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没有听过周杰伦
某一个喝得微醺的夜晚,突然想听周杰伦的老歌。打开YouTube,直接找到我一直都喜欢的那首《你听得到》。反反复复听了好几遍,过去的回忆翻上来,连同那喝多了的恶心反应,吐出来之后就好像跟过去又再次告别了。
十年前,我刚开始听周杰伦,他在我的眼里都不算帅的。但是他唱歌时候的那股劲儿,很迷人。也许这也是音乐的力量,总之让我对他的音乐都痴迷了。那个时候,好像所有的人都在听周杰伦:身边的同学朋友,学校的广播站,校里的歌手比赛,聚会的ktv,各种商场等等,到处都是他的声音他的身影,就像陈奕迅刚开始爆红的那几年,大街小巷都是《十年》和《k歌之王》。
那个时候收集过多少他的录音带,买过多少他的专辑,在多少个听radio音乐榜的夜里能听到他的歌,多少次使用那些烂熟于心的歌词当过qq的签名;也买过不知道多少《当代歌坛》,看他的专访,任何关于他的消息也一点不错过,他演的电影拍的广告也都了然于心。那时候有一群可以一起吃饭一起唱k的朋友,哼出他的歌都是信手捏来。最大的愿望就是去看一场他的现场演唱会。
渐渐的,不再买娱乐杂志,课业也开始繁重,新的音乐不断充斥着耳边;夜里的radio音乐排行榜少了他的名字,身边没有了那群能够一起唱k的朋友,他也淡出了我的视线。
后来开始听豆瓣电台,从来没有他的音乐。意识到这个,但是也无所谓地习惯着。
直到再次听到这个十年前的声音,那些细细密密的感动就像地下的热泉一般涌上来。不能一一去细数那些我喜爱的他的歌,太多;也没法再举例哪几句歌词特别美,太多;也说不出哪些旋律我愿意用来当手机铃声都听不腻,太多。
老歌在岁月的沉淀里愈是散发着奇异的味道,让你忍不住一闻再闻恨不得一头扎进去。
今晚看到他的某一场演唱会视频,他在舞台上弹着白色的感情,话筒就安置在嘴边,徒手一曲《说好的幸福呢》,短暂的停顿,大银幕上的镜头对着陈奕迅,然后他唱起了《淘汰》。这一小个穿插,都不觉得突兀,陈奕迅在台下看得很欢乐。那一瞬间觉得当年没有能去成他的现场演唱会就是青春的遗憾。
我只是找了过去我熟悉的歌曲来听,现在的周杰伦出了什么专辑,新歌怎么样,我也都不知道。我只是想要找回一点回去的记忆,和一些过去的味道。
而周杰伦,就这样成为了我的青春的记忆的一部分。
记忆里永远有那些多动人的音乐,陪伴过三千多个不眠的看书写字的夜晚,沉淀过那一份青春里的忧伤,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不能说的秘密。
十年前,我刚开始听周杰伦,他在我的眼里都不算帅的。但是他唱歌时候的那股劲儿,很迷人。也许这也是音乐的力量,总之让我对他的音乐都痴迷了。那个时候,好像所有的人都在听周杰伦:身边的同学朋友,学校的广播站,校里的歌手比赛,聚会的ktv,各种商场等等,到处都是他的声音他的身影,就像陈奕迅刚开始爆红的那几年,大街小巷都是《十年》和《k歌之王》。
那个时候收集过多少他的录音带,买过多少他的专辑,在多少个听radio音乐榜的夜里能听到他的歌,多少次使用那些烂熟于心的歌词当过qq的签名;也买过不知道多少《当代歌坛》,看他的专访,任何关于他的消息也一点不错过,他演的电影拍的广告也都了然于心。那时候有一群可以一起吃饭一起唱k的朋友,哼出他的歌都是信手捏来。最大的愿望就是去看一场他的现场演唱会。
渐渐的,不再买娱乐杂志,课业也开始繁重,新的音乐不断充斥着耳边;夜里的radio音乐排行榜少了他的名字,身边没有了那群能够一起唱k的朋友,他也淡出了我的视线。
后来开始听豆瓣电台,从来没有他的音乐。意识到这个,但是也无所谓地习惯着。
直到再次听到这个十年前的声音,那些细细密密的感动就像地下的热泉一般涌上来。不能一一去细数那些我喜爱的他的歌,太多;也没法再举例哪几句歌词特别美,太多;也说不出哪些旋律我愿意用来当手机铃声都听不腻,太多。
老歌在岁月的沉淀里愈是散发着奇异的味道,让你忍不住一闻再闻恨不得一头扎进去。
今晚看到他的某一场演唱会视频,他在舞台上弹着白色的感情,话筒就安置在嘴边,徒手一曲《说好的幸福呢》,短暂的停顿,大银幕上的镜头对着陈奕迅,然后他唱起了《淘汰》。这一小个穿插,都不觉得突兀,陈奕迅在台下看得很欢乐。那一瞬间觉得当年没有能去成他的现场演唱会就是青春的遗憾。
我只是找了过去我熟悉的歌曲来听,现在的周杰伦出了什么专辑,新歌怎么样,我也都不知道。我只是想要找回一点回去的记忆,和一些过去的味道。
而周杰伦,就这样成为了我的青春的记忆的一部分。
记忆里永远有那些多动人的音乐,陪伴过三千多个不眠的看书写字的夜晚,沉淀过那一份青春里的忧伤,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不能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