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过留痕,叶落有声
你有没有试过小时候很讨厌吃大蒜、葱这类香料类的东西,每次吃饭都小心翼翼的挑出来扔到父母碗里,然后现在有时无意中吃到,其实觉得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吃,还是可以接受的。
你有没有试过以前觉得神马清华北大都没什么,当别人考了状元或者工作的年薪好几十万时其实自己想想努力一把同样做得到,现在却时而会有不想被人察觉的无力感。
你有没有试过以前千方百计背着父母去看电视玩电脑,蹑手蹑脚生怕被抓到,然后如今给你电视电脑自由支配却又找不到事情干的尴尬。
我有,我都有。很多价值观层面的东西逐渐地解构再重构,到现在为止我觉得人变化最大的阶段就是大学,倒不是说这个阶段有多特殊,只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有空闲自由的时间去思考、怀疑、批判,这在之前纯粹读书的时候是没有过的。
于是,很多根深蒂固的东西开始被冲击和推翻,很多以前认为早已了然于心的被证明只是走马观花,慢慢地我逐渐变为一张白纸,需要重新勾勒轮廓、上色、装裱,我想这个过程或许会影响以后的一生。
还有以前玩得很好的小伙伴们,有些童年时的玩伴已经存在隔阂,大家关注的东西不一样,生活、教育环境差别变大,慢慢变成两个世界的人,有时候回想起童年时的欢乐觉得有些可惜,但这些改变也是必然的,我一直坚持认为,环境是塑造一个人最大的因素,人的任何改变都有案可查。
慢慢地明白,对越来越多的人或事应有的态度是尊重与包容。大部分对立和误解都来源于无知,有些平时我们很讨厌的人,当真正地了解前因后果之后相信也会觉得不那么厌恶,不管表面是多么可恨带刺也一定有对应的原因,就算不能认同也会给予应有的尊重与包容。最近实习遇到的一个人,对他完全没什么好感,有时候喜欢一个人和讨厌一个人都不需要原因,其实原因是肯定有的,有些模糊不好形容罢了,有些像高中的一个朋友,都是表面难以接近的刺头,但我相信如果真正了解以后,肯定会改变这种想法,关键是要积极主动迈出这一步。
最近遇到的一件事特别触动我,是在早上上班买早餐时遇到的,在早餐档前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老奶奶,大概七十多岁的样子,在深圳这个年轻老龄化很低的城市,在上班高峰期遇到这样一位老人其实不常见。她操着一口努力往普通话靠拢的客家话向老板说要买什么,一边颤巍巍地拿着钱,说了半天才明白对方的意思,老板也因为老人家动作慢有些急催促说后面还有人排着队,这时我多想对她说,不用急慢慢来,我们不急。老奶奶的那动作、那神情,都让我联想到我的奶奶外婆,好几天之后这情景还是如此清晰,不知道奶奶和外婆在街上买东西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场景,好久不见,心里也有些酸酸的..........生活里的这些细节总是如此令人动容,当然其中一个原因也是我理解到离开亲人的庇护,一个人在外打拼的辛酸。
大概今生有些事
是提早都不可以
明白其妙处
陈奕迅的这首苦瓜说出的感觉就是如此,很多事情,最初经历的时候都嗤之以鼻,过后的某个转角再体会,却别有一番风味。
从以前年幼无知时喜欢听周杰伦或者什么非主流之类的歌,到现在多以eason以及最近喜欢崔健和其他摇滚民谣等等。ps2013我觉得最棒的新歌没有之一——李宗盛《山丘》。当然并不是说周杰伦江郎才尽之类的,而是可能自己成长了,慢慢地喜欢那些有内涵有精神内核的东西,而不是整天爱情失恋之类的无病呻吟。
还有,理想主义,如此诱人的词汇,还记得高中有次大会上灿明提到过这个词,你我都知,现实很骨感、很残酷,也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即便如此,我还是渴望着理想主义的存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龙应台这样告诉我们。
你有没有试过以前觉得神马清华北大都没什么,当别人考了状元或者工作的年薪好几十万时其实自己想想努力一把同样做得到,现在却时而会有不想被人察觉的无力感。
你有没有试过以前千方百计背着父母去看电视玩电脑,蹑手蹑脚生怕被抓到,然后如今给你电视电脑自由支配却又找不到事情干的尴尬。
我有,我都有。很多价值观层面的东西逐渐地解构再重构,到现在为止我觉得人变化最大的阶段就是大学,倒不是说这个阶段有多特殊,只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有空闲自由的时间去思考、怀疑、批判,这在之前纯粹读书的时候是没有过的。
于是,很多根深蒂固的东西开始被冲击和推翻,很多以前认为早已了然于心的被证明只是走马观花,慢慢地我逐渐变为一张白纸,需要重新勾勒轮廓、上色、装裱,我想这个过程或许会影响以后的一生。
还有以前玩得很好的小伙伴们,有些童年时的玩伴已经存在隔阂,大家关注的东西不一样,生活、教育环境差别变大,慢慢变成两个世界的人,有时候回想起童年时的欢乐觉得有些可惜,但这些改变也是必然的,我一直坚持认为,环境是塑造一个人最大的因素,人的任何改变都有案可查。
慢慢地明白,对越来越多的人或事应有的态度是尊重与包容。大部分对立和误解都来源于无知,有些平时我们很讨厌的人,当真正地了解前因后果之后相信也会觉得不那么厌恶,不管表面是多么可恨带刺也一定有对应的原因,就算不能认同也会给予应有的尊重与包容。最近实习遇到的一个人,对他完全没什么好感,有时候喜欢一个人和讨厌一个人都不需要原因,其实原因是肯定有的,有些模糊不好形容罢了,有些像高中的一个朋友,都是表面难以接近的刺头,但我相信如果真正了解以后,肯定会改变这种想法,关键是要积极主动迈出这一步。
最近遇到的一件事特别触动我,是在早上上班买早餐时遇到的,在早餐档前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老奶奶,大概七十多岁的样子,在深圳这个年轻老龄化很低的城市,在上班高峰期遇到这样一位老人其实不常见。她操着一口努力往普通话靠拢的客家话向老板说要买什么,一边颤巍巍地拿着钱,说了半天才明白对方的意思,老板也因为老人家动作慢有些急催促说后面还有人排着队,这时我多想对她说,不用急慢慢来,我们不急。老奶奶的那动作、那神情,都让我联想到我的奶奶外婆,好几天之后这情景还是如此清晰,不知道奶奶和外婆在街上买东西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场景,好久不见,心里也有些酸酸的..........生活里的这些细节总是如此令人动容,当然其中一个原因也是我理解到离开亲人的庇护,一个人在外打拼的辛酸。
大概今生有些事
是提早都不可以
明白其妙处
陈奕迅的这首苦瓜说出的感觉就是如此,很多事情,最初经历的时候都嗤之以鼻,过后的某个转角再体会,却别有一番风味。
从以前年幼无知时喜欢听周杰伦或者什么非主流之类的歌,到现在多以eason以及最近喜欢崔健和其他摇滚民谣等等。ps2013我觉得最棒的新歌没有之一——李宗盛《山丘》。当然并不是说周杰伦江郎才尽之类的,而是可能自己成长了,慢慢地喜欢那些有内涵有精神内核的东西,而不是整天爱情失恋之类的无病呻吟。
还有,理想主义,如此诱人的词汇,还记得高中有次大会上灿明提到过这个词,你我都知,现实很骨感、很残酷,也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即便如此,我还是渴望着理想主义的存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龙应台这样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