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斯医生 阿三走了
![]() |
《六尺之下》和《豪斯医生》是让我对生死的认知发生巨大改变的两部经典美剧,在国内根本不可能看到这种题材的影视作品,之所以怒骂光腚总局,就是因为视野狭隘的他们根本不了解,他们打压的是什么,屏蔽的是什么。
等到凌晨一点,汉化终于出来了,看似残忍的剧透变成了现实,三只小鸭子里貌似最乐观的阿三饮弹自杀了。本来以为是编剧无情,上官网才知道原来是阿三谋了正职,走上了政治的道路,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年轻时潇洒过,当时机到了,能够在更重要的领域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一部普通的影视作品终究比不过一条法令,一个普通的角色的感召力也无法和政客相提并论。
《豪斯》是伟大级的美剧,可是阿三再惊艳也不过只是六号颠倒成九号败部复活,然后凭借着过人的判断力、执行力和魄力为豪斯筛除误诊的小诊断医师,喜欢他憨厚外表下隐藏不住的睿智和幽默,可是也仅此而已,有了劳瑞,所有人都是黯淡的。也只有当阿三的角色被砍后,回头看他的表演,才发现原来这个角色这么出彩。
有人说阿三被砍的太突兀,毫无意义,其实仔细想想看,我们真的了解自己身边的人么?我们真的关心、关注、关怀过身边的人么?每个人都经历过生命里重要的人的离开,可是有几个人问过自己,走的那个人,是否就是自己印象里的那个人。
姥爷走了很多年了,可是现在他在我脑海里的印象仅剩下了几个亲戚的残缺回忆,还有众口一词他对我的疼爱,姥姥也走了,同样的,我其实根本不了解这个人,我们朝夕相处过很多年,可我对她一无所知,爷爷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甚至不认为自己认识他,奶奶是和我生活在一起最久的人,可我甚至从未注意到她是否曾有过伤心……亲人如此,朋友更不用说了,在一起编制快乐的回忆,营造喜乐的气氛,这似乎就是朋友间最常做的事情,可是对于彼此的了解却仅限于表面和台面。很多成年男人,喜欢强调自己的朋友多,路子广,可当他们步入暮年,却发现随着社会角色的脱离,朋友也变得稀缺起来了,再也找不到给王局长拨电话的理由,再也想不出给王秘书要车的底气,再也寻不到去老张渔场垂钓的自然,再也拼不到以前那么多的饭局酒友。一个人静下来,才会惊讶的问自己,这些人,到底都是谁跟谁啊?
也许这就是阿三留给豪斯迷的最有价值的一个问题吧。
至于阿三留给影迷最惊艳的一瞥,还停留在当初他把号码牌颠倒过来的时刻,我想那一刻,为13铺的所有梗,都变得乏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