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和他的三本童书
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E.B怀特,1899—1985)可以说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童书作家,也是我最热爱的童书作家之一。不过在美国文学史上,怀特其实不是以儿童文学名世的,而是以散文、随笔著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怀特供职于《纽约客》杂志,撰写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和诗歌。怀特的散文随笔文风冷峻清丽,辛辣幽默,有评论称,作为《纽约客》主要撰稿人的怀特“一手奠定了影响深远的《纽约客》文风”。由于怀特在散文创作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他在生前即获得多项殊荣:1971年,荣获美国“国家文学奖章”;1973年,被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50名永久院士之一;1978年,荣获普利策特别文艺奖……
就创作精力的投入而言,怀特在儿童文学方面只是“偶一为之”,总共只创作了三本儿童文学作品:1945年的《精灵鼠小弟》,1952年的《夏洛的网》,1970年的《吹小号的天鹅》。然而,这三部作品无一例外都成为了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尤其是《夏洛的网》,在全世界范围内几乎是唯一和《小王子》媲美的作品,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出版50年来,拥有20多种文字的译本,发行近千万册。1976年,美国《出版周刊》做的一次读者调查中,这本童话位居“美国十佳儿童文学名著”中的第一名,可见它受欢迎的程度。
中文版的《夏洛的网》估计最早的版本是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康馨的译本——这个译本至今仍然有着超高的好评,尤其是文青聚集的豆瓣——很多人都还在怀念这个译本。可惜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获得这本书的版权后,并没有采用康馨的译本。不过,对于普通读者而言,任溶溶译本也是很值得阅读的好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出版现行的《夏洛的网》任溶溶译本以来,我至少买过7本以上——用于送人。(顺便说一下,像怀特的《夏洛的网》这类图书我认为才是真正好的儿童礼品书——好的礼物,不在于价钱高低与形式华美,而在于内容;一本薄薄的小书常常会奠定一个人一生的精神与人格底色。现在市面流行的那些装帧精美、几大册的套装少儿礼品书其实大多华而不实,一般是不看书的人才把这类书买来送礼的。)
怀特充满着对这个世界无限的关爱、温情与憧憬,因此,他的几本童书,都充盈着对人性的尊重,对卑微者价值的肯定,对生命的赞美与眷恋。《夏洛的网》写友谊,《吹小号的天鹅》写自我价值的实现,《精灵鼠小弟》写平等的爱……每个卑微的生命,都有平等的生命价值与崇高的生命尊严。这几本书,都不仅是写给孩子的,更是写给成人的。
《夏洛的网》写一只落脚猪威尔伯和一只蜘蛛夏洛的故事。小猪生下来就差点不能存活,经过小女孩弗恩的全力救护才得以生存。在弗恩的照护下,小猪慢慢长大,等着它的命运却是成为圣诞节时的盘中大餐,这个悲凉的结果让威尔伯心惊胆寒。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让我来帮你。”于是夏洛用它的网在猪棚中织出“王牌猪”、“朱克曼的名猪”等字样,那些被人类视为奇迹的字让威尔伯的命运逆转,终于得到了比赛的特别奖和一个安享天命的未来。但就在这时,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怀特用一张柔韧的蜘蛛网,为我们编织起一张关于生命与友谊的神奇网络,沐浴着爱的和煦光芒,浸润了无尽的浪漫理想。
在苗苗差不多4岁的时候,我开始尝试给她读《夏洛的网》。原本以为这样的长篇她不会感兴趣,没想到她居然听得津津有味,连续多个晚上要我继续给她念“小猪威尔伯”的故事,而每次读《夏洛的网》,我都常读常新,总会有新的感动。
《吹小号的天鹅》写了一只生来就哑巴的雄天鹅路易斯。为了说出自己的想法,路易斯学会了在石板上写字。可是其他天鹅是不认字的,路易斯还是没办法向它心爱的雌天鹅倾诉衷肠。天鹅爸爸虽然喜欢夸夸其谈,但却坚信自己的儿子虽然发不出声音,他也有自己不可取代的价值和尊严。于是他冒险从乐器店里偷来了小号。在父亲的帮助下,路易斯终于从小号里吹出了心底深处的歌。乐声不仅打动了塞蕾娜,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赞赏。
《精灵鼠小弟》写一个叫斯图尔特的小孩,生下来只有两英寸高,模样活脱脱就是一只小老鼠。这样一个小家伙,在一般的家庭很可能没法得到父母的疼爱——不是被抛弃,就是被虐待。可是在斯特尔特家,除了那只名叫“野茉莉”的猫,一家人没有不喜欢他的,他得到全家人的呵护与疼爱。
怀特的书,几乎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段落都让人感动不已,闪烁着人性与智慧的光辉。《吹小号的天鹅》虽然写个人价值的实现,但在一些段落也写到了“近乎理想”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我们在《窗边的小豆豆》《夏山学校》里也不难看到,但怀特的书中显得更为亲切。我们看书中的这一段:
老师问:“萨姆,如果一个人一小时能走三英里,四小时他能走多少英里?”
“这要看他走完第一个小时以后有多累。”萨姆回答说。
其他学生吵起来了。斯纳格小姐叫大家安静下来。
“萨姆说得很对,”她说,“这个问题我以前倒没有这样考虑过。我一直认为那个人四小时可以走十二英里。不过萨姆说不定是对的:走完第一个小时以后,那个人可能不会觉得那么精神十足了。他可能拖着腿走。他可能慢下来。”
——这就是E.B.怀特。伟大的怀特!
就创作精力的投入而言,怀特在儿童文学方面只是“偶一为之”,总共只创作了三本儿童文学作品:1945年的《精灵鼠小弟》,1952年的《夏洛的网》,1970年的《吹小号的天鹅》。然而,这三部作品无一例外都成为了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尤其是《夏洛的网》,在全世界范围内几乎是唯一和《小王子》媲美的作品,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出版50年来,拥有20多种文字的译本,发行近千万册。1976年,美国《出版周刊》做的一次读者调查中,这本童话位居“美国十佳儿童文学名著”中的第一名,可见它受欢迎的程度。
![]() |
中文版的《夏洛的网》估计最早的版本是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康馨的译本——这个译本至今仍然有着超高的好评,尤其是文青聚集的豆瓣——很多人都还在怀念这个译本。可惜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获得这本书的版权后,并没有采用康馨的译本。不过,对于普通读者而言,任溶溶译本也是很值得阅读的好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出版现行的《夏洛的网》任溶溶译本以来,我至少买过7本以上——用于送人。(顺便说一下,像怀特的《夏洛的网》这类图书我认为才是真正好的儿童礼品书——好的礼物,不在于价钱高低与形式华美,而在于内容;一本薄薄的小书常常会奠定一个人一生的精神与人格底色。现在市面流行的那些装帧精美、几大册的套装少儿礼品书其实大多华而不实,一般是不看书的人才把这类书买来送礼的。)
怀特充满着对这个世界无限的关爱、温情与憧憬,因此,他的几本童书,都充盈着对人性的尊重,对卑微者价值的肯定,对生命的赞美与眷恋。《夏洛的网》写友谊,《吹小号的天鹅》写自我价值的实现,《精灵鼠小弟》写平等的爱……每个卑微的生命,都有平等的生命价值与崇高的生命尊严。这几本书,都不仅是写给孩子的,更是写给成人的。
《夏洛的网》写一只落脚猪威尔伯和一只蜘蛛夏洛的故事。小猪生下来就差点不能存活,经过小女孩弗恩的全力救护才得以生存。在弗恩的照护下,小猪慢慢长大,等着它的命运却是成为圣诞节时的盘中大餐,这个悲凉的结果让威尔伯心惊胆寒。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让我来帮你。”于是夏洛用它的网在猪棚中织出“王牌猪”、“朱克曼的名猪”等字样,那些被人类视为奇迹的字让威尔伯的命运逆转,终于得到了比赛的特别奖和一个安享天命的未来。但就在这时,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怀特用一张柔韧的蜘蛛网,为我们编织起一张关于生命与友谊的神奇网络,沐浴着爱的和煦光芒,浸润了无尽的浪漫理想。
![]() |
在苗苗差不多4岁的时候,我开始尝试给她读《夏洛的网》。原本以为这样的长篇她不会感兴趣,没想到她居然听得津津有味,连续多个晚上要我继续给她念“小猪威尔伯”的故事,而每次读《夏洛的网》,我都常读常新,总会有新的感动。
《吹小号的天鹅》写了一只生来就哑巴的雄天鹅路易斯。为了说出自己的想法,路易斯学会了在石板上写字。可是其他天鹅是不认字的,路易斯还是没办法向它心爱的雌天鹅倾诉衷肠。天鹅爸爸虽然喜欢夸夸其谈,但却坚信自己的儿子虽然发不出声音,他也有自己不可取代的价值和尊严。于是他冒险从乐器店里偷来了小号。在父亲的帮助下,路易斯终于从小号里吹出了心底深处的歌。乐声不仅打动了塞蕾娜,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赞赏。
《精灵鼠小弟》写一个叫斯图尔特的小孩,生下来只有两英寸高,模样活脱脱就是一只小老鼠。这样一个小家伙,在一般的家庭很可能没法得到父母的疼爱——不是被抛弃,就是被虐待。可是在斯特尔特家,除了那只名叫“野茉莉”的猫,一家人没有不喜欢他的,他得到全家人的呵护与疼爱。
![]() |
怀特的书,几乎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段落都让人感动不已,闪烁着人性与智慧的光辉。《吹小号的天鹅》虽然写个人价值的实现,但在一些段落也写到了“近乎理想”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我们在《窗边的小豆豆》《夏山学校》里也不难看到,但怀特的书中显得更为亲切。我们看书中的这一段:
老师问:“萨姆,如果一个人一小时能走三英里,四小时他能走多少英里?”
“这要看他走完第一个小时以后有多累。”萨姆回答说。
其他学生吵起来了。斯纳格小姐叫大家安静下来。
“萨姆说得很对,”她说,“这个问题我以前倒没有这样考虑过。我一直认为那个人四小时可以走十二英里。不过萨姆说不定是对的:走完第一个小时以后,那个人可能不会觉得那么精神十足了。他可能拖着腿走。他可能慢下来。”
——这就是E.B.怀特。伟大的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