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图放映会】王博作品 《中国协奏曲》+《异质景观》放映会
在影像泛滥、商业至上的今日,院线推送给我们的观看内容难免逐趋浮躁,我们的观看选择也容易陷入局限。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纪录片、短片以独立的甚至私密的方式出现在艺术家、摄影者的个人工作室,或实验先锋,或客观朴实,却都是艺术家和拍摄者竭力想要倾诉和表达的一段故事,一个观点,一种想法。而这些,正是浮图放映会想要传递和呈现的。我们从浮图网合作的艺术家开始,以发现的眼光寻找有意思的艺术家的独立影片,以不定期的放映会的形式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居伊·德波曾在他的《景观社会》中提到:“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spectacle,或称“奇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都转化为一个表象。”德波所说的“景观”并非是指具体的视觉景观,而是指某种处于无形无态的权利意志通过媒体和传播幻化出的视觉表象。
本次特邀艺术家——王博。他拍摄于2010-2011年期间重庆的论述电影(Essay Film) 《中国协奏曲》,以一种冷静、理性和相对客观的态度,采用虚构旁白的形式叙述了他的故乡在一个特殊的时期所发生的奇观,为我们呈现出当下中国社会现场中最为丰富的视觉现代性面孔。
王博的《异质景观》则记录了正在转变或者已经转变来的景观。照片中的当代中国是一个社会剧变的战线。这些当代景观不仅体现着这个特定年代的价值与取舍,身后更是一个迅速扩张的社会变化不定的渴求与潜在欲望。
本期浮图放映会向大家推荐王博的两个拍摄项目:《中国协奏曲》、《异质景观》,从独立电影到景观摄影,艺术家、嘉宾将与您共同探讨“景观社会”里的视觉文化。
活动流程:
15:00-16:00 《中国协奏曲》影片放映;《异质景观》摄影作品放映
16:00-16:20 影片介绍,摄影作品介绍,主持人与艺术家访谈交流
16:20-16:40 嘉宾交流讨论
16:40-17:00 现场观众问答(关于影片《中国协奏曲》与摄影作品《异质景观》)
嘉宾主持:
谢勇,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为时代周报评论部编辑,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为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新快报、东方早报、新浪网等多家报刊特约评论员。关注国人当下日常经验中的种种困扰,评论涉及文化、艺术、传媒等多个方面。
嘉宾:
颜长江 摄影师,《羊城晚报》图片总监
樊林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副教授
居伊·德波曾在他的《景观社会》中提到:“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spectacle,或称“奇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都转化为一个表象。”德波所说的“景观”并非是指具体的视觉景观,而是指某种处于无形无态的权利意志通过媒体和传播幻化出的视觉表象。
本次特邀艺术家——王博。他拍摄于2010-2011年期间重庆的论述电影(Essay Film) 《中国协奏曲》,以一种冷静、理性和相对客观的态度,采用虚构旁白的形式叙述了他的故乡在一个特殊的时期所发生的奇观,为我们呈现出当下中国社会现场中最为丰富的视觉现代性面孔。
王博的《异质景观》则记录了正在转变或者已经转变来的景观。照片中的当代中国是一个社会剧变的战线。这些当代景观不仅体现着这个特定年代的价值与取舍,身后更是一个迅速扩张的社会变化不定的渴求与潜在欲望。
本期浮图放映会向大家推荐王博的两个拍摄项目:《中国协奏曲》、《异质景观》,从独立电影到景观摄影,艺术家、嘉宾将与您共同探讨“景观社会”里的视觉文化。
活动流程:
15:00-16:00 《中国协奏曲》影片放映;《异质景观》摄影作品放映
16:00-16:20 影片介绍,摄影作品介绍,主持人与艺术家访谈交流
16:20-16:40 嘉宾交流讨论
16:40-17:00 现场观众问答(关于影片《中国协奏曲》与摄影作品《异质景观》)
嘉宾主持:
谢勇,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为时代周报评论部编辑,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为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新快报、东方早报、新浪网等多家报刊特约评论员。关注国人当下日常经验中的种种困扰,评论涉及文化、艺术、传媒等多个方面。
嘉宾:
颜长江 摄影师,《羊城晚报》图片总监
樊林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