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话梅子
杂话梅子
前两天我们一家去阜新体育场的玛瑙展览会走了一圈,看到有一大帐篷卖各种零食的,父亲买了一大包乌梅橄榄加梅干。吃着吃着我们就谈起了梅子的话题。
父亲提到张仲景认为梅子的药性是生津止渴兼利消化,关于前一个功用,我立刻想到了“望梅止渴”这个成语,也许曹操也略通本草学,所以才敢说:“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后一个功用大约是由于梅子中含有大量有机酸类,类似于山楂的药效。我还想起来我曾经听南方的同学说,鲜梅子的样子大约类似李子,但味道非常酸,所以很少有人吃鲜梅子,梅子大多都是盐渍或蜜饯以后才能吃。
梅子在饮食界中的地位,曾经远远高于今日,不仅仅用于制作零食和入药,还是一种重要的酸味调味品。在唐朝以前,醋价很贵,大约是人们对于醋的发酵工艺掌握得不是很到位,所以梅子才是饮食中主要的酸味来源。《尚书·说命》中有言“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红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这段话表达了商王武丁对贤臣傅说的期待:望他倾尽所能为自己服务。从这段话中也可以看到,梅子的地位和盐一样重要,恐怕在当时它们都是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时至今日仍有梅子起调味作用的例子,譬如有梅子酱,广西南宁一带有菜肴“梅子烤鸭”等等。
梅子的文化意义,虽然要逊色于同是一树所生的梅花,但在古代诗文中,梅子的意象也常常能见到。最早以梅花入诗的南朝刘宋时人鲍照,在他那首《梅花落》里,也提到了“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又梅树(6月中旬至7月上旬)结实时往往赶上连续阴雨的天气,所以宋朝词人贺铸那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成了江南地区每年中一段时间内天气的真实写照,“梅雨”一词,也成了一个气候名词。
说着说着,我又想到梅子的味道了,酸酸的,必须盐腌或者蜜饯才能去除他本来极酸的味道,啊,这就是望梅止渴么,我又成了巴甫洛夫的小狗了。
前两天我们一家去阜新体育场的玛瑙展览会走了一圈,看到有一大帐篷卖各种零食的,父亲买了一大包乌梅橄榄加梅干。吃着吃着我们就谈起了梅子的话题。
父亲提到张仲景认为梅子的药性是生津止渴兼利消化,关于前一个功用,我立刻想到了“望梅止渴”这个成语,也许曹操也略通本草学,所以才敢说:“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后一个功用大约是由于梅子中含有大量有机酸类,类似于山楂的药效。我还想起来我曾经听南方的同学说,鲜梅子的样子大约类似李子,但味道非常酸,所以很少有人吃鲜梅子,梅子大多都是盐渍或蜜饯以后才能吃。
梅子在饮食界中的地位,曾经远远高于今日,不仅仅用于制作零食和入药,还是一种重要的酸味调味品。在唐朝以前,醋价很贵,大约是人们对于醋的发酵工艺掌握得不是很到位,所以梅子才是饮食中主要的酸味来源。《尚书·说命》中有言“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红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这段话表达了商王武丁对贤臣傅说的期待:望他倾尽所能为自己服务。从这段话中也可以看到,梅子的地位和盐一样重要,恐怕在当时它们都是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时至今日仍有梅子起调味作用的例子,譬如有梅子酱,广西南宁一带有菜肴“梅子烤鸭”等等。
梅子的文化意义,虽然要逊色于同是一树所生的梅花,但在古代诗文中,梅子的意象也常常能见到。最早以梅花入诗的南朝刘宋时人鲍照,在他那首《梅花落》里,也提到了“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又梅树(6月中旬至7月上旬)结实时往往赶上连续阴雨的天气,所以宋朝词人贺铸那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成了江南地区每年中一段时间内天气的真实写照,“梅雨”一词,也成了一个气候名词。
说着说着,我又想到梅子的味道了,酸酸的,必须盐腌或者蜜饯才能去除他本来极酸的味道,啊,这就是望梅止渴么,我又成了巴甫洛夫的小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