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是这样
(答应了一个姑娘要写出来让她看,可是整个夏天也快完了,登封小县城如同我之前说的那样很热闹,而自己就在一声声很忙中错过了很多现在看来很好的机会•••再过几天又要上坟了,今天又要在一句句很忙中过去了,在今天的第一句很忙出口之前,我还是写出来吧,也算是守约了。 可是,姑娘,这几天的经历真的让我静不下心来好好组织组织语言,理顺理顺思路,美滋滋的写出来一篇还可以如眼的文章,我就是把昨天来的一些灵感随意的堆砌出来,希望你能够看完吧。 就如同我以往写的东西一样,仔细看的话,你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祝好,姑娘)
“庞大,冷漠,激烈”郭敬明用了这三个彼此很是矛盾但也联系非常紧密的词语形容了我们生活的时代。不是“微小,自私,无奈”,也不是“渺小,物化,冷淡”。不用去追究这和四娘的人生信仰甚至身高有什么关系,《小时代》或许已经告诉我们很多。
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一盘沙,都不用风吹,走两步路就散了
根植于青春题材的电影,爱情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无论是《致青春》还是《中国合伙人》,明与暗,抑或轰轰烈烈与静如处子,它就那样成为了我们评价一部这种类型电影的尺寸。
而我对于爱情这两个字一直抱着“理想式的生活”的态度,没有生存,何来生活?没有生活,哪儿来理想式的生活?
即便在我看完《小时代1》之后,这样的想法依然没有改变。
但是,《小时代1》就像左小祖咒的歌一样,有很多我都不能接受,可是在我能够接受的那部分里,有些东西能够让我回味,能够让我思考,能够暂时停下我那匆匆的脚步,甚至深深的打动了我。
如果放在一年或者两年前,我对这句话或许会嗤之以鼻,但,现在,我发现,这就是现实的爱情,套用一句很经典的话“颇有韩寒的味道”(可惜的是,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过韩寒很直接的对于爱情的个人看法)。不管你在自行车上笑还是在宝马车里边笑,也无论你在大城市的毛坯房里哭还是在豪华别墅里哭,就是这样,没有物质,没有生存,聚散流沙,真的会如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神圣和美好吗?
神圣和美好的只有爱情这两个字罢了,那些意淫和手淫的,甚至连流沙都算不上。流沙至少还能让人看清楚自己被埋没之前是什么样子。
我设计的灵感来自于我身边的女孩子
今年出现的这类题材的电影,和爱情紧密联系的还有一大元素——友情。其实,纵观这类电影,国外的,国内的,这两个元素隐隐约约迷迷糊糊中,不是蕾丝边就是搞基,形影不离。可是我们的四娘又让我们意外了一次:电影中很明显的减少了他的十几岁类型的小说里那些忧伤,那些不良因素,而是两条线很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本以为四娘会以爱情结局,可是是友情,这与电影之后还有的2有关吧。但是,我觉得四娘这样一位有“恋童癖”的大叔以这样的形式来引导那些“死粉”们,不是这样简单的问题,这里就要回到四娘本身了。(加引号的没有任何恶意,只是这样的语言习惯而已)
四娘在六月份回到了自己的母校过了自己30岁的生日,人到而立,总有一些观念要变的,《杨澜访谈录》2013年对郭敬明专访中,四娘说过一句话:“现在的孩子们其实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只是社会、家长、老师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对着孩子说‘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你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其实,这是错误的•••”,大意如此。我也记得他说自己以莫言为榜样,很羡慕严老师。再和他之前的说的话对比一下,我真的觉得四娘开始有点儿叔的范儿了。
但是,我不知道这样的变化会不会体现他的作品里边。
或许,只有等到他40岁实现自己的诺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
而那时,我也将近而立之年。
我们不能根据一个人以前的事迹去彻底的定位一个人。我们生活在一个宏观上的三维空间里,那我们就要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去描绘出一个完整的人——时间,这个人,他人。
即便是我们完整的看到了一个人,就套用耶稣的一个问题吧:
“在场的各位谁没有罪过?”
还有一句话:
“我饶恕你的罪过•••”
就这样。我还是建议看到的人重读一下四娘。
其实•••还是这样
就像很多同题材的电影一样,上映就代表着半江瑟瑟半江红的铺天盖地的评论。这阵势要是放在二战时期估计是无敌的,并且是绝版的。
四娘拍的电影,肯定逃不了这一关。无论是从身份还是从内容上。换句话说,看完了你的内裤,里边是一定要看的,甚至细胞都要一个一个研究研究,毕竟现在的人,口味要有多重就有多重,那管你完整不完整。
从前期的褒多贬少,到后期专家学者媒体的大肆批评,不管是赚钱还是赚名,四娘的阵势和10年的韩寒大哥有过之而不及。
而在风口浪尖上的最重要的两个字是“拜金”。
我觉得花那么多时间去分析去评论它的功与过, 其实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样,而这种时候,比喻往往是比较好的方法:
小时代所宣扬的拜金主义,其实与美女和猛男的裸体没什么区别,男人们和女人们都很喜欢甚至蠢蠢欲动,只是碍于那些大家都很清楚的东西,只得嘴上指责一番,甚至还的泼妇骂街似得。
口是心非,大多数中国人还是蛮在行的。
可是,四娘就是把它拍了出来,赤裸裸的放在了大众面前,我不知道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强大的内心。
记得和一个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
每个人都有魔鬼的一面也有天使的一面。
小时代,让我看到四娘的两面,总之,学到了很多东西。
谢谢,郭大哥。
《一座城池》也已经开始自己的旅程,《小时代2》快播越狱之后也能够看了,而我也要说出那句假的不能再假的话了,其实,还是这样,一切仍然进行,看客看完高潮之后还是要看结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只是黄毛小儿的不知趣罢了。
其实,我的口袋还是空空如也。
“庞大,冷漠,激烈”郭敬明用了这三个彼此很是矛盾但也联系非常紧密的词语形容了我们生活的时代。不是“微小,自私,无奈”,也不是“渺小,物化,冷淡”。不用去追究这和四娘的人生信仰甚至身高有什么关系,《小时代》或许已经告诉我们很多。
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一盘沙,都不用风吹,走两步路就散了
根植于青春题材的电影,爱情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无论是《致青春》还是《中国合伙人》,明与暗,抑或轰轰烈烈与静如处子,它就那样成为了我们评价一部这种类型电影的尺寸。
而我对于爱情这两个字一直抱着“理想式的生活”的态度,没有生存,何来生活?没有生活,哪儿来理想式的生活?
即便在我看完《小时代1》之后,这样的想法依然没有改变。
但是,《小时代1》就像左小祖咒的歌一样,有很多我都不能接受,可是在我能够接受的那部分里,有些东西能够让我回味,能够让我思考,能够暂时停下我那匆匆的脚步,甚至深深的打动了我。
如果放在一年或者两年前,我对这句话或许会嗤之以鼻,但,现在,我发现,这就是现实的爱情,套用一句很经典的话“颇有韩寒的味道”(可惜的是,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过韩寒很直接的对于爱情的个人看法)。不管你在自行车上笑还是在宝马车里边笑,也无论你在大城市的毛坯房里哭还是在豪华别墅里哭,就是这样,没有物质,没有生存,聚散流沙,真的会如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神圣和美好吗?
神圣和美好的只有爱情这两个字罢了,那些意淫和手淫的,甚至连流沙都算不上。流沙至少还能让人看清楚自己被埋没之前是什么样子。
我设计的灵感来自于我身边的女孩子
今年出现的这类题材的电影,和爱情紧密联系的还有一大元素——友情。其实,纵观这类电影,国外的,国内的,这两个元素隐隐约约迷迷糊糊中,不是蕾丝边就是搞基,形影不离。可是我们的四娘又让我们意外了一次:电影中很明显的减少了他的十几岁类型的小说里那些忧伤,那些不良因素,而是两条线很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本以为四娘会以爱情结局,可是是友情,这与电影之后还有的2有关吧。但是,我觉得四娘这样一位有“恋童癖”的大叔以这样的形式来引导那些“死粉”们,不是这样简单的问题,这里就要回到四娘本身了。(加引号的没有任何恶意,只是这样的语言习惯而已)
四娘在六月份回到了自己的母校过了自己30岁的生日,人到而立,总有一些观念要变的,《杨澜访谈录》2013年对郭敬明专访中,四娘说过一句话:“现在的孩子们其实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只是社会、家长、老师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对着孩子说‘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你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其实,这是错误的•••”,大意如此。我也记得他说自己以莫言为榜样,很羡慕严老师。再和他之前的说的话对比一下,我真的觉得四娘开始有点儿叔的范儿了。
但是,我不知道这样的变化会不会体现他的作品里边。
或许,只有等到他40岁实现自己的诺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
而那时,我也将近而立之年。
我们不能根据一个人以前的事迹去彻底的定位一个人。我们生活在一个宏观上的三维空间里,那我们就要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去描绘出一个完整的人——时间,这个人,他人。
即便是我们完整的看到了一个人,就套用耶稣的一个问题吧:
“在场的各位谁没有罪过?”
还有一句话:
“我饶恕你的罪过•••”
就这样。我还是建议看到的人重读一下四娘。
其实•••还是这样
就像很多同题材的电影一样,上映就代表着半江瑟瑟半江红的铺天盖地的评论。这阵势要是放在二战时期估计是无敌的,并且是绝版的。
四娘拍的电影,肯定逃不了这一关。无论是从身份还是从内容上。换句话说,看完了你的内裤,里边是一定要看的,甚至细胞都要一个一个研究研究,毕竟现在的人,口味要有多重就有多重,那管你完整不完整。
从前期的褒多贬少,到后期专家学者媒体的大肆批评,不管是赚钱还是赚名,四娘的阵势和10年的韩寒大哥有过之而不及。
而在风口浪尖上的最重要的两个字是“拜金”。
我觉得花那么多时间去分析去评论它的功与过, 其实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样,而这种时候,比喻往往是比较好的方法:
小时代所宣扬的拜金主义,其实与美女和猛男的裸体没什么区别,男人们和女人们都很喜欢甚至蠢蠢欲动,只是碍于那些大家都很清楚的东西,只得嘴上指责一番,甚至还的泼妇骂街似得。
口是心非,大多数中国人还是蛮在行的。
可是,四娘就是把它拍了出来,赤裸裸的放在了大众面前,我不知道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强大的内心。
记得和一个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
每个人都有魔鬼的一面也有天使的一面。
小时代,让我看到四娘的两面,总之,学到了很多东西。
谢谢,郭大哥。
《一座城池》也已经开始自己的旅程,《小时代2》快播越狱之后也能够看了,而我也要说出那句假的不能再假的话了,其实,还是这样,一切仍然进行,看客看完高潮之后还是要看结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只是黄毛小儿的不知趣罢了。
其实,我的口袋还是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