的叹息,改唱这样的旋律吧。 《柑橘与柠檬啊》这首歌谣,在我看来,既是遥远而美好的祈愿,亦是在残酷现实里含泪微笑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