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十日小记
来英国十日了,跟我想象中的远不一样。来之前我每天听歌剧跳芭蕾,想着来英国以后的日子也是这样声色犬马歌舞升平宝马香车锦帽貂裘...来了发现这里生活平静似海,每天走路去商业街买点东西,晒晒太阳,吃点面包薯条一天就算过了。
我以为这里会像简奥斯汀书里写的那样在山坡或者别墅跳一段圆舞,在家烤火时一个绅士骑马拜访讨论文学。后来发现奥斯汀没落贵族也至少是贵族,我们朴茨茅斯都没有一个贵族居住。
我以为在狄更斯故乡,绅士都是穿着黑色礼服,手持拐杖坐马车 路边全是油画般的卖花女孩,这里没有绅士没有马车,除了一排排长得一样的便宜小别墅就真的什么也没有,街上六点后就空无一人。
朴茨茅斯,我们第一次认识它是在新概念课文Our neighbour, Captain Charles Alison, will sail from Portsmouth tomorrow. We shall meet him at the harbour early in the morning. He will be in his small boat, Topsail.Tapsail is a famous little boat. It has sailed across the Atlantic many times. Captain Alison will set out at eight o'clock so we shall have plenty of time. We shall see his boat and then we shall say good- bye to him. He will be away for two months. We are very proud of him. He will take part in an important race across the Atlantic.
伦敦著名的特法拉广场Trafaga square 就是纪念纳尔逊将军打败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纳尔逊将军就是从朴茨茅斯出发指挥者胜利号HMS Warrior 打赢这场名垂青史的战争,这艘船就停在我家前面的港口,抬头可见,纳尔逊将军故居 就在我家旁边,高高的黑色大门庄严壮观,总觉得有纳尔逊将军英灵保护我,什么都不怕。
今天去Bath 参观罗马浴场,教堂,简奥斯汀故居 皇家新月楼royal cresent——像哪个电影里的场景。巴斯风光只要拆掉那些现代招牌,放几辆马车,几个打着阳伞穿维多利亚服饰的仕女走过就完全回到过去。全城奶黄色罗马建筑风格。当我走到Bath市中心就无语了。那的商场也叫Debenham 跟朴茅一样,那也满街的H&M, M&S, Tesco, Asda(房东说属于沃尔玛集团)。房东说整个英国只有一家连锁院线叫view。这完全是垄断市场,英国——市场经济的发起者,竟然不遵守经济规律,搞垄断,是我学西方经济学万万没想到的。
朴茨茅斯是英国三个海军基地之一,港内停着好几艘航母。介绍说这里有108所酒吧,我以为这里会像家里比海盗里的港口那样热闹,停泊在这的海员全都在酒馆喝酒,歌舞升平好不热闹,然后我在酒馆里跳舞,听他们讲远方不老泉的故事。结果这里冷冷清清 鬼也没有。
两百年前,纳尔逊将军从朴茨茅斯出发扬起英国国威,一百多年前,英国的海军、淘金者从朴茨茅斯出发航向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把英国的文明法治带向全世界,当他们离开,落后的小渔村全都变成有高高天际线的摩登都会。人们总说武汉是东方芝加哥我不信,可来到英国,伦敦之外的任何地方没有武汉繁华。
今日的英国还有什么可以从这里起航驶向世界?撒切尔夫人说,不需要警惕中国在未来的50年中国不会给世界输出新思想,可是二战后的英国也基本没有新思想带给世界呀?我们学习英国的都是他百多年前已经形成定式的制度。
我觉得今日之英国还是精英治国,极少数的精英制定好规则,百姓则默默玩这个游戏,no argue.之所以不argue是因为全名医疗及政府房 免费教育让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而这些都是中国没有实现被争论的很多的问题。但其实我认为两国人都只有生存权缺少发展权。英国人比较安分守旧,不谈政治;法国人则自由敢于质疑,我学法语被同化了。
从小我是受的英式教育。看听学里的sandy和sue的爸妈 去Picadelly 大街买皮裘,完全是50年代的高级中产阶级啊 如今谁住得起伦敦,买得起Piccadelly大街的皮裘?(除了中国游客)学一本50年代中上层阶级编的教材的悲剧是现在贵族没落,书中说的一切都变了,现在去餐厅吃饭,坐的士,剪头发都不用再给小费了。Sue的妈妈说 sometimes I do window shopping, 没有人打扰她,要她买什么东西。她逛街只去Harrods,selfridges,两家我都去了。小姐不停地说Can I help you?不好拒绝,而且Dior Chanel店员都是势利的中国小姐好吗?看你买不起都不过来服务。selfridges YSL化妆品的中国男店员特别蝇营狗苟说我现在很忙,你去那边买完香水再来找我,然后巴巴得去服务中东顾客了。你说Sandy和sue现在怎么样呢?40年代殷实中产家庭出生,应该受过良好教育成为专业人士,现在正是退休年纪。Sandy也许买了一艘游艇,闲时和一群老绅士出海喝芝华士。Sue也许穿着简约而不失奢华,在别墅里和Lily Liz等老朋友喝下午茶追忆往昔时光。Billy一定到老也是playboy,而Tom说不定是牛剑理科的终身教授。而我,在朴茨茅斯这座小城里,碰不到他们。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有一个中国的小伙伴去错了城市,在朴茨茅斯和他们擦身而过呢?
我以为这里会像简奥斯汀书里写的那样在山坡或者别墅跳一段圆舞,在家烤火时一个绅士骑马拜访讨论文学。后来发现奥斯汀没落贵族也至少是贵族,我们朴茨茅斯都没有一个贵族居住。
我以为在狄更斯故乡,绅士都是穿着黑色礼服,手持拐杖坐马车 路边全是油画般的卖花女孩,这里没有绅士没有马车,除了一排排长得一样的便宜小别墅就真的什么也没有,街上六点后就空无一人。
朴茨茅斯,我们第一次认识它是在新概念课文Our neighbour, Captain Charles Alison, will sail from Portsmouth tomorrow. We shall meet him at the harbour early in the morning. He will be in his small boat, Topsail.Tapsail is a famous little boat. It has sailed across the Atlantic many times. Captain Alison will set out at eight o'clock so we shall have plenty of time. We shall see his boat and then we shall say good- bye to him. He will be away for two months. We are very proud of him. He will take part in an important race across the Atlantic.
伦敦著名的特法拉广场Trafaga square 就是纪念纳尔逊将军打败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纳尔逊将军就是从朴茨茅斯出发指挥者胜利号HMS Warrior 打赢这场名垂青史的战争,这艘船就停在我家前面的港口,抬头可见,纳尔逊将军故居 就在我家旁边,高高的黑色大门庄严壮观,总觉得有纳尔逊将军英灵保护我,什么都不怕。
今天去Bath 参观罗马浴场,教堂,简奥斯汀故居 皇家新月楼royal cresent——像哪个电影里的场景。巴斯风光只要拆掉那些现代招牌,放几辆马车,几个打着阳伞穿维多利亚服饰的仕女走过就完全回到过去。全城奶黄色罗马建筑风格。当我走到Bath市中心就无语了。那的商场也叫Debenham 跟朴茅一样,那也满街的H&M, M&S, Tesco, Asda(房东说属于沃尔玛集团)。房东说整个英国只有一家连锁院线叫view。这完全是垄断市场,英国——市场经济的发起者,竟然不遵守经济规律,搞垄断,是我学西方经济学万万没想到的。
朴茨茅斯是英国三个海军基地之一,港内停着好几艘航母。介绍说这里有108所酒吧,我以为这里会像家里比海盗里的港口那样热闹,停泊在这的海员全都在酒馆喝酒,歌舞升平好不热闹,然后我在酒馆里跳舞,听他们讲远方不老泉的故事。结果这里冷冷清清 鬼也没有。
两百年前,纳尔逊将军从朴茨茅斯出发扬起英国国威,一百多年前,英国的海军、淘金者从朴茨茅斯出发航向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把英国的文明法治带向全世界,当他们离开,落后的小渔村全都变成有高高天际线的摩登都会。人们总说武汉是东方芝加哥我不信,可来到英国,伦敦之外的任何地方没有武汉繁华。
今日的英国还有什么可以从这里起航驶向世界?撒切尔夫人说,不需要警惕中国在未来的50年中国不会给世界输出新思想,可是二战后的英国也基本没有新思想带给世界呀?我们学习英国的都是他百多年前已经形成定式的制度。
我觉得今日之英国还是精英治国,极少数的精英制定好规则,百姓则默默玩这个游戏,no argue.之所以不argue是因为全名医疗及政府房 免费教育让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而这些都是中国没有实现被争论的很多的问题。但其实我认为两国人都只有生存权缺少发展权。英国人比较安分守旧,不谈政治;法国人则自由敢于质疑,我学法语被同化了。
从小我是受的英式教育。看听学里的sandy和sue的爸妈 去Picadelly 大街买皮裘,完全是50年代的高级中产阶级啊 如今谁住得起伦敦,买得起Piccadelly大街的皮裘?(除了中国游客)学一本50年代中上层阶级编的教材的悲剧是现在贵族没落,书中说的一切都变了,现在去餐厅吃饭,坐的士,剪头发都不用再给小费了。Sue的妈妈说 sometimes I do window shopping, 没有人打扰她,要她买什么东西。她逛街只去Harrods,selfridges,两家我都去了。小姐不停地说Can I help you?不好拒绝,而且Dior Chanel店员都是势利的中国小姐好吗?看你买不起都不过来服务。selfridges YSL化妆品的中国男店员特别蝇营狗苟说我现在很忙,你去那边买完香水再来找我,然后巴巴得去服务中东顾客了。你说Sandy和sue现在怎么样呢?40年代殷实中产家庭出生,应该受过良好教育成为专业人士,现在正是退休年纪。Sandy也许买了一艘游艇,闲时和一群老绅士出海喝芝华士。Sue也许穿着简约而不失奢华,在别墅里和Lily Liz等老朋友喝下午茶追忆往昔时光。Billy一定到老也是playboy,而Tom说不定是牛剑理科的终身教授。而我,在朴茨茅斯这座小城里,碰不到他们。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有一个中国的小伙伴去错了城市,在朴茨茅斯和他们擦身而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