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游记(2)
坐上火车去拉萨,好像是一件很文艺浪漫的事情。但如果是跟另外六个异常欢乐的小伙伴去的话,哈哈,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默默看风景的我事后被指责一出去玩就摆臭脸不爱说话。事实上除了看风景之外,其他时间基本开启睡眠状态,脸臭,好吧,就当是我的长相问题,没有其它可行的解释了。
在青藏铁路那一段,可以说是我青藏之行中最美的风景之一。好几次火车临时停车,心里好想下去溜达一圈,近距离接触美到令人惊讶的山山水水。从西宁站出发已是晚上,皎洁的圆月,薄薄的几片云,天空是很纯净很纯净的深蓝色。地广人稀的高原,晚上并没有什么人家的点点灯火。窗外,好像一切都陷在黛色的寂静里。
上车不久后便入睡,醒来即是清晨,借着一点点亮光可以看到外面平坦稀疏的草地,橘色的太阳慢慢从地平线上升起,光线柔柔的,将草地上的几汪浅水映成金黄,在灰暗的背景下闪闪发亮。这样的情景会让人知道以日出形容希望是多么贴切,一轮红日在漫长的夜晚之后带来的是喷薄的生命力。天慢慢亮了,风景变得清晰,离铁轨不远处稀稀拉拉的站着几只藏野驴,我第一眼以为是藏羚羊,在车厢里大叫大跳了半天(爸爸有认真叮嘱我去西藏了一定要看藏羚羊,所以请理解我激动的心情)抓拍了好几张照片,后来才知道是空欢喜一场,原谅我的无知。
到中午时分,窗外的景色慢慢变得荒凉,,土黄色的山丘,裸露的大地,干涸的河道还留有流水的印记,路边是一根一根笔直平行的水泥电线杆,灰色的公路像一条细带一样在这样壮阔的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湛蓝的天空与土黄色的地面形成巨大的反差。那么荒凉,可是那么美,就像旅游杂志上那种印刷精美的风景大图。几个小时,一直是不断的重复,同样土黄色的山丘,如沧桑岁月在老人额头刻下的皱纹一般的沟壑,细长的公路,偶尔出现的骑行车队。太阳把电线杆的影子拉得很长,看起来很孤独。
过了很久很久,不断重复的景色让我以为陷入昏沉的梦境,远处开始出现戴着着白色高帽的雪山,连连绵绵,没有植被,光溜溜的山体,却顶着皑皑的白雪。天空中的云白的很厚重,只是看着就能感觉到它松软的触感,在山丘间投下灰色的阴影。我们离雪山越来越近,地面也开始有了低矮的野草。再远处的雪山也都有了绿色的外套。白云和雪顶相互映衬。
措那湖是不可不说的惊喜,从火车上可以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颜色由近到远越来越深,最远处是美得不可方物的的青色,作为生活在南方的姑娘来说,湖见得并不少,而这样一个完全没有经过人工开发,这般祥和宁静的湖,确是从未见过。湖边草地上散布着小羊羔,白顶的藏式帐篷旁飘起缕缕炊烟。此生,愿在湖边做一个牧羊人。
在青藏铁路那一段,可以说是我青藏之行中最美的风景之一。好几次火车临时停车,心里好想下去溜达一圈,近距离接触美到令人惊讶的山山水水。从西宁站出发已是晚上,皎洁的圆月,薄薄的几片云,天空是很纯净很纯净的深蓝色。地广人稀的高原,晚上并没有什么人家的点点灯火。窗外,好像一切都陷在黛色的寂静里。
上车不久后便入睡,醒来即是清晨,借着一点点亮光可以看到外面平坦稀疏的草地,橘色的太阳慢慢从地平线上升起,光线柔柔的,将草地上的几汪浅水映成金黄,在灰暗的背景下闪闪发亮。这样的情景会让人知道以日出形容希望是多么贴切,一轮红日在漫长的夜晚之后带来的是喷薄的生命力。天慢慢亮了,风景变得清晰,离铁轨不远处稀稀拉拉的站着几只藏野驴,我第一眼以为是藏羚羊,在车厢里大叫大跳了半天(爸爸有认真叮嘱我去西藏了一定要看藏羚羊,所以请理解我激动的心情)抓拍了好几张照片,后来才知道是空欢喜一场,原谅我的无知。
到中午时分,窗外的景色慢慢变得荒凉,,土黄色的山丘,裸露的大地,干涸的河道还留有流水的印记,路边是一根一根笔直平行的水泥电线杆,灰色的公路像一条细带一样在这样壮阔的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湛蓝的天空与土黄色的地面形成巨大的反差。那么荒凉,可是那么美,就像旅游杂志上那种印刷精美的风景大图。几个小时,一直是不断的重复,同样土黄色的山丘,如沧桑岁月在老人额头刻下的皱纹一般的沟壑,细长的公路,偶尔出现的骑行车队。太阳把电线杆的影子拉得很长,看起来很孤独。
过了很久很久,不断重复的景色让我以为陷入昏沉的梦境,远处开始出现戴着着白色高帽的雪山,连连绵绵,没有植被,光溜溜的山体,却顶着皑皑的白雪。天空中的云白的很厚重,只是看着就能感觉到它松软的触感,在山丘间投下灰色的阴影。我们离雪山越来越近,地面也开始有了低矮的野草。再远处的雪山也都有了绿色的外套。白云和雪顶相互映衬。
措那湖是不可不说的惊喜,从火车上可以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颜色由近到远越来越深,最远处是美得不可方物的的青色,作为生活在南方的姑娘来说,湖见得并不少,而这样一个完全没有经过人工开发,这般祥和宁静的湖,确是从未见过。湖边草地上散布着小羊羔,白顶的藏式帐篷旁飘起缕缕炊烟。此生,愿在湖边做一个牧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