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蓝熊船长之体裁:奇幻与魔幻现实主义
如果你把“见过世间万物的人”重音放在“人”上,你将得到吉尔伽美什,如果你把重音放在“世间万物”上,那么你就会得到蓝熊船长。
童话与奇幻小说有着不解之缘。我们不比讨论《哈利·波特》和《纳尼亚传奇》,《指环王》这样的宗师之作,仍可见显然的孩子气。霍比特人是一个短小矮胖,脸孔红喷喷,喜好吃喝玩耍与住在洞穴里的种族。
《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是一部童话,它的荒谬性,人物的平面化,乐观主义和曲折的故事,都属于童话的风味。但与《指环王》又有不同,《蓝熊》的故事太过于荒诞,以至于很难总结出一套内在规律(世界观)来,相比中土世界、龙与地下城世界或九州世界的谨严,无一字无来历,他的无厘头,反而杜绝了许多爱好者窥门径而入的机会。
利用同一世界观的再创作(或曰同人创作),会在一次次重复书写中使得世界观硬化和严谨化,这有其好处,因为游戏的乐趣就在于遵守规则,戴着枷锁跳舞的高手让枷锁看上去轻逸如飘带一般。但荒谬和新异的美感也随之失去了。巫师的学校第一次出现时,它是一个油灯里的,会变层出不穷戏法的妖怪,而第七次出现时,它就是一个搭建在地上的舞台,有华丽整洁的布景、服装和演员。
而大量参与者的涌入,也会使流行文学的元素大量增加,从而使主题转到童话所不介意,或很少介意的内容上来。《指环王》电影的卖点在于英俊的精灵王子,而《哈利·波特》第七部成了一个《神雕侠侣》般的战斗与恩怨情仇的故事。这时,哈利从体裁上就已经不可遏止的长大了。
虽然莫尔斯还在继续书写查莫宁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来自矮人国的小兄妹》小叙事与《蓝熊》大叙事的差异),《蓝熊》整体还是相当不支持同人创作,这反而使他保留了童话的那点天真气。《蓝熊》是畅销书,但不是流行文学。
另一方面,它具有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对于科学的戏说很难让人不想起卡尔维诺的《宇宙奇趣》,而环境的描绘又类似《看不见的城市》。《蓝熊》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信手拈来,百无禁忌的随意性。同样的,它也具有暗喻现实世界的潜力,这点以后还会提到。且走着瞧罢。
![]() |
童话与奇幻小说有着不解之缘。我们不比讨论《哈利·波特》和《纳尼亚传奇》,《指环王》这样的宗师之作,仍可见显然的孩子气。霍比特人是一个短小矮胖,脸孔红喷喷,喜好吃喝玩耍与住在洞穴里的种族。
《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是一部童话,它的荒谬性,人物的平面化,乐观主义和曲折的故事,都属于童话的风味。但与《指环王》又有不同,《蓝熊》的故事太过于荒诞,以至于很难总结出一套内在规律(世界观)来,相比中土世界、龙与地下城世界或九州世界的谨严,无一字无来历,他的无厘头,反而杜绝了许多爱好者窥门径而入的机会。
利用同一世界观的再创作(或曰同人创作),会在一次次重复书写中使得世界观硬化和严谨化,这有其好处,因为游戏的乐趣就在于遵守规则,戴着枷锁跳舞的高手让枷锁看上去轻逸如飘带一般。但荒谬和新异的美感也随之失去了。巫师的学校第一次出现时,它是一个油灯里的,会变层出不穷戏法的妖怪,而第七次出现时,它就是一个搭建在地上的舞台,有华丽整洁的布景、服装和演员。
而大量参与者的涌入,也会使流行文学的元素大量增加,从而使主题转到童话所不介意,或很少介意的内容上来。《指环王》电影的卖点在于英俊的精灵王子,而《哈利·波特》第七部成了一个《神雕侠侣》般的战斗与恩怨情仇的故事。这时,哈利从体裁上就已经不可遏止的长大了。
虽然莫尔斯还在继续书写查莫宁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来自矮人国的小兄妹》小叙事与《蓝熊》大叙事的差异),《蓝熊》整体还是相当不支持同人创作,这反而使他保留了童话的那点天真气。《蓝熊》是畅销书,但不是流行文学。
另一方面,它具有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对于科学的戏说很难让人不想起卡尔维诺的《宇宙奇趣》,而环境的描绘又类似《看不见的城市》。《蓝熊》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信手拈来,百无禁忌的随意性。同样的,它也具有暗喻现实世界的潜力,这点以后还会提到。且走着瞧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