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过几多命运
![]() |
《算命》中截图,石珍珠为小猫搭建了一个屋子,小猫试探着住进去,石珍珠很开心。
1、社会学“游民”
看完徐童的《算命》之后在豆瓣上翻了一遍所有的评论,因为不清楚“游民”的概念,就顺手百度了一下,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的对比很有意思。百度百科直接定义为不务正业的人、流离失所的人。包括乞丐娼妓等;而维基百科定义为“”露宿者,认为成为露宿者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职业特性,比如占卜。当然,后者来自台湾。
正好也看到有关解释,《水浒传》里的人们也是一群游民,由此也能理解为什么《算命》使用章节式的标题了,这里讲的也是一个江湖。不过还没有读过王学泰先生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且从百度百科里断章取义下,有设计者对“游民”的姿态。
2、算命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交易
片子里算命的人很多,有时候是找算命先生算,有时候是自己算。不管如何算都像是一种仪式或者一种交易。说是仪式,因为大多数人其实已经知道自己想要预知的内容的走向,需要有一种仪式,或者是一种暗示来加强,让自己相信。说是交易,则是希望“买”来安慰,除了跟人做交易,也跟神做交易。
有意思的镜头是有人向算命先生求算命,价格要九百九,熟人六百六,而背后则是算命先生的交易来源,这样的社会需求支撑着一个庞大的市场,各种道具均能购买到。
无益无害也无妨,算错了人家不怪你,还来找你,算对了,人家还得来感谢你。人家本身关注的就非对错,而是一个说法。
也有为自己算命的,为自己的境遇找一个说法,厉百程的哥哥就是这样解释自己家的不测的。从未有命在自己手上的感觉。
3、聪明的厉百程
厉百程很聪明,耍小聪明机灵,也有真聪明,是一个完整的形象。
4、幸福的珍珠
似乎只有她不关心命如何。
5、那时候,这时候,命运与自己的关系
后来算命的人已经不再相信算了。一面是价值的崩塌,一面是……
又是未完待续....写不下去啦,抓狂了!!!
-------------------华丽的分割线------------------------------------
瞌睡了,这最多算一篇观后感。
写给自己看还行,发现视野太糟糕了。这两天看崔卫平老师的影评,发现对历史不懂,木有自己完整的认识社会的体系,看不懂哇看不懂...解读作品全部都来自于自己的经历,非常有限。
又回到知识结构问题
还有感知能力弱的问题。
看到石珍珠把猫装在袋子里,急shi我了,一直在等猫出现,后来很奇怪,在哥哥家出现了,还给盖了屋子...又哈皮又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