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小林
小林是老公的同学,同楼层里不同的实验室,走廊里遇到了会停下来聊聊学术的那种关系,不算亲近。再加上一个是平翘不分的东北大汉,一个是斯文邹邹的台湾小生,似乎更加没法有太多深入交流。老公性独,不喜好到处呼朋引伴,但却颇有几次提过楼里有个台湾小伙倒还能聊几句,于是我也就顺便记住了。要知道,他们这些整天醉心科研的呆子,特别不容易有朋友。
我念书不优,闲不住便去了当地华人超市打工,收银兼收推车,一周下来见过本地所有华人,更不用提在学校念书的这帮留学生。大约是我愚钝抑或脸皮实在太厚,总之是没觉出这份工有何丢人之处,但不曾想老公系里的大陆同学们,绝大多数一进超市见到我有如被马蜂蜇到,替我窘迫,呜呜诺诺对我的招呼十分无所适从,最夸张一个竟还是自己的同乡,当年同一小学同一中学一起读上来,认出我后竟然眼神躲闪还背过身去。
得空时我常环顾四周,莫非此地并非超市,而是一间青楼不成。
只有小林一人例外,每次进门就笑着寒暄,他不讲累不累做得惯不惯,只讲台湾肉松怎么入菜好吃,冷柜里的小笼包不够正宗,桂冠比三井的汤圆更软糯。他结账走后经理问我,这小伙儿跟你老公挺熟吧,我耸耸肩,心里生出几分莫名的感激。
再后来家里搬家,交友稀疏的劣势一下子凸显,除了同一实验室里不得不来的小学弟,老公就只请到台胞小林来助一臂之力。小林拉来一个小车,经验丰富地装车,卸货,搬运,十分卖力,相形之下显得挑些折椅拿着就走的小学弟有些力薄,更别提学弟还永远有只手揣在兜里。搬完家我们请吃饭,小林抱着一大碗牛肉面吃得很满足,小学弟菜单里选了又选,啤酒就着核桃虾也吃得很满足。饭后小林一再跟我们讲太破费了,十分感谢。小学弟累得回家睡觉去了。
之后老公先毕业,我们离开大雪纷飞的中西部,工作落在西海岸,于是安家落户,转眼冬去春来又两载。
女儿将要出生时接到小林电话,说拿到我们这里一间大公司的面试,不日就来。面试结束当晚我挺着大肚和老公尽地主之谊,问他川菜怎样,本地最是popular,他说孕妇想吃什么就来什么,他最能吃辣。那晚我馋虫大起,满桌水煮肉片之辈,吃得十分欢畅,小林也添了几次饭,想必吃得很爽。
一月之后小林如愿拿到工作,全家抵达本市,这才知道他多么神通广大,读书期间还插空和远在加州的老婆生了一女一儿,眼下正是女儿乱跑儿子乱爬的好时候。老公说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别客气,比如你现在暂时没车,要去哪里可以载你过去,我向公司请一会儿假走开一下没有问题。小林点头答应满口道谢。
可老公的电话却从未在上班时间响起。下班后电话过去,小林说,查了一下公路交通,不算不方便,不直达的,走走也就到了,你上班最是要紧。
可是在美国,多数地方是城乡结合部,公车一等半小时,走走就到的地方,也至少要个把小时,大夏天里,两英里走出去,连个阴凉地儿都遇不到。
又是半月过去,一日小林终于打来电话,询问儿医有无好介绍,是小儿子有些发烧。隔天我和老公决定过去探望,去前电话小林,说晚饭后顺便过去坐坐,看看孩子。小生林说要来就晚饭一起嘛,我做了卤肉饭,很方便的。没出息的老公一听有卤肉饭,哪里还记得商定的晚饭后再去,不给人家添麻烦。立时满口答应下来。
饭点到达小林一家新租的公寓,一开门满屋子香,桌上已摆好了牛肚,卤豆腐和绿色小菜。我们一阵愧疚--------儿子还在生病,女儿正调皮捣蛋,还要下厨招待客人。有孩子的人都懂这状况有多难搞,恨不得一整年不要有客人来访。上桌吃饭,才发现小林还为老陕的我,特意做了一碗汤面条。
席间聊到下厨与料理,小林得意show出他的神器,meat slicer,一台切肉片机。哈,在肉片加工奇贵的美帝,有一台切肉片机,吃火锅岂不爽死个人呐。心中暗叹小林真是会过,有夫如此,妻复何求哉。
走的时候小林老婆塞过一个礼物袋,一件婴儿连体衣,送给女儿的,尺寸正好再半个月不到就能穿。
中秋节邀请朋友,也邀请小生一家四口来家里一起过。小林抱着孩子,背着大包,牵着老婆,老婆提着美心的月饼集锦礼盒,中秋月饼货架上最贵的那一种。放下大包,小林取出了切肉片机和四磅牛肉,挽起袖子切起肉,不一会儿就两大盆。那顿火锅因为这两大盆肉,男士们无不尽欢。北美华人聚餐开趴,常常一家host好几家,所以客人带些食物以减轻主人工作量,靠着大家的默契,也算是个不成文的规矩。一屋子人,朋友,朋友带来的朋友,不少是公司的高管,住半山的别墅,孩子上私校,老婆背名包,有带一颗大白菜的,有带一盘海带丝的,有说带了零食但不能先拿进来怕孩子们看见了不吃饭的。小林,是所有男士们中唯一还未入职,没有收入的一个。
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小林一直从三鲜锅里夹东西吃,原来他竟是不吃辣的。难怪那日川菜馆他添了好几次饭。
party上孩子们楼上楼下噔噔噔追逐嬉戏,不一会儿就有孩子扯起了窗帘,那孩子妈妈笑着看着孩子对老公说:“窗帘扯坏了给你赔”;不一会儿,那孩子又拿笔在墙上信手创作起来,那妈妈拦下,扭头笑着对我说,“给你推荐个好东西,magic eraser!用它擦擦就掉了。"
几小时下来我神经已由高度紧张转为深度麻痹,退身于人群后面,刚好看见小林女儿蜷在沙发边,手首伏地,轻声耳语:“糯米,请你出来好不好?我摸摸你好不好?”小林老婆在旁边说,“你要轻一点哦,不可以吓坏它。”
糯米是我养的猫咪。party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那个说会弄坏了窗帘会赔我的妈妈,问我为什么不把糯米关起来,吓坏了孩子怎么办。
后来和妈妈聊起那天party的客人,妈妈说,她跟客人一一打招呼,客人大都哼哈应付一下,一副老妈就是老妈子的不屑,唯有小林过来与妈妈握手,感谢妈妈为party做的点心。“小林的手哪里像个搞学术的读书人的手哇,糙得像个庄稼汉,”妈妈叹口气,又说,“有这样一双手的男人,必定热爱生活,踏实肯干,一步一个脚印,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嗯,他还很懂礼貌。”我补充。
“对,他还很懂礼貌。” 妈妈也重复着。
我念书不优,闲不住便去了当地华人超市打工,收银兼收推车,一周下来见过本地所有华人,更不用提在学校念书的这帮留学生。大约是我愚钝抑或脸皮实在太厚,总之是没觉出这份工有何丢人之处,但不曾想老公系里的大陆同学们,绝大多数一进超市见到我有如被马蜂蜇到,替我窘迫,呜呜诺诺对我的招呼十分无所适从,最夸张一个竟还是自己的同乡,当年同一小学同一中学一起读上来,认出我后竟然眼神躲闪还背过身去。
得空时我常环顾四周,莫非此地并非超市,而是一间青楼不成。
只有小林一人例外,每次进门就笑着寒暄,他不讲累不累做得惯不惯,只讲台湾肉松怎么入菜好吃,冷柜里的小笼包不够正宗,桂冠比三井的汤圆更软糯。他结账走后经理问我,这小伙儿跟你老公挺熟吧,我耸耸肩,心里生出几分莫名的感激。
再后来家里搬家,交友稀疏的劣势一下子凸显,除了同一实验室里不得不来的小学弟,老公就只请到台胞小林来助一臂之力。小林拉来一个小车,经验丰富地装车,卸货,搬运,十分卖力,相形之下显得挑些折椅拿着就走的小学弟有些力薄,更别提学弟还永远有只手揣在兜里。搬完家我们请吃饭,小林抱着一大碗牛肉面吃得很满足,小学弟菜单里选了又选,啤酒就着核桃虾也吃得很满足。饭后小林一再跟我们讲太破费了,十分感谢。小学弟累得回家睡觉去了。
之后老公先毕业,我们离开大雪纷飞的中西部,工作落在西海岸,于是安家落户,转眼冬去春来又两载。
女儿将要出生时接到小林电话,说拿到我们这里一间大公司的面试,不日就来。面试结束当晚我挺着大肚和老公尽地主之谊,问他川菜怎样,本地最是popular,他说孕妇想吃什么就来什么,他最能吃辣。那晚我馋虫大起,满桌水煮肉片之辈,吃得十分欢畅,小林也添了几次饭,想必吃得很爽。
一月之后小林如愿拿到工作,全家抵达本市,这才知道他多么神通广大,读书期间还插空和远在加州的老婆生了一女一儿,眼下正是女儿乱跑儿子乱爬的好时候。老公说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别客气,比如你现在暂时没车,要去哪里可以载你过去,我向公司请一会儿假走开一下没有问题。小林点头答应满口道谢。
可老公的电话却从未在上班时间响起。下班后电话过去,小林说,查了一下公路交通,不算不方便,不直达的,走走也就到了,你上班最是要紧。
可是在美国,多数地方是城乡结合部,公车一等半小时,走走就到的地方,也至少要个把小时,大夏天里,两英里走出去,连个阴凉地儿都遇不到。
又是半月过去,一日小林终于打来电话,询问儿医有无好介绍,是小儿子有些发烧。隔天我和老公决定过去探望,去前电话小林,说晚饭后顺便过去坐坐,看看孩子。小生林说要来就晚饭一起嘛,我做了卤肉饭,很方便的。没出息的老公一听有卤肉饭,哪里还记得商定的晚饭后再去,不给人家添麻烦。立时满口答应下来。
饭点到达小林一家新租的公寓,一开门满屋子香,桌上已摆好了牛肚,卤豆腐和绿色小菜。我们一阵愧疚--------儿子还在生病,女儿正调皮捣蛋,还要下厨招待客人。有孩子的人都懂这状况有多难搞,恨不得一整年不要有客人来访。上桌吃饭,才发现小林还为老陕的我,特意做了一碗汤面条。
席间聊到下厨与料理,小林得意show出他的神器,meat slicer,一台切肉片机。哈,在肉片加工奇贵的美帝,有一台切肉片机,吃火锅岂不爽死个人呐。心中暗叹小林真是会过,有夫如此,妻复何求哉。
走的时候小林老婆塞过一个礼物袋,一件婴儿连体衣,送给女儿的,尺寸正好再半个月不到就能穿。
中秋节邀请朋友,也邀请小生一家四口来家里一起过。小林抱着孩子,背着大包,牵着老婆,老婆提着美心的月饼集锦礼盒,中秋月饼货架上最贵的那一种。放下大包,小林取出了切肉片机和四磅牛肉,挽起袖子切起肉,不一会儿就两大盆。那顿火锅因为这两大盆肉,男士们无不尽欢。北美华人聚餐开趴,常常一家host好几家,所以客人带些食物以减轻主人工作量,靠着大家的默契,也算是个不成文的规矩。一屋子人,朋友,朋友带来的朋友,不少是公司的高管,住半山的别墅,孩子上私校,老婆背名包,有带一颗大白菜的,有带一盘海带丝的,有说带了零食但不能先拿进来怕孩子们看见了不吃饭的。小林,是所有男士们中唯一还未入职,没有收入的一个。
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小林一直从三鲜锅里夹东西吃,原来他竟是不吃辣的。难怪那日川菜馆他添了好几次饭。
party上孩子们楼上楼下噔噔噔追逐嬉戏,不一会儿就有孩子扯起了窗帘,那孩子妈妈笑着看着孩子对老公说:“窗帘扯坏了给你赔”;不一会儿,那孩子又拿笔在墙上信手创作起来,那妈妈拦下,扭头笑着对我说,“给你推荐个好东西,magic eraser!用它擦擦就掉了。"
几小时下来我神经已由高度紧张转为深度麻痹,退身于人群后面,刚好看见小林女儿蜷在沙发边,手首伏地,轻声耳语:“糯米,请你出来好不好?我摸摸你好不好?”小林老婆在旁边说,“你要轻一点哦,不可以吓坏它。”
糯米是我养的猫咪。party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那个说会弄坏了窗帘会赔我的妈妈,问我为什么不把糯米关起来,吓坏了孩子怎么办。
后来和妈妈聊起那天party的客人,妈妈说,她跟客人一一打招呼,客人大都哼哈应付一下,一副老妈就是老妈子的不屑,唯有小林过来与妈妈握手,感谢妈妈为party做的点心。“小林的手哪里像个搞学术的读书人的手哇,糙得像个庄稼汉,”妈妈叹口气,又说,“有这样一双手的男人,必定热爱生活,踏实肯干,一步一个脚印,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嗯,他还很懂礼貌。”我补充。
“对,他还很懂礼貌。” 妈妈也重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