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09 13 1Q84
今天读完1Q84这本书,应当记点东西,以免今后记不清自己对这本书的想法。
看似没有什么关系的人物和情节却有着现实生活中常人难以理解的关联,想必这就是天吾口中的“猫城”,也是不能以常人眼光看待事物的1Q84的时代。
我自己的体会:小说,忘记情节是很难的,忘记主人公的姓名却是极其平常的。对此书最直观的想法恐怕就是不久便会记不得主人公的姓名了。与《挪威森林》相比,渡边与直子、绿子的感情纠葛,木月、永泽、初美和玲子的性格都比《1Q84》中的人物鲜明朴实的多。同为一位作家的作品,这本书似乎是成名的村上文采与构思的奇妙组合,就像书中的青豆未发生性行为,却被深绘里以中介体的身份怀上了天吾孩子的组合一样,令人微微难以接受,不过也正如1Q84的时代不是常人能理解的一样,这种文采与构思的奇妙我不能(作者恐怕也不指望我这种文学水平的人)读懂,而即便常人不能理解,也不能否认1Q84是个伟大时代的事实。
此外,相比《挪威森林》的朴实语言,这本书华丽多了,对性的描写也更加具体和普遍,抛除作者的民族特性,我还是比较奉行过犹不及的理念,就性的描写而言,挪威森林给予我了一种直观却朦胧的美,这本书则是华丽又切实,实在是(照多数人中国人的价值观判断)太黄了…不过我倒是不太介意,我之所以不会像喜好《挪威森林》一样喜好《1Q84》,按雅楠的想法,我在挪威的森林中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1Q84的时代离我尚有距离,可能今后重读时会另有体会。
看似没有什么关系的人物和情节却有着现实生活中常人难以理解的关联,想必这就是天吾口中的“猫城”,也是不能以常人眼光看待事物的1Q84的时代。
我自己的体会:小说,忘记情节是很难的,忘记主人公的姓名却是极其平常的。对此书最直观的想法恐怕就是不久便会记不得主人公的姓名了。与《挪威森林》相比,渡边与直子、绿子的感情纠葛,木月、永泽、初美和玲子的性格都比《1Q84》中的人物鲜明朴实的多。同为一位作家的作品,这本书似乎是成名的村上文采与构思的奇妙组合,就像书中的青豆未发生性行为,却被深绘里以中介体的身份怀上了天吾孩子的组合一样,令人微微难以接受,不过也正如1Q84的时代不是常人能理解的一样,这种文采与构思的奇妙我不能(作者恐怕也不指望我这种文学水平的人)读懂,而即便常人不能理解,也不能否认1Q84是个伟大时代的事实。
此外,相比《挪威森林》的朴实语言,这本书华丽多了,对性的描写也更加具体和普遍,抛除作者的民族特性,我还是比较奉行过犹不及的理念,就性的描写而言,挪威森林给予我了一种直观却朦胧的美,这本书则是华丽又切实,实在是(照多数人中国人的价值观判断)太黄了…不过我倒是不太介意,我之所以不会像喜好《挪威森林》一样喜好《1Q84》,按雅楠的想法,我在挪威的森林中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1Q84的时代离我尚有距离,可能今后重读时会另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