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日记3 -- 看《天堂电影院》引起的回忆
童年、少年、青年的回忆永远那么难忘,那是因为伴随着成长的记忆。虽然我没有电影《天堂电影院》里的主人公那样刻骨铭心的事件,但小时候看电影的回忆至今想来仍然感到亲切。
60年代出生的我们,看场电影是很难得的娱乐。影片当中的影院跑片、露天影院等等情景让我不禁莞尔,我们那时也有这种类似的经历。记得上小学前,有一次邻居家的大姐姐要带我去看电影《地道战》,我兴奋地不肯睡午觉了,爸爸就训斥我说不睡午觉就不许去看,拗不过爸爸,不情不愿地躺到床上辗转反侧。后来快到出发时间了,我还和他赌气,生气不肯起来,装睡着了,结果电影没看成,那时每每想起来就懊悔不已。小时候夏天的影院里有冷气,外面热得汗流浃背,一走近影院,里面凉气扑面而来,有时候还会朝观众洒一种香水,洒在身上凉凉的,很香,有一年夏天妈妈带我和弟弟去看电影时,就碰到过这种经历,印象尤其深。有次晚上看完朝鲜电影《看不见的战线》,回家走在漆黑的木楼梯上,想起电影里的情景,吓得紧紧地抓住妈妈的手掌,那一晚都睡不着觉,所以现在我都很少看恐怖片、惊悚片。中学时搬了家,附近没有影院,要乘车到市中心或者步行一小时那么远的影院去看。大学到外地上学,我们学校的礼堂小,电影都在露天放映,每次都是早早地搬了凳子占好位子,夏天还好,冬天时就得大衣、帽子、手套全副武装,一边看电影,一边跺脚,那个冷啊。偶尔电影放到中途下起了雨,很多学生还是穿着雨衣或撑着伞非看完不可。那时候看的电影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悲惨世界》、《卡桑德拉大桥》、《生死恋》等等。30年后的今年回母校聚会,那个露天影院已经无影无踪,那块空地是变成了一条道路还是在那儿建起了一栋高楼?
那时好看的电影看好几遍也是常事,像《罗马假日》、《音乐之声》就看了好几遍。后来家附近建了一座文化宫,看电影很方便,电影票也慢慢地贵了起来。80年代家里买了电视机,渐渐地就不太上影院看电影了,除非有特别想看的片子。《天堂电影院》里,那个影院最后拆了要建一座停车场,老影院随着一声爆破声,永远地消失,让人唏嘘。我娘家附近的文化宫后来也因为观众越来越少,变成娱乐城,前两年又拆掉了重建,成了一座崭新的图书馆,结局很好。
现在已经多年不上影院看电影了,都是在电脑上看,方便得很,但看电影的氛围、心境完全不同了,好像也失去了许多别样的乐趣。。。。。。
60年代出生的我们,看场电影是很难得的娱乐。影片当中的影院跑片、露天影院等等情景让我不禁莞尔,我们那时也有这种类似的经历。记得上小学前,有一次邻居家的大姐姐要带我去看电影《地道战》,我兴奋地不肯睡午觉了,爸爸就训斥我说不睡午觉就不许去看,拗不过爸爸,不情不愿地躺到床上辗转反侧。后来快到出发时间了,我还和他赌气,生气不肯起来,装睡着了,结果电影没看成,那时每每想起来就懊悔不已。小时候夏天的影院里有冷气,外面热得汗流浃背,一走近影院,里面凉气扑面而来,有时候还会朝观众洒一种香水,洒在身上凉凉的,很香,有一年夏天妈妈带我和弟弟去看电影时,就碰到过这种经历,印象尤其深。有次晚上看完朝鲜电影《看不见的战线》,回家走在漆黑的木楼梯上,想起电影里的情景,吓得紧紧地抓住妈妈的手掌,那一晚都睡不着觉,所以现在我都很少看恐怖片、惊悚片。中学时搬了家,附近没有影院,要乘车到市中心或者步行一小时那么远的影院去看。大学到外地上学,我们学校的礼堂小,电影都在露天放映,每次都是早早地搬了凳子占好位子,夏天还好,冬天时就得大衣、帽子、手套全副武装,一边看电影,一边跺脚,那个冷啊。偶尔电影放到中途下起了雨,很多学生还是穿着雨衣或撑着伞非看完不可。那时候看的电影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悲惨世界》、《卡桑德拉大桥》、《生死恋》等等。30年后的今年回母校聚会,那个露天影院已经无影无踪,那块空地是变成了一条道路还是在那儿建起了一栋高楼?
那时好看的电影看好几遍也是常事,像《罗马假日》、《音乐之声》就看了好几遍。后来家附近建了一座文化宫,看电影很方便,电影票也慢慢地贵了起来。80年代家里买了电视机,渐渐地就不太上影院看电影了,除非有特别想看的片子。《天堂电影院》里,那个影院最后拆了要建一座停车场,老影院随着一声爆破声,永远地消失,让人唏嘘。我娘家附近的文化宫后来也因为观众越来越少,变成娱乐城,前两年又拆掉了重建,成了一座崭新的图书馆,结局很好。
现在已经多年不上影院看电影了,都是在电脑上看,方便得很,但看电影的氛围、心境完全不同了,好像也失去了许多别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