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村村民休闲劳作
婺源深山中的洪村随着子女外出务工、旅游业的发展,现在村民的生活水平大有提高。水稻只种一季,蔬菜只种些自己够吃的。所以当农民只有春耕、秋收时忙个十来天,其余时间还是很悠闲的打打麻将、下下棋、聊聊家常。相比城市灯红酒绿,洪村真真的是一个世外桃园噢!
80年代出生的我,小时候农活还是做过不少的,打猪草、切猪草、喂猪食、插秧、云田、割稻子、收稻、锄地、采茶、洗衣、做饭。大人做的活,基本都做过。自从读书出来工作,只有国庆、春节长假回家,遇到家里干农活,母亲疼惜我,让我好好歇息着,不让做粗活。不过现在让我做,也拿不上手了。
打猪草是读小学时放学后必做的事情,那时个子小小,背着一个大菜蓝去不远的田埂、地头上打猪草,心很大,要采满满一大蓝,背不动时,遇到村里大人让帮我背回家。自己高高兴兴的抱着一些放不下的走在后面。人刚到家,远远听到猪猪傲傲的饿叫声。去喂猪食喽!现在我的左手大拇指与食指各有两道明显的疤痕,是小时候切猪草不小心切到手的印迹。奇怪那小时自己没有不愿意干农活这个概念,认为那就是我做的,而且也挺愿意做这些事情。
拔秧、插秧现在做不来了,印象中小时候偶做这些可是挺厉害的,速度很快,村里人请妈妈换工的时候,我就跟着去做活,当时大家都说我做得快,基本不会输给大人的。嘻。。。质量么,第二天就见分晓了。我插的秧第二天很多都浮出水面,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的结果。以前农村没有除草剂的时候,只能用脚最原始云田的方式除草。当田间禾苗种下二十来天时,周围长出了很多杂草。如果杂草不除,禾苗就长不大。农民会先洒下肥料,左右脚先后并用带起禾苗周围薄的一层泥把杂草盖住。这样杂草就会没有空气生长,田间禾苗也同时得到了肥料。因为施下的肥料有股味道,遇到大太阳的天气,会冲得人难受。小时候我是最讨厌去云田的,每当父母叫上我去做,偶是老大不情愿,或是不去。
洗衣、做饭是每个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没人教就会的事情吧,因为父母在外务工很晚到家,饿了就得自己动手,父母到家时也能吃上现成的饭菜,减轻父母的劳累。父母出工早没时间去洗衣服,所以一家人的衣服只能落到我的身上。偶每天一大早就去河边占个好好埠,当然洗出来的质量,母亲总是说我洗得不干净。现在想想,那时小,力气小,干农活的衣服又脏,洗不干净也是很正常的。
采茶,记不得什么时候开始会的,农村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茶林。一到的暑假的时候,我与哥哥一起给茶林翻地除草,哥哥的头上至今留着被我用锄头锄伤的疤痕。记得那时哥哥锄得快,哥哥为了帮我锄完,两人面对面的方向锄着,不知怎的,没顾着前面。把哥哥给伤了,满头是血的哥哥被赶来的姑姑护着飞似的赶回家,偶在后面伤心地一面哭着一面跟着。每到春天茶树发芽时很自然地跟着父母亲挑着竹蓝带着中饭一起去深山采茶,傍晚天黑时才到家。吃过晚饭母亲烧灶,父亲开始做手工茶。等做好已经进入深夜了。现在农村生活好了,深山里的茶树已经荒废。农民只留一块离家近出茶好的地每年做个10来斤够吃。
割稻子,10年前的婺源农村,农民每年种两季(早稻、晚稻)水稻,记得每到收割的季节,每户人家是非常忙碌的。有些人家一早四点起床,天不亮,就已经下稻田里开始割稻子。没有人手帮忙的人家,衬着有月光就在田间收割。有些人家连中饭都在田间解决,省了来回家吃饭路上的时间。现在的婺源农村都在用收割机收割,已经看不到忙碌非常的景象。
父亲算了一笔账,五亩稻田,化肥、农药、耕田、人工等费用需要支出五千,亩产千斤按两元价格来计算,一年顶多收入五千。所以现在农村靠人工种田是赚不到钱的,种不好的人家还会倒贴。在洪村大多稻田已经荒废,无人耕种。村里年轻人大多在外工作、经商、定居,只剩下年迈的老人,带着少不更事的小孩,种个一亩口粮、两分菜过着自给自足的休闲田园生活。
![]() |
80年代出生的我,小时候农活还是做过不少的,打猪草、切猪草、喂猪食、插秧、云田、割稻子、收稻、锄地、采茶、洗衣、做饭。大人做的活,基本都做过。自从读书出来工作,只有国庆、春节长假回家,遇到家里干农活,母亲疼惜我,让我好好歇息着,不让做粗活。不过现在让我做,也拿不上手了。
![]() |
打猪草是读小学时放学后必做的事情,那时个子小小,背着一个大菜蓝去不远的田埂、地头上打猪草,心很大,要采满满一大蓝,背不动时,遇到村里大人让帮我背回家。自己高高兴兴的抱着一些放不下的走在后面。人刚到家,远远听到猪猪傲傲的饿叫声。去喂猪食喽!现在我的左手大拇指与食指各有两道明显的疤痕,是小时候切猪草不小心切到手的印迹。奇怪那小时自己没有不愿意干农活这个概念,认为那就是我做的,而且也挺愿意做这些事情。
![]() |
拔秧、插秧现在做不来了,印象中小时候偶做这些可是挺厉害的,速度很快,村里人请妈妈换工的时候,我就跟着去做活,当时大家都说我做得快,基本不会输给大人的。嘻。。。质量么,第二天就见分晓了。我插的秧第二天很多都浮出水面,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的结果。以前农村没有除草剂的时候,只能用脚最原始云田的方式除草。当田间禾苗种下二十来天时,周围长出了很多杂草。如果杂草不除,禾苗就长不大。农民会先洒下肥料,左右脚先后并用带起禾苗周围薄的一层泥把杂草盖住。这样杂草就会没有空气生长,田间禾苗也同时得到了肥料。因为施下的肥料有股味道,遇到大太阳的天气,会冲得人难受。小时候我是最讨厌去云田的,每当父母叫上我去做,偶是老大不情愿,或是不去。
![]() |
洗衣、做饭是每个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没人教就会的事情吧,因为父母在外务工很晚到家,饿了就得自己动手,父母到家时也能吃上现成的饭菜,减轻父母的劳累。父母出工早没时间去洗衣服,所以一家人的衣服只能落到我的身上。偶每天一大早就去河边占个好好埠,当然洗出来的质量,母亲总是说我洗得不干净。现在想想,那时小,力气小,干农活的衣服又脏,洗不干净也是很正常的。
![]() |
采茶,记不得什么时候开始会的,农村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茶林。一到的暑假的时候,我与哥哥一起给茶林翻地除草,哥哥的头上至今留着被我用锄头锄伤的疤痕。记得那时哥哥锄得快,哥哥为了帮我锄完,两人面对面的方向锄着,不知怎的,没顾着前面。把哥哥给伤了,满头是血的哥哥被赶来的姑姑护着飞似的赶回家,偶在后面伤心地一面哭着一面跟着。每到春天茶树发芽时很自然地跟着父母亲挑着竹蓝带着中饭一起去深山采茶,傍晚天黑时才到家。吃过晚饭母亲烧灶,父亲开始做手工茶。等做好已经进入深夜了。现在农村生活好了,深山里的茶树已经荒废。农民只留一块离家近出茶好的地每年做个10来斤够吃。
![]() |
割稻子,10年前的婺源农村,农民每年种两季(早稻、晚稻)水稻,记得每到收割的季节,每户人家是非常忙碌的。有些人家一早四点起床,天不亮,就已经下稻田里开始割稻子。没有人手帮忙的人家,衬着有月光就在田间收割。有些人家连中饭都在田间解决,省了来回家吃饭路上的时间。现在的婺源农村都在用收割机收割,已经看不到忙碌非常的景象。
![]() |
父亲算了一笔账,五亩稻田,化肥、农药、耕田、人工等费用需要支出五千,亩产千斤按两元价格来计算,一年顶多收入五千。所以现在农村靠人工种田是赚不到钱的,种不好的人家还会倒贴。在洪村大多稻田已经荒废,无人耕种。村里年轻人大多在外工作、经商、定居,只剩下年迈的老人,带着少不更事的小孩,种个一亩口粮、两分菜过着自给自足的休闲田园生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