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斯洛需求" 关系图解
“马斯洛需求”人人皆知(不知道的百度去吧),这里画的是我个人理解和总结的一个专门针对两性稳定关系的图解,命名为“肥斯洛”好了,因为肥啾是肥肥哒~
首先,这是一篇主观性极强的文章,所以总结出来的金字塔的主观性也极强,如有异议,欢迎讨论。
画这个的主要原因是我长期充当朋友们社区大妈角色,以后为了省时省力,遇到朋友再来倾泻情感烦恼时,首先甩出这篇文章。
看官们也可以依据图解自问自答,扪心自问,自己填空,看缺的哪块,有个比较理性和清晰的解剖后,就知道在你自己的两性关系中,是该留该走了。
第一层:钱和性
从解放后,男女可以相对自由恋爱谈起(别跟我说古代有爱情,古代那才真的是披着“父母之命“名字的买卖,有爱情也是稀有),钱和性是整个关系中的基石。大部分中国上一代和上上代的婚姻关系老不幸福,老在互相指责,老闹得鸡飞狗跳,或者说那么多那么多的离婚案,往往是这两个基石中的一个严重缺失甚至两个都缺失。只是长辈们都不好意思明说就是那点事儿不合,只好说"性格不合“。
钱:我不止听过一对长辈级别的父母说过,他们感情最好时是最富裕时,感情最差时是最穷时。穷,钱不够花,长期紧巴巴缩手缩脚,人是会非常难受的,女人郁闷埋怨,男人自卑烦躁,于是两人就越来越因为没钱而衍生的各种问题吵,吵吵吵,女人指责男人没让自己过上好日子,男人指责女人物质拜金,这能开心过下去么?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可是大部分人的钱都不多,所以那些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大家因为没有钱解决不了。譬如过年去谁家过年,有钱的,直接接对方父母过来一起过好了;譬如小房子小车子,有钱的,买了就是了,犯的着为这个吵死吵活么……太多太多的事情,背后隐藏的其实都是”钱“的问题。中国人耻于谈钱,藏着掖着,其实这样让G点更敏感。还是说穿了比较好,直击目标。
性:性方式是否合适,极其重要,如果不合,双方都会处于一种互相有怨气的状态。长期性不满足或者性方式不合适彼此,女的会暴躁烦躁、心情差、唠叨、歇斯底里,男的会蠢蠢欲动去找别人。长辈们耻于谈性,性交流少,也缺乏提升性质量的渠道,而年轻辈应该开放,好好沟通交流,寻找让彼此适合的性方式,要是实在不合,那也别勉强,换人就是。金字塔的基石少了一半,上层还能稳么?美好满足的性也是修补关系的最重要最直接手段。
因为钱吵架了,来一发吧,因为家庭吵架了,来一发吧,因为兴趣吵架了,来一发吧,幸福美满一发,在温存中体会对方的心意和不容易,互相谅解。
如果连性都没有或者性相合为0,你用啥修补?跑去买礼物都要挑选好长一段时间好伐。
如果你这两块基石,两人的钱的满意度在50%以上,性的满意度也在50%以上,那么就可以往上看了;如果钱满意度在30%,性满意度是70%,那也可以往上看;如果性满意为0,那钱满意度必须得100%,请问,你能100%吗?
第二层: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基础理念
家庭背景:除了家庭金钱实力和环境外,主要考察的是对方是否有恋母/恋父情结,对方长辈是否有恋女/恋子情结,对方家庭亲戚关系是否极其错综复杂和乱,是否喜欢大家庭插手小家庭,是否非常在乎宗族权威,长辈是否控制欲极强,是否重男轻女等等。选择人时,简单家庭(没有过多亲戚纠结),长辈互相恩爱的家庭为优先选择。这里丝毫不排斥单亲家庭,往往鸡飞狗跳凑合过一辈子的家庭比单亲家庭问题更多。
由原生家庭渗透和影响到小家庭的痛苦几乎是每个中国婚姻的逃不开的痛苦,这方面的渗透和影响越小,小家庭就越好存活。
教育程度:相差不要太大就好,相差太多说不上话很痛苦。
基础理念:一个左派和一个右派在一起必然痛苦,一个女权主义者和传统男权主义者在一起必然痛苦。两人对两性关系、面对父母、处理小家庭和大家庭关系,生活方式,相处模式的基础理念最好基本相合,不然会频频发生原则性问题的大争吵,或者是积累鸡毛碎皮密集的小争吵,这非常影响感情。
好了,又说到量化的满足度了,每一个方块的满足度设定为100%,三个方块的满足度总和为300%,你自己的这一层满足度加起来后除以3,要是能过50%,那么可以继续往上看,如果不能,上面的白谈,一定会崩塌。
第三层:尊重,理解,体谅,支持
这四者放在同一层,但其实有一个微微递进关系。
尊重:在满足了基础理念相距不大之后,就要看互相的尊重了(一个女权主义者和一个传统男权主义者在一起谈尊重是白谈,这就是为什么尊重放在基础理念相距不大的基础上)。
要是A喜欢金属音乐,B天天说金属音乐是垃圾,那真是有够想揍人的。不伤害彼此的情况下,彼此尊重彼此的选择,即使是不理解,也首先要尊重。
尊重彼此人格独立,隐私空间,自由空间。不乱翻乱看手机电脑,不死粘着不放,不要求断绝所有异性联系等等。
理解:你们真的理解了对方话里的含义了吗?常见的譬如A向B抱怨同事,B给了A很多建议,A不听,B变得很烦躁——你不听我建议你找我来干嘛?实际上A需要B的同理心和情绪安抚,而不是建议,B理解好A的行为动机和话里背后含义了吗?
体谅:人都是有摩擦和误解的,两性关系就是个磨合的过程。能磨得过就磨,磨不过就分,磨的过程会非常痛苦。要是一出现磨合就想逃开是非常幼稚的,要是磨得遍体凌伤接近死亡还不分开这也是非常幼稚的。在第二层满意度平均分50%以上再谈”体谅“的原因,没有这个基础,体谅非常难,会摩擦得遍体凌伤,甚至互相斗争。
支持:在尊重、理解、体谅都相对比较满足之后,支持才会出现。很难看见互相不尊重不理解不体谅后还能支持的。我支持你,你支持我,相伴这一段路,会互相感激,感恩。
同样的,第三层所有加起来再除以4之后满足度的均值在50%以上后,再往上看。
第四层:兴趣爱好,人生追求
很多人认为这个要放在第一层或者第二层,其实不然。因为这里讨论的是关系稳定性。
绝大部分的婚姻和情侣,兴趣爱好和人生追求都是不一样甚至背道而驰的,但也能合在一起过,说明这个是一个”加成“的层,而非基础层。
如果A的兴趣爱好是灵异、生物界、心理学,人生追求是开一家甜品店过平淡的相夫教子生活,B的兴趣爱好是户外运动、古代日本、成功学,人生追求是自己做生意做得红火,只要不过于冲突,其实不影响A和B在一起关系稳定。
只是当A和B之间的兴趣爱好和人生追求加起来后能相合50%以上,基本能攀登“灵魂”这座高峰了。
第五层:灵魂
灵魂伴侣是绝大部分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终极完美事物。在稳定关系中,能稍微触及灵魂的,已经寥寥,而灵魂的相合度,从0-100%,讨论是无意义的。BTW,生活中,我们偶尔会跟这个人的灵魂有点相接,跟那个人的灵魂有点相接,但这都不是这幅图所讨论两性关系中的灵魂相融。
总结:
整幅图中,其实满足了第一二层,关系就比较能稳定了,满足了第一二三层,开心幸福地过一辈子几率就非常大了。第4是稳定关系中的”加成”层,第5层是“终极”层。
为什么我没讨论“爱”?
因为“爱”在每个人的定义中太过于不同,并且我认为这是贯穿整个图的东西,有些人满足了第一层可能就产生了“爱”,有些人满足了第一二层后产生了”爱“,有些人可能要满足了第4层才能有“爱”,有些人没有满足任何一层,就开始谈“爱”,这也没有什么不可,因为“爱”在每个人的定义中不同,这里指讨论“关系的稳定性是如何建立和层层递进”的。
之所以大量篇幅花在第一二层上,特别是第一层,因为我国的发展水平和社会问题使得大家可能在第一层“钱”上就触礁,然后传统观念对性的羞于启齿和对性的作用的弱化(譬如认为性不重要)使得在“性”上触礁,从而导致整个金字塔根基不稳故,而特别花篇幅来谈。
( 转载说明出处啊喂~)
( 转载说明出处啊喂~)
( 转载说明出处啊喂~)
![]() |
肥肥哒~肥肥哒~肥肥哒~ |
首先,这是一篇主观性极强的文章,所以总结出来的金字塔的主观性也极强,如有异议,欢迎讨论。
画这个的主要原因是我长期充当朋友们社区大妈角色,以后为了省时省力,遇到朋友再来倾泻情感烦恼时,首先甩出这篇文章。
看官们也可以依据图解自问自答,扪心自问,自己填空,看缺的哪块,有个比较理性和清晰的解剖后,就知道在你自己的两性关系中,是该留该走了。
![]() |
"肥斯洛需求”关系图解,针对稳定两性关系(听起来好像在卖药) |
第一层:钱和性
从解放后,男女可以相对自由恋爱谈起(别跟我说古代有爱情,古代那才真的是披着“父母之命“名字的买卖,有爱情也是稀有),钱和性是整个关系中的基石。大部分中国上一代和上上代的婚姻关系老不幸福,老在互相指责,老闹得鸡飞狗跳,或者说那么多那么多的离婚案,往往是这两个基石中的一个严重缺失甚至两个都缺失。只是长辈们都不好意思明说就是那点事儿不合,只好说"性格不合“。
钱:我不止听过一对长辈级别的父母说过,他们感情最好时是最富裕时,感情最差时是最穷时。穷,钱不够花,长期紧巴巴缩手缩脚,人是会非常难受的,女人郁闷埋怨,男人自卑烦躁,于是两人就越来越因为没钱而衍生的各种问题吵,吵吵吵,女人指责男人没让自己过上好日子,男人指责女人物质拜金,这能开心过下去么?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可是大部分人的钱都不多,所以那些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大家因为没有钱解决不了。譬如过年去谁家过年,有钱的,直接接对方父母过来一起过好了;譬如小房子小车子,有钱的,买了就是了,犯的着为这个吵死吵活么……太多太多的事情,背后隐藏的其实都是”钱“的问题。中国人耻于谈钱,藏着掖着,其实这样让G点更敏感。还是说穿了比较好,直击目标。
性:性方式是否合适,极其重要,如果不合,双方都会处于一种互相有怨气的状态。长期性不满足或者性方式不合适彼此,女的会暴躁烦躁、心情差、唠叨、歇斯底里,男的会蠢蠢欲动去找别人。长辈们耻于谈性,性交流少,也缺乏提升性质量的渠道,而年轻辈应该开放,好好沟通交流,寻找让彼此适合的性方式,要是实在不合,那也别勉强,换人就是。金字塔的基石少了一半,上层还能稳么?美好满足的性也是修补关系的最重要最直接手段。
因为钱吵架了,来一发吧,因为家庭吵架了,来一发吧,因为兴趣吵架了,来一发吧,幸福美满一发,在温存中体会对方的心意和不容易,互相谅解。
如果连性都没有或者性相合为0,你用啥修补?跑去买礼物都要挑选好长一段时间好伐。
如果你这两块基石,两人的钱的满意度在50%以上,性的满意度也在50%以上,那么就可以往上看了;如果钱满意度在30%,性满意度是70%,那也可以往上看;如果性满意为0,那钱满意度必须得100%,请问,你能100%吗?
第二层: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基础理念
家庭背景:除了家庭金钱实力和环境外,主要考察的是对方是否有恋母/恋父情结,对方长辈是否有恋女/恋子情结,对方家庭亲戚关系是否极其错综复杂和乱,是否喜欢大家庭插手小家庭,是否非常在乎宗族权威,长辈是否控制欲极强,是否重男轻女等等。选择人时,简单家庭(没有过多亲戚纠结),长辈互相恩爱的家庭为优先选择。这里丝毫不排斥单亲家庭,往往鸡飞狗跳凑合过一辈子的家庭比单亲家庭问题更多。
由原生家庭渗透和影响到小家庭的痛苦几乎是每个中国婚姻的逃不开的痛苦,这方面的渗透和影响越小,小家庭就越好存活。
教育程度:相差不要太大就好,相差太多说不上话很痛苦。
基础理念:一个左派和一个右派在一起必然痛苦,一个女权主义者和传统男权主义者在一起必然痛苦。两人对两性关系、面对父母、处理小家庭和大家庭关系,生活方式,相处模式的基础理念最好基本相合,不然会频频发生原则性问题的大争吵,或者是积累鸡毛碎皮密集的小争吵,这非常影响感情。
好了,又说到量化的满足度了,每一个方块的满足度设定为100%,三个方块的满足度总和为300%,你自己的这一层满足度加起来后除以3,要是能过50%,那么可以继续往上看,如果不能,上面的白谈,一定会崩塌。
第三层:尊重,理解,体谅,支持
这四者放在同一层,但其实有一个微微递进关系。
尊重:在满足了基础理念相距不大之后,就要看互相的尊重了(一个女权主义者和一个传统男权主义者在一起谈尊重是白谈,这就是为什么尊重放在基础理念相距不大的基础上)。
要是A喜欢金属音乐,B天天说金属音乐是垃圾,那真是有够想揍人的。不伤害彼此的情况下,彼此尊重彼此的选择,即使是不理解,也首先要尊重。
尊重彼此人格独立,隐私空间,自由空间。不乱翻乱看手机电脑,不死粘着不放,不要求断绝所有异性联系等等。
理解:你们真的理解了对方话里的含义了吗?常见的譬如A向B抱怨同事,B给了A很多建议,A不听,B变得很烦躁——你不听我建议你找我来干嘛?实际上A需要B的同理心和情绪安抚,而不是建议,B理解好A的行为动机和话里背后含义了吗?
体谅:人都是有摩擦和误解的,两性关系就是个磨合的过程。能磨得过就磨,磨不过就分,磨的过程会非常痛苦。要是一出现磨合就想逃开是非常幼稚的,要是磨得遍体凌伤接近死亡还不分开这也是非常幼稚的。在第二层满意度平均分50%以上再谈”体谅“的原因,没有这个基础,体谅非常难,会摩擦得遍体凌伤,甚至互相斗争。
支持:在尊重、理解、体谅都相对比较满足之后,支持才会出现。很难看见互相不尊重不理解不体谅后还能支持的。我支持你,你支持我,相伴这一段路,会互相感激,感恩。
同样的,第三层所有加起来再除以4之后满足度的均值在50%以上后,再往上看。
第四层:兴趣爱好,人生追求
很多人认为这个要放在第一层或者第二层,其实不然。因为这里讨论的是关系稳定性。
绝大部分的婚姻和情侣,兴趣爱好和人生追求都是不一样甚至背道而驰的,但也能合在一起过,说明这个是一个”加成“的层,而非基础层。
如果A的兴趣爱好是灵异、生物界、心理学,人生追求是开一家甜品店过平淡的相夫教子生活,B的兴趣爱好是户外运动、古代日本、成功学,人生追求是自己做生意做得红火,只要不过于冲突,其实不影响A和B在一起关系稳定。
只是当A和B之间的兴趣爱好和人生追求加起来后能相合50%以上,基本能攀登“灵魂”这座高峰了。
第五层:灵魂
灵魂伴侣是绝大部分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终极完美事物。在稳定关系中,能稍微触及灵魂的,已经寥寥,而灵魂的相合度,从0-100%,讨论是无意义的。BTW,生活中,我们偶尔会跟这个人的灵魂有点相接,跟那个人的灵魂有点相接,但这都不是这幅图所讨论两性关系中的灵魂相融。
总结:
整幅图中,其实满足了第一二层,关系就比较能稳定了,满足了第一二三层,开心幸福地过一辈子几率就非常大了。第4是稳定关系中的”加成”层,第5层是“终极”层。
为什么我没讨论“爱”?
因为“爱”在每个人的定义中太过于不同,并且我认为这是贯穿整个图的东西,有些人满足了第一层可能就产生了“爱”,有些人满足了第一二层后产生了”爱“,有些人可能要满足了第4层才能有“爱”,有些人没有满足任何一层,就开始谈“爱”,这也没有什么不可,因为“爱”在每个人的定义中不同,这里指讨论“关系的稳定性是如何建立和层层递进”的。
之所以大量篇幅花在第一二层上,特别是第一层,因为我国的发展水平和社会问题使得大家可能在第一层“钱”上就触礁,然后传统观念对性的羞于启齿和对性的作用的弱化(譬如认为性不重要)使得在“性”上触礁,从而导致整个金字塔根基不稳故,而特别花篇幅来谈。
( 转载说明出处啊喂~)
( 转载说明出处啊喂~)
( 转载说明出处啊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