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上海。
你总是梦想留在未来,旅行留在下次,想做的事情留在以后。然后在本该是未来的那个时间点,你突然被“没时间”打败了,所说的未来还是变成了说说而已。所以的借口不过你给拖延和懒惰找的理由。哪里有浪费时间这回事,你只能浪费自己;哪有那么多未来等着你,你只有现在。
——卢思浩
旅行的意义? 便是爱上这个值得去恨的世界。
你是此生最美的风景,不愿清晰地明了这你指的是谁,只愿最美的自己在路上,最美的人情在路上,最美的感受在路上。
上海,对于生活在温州,学习在苏州的我而言,是个,这么近那么远的城市。
以前,从未想过自己会去那么远的地方,不管是出于游玩还是学习,但是现在做到了,简单地收拾了一些衣物,便上路了。虽然不是一个人的旅行(在我心里,能一个人旅行的人是孤独、勇敢的。而显然我不是。)有张女士的陪同,但是想说,幸好有她。
2013年9月29号早8点14分 高铁 苏州到上海。
大约8点40分 抵达上海站 下了车 心里突然有一丝雀跃,这个陌生的城市,我来啦。
第一次搭地铁,和公交无差的拥挤,但是比公交舒服。
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张爱玲故居,常德路195号。这幢公寓下有一家小资的咖啡店。可惜的是这店是十一点开业,去早了。于是往下一个目标行进,外滩。
在南京路附近找到住宿的地方,卸下重物,又接着出发了。
关于信仰
星期日,交通路的教室里婷妞发来信息说教室里就她一个人,突然很想回去,想和他们一起过主日。在公交车上无意间看到一间好大的教堂,于是催着张女士下车。教堂很大,外围还有一百年的雪松大树,被很好的保护起来。拉着张女士想进去,问了修鞋的师傅,才知道这家教堂(不是一般的基督徒聚会处,而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兼中国基督协会)很难进去,有些失望,不过想着,至少看到了,不错啦。
我们在生活里,刷牙洗脸,公交挤扁。
我们在生活里,欢喜悲伤,痛苦温暖。
上海 外滩
生活在小镇,即便老家龙沙有海,但是气势上相差太远。但是黄浦江确实没有老家的海大,显得窄。沿江的老建筑,作为最繁华的地段,最有辨识度。顶级楼盘,形状各异。白天的外滩,没什么看头。四十五度仰望天空,对面的东方明珠,像冰糖葫芦,一个签子上串着三个山楂。东方明珠,孤单吗?即使周围有那么多的建筑陪着,那么游客爱你,每个瞬间都想把你留在照片上。孤独吗?在外滩上,最感动的瞬间,就是听到古楼的钟声。像是从上世纪传来的年代语。外滩的夜景,美的不现实,像是玻璃球中的世界随着液体的流动在悬浮着,外面的人只能看着,却离那冰冷的世界似近似远。
南京路步行街
从外滩往南京路的路上,感觉自己像个流浪汉,没有归属感。过马路,红灯,张女士紧紧地牵着我的手(印象中好像每次和朋友出去过马路每个人都牵着我,感觉怪怪的。)绿灯,走吧。我在想,不注意交通规则会被撞死吧。
上海,购物的天堂。上市的冬装,精美的奢侈品,电子产品。眼花缭乱,没心动的感觉。
353广场
上海,百货大楼,显示屏花里胡哨。Swatch ferever21 老介福 美邦 专卖店一大堆,
物欲横流的城市。衣服,手表,来来往往的人,停下来的时候,多少还是有些空虚的吧。
城隍庙 豫园
物质总会随肉体消亡,只有精神能够留下来。第二天,去了这两个地方。相比于353广场和外滩,这地方,热闹多了。更喜欢这地方的建筑,像是旧时光与新时代的交会点。张女士带我去了Superman Toy 女生最爱的玩偶,真想全部抱回家。
关于外国人
在上海,基本从身体经过的人里,十个人中有两三个外国人。很多可爱的小孩,金黄色的头发,嫩嫩的脸蛋,好漂亮吖。和张女士提起的时候,那女人很淡定的来一句,你以后生的小孩比这更可爱,前提是找个外国人。囧~爱情,需要猿粪啊。
2013年9月30号3点31分 高铁 上海到苏州
再见,上海。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写的:
“那一年我二十岁,在我一生中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的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彩···”
那一年,我二十岁,在我一生中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的奢望,我还能爱,还能吃,还在一瞬间,变成一朵怀抱过上海这个城市的云彩,俯瞰过它,拥有过它的美好。
希望随着年纪,增长的是智慧,而不是体重和自卑。
因为年轻啊,就该带上所有的沉重,拔腿就跑。
而我下一站,就是那个梦想中的鼓浪屿。
1 ——2013年10月1号 C
——卢思浩
旅行的意义? 便是爱上这个值得去恨的世界。
你是此生最美的风景,不愿清晰地明了这你指的是谁,只愿最美的自己在路上,最美的人情在路上,最美的感受在路上。
上海,对于生活在温州,学习在苏州的我而言,是个,这么近那么远的城市。
以前,从未想过自己会去那么远的地方,不管是出于游玩还是学习,但是现在做到了,简单地收拾了一些衣物,便上路了。虽然不是一个人的旅行(在我心里,能一个人旅行的人是孤独、勇敢的。而显然我不是。)有张女士的陪同,但是想说,幸好有她。
2013年9月29号早8点14分 高铁 苏州到上海。
大约8点40分 抵达上海站 下了车 心里突然有一丝雀跃,这个陌生的城市,我来啦。
第一次搭地铁,和公交无差的拥挤,但是比公交舒服。
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张爱玲故居,常德路195号。这幢公寓下有一家小资的咖啡店。可惜的是这店是十一点开业,去早了。于是往下一个目标行进,外滩。
在南京路附近找到住宿的地方,卸下重物,又接着出发了。
关于信仰
星期日,交通路的教室里婷妞发来信息说教室里就她一个人,突然很想回去,想和他们一起过主日。在公交车上无意间看到一间好大的教堂,于是催着张女士下车。教堂很大,外围还有一百年的雪松大树,被很好的保护起来。拉着张女士想进去,问了修鞋的师傅,才知道这家教堂(不是一般的基督徒聚会处,而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兼中国基督协会)很难进去,有些失望,不过想着,至少看到了,不错啦。
我们在生活里,刷牙洗脸,公交挤扁。
我们在生活里,欢喜悲伤,痛苦温暖。
上海 外滩
生活在小镇,即便老家龙沙有海,但是气势上相差太远。但是黄浦江确实没有老家的海大,显得窄。沿江的老建筑,作为最繁华的地段,最有辨识度。顶级楼盘,形状各异。白天的外滩,没什么看头。四十五度仰望天空,对面的东方明珠,像冰糖葫芦,一个签子上串着三个山楂。东方明珠,孤单吗?即使周围有那么多的建筑陪着,那么游客爱你,每个瞬间都想把你留在照片上。孤独吗?在外滩上,最感动的瞬间,就是听到古楼的钟声。像是从上世纪传来的年代语。外滩的夜景,美的不现实,像是玻璃球中的世界随着液体的流动在悬浮着,外面的人只能看着,却离那冰冷的世界似近似远。
南京路步行街
从外滩往南京路的路上,感觉自己像个流浪汉,没有归属感。过马路,红灯,张女士紧紧地牵着我的手(印象中好像每次和朋友出去过马路每个人都牵着我,感觉怪怪的。)绿灯,走吧。我在想,不注意交通规则会被撞死吧。
上海,购物的天堂。上市的冬装,精美的奢侈品,电子产品。眼花缭乱,没心动的感觉。
353广场
上海,百货大楼,显示屏花里胡哨。Swatch ferever21 老介福 美邦 专卖店一大堆,
物欲横流的城市。衣服,手表,来来往往的人,停下来的时候,多少还是有些空虚的吧。
城隍庙 豫园
物质总会随肉体消亡,只有精神能够留下来。第二天,去了这两个地方。相比于353广场和外滩,这地方,热闹多了。更喜欢这地方的建筑,像是旧时光与新时代的交会点。张女士带我去了Superman Toy 女生最爱的玩偶,真想全部抱回家。
关于外国人
在上海,基本从身体经过的人里,十个人中有两三个外国人。很多可爱的小孩,金黄色的头发,嫩嫩的脸蛋,好漂亮吖。和张女士提起的时候,那女人很淡定的来一句,你以后生的小孩比这更可爱,前提是找个外国人。囧~爱情,需要猿粪啊。
2013年9月30号3点31分 高铁 上海到苏州
再见,上海。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写的:
“那一年我二十岁,在我一生中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的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彩···”
那一年,我二十岁,在我一生中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的奢望,我还能爱,还能吃,还在一瞬间,变成一朵怀抱过上海这个城市的云彩,俯瞰过它,拥有过它的美好。
希望随着年纪,增长的是智慧,而不是体重和自卑。
因为年轻啊,就该带上所有的沉重,拔腿就跑。
而我下一站,就是那个梦想中的鼓浪屿。
1 ——2013年10月1号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