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之泰
东岳之首,泰山,曾经有一个口口相传的美丽故事,还有她那独一无二的日出。终于吸引我前去膜拜攀登。
我是一个说走就走的人,决定要去泰山看日出,是在九月底的某一天,还没等到十一正式放假,已迫不及待要出发了。询问好友,并无几人可以同行,大多是时间错不开,太多工作要忙,太多顾虑与羁绊。所以我只和c一起去了。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可以跟我一起说走就走的人。前提是我安排好了一切。
27号决定的旅程。买了29号一大早的车票,第一站先去徐州,拜访一位老同学,本来是打算可以多逗留些时候,领略一下江苏省的这个并不发达却独具特色的城市。但因为想要在天黑前到达泰山,便临时改签了火车,只在徐州停留了短短的三个小时。短暂的邂逅,对这座小城的初印象还算不错,小巧古老的建筑,浓郁的学术氛围,绿树成荫的公园。让人觉得很安心,在这个小城里有一种祥和的安全感。
匆匆一别,踏上去泰山的火车。下午两点四十出发,到泰山车站已经五点五十五分了。看路线找站牌,怕被黑车拉错了方向。我对行程有很明晰的安排,第一路线和备用路线都在一个小本子上记着。事先在网上查好的,这个是旅程必备的哦。陌生的车站,陌生的公交,眼看着公交在对面缓缓驶过,却等不到它回程经过眼前。这里要说明一下,原来k39路公交是环形路线,只去不回的转圈到原点。后来多亏c去四周转了转,发现发车的站点。终于在六点二十赶上了一班迟来的39路。坐环线也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沿途观赏到这个小城不一样的风景,渐入夜晚的城市像一个面带薄纱的少女,朦胧中窥探美丽,羞涩中略显妩媚。公交穿过热闹的街市,两排古老的叫不上名字的树蔓,黑突突的向后掠过。偶尔隐现的公园一隅,如腾飞的古寺屋檐,卷起的楼角,远逝的山影,都给人无尽的遐想。
车子渐行渐远,两排的建筑越来越少,夜色越来越浓,前路越来越深,望不到头。路两旁开始隐现群山,在薄幕的夜色下逐渐清晰。偶尔听到公交报站,不知名的花园小区一个接一个,但是这荒凉的路两旁怎么会有居民区呢?也看不到望不见群楼与屋檐,应该是在深山中归隐着吧?渐渐的才看见路边有几家低矮的小店,经营着副食烟酒杂货。听到公交报站,虎门公园,也就是红门站。下了车,抬头瞭望群山,视野被遮挡的只剩眼前。现在最关键要找到泰山入口。要不天黑,不好行路。路灯昏黄在青石板上,山林茂密的浓绿,黑压压的倒在两旁。往前行大概500米,渐入热闹的街市,近观大红柱子,斗拱飞檐,楼阁回廊,古代的气息扑鼻而来。掉了旧漆的红木门和雕花窗棱,在路灯下闪烁着独有的光泽。拐角处一家卖纪念品的小店还在开门营业,路上行人并不多。c说要进入看看,买个手电筒,上山的路会很黑。踏进古朴的小店,发现里面拥挤着许多杂货,什么都有,方便面奶茶饼干,红檀木的手链,奇石上刻着字符,还有大红灯笼和风筝。惊讶于这家店主,如何陈放如此多的商品在这个古老的小小建筑里。朋友问了手电筒,店主从一个纸箱子里摸出好几个,供我们选择。挑了一个小巧的,携带方便,议了价格,付了钱。满意的走出小店。小路尽头更多的楼阁和大红柱子,还有更明亮的灯火。我们快步走去,想必那里就是泰山的入口---红门。越走近越发现人慢慢多了。三五成群的登山者正在整装待发。朋友要在山脚下先吃碗面补充能量好有劲儿爬山。我们找到一家简陋的小餐馆,要了碗炸酱面,味道实在不敢恭维,可这附近又没有第二家饭店。凑合着填饱肚子。继续上山。往前走了十几个石阶,大红柱子的古建筑小店更多了,卖登山杖的、手电筒的,租军大衣的,人声嘈杂着。对于很多毫无经验的登山者来说,走到这里就该眼花缭乱了,而我却坚信,山上的风景更美,这里不值得过多停留。挑了一根登山杖,我们便穿过成排的小店,继续找寻入山口。再往上走,台阶越来越多,一段台阶一段平路,越走越深,也越来越黑。向右蜿蜒了几个小山岗,上山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打开的手电亮光还有各种荧光棒,在手上,在头上,在衣角开出一朵朵炫亮的花儿。离售票口还有一段距离呢,前面有下山归来的人,拖着疲惫的双腿,一边走,一边还在回味山上的奇闻轶事。看到我们这批夜登山者,笑着祝我们好运,载着归来的荣耀,大跨步下山。这也增强了我们的士气,上山的路更开阔了!
走了大概有十几分钟,才到一天门的售票点,熙熙攘攘的人群,排长队的窗口,迫不及待的挤进队伍,买票的时候特意买了俩保险,这是以前没有的顾虑,因为今天是夜登泰山,一切未知的刺激与惊喜都在不远的前方暗藏,检票,入山。这才是第一步。
嘿咻咻的山林,成排侧后的高山,把仅有的几盏路灯压迫得毫无声息,像微弱的烛光在黑暗里摇摇曳曳。抬头望去,影影绰绰的山头,在远方伸展,给热无尽的想象空间。这时的泰山给人留下最初的印象:高、奇、陡。
上山的路,在前方延伸,一段台阶,一段青石板路,沿路有夜行者的亮光,我们跟随着大部队,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山顶。也不管是哪个方向了,反正路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向上。心潮澎湃,激情万丈的走了大概二十几分钟,看到山路旁的山石上刻着醒目的几个大字“登山初步”。这才是刚开始呀!已经口干舌燥了。找个歇息的地方,咕咚咚喝下几大口自带的矿泉水,带着是负累,不带在这半山腰岂不是要口渴难耐?计划了一下路程,从朋友那里打听来夜登泰山不赏景大概要四五个小时。山顶的距离看来还是很遥远呀。这样蛮横的前进不是个办法,要省力节时又匀速的前进。要找一个方法,C说登山的石阶的有一种走法叫之字形,这样能使脚掌均匀受力,又缓和了陡的险境,能更稳。更快、更省力的上山。前方的石阶越来越陡,越来越多,用亮光都照不到头的,仿佛深入暗夜的天梯,每一步都比登天还难。这句话其实就是说的登天石阶过陡过高过险,来一次泰山,你将深有体会,这是一段不眠路,更是一段登天路。
脚下的台阶越来越陡,一共103阶,边走边数,数到尽头,一抬眼,发现更陡的台阶向上延伸。还得往上走,远处有星星点点的亮光,同行的人在猜测那是不是山顶?爬过这个山头应该就不远了,听到有人在深山里大喊,声音在空谷回荡,应该是半山腰,不可能到山顶的高度吧?但是又有人说这还只是山脚,连中天门都还没到,到了中天门才刚刚开始仰望山顶。这个时候已经很累了,却听不到鼓励的话,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深夜十一点,中天门还没影,两个小时就过了。登山的路没有尽头,内心的激情消磨一大半,但有一个坚信的念头还在,前方就是山顶,黎明前一定可有观看到壮丽的日出。这次的目的不就是这么简单吗?只为登上顶峰,观看华丽丽的一次日出。对!只有一个信念,就足够了,继续向上!
一路上山高坡陡,同行的C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登山杖起了很大的作用,背包在他的双肩左右交换,我们一边走一边消灭背包的食物和水,尽量减少登山的负累。我只带了一个小挎包,也不用登山杖,自顾乐的向上攀登着,也丝毫没有喘气的迹象,还没到我累的时候吧?C很羡慕的看着我,又撇了一眼旁边大跨步喘着粗气上一阶歇两气的女孩儿们,惊讶道:你该不会是山神吧?这山也是你的,脚下的路也是你的了,看你登山跟玩儿似的,大气都不带喘的。我该轻蔑他了,不过还是给他打打气为好,山脚下都累成这样,再打击打击,恐怕就夭折在半山腰了。我只是浅笑,还好还好,其实就是穿了双好鞋子而已。脚下的乐途休闲鞋在微弱的灯光下,回我以夸赞的微笑。这次失误的一点就是选了一双并不怎么合脚的休闲鞋,右脚已经稍微有点不舒服了,但是上山的路,还要走,慢慢适应吧 。给自己加了一把劲儿,也为C打打气,我们一起继续向上。
十一点快过半了,眼前的路延伸的更长更高更陡,那片远处微弱的亮光却丝毫没有显得越来越近。泄了气的C瘫坐在地,非要歇上一大阵子,我只得说道,你看前面就到了,大概十几分钟,拐个弯儿就到中天门 ,到时候再歇吧。自己心里也没底儿,中天门到底在哪里?但是能看到的亮光就不算远吧?它就在前方,继续向上就是了。一鼓作气,登了316个台阶,累的已经疲软了,坐下来小憩片刻,还有两段石阶上去应该就是中天门了。这两段石阶又窄又陡,真有一不小心滑下去的危险,不敢往后看,怕眼一花来个倒栽葱。拉着C的手,一步一步向上,还好,还好,上去后豁然开朗,眼前就是中天门。听说要在山腰租大衣,到了山顶会很冷而且还没有大衣可租,我们立马行动租了一件大衣。反正只剩一半山路了,直接穿上,也不用拿了。又有动力了,快到山顶了,已经过了一半呢!
继续向上的台阶延伸的越来越陡,沿途歇息的也越来越多,我们一路领先,超越了一大波上山的人群,本来该窃喜的,刚走没几步,前面三五成群的又有好多。看来一路上从来不少顽强的人呀!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出发的,已经走了多久,还要走多久。我们却坚信着前方就是山顶,日出的时间越近,而我们的目标即将实现。夜越来越深,已经凌晨了,看着远方薄雾下的暮色,群山神秘的面纱还未来得及揭开。我们却已经开始登峰造极的开始旅途。有人说登泰山,不是旅游,是纯粹的登山。这句话被验证在夜行者身上。
一路上背包的东西被不停地消灭着,但是它的重量却丝毫未减,而是觉得越来越重,连小小的挎包提在手里都觉得沉重,C很细心的看到我的疲惫,抢着帮我拿包,给我登山杖,客卧穿着军大衣,两手提着衣角,没有多余的手了,还是徒步行走吧,不需要任何支撑。拒绝了登山杖,拉着C的手,使劲的往上挪动着脚步。阶梯还是多的数不完,前方一直有人说着快到了,再过去就是山顶,已经过了好几个驿站,却扔与山顶遥遥相望。忽然听到有人说,快到南天门了,到了南天门,就离山顶很近了,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又充满了力量,还没歇过来劲儿,又执拗的出发,顽强的一步步向上攀登着。C很累了,一直在抱怨,这破山,也太陡了,这石阶都是怎么修的呀,这么窄,这么长,哪里是尽头呀,总是说快到了,快递哦按了,可这都凌晨一两点了,还能快到哪里去?又不能歇太久,登山出的汗会蒸发,山上越来越低的温度会让人觉得寒冷,一冷一热的交替会让身体机能受损,加重上山的负担。于是停下一会儿便得出发,继续一步步向上爬。真的是在爬行了,登山的壮志在凌晨被消磨的荡然无存,出了那个坚持的信念还在支撑。终于到了南天门,这里竟然也有租大衣的,早知道不要在中天门一直穿着上来了,每增加一件东西,都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呀!租大衣的师傅好心劝说着大家,租个大衣,在这里小憩一会儿吧,现在上山还太早,山顶也很冷的,这里可以找个避风的地方睡上一觉,等到四五点再上山,二三十分钟到山顶了,跟得上看日出。我们也看到了附近随处躺着的三五成群的登山者,有在台阶上的,有在护栏旁的,还有在小木屋的旁边,我们好不容易找了个下脚的地方,还好稍微能避点风。把军大衣铺在地上,从背包掏出我们带来的羽绒服保暖衣,裹着渐冷的疲惫的身体,暂且凑合着闭一会眼吧。这个时候已经是凌晨两点二十了。定了闹铃在四点半。钻进C的怀里,便合眼了,入梦很快,貌似还经历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逃亡,在梦里也不得安生。醒了好几次,一次是凌晨三点多,一次是凌晨四点,再没有心思睡下去了,上身暖和了,下半身却还是冰冷的。自从山顶不让租帐篷,夜行者都是这样委屈着过来的吧?尝到这样的苦头,对自己也是一种历练,以后再也不会随便叫苦喊累,一切困难都是小case!伸伸懒腰,换个舒服的姿势,少坐片刻,就该向我们的太阳出发了。听说距离很近,但实际上这段更陡的山路挑战了我的底限,一步三歇的两个人,在凌晨四点多,硬是累的清醒了,梦里的逃亡没有比这更痛苦吧?还是醒来了,还是要继续,不能在这个时候放弃上山吧?也许是刚刚长时间的休息和舒服的怀抱,让这段山路凸显的更加困难,真是毫无力气,脚步放佛是千金中的巨石,移动的太难。C还是不放弃的拉着我的手,替我拎着包,这个时候,我知道他也是很累的。我们相扶相持着走过这段最艰难的上坡路。回头往下看去,陡如天梯的石阶被我们踩在脚下。身后还赶超了一大批登山者。劳累又算的了什么,只为那登高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苦点累点,也都只是暂时的。登山需要太大的决心与毅力,还有坚韧不拔的耐力与顽强的信念。我们终于登上了日观峰,在凌晨五点的晨暮中,雾霭环绕的群山,婀娜秀丽,远山的线条柔美的像女郎的腰肢。神秘的山林间不知道还隐藏了多少个夜登泰山的虔诚者,在往这里聚集,在等这一刻的日出。我们是晚到的一批,因为黑压压的人头早已经攒动在山头,还有一批已经席地而坐找好位置的积极者,他们不知道等了多久呢。
我们向东北角出发,在日观峰的最高点选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挤在人群中,还好有护栏可以坐一下,已经没有落脚的地方了。 此时的天幕已经开始泛起鱼肚白,东北角的天幕有一道昏黄的泛着光晕的明亮丝带横跨在远处的天山交界处。山峰在远处与天际汇合,已经分不清哪里是山,哪里是天。山顶融化在天空里,天空包容着山脉。这个时候还太早,群山都在睡梦中,太阳也还没睡醒呢,即便睡醒了也还要梳妆打扮一番,再展露他俊美的侧脸。可这个时候万物俱籁,连空谷的回荡声都没有。日出,还要等多久呢?山顶的温度太低,两个人抱着还不能取暖呢!已经是保暖衣加羽绒服加军大衣了,抗在石栏边上的屁股都已经冻得麻木了,太困、太累,忍不住又要合眼了,可是却很期待第一眼看到日出的美景。就这样在纠结中半睁半闭着双眼,一会儿打盹儿进入了梦乡,一会儿又立马睁开眼瞭望东边。人群窸窸窣窣的在原地打转,都在等一个神圣的时刻。时间安静的淌过,仿佛没有了凌晨的概念,而只有一个时间观念,那就是日出时刻。人群中忽然一阵骚动,有人调试着相机,有人拿起手机,有人嘀咕着,终于有人大喊太阳出来了,人群开始躁动,噼噼啪啪的响声,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声声不绝于耳。还有摆各种pose的抓拍狂,日观峰成了一个绝好的拍照的地方,日出成了他们最美的背景。尽管在最东边还有一群攒动的人头遮挡了一部分镜头,但这丝毫不影响抓拍狂潮的热忱者,C拿起相机对准日出一个劲儿狂拍,我用手机录着像,一个人静静坐在那里看太阳的每一秒变化,C抓拍了一张我用手指缝看到的日出,纤细的手指透明的长指甲,在初阳下愈发变美了。我最喜欢的一次抓拍效果。远山的弧线做了一次唯美的布景,初阳下的面纱,像一点点融化的冰纱,渐渐显露了山峰的棱角,山林茂密的浓黑渐渐显成墨绿,天际和远山开始分离,雾霭弥漫的天幕开始洒满柔光,视野越来越远,光线越来越亮,太阳一瞬间变得刺眼,阳光铺天盖地般的涌向山顶,每个人都被温暖包裹着,却有人发出抱怨,怎么没有见到云海?日出就这样结束了?一夜的攀登与守望,就换来这一刻的转瞬即逝?有摇头有叹息,有激动有欣喜,还有眺望远山的我。拥挤的人群开始散去,日观峰慢慢变的开阔,最后只剩下我和C。我们一起见证了这次华丽丽的日出,却冻得傻儿巴叽鼻涕直流。这样的日出我记得也曾有过,在很小的时候的岗头坡地,在乡村那片广袤的田野上,这样的太阳有很多。为早起的农民伴随着劳动的步伐。而今天我们却来这里,为一场日出,夜登天梯,耗尽力气,却只看一眼,又匆匆下山。这,值吗?我在群山寻找着答案,为自己坚持的一件事寻找着答案,我的坚持值得吗?我的信念还有用吗?我一直相信的憧憬的美好的事物被我一次次验证后,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也不过如此,原来追寻的一切都遥不可及,现在经历的遥不可及的事都如此真实。是的,发生在我身上的好多故事,都是我的好奇心去追求的,但却不一定都是我想要的。我在这里结束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只当是我蒙蔽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洗礼,在群山大声呼喊,回来我的本心,我要与你同在。日出和群山的合影为我留住这一刻的顿悟。
在泰山之顶,不仅小了众山,也小了狂妄自大的内心。这次不虚行的泰山之旅,让我坚实了脚下的土地,更加体会到一步一个台阶的上升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更是一个坚信的历程。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做成一件事,就变得轻如鸿毛。要是没有目标,再小的困难也是重于泰山。
这一轻一重,便在一念之间了。
我是一个说走就走的人,决定要去泰山看日出,是在九月底的某一天,还没等到十一正式放假,已迫不及待要出发了。询问好友,并无几人可以同行,大多是时间错不开,太多工作要忙,太多顾虑与羁绊。所以我只和c一起去了。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可以跟我一起说走就走的人。前提是我安排好了一切。
27号决定的旅程。买了29号一大早的车票,第一站先去徐州,拜访一位老同学,本来是打算可以多逗留些时候,领略一下江苏省的这个并不发达却独具特色的城市。但因为想要在天黑前到达泰山,便临时改签了火车,只在徐州停留了短短的三个小时。短暂的邂逅,对这座小城的初印象还算不错,小巧古老的建筑,浓郁的学术氛围,绿树成荫的公园。让人觉得很安心,在这个小城里有一种祥和的安全感。
匆匆一别,踏上去泰山的火车。下午两点四十出发,到泰山车站已经五点五十五分了。看路线找站牌,怕被黑车拉错了方向。我对行程有很明晰的安排,第一路线和备用路线都在一个小本子上记着。事先在网上查好的,这个是旅程必备的哦。陌生的车站,陌生的公交,眼看着公交在对面缓缓驶过,却等不到它回程经过眼前。这里要说明一下,原来k39路公交是环形路线,只去不回的转圈到原点。后来多亏c去四周转了转,发现发车的站点。终于在六点二十赶上了一班迟来的39路。坐环线也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沿途观赏到这个小城不一样的风景,渐入夜晚的城市像一个面带薄纱的少女,朦胧中窥探美丽,羞涩中略显妩媚。公交穿过热闹的街市,两排古老的叫不上名字的树蔓,黑突突的向后掠过。偶尔隐现的公园一隅,如腾飞的古寺屋檐,卷起的楼角,远逝的山影,都给人无尽的遐想。
车子渐行渐远,两排的建筑越来越少,夜色越来越浓,前路越来越深,望不到头。路两旁开始隐现群山,在薄幕的夜色下逐渐清晰。偶尔听到公交报站,不知名的花园小区一个接一个,但是这荒凉的路两旁怎么会有居民区呢?也看不到望不见群楼与屋檐,应该是在深山中归隐着吧?渐渐的才看见路边有几家低矮的小店,经营着副食烟酒杂货。听到公交报站,虎门公园,也就是红门站。下了车,抬头瞭望群山,视野被遮挡的只剩眼前。现在最关键要找到泰山入口。要不天黑,不好行路。路灯昏黄在青石板上,山林茂密的浓绿,黑压压的倒在两旁。往前行大概500米,渐入热闹的街市,近观大红柱子,斗拱飞檐,楼阁回廊,古代的气息扑鼻而来。掉了旧漆的红木门和雕花窗棱,在路灯下闪烁着独有的光泽。拐角处一家卖纪念品的小店还在开门营业,路上行人并不多。c说要进入看看,买个手电筒,上山的路会很黑。踏进古朴的小店,发现里面拥挤着许多杂货,什么都有,方便面奶茶饼干,红檀木的手链,奇石上刻着字符,还有大红灯笼和风筝。惊讶于这家店主,如何陈放如此多的商品在这个古老的小小建筑里。朋友问了手电筒,店主从一个纸箱子里摸出好几个,供我们选择。挑了一个小巧的,携带方便,议了价格,付了钱。满意的走出小店。小路尽头更多的楼阁和大红柱子,还有更明亮的灯火。我们快步走去,想必那里就是泰山的入口---红门。越走近越发现人慢慢多了。三五成群的登山者正在整装待发。朋友要在山脚下先吃碗面补充能量好有劲儿爬山。我们找到一家简陋的小餐馆,要了碗炸酱面,味道实在不敢恭维,可这附近又没有第二家饭店。凑合着填饱肚子。继续上山。往前走了十几个石阶,大红柱子的古建筑小店更多了,卖登山杖的、手电筒的,租军大衣的,人声嘈杂着。对于很多毫无经验的登山者来说,走到这里就该眼花缭乱了,而我却坚信,山上的风景更美,这里不值得过多停留。挑了一根登山杖,我们便穿过成排的小店,继续找寻入山口。再往上走,台阶越来越多,一段台阶一段平路,越走越深,也越来越黑。向右蜿蜒了几个小山岗,上山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打开的手电亮光还有各种荧光棒,在手上,在头上,在衣角开出一朵朵炫亮的花儿。离售票口还有一段距离呢,前面有下山归来的人,拖着疲惫的双腿,一边走,一边还在回味山上的奇闻轶事。看到我们这批夜登山者,笑着祝我们好运,载着归来的荣耀,大跨步下山。这也增强了我们的士气,上山的路更开阔了!
走了大概有十几分钟,才到一天门的售票点,熙熙攘攘的人群,排长队的窗口,迫不及待的挤进队伍,买票的时候特意买了俩保险,这是以前没有的顾虑,因为今天是夜登泰山,一切未知的刺激与惊喜都在不远的前方暗藏,检票,入山。这才是第一步。
嘿咻咻的山林,成排侧后的高山,把仅有的几盏路灯压迫得毫无声息,像微弱的烛光在黑暗里摇摇曳曳。抬头望去,影影绰绰的山头,在远方伸展,给热无尽的想象空间。这时的泰山给人留下最初的印象:高、奇、陡。
上山的路,在前方延伸,一段台阶,一段青石板路,沿路有夜行者的亮光,我们跟随着大部队,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山顶。也不管是哪个方向了,反正路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向上。心潮澎湃,激情万丈的走了大概二十几分钟,看到山路旁的山石上刻着醒目的几个大字“登山初步”。这才是刚开始呀!已经口干舌燥了。找个歇息的地方,咕咚咚喝下几大口自带的矿泉水,带着是负累,不带在这半山腰岂不是要口渴难耐?计划了一下路程,从朋友那里打听来夜登泰山不赏景大概要四五个小时。山顶的距离看来还是很遥远呀。这样蛮横的前进不是个办法,要省力节时又匀速的前进。要找一个方法,C说登山的石阶的有一种走法叫之字形,这样能使脚掌均匀受力,又缓和了陡的险境,能更稳。更快、更省力的上山。前方的石阶越来越陡,越来越多,用亮光都照不到头的,仿佛深入暗夜的天梯,每一步都比登天还难。这句话其实就是说的登天石阶过陡过高过险,来一次泰山,你将深有体会,这是一段不眠路,更是一段登天路。
脚下的台阶越来越陡,一共103阶,边走边数,数到尽头,一抬眼,发现更陡的台阶向上延伸。还得往上走,远处有星星点点的亮光,同行的人在猜测那是不是山顶?爬过这个山头应该就不远了,听到有人在深山里大喊,声音在空谷回荡,应该是半山腰,不可能到山顶的高度吧?但是又有人说这还只是山脚,连中天门都还没到,到了中天门才刚刚开始仰望山顶。这个时候已经很累了,却听不到鼓励的话,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深夜十一点,中天门还没影,两个小时就过了。登山的路没有尽头,内心的激情消磨一大半,但有一个坚信的念头还在,前方就是山顶,黎明前一定可有观看到壮丽的日出。这次的目的不就是这么简单吗?只为登上顶峰,观看华丽丽的一次日出。对!只有一个信念,就足够了,继续向上!
一路上山高坡陡,同行的C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登山杖起了很大的作用,背包在他的双肩左右交换,我们一边走一边消灭背包的食物和水,尽量减少登山的负累。我只带了一个小挎包,也不用登山杖,自顾乐的向上攀登着,也丝毫没有喘气的迹象,还没到我累的时候吧?C很羡慕的看着我,又撇了一眼旁边大跨步喘着粗气上一阶歇两气的女孩儿们,惊讶道:你该不会是山神吧?这山也是你的,脚下的路也是你的了,看你登山跟玩儿似的,大气都不带喘的。我该轻蔑他了,不过还是给他打打气为好,山脚下都累成这样,再打击打击,恐怕就夭折在半山腰了。我只是浅笑,还好还好,其实就是穿了双好鞋子而已。脚下的乐途休闲鞋在微弱的灯光下,回我以夸赞的微笑。这次失误的一点就是选了一双并不怎么合脚的休闲鞋,右脚已经稍微有点不舒服了,但是上山的路,还要走,慢慢适应吧 。给自己加了一把劲儿,也为C打打气,我们一起继续向上。
十一点快过半了,眼前的路延伸的更长更高更陡,那片远处微弱的亮光却丝毫没有显得越来越近。泄了气的C瘫坐在地,非要歇上一大阵子,我只得说道,你看前面就到了,大概十几分钟,拐个弯儿就到中天门 ,到时候再歇吧。自己心里也没底儿,中天门到底在哪里?但是能看到的亮光就不算远吧?它就在前方,继续向上就是了。一鼓作气,登了316个台阶,累的已经疲软了,坐下来小憩片刻,还有两段石阶上去应该就是中天门了。这两段石阶又窄又陡,真有一不小心滑下去的危险,不敢往后看,怕眼一花来个倒栽葱。拉着C的手,一步一步向上,还好,还好,上去后豁然开朗,眼前就是中天门。听说要在山腰租大衣,到了山顶会很冷而且还没有大衣可租,我们立马行动租了一件大衣。反正只剩一半山路了,直接穿上,也不用拿了。又有动力了,快到山顶了,已经过了一半呢!
继续向上的台阶延伸的越来越陡,沿途歇息的也越来越多,我们一路领先,超越了一大波上山的人群,本来该窃喜的,刚走没几步,前面三五成群的又有好多。看来一路上从来不少顽强的人呀!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出发的,已经走了多久,还要走多久。我们却坚信着前方就是山顶,日出的时间越近,而我们的目标即将实现。夜越来越深,已经凌晨了,看着远方薄雾下的暮色,群山神秘的面纱还未来得及揭开。我们却已经开始登峰造极的开始旅途。有人说登泰山,不是旅游,是纯粹的登山。这句话被验证在夜行者身上。
一路上背包的东西被不停地消灭着,但是它的重量却丝毫未减,而是觉得越来越重,连小小的挎包提在手里都觉得沉重,C很细心的看到我的疲惫,抢着帮我拿包,给我登山杖,客卧穿着军大衣,两手提着衣角,没有多余的手了,还是徒步行走吧,不需要任何支撑。拒绝了登山杖,拉着C的手,使劲的往上挪动着脚步。阶梯还是多的数不完,前方一直有人说着快到了,再过去就是山顶,已经过了好几个驿站,却扔与山顶遥遥相望。忽然听到有人说,快到南天门了,到了南天门,就离山顶很近了,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又充满了力量,还没歇过来劲儿,又执拗的出发,顽强的一步步向上攀登着。C很累了,一直在抱怨,这破山,也太陡了,这石阶都是怎么修的呀,这么窄,这么长,哪里是尽头呀,总是说快到了,快递哦按了,可这都凌晨一两点了,还能快到哪里去?又不能歇太久,登山出的汗会蒸发,山上越来越低的温度会让人觉得寒冷,一冷一热的交替会让身体机能受损,加重上山的负担。于是停下一会儿便得出发,继续一步步向上爬。真的是在爬行了,登山的壮志在凌晨被消磨的荡然无存,出了那个坚持的信念还在支撑。终于到了南天门,这里竟然也有租大衣的,早知道不要在中天门一直穿着上来了,每增加一件东西,都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呀!租大衣的师傅好心劝说着大家,租个大衣,在这里小憩一会儿吧,现在上山还太早,山顶也很冷的,这里可以找个避风的地方睡上一觉,等到四五点再上山,二三十分钟到山顶了,跟得上看日出。我们也看到了附近随处躺着的三五成群的登山者,有在台阶上的,有在护栏旁的,还有在小木屋的旁边,我们好不容易找了个下脚的地方,还好稍微能避点风。把军大衣铺在地上,从背包掏出我们带来的羽绒服保暖衣,裹着渐冷的疲惫的身体,暂且凑合着闭一会眼吧。这个时候已经是凌晨两点二十了。定了闹铃在四点半。钻进C的怀里,便合眼了,入梦很快,貌似还经历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逃亡,在梦里也不得安生。醒了好几次,一次是凌晨三点多,一次是凌晨四点,再没有心思睡下去了,上身暖和了,下半身却还是冰冷的。自从山顶不让租帐篷,夜行者都是这样委屈着过来的吧?尝到这样的苦头,对自己也是一种历练,以后再也不会随便叫苦喊累,一切困难都是小case!伸伸懒腰,换个舒服的姿势,少坐片刻,就该向我们的太阳出发了。听说距离很近,但实际上这段更陡的山路挑战了我的底限,一步三歇的两个人,在凌晨四点多,硬是累的清醒了,梦里的逃亡没有比这更痛苦吧?还是醒来了,还是要继续,不能在这个时候放弃上山吧?也许是刚刚长时间的休息和舒服的怀抱,让这段山路凸显的更加困难,真是毫无力气,脚步放佛是千金中的巨石,移动的太难。C还是不放弃的拉着我的手,替我拎着包,这个时候,我知道他也是很累的。我们相扶相持着走过这段最艰难的上坡路。回头往下看去,陡如天梯的石阶被我们踩在脚下。身后还赶超了一大批登山者。劳累又算的了什么,只为那登高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苦点累点,也都只是暂时的。登山需要太大的决心与毅力,还有坚韧不拔的耐力与顽强的信念。我们终于登上了日观峰,在凌晨五点的晨暮中,雾霭环绕的群山,婀娜秀丽,远山的线条柔美的像女郎的腰肢。神秘的山林间不知道还隐藏了多少个夜登泰山的虔诚者,在往这里聚集,在等这一刻的日出。我们是晚到的一批,因为黑压压的人头早已经攒动在山头,还有一批已经席地而坐找好位置的积极者,他们不知道等了多久呢。
我们向东北角出发,在日观峰的最高点选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挤在人群中,还好有护栏可以坐一下,已经没有落脚的地方了。 此时的天幕已经开始泛起鱼肚白,东北角的天幕有一道昏黄的泛着光晕的明亮丝带横跨在远处的天山交界处。山峰在远处与天际汇合,已经分不清哪里是山,哪里是天。山顶融化在天空里,天空包容着山脉。这个时候还太早,群山都在睡梦中,太阳也还没睡醒呢,即便睡醒了也还要梳妆打扮一番,再展露他俊美的侧脸。可这个时候万物俱籁,连空谷的回荡声都没有。日出,还要等多久呢?山顶的温度太低,两个人抱着还不能取暖呢!已经是保暖衣加羽绒服加军大衣了,抗在石栏边上的屁股都已经冻得麻木了,太困、太累,忍不住又要合眼了,可是却很期待第一眼看到日出的美景。就这样在纠结中半睁半闭着双眼,一会儿打盹儿进入了梦乡,一会儿又立马睁开眼瞭望东边。人群窸窸窣窣的在原地打转,都在等一个神圣的时刻。时间安静的淌过,仿佛没有了凌晨的概念,而只有一个时间观念,那就是日出时刻。人群中忽然一阵骚动,有人调试着相机,有人拿起手机,有人嘀咕着,终于有人大喊太阳出来了,人群开始躁动,噼噼啪啪的响声,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声声不绝于耳。还有摆各种pose的抓拍狂,日观峰成了一个绝好的拍照的地方,日出成了他们最美的背景。尽管在最东边还有一群攒动的人头遮挡了一部分镜头,但这丝毫不影响抓拍狂潮的热忱者,C拿起相机对准日出一个劲儿狂拍,我用手机录着像,一个人静静坐在那里看太阳的每一秒变化,C抓拍了一张我用手指缝看到的日出,纤细的手指透明的长指甲,在初阳下愈发变美了。我最喜欢的一次抓拍效果。远山的弧线做了一次唯美的布景,初阳下的面纱,像一点点融化的冰纱,渐渐显露了山峰的棱角,山林茂密的浓黑渐渐显成墨绿,天际和远山开始分离,雾霭弥漫的天幕开始洒满柔光,视野越来越远,光线越来越亮,太阳一瞬间变得刺眼,阳光铺天盖地般的涌向山顶,每个人都被温暖包裹着,却有人发出抱怨,怎么没有见到云海?日出就这样结束了?一夜的攀登与守望,就换来这一刻的转瞬即逝?有摇头有叹息,有激动有欣喜,还有眺望远山的我。拥挤的人群开始散去,日观峰慢慢变的开阔,最后只剩下我和C。我们一起见证了这次华丽丽的日出,却冻得傻儿巴叽鼻涕直流。这样的日出我记得也曾有过,在很小的时候的岗头坡地,在乡村那片广袤的田野上,这样的太阳有很多。为早起的农民伴随着劳动的步伐。而今天我们却来这里,为一场日出,夜登天梯,耗尽力气,却只看一眼,又匆匆下山。这,值吗?我在群山寻找着答案,为自己坚持的一件事寻找着答案,我的坚持值得吗?我的信念还有用吗?我一直相信的憧憬的美好的事物被我一次次验证后,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也不过如此,原来追寻的一切都遥不可及,现在经历的遥不可及的事都如此真实。是的,发生在我身上的好多故事,都是我的好奇心去追求的,但却不一定都是我想要的。我在这里结束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只当是我蒙蔽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洗礼,在群山大声呼喊,回来我的本心,我要与你同在。日出和群山的合影为我留住这一刻的顿悟。
在泰山之顶,不仅小了众山,也小了狂妄自大的内心。这次不虚行的泰山之旅,让我坚实了脚下的土地,更加体会到一步一个台阶的上升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更是一个坚信的历程。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做成一件事,就变得轻如鸿毛。要是没有目标,再小的困难也是重于泰山。
这一轻一重,便在一念之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