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信息介绍-江光荣
解答心理学考研疑问可以加【心理学考研王老师 QQ1521504713】 不忙的时候可以为大家解答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信息介绍-江光荣
江光荣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湖北新洲人
教育经历:
1998.1--2001.12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咨询专业博士生,获哲学博士学位;
1986.9--1988.12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专业硕士生,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5年至今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2005年 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9年--2001年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教科院讲师.副教授.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 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 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方向与专题:
1. 中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研究。基于对国外和香港、台湾心理辅导模式的研究,对我国大陆班级制度的认识,提出“班级为本”的学校辅导模式,并对该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进行了实际研究。该模式在国内数个省市的数十所学校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支持该模式。
2. 心理求助行为研究。对中国人心理求助行为进行系统、深入的探索,发现了当事人自我效能感、心理问题的社会容认度等几种影响求助的关键因素,从而较大幅度地提升了心理求助行为的解释率。另外,突破了西方学者研究思路和方法上的一个局限,认识到心理求助不是一次性的行为,而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发展出心理求助的“阶段-决策模型”,并在该模型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3. 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研究。与马里兰大学希尔教授,密苏里堪萨斯城大学段昌明教授等合作,在中国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效果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咨询过程中影响效果的因素,如治疗关系、工作同盟、指导性等变量。另外,还致力于探索对咨询会谈品质进行描述和评价的方法,提出了一个会谈深度的三维模型并进行了初步检验。
4. 大学生自杀的心理解剖学研究。采用心理解剖学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大学生自杀的真实原因。目前正进行一个为期5年的研究计划,对湖北省内全部自杀个案进行深入的心理解剖学研究。目前已经对大学生自杀的原因、类型及自杀前的现象学状态得到一系列原创性的发现。
5. 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研究。对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阶段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流行学特点、病因学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获得了一系列初步结果。除此之外,近期还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心理疾患防治研究与示范”项目课题“我国青少年危险行为的评估预警与干预示范研究”(与中南大学姚树桥教授共同主持)支持下,开展对青少年6种危险行为的干预研究。
讲授课程
本科:心理咨询与治疗
研究生(硕士.博士):辅导理论、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心理咨询实习与督导、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
科研论文
1. 柳君君,江光荣(2010).师生互动风格的影响因素研究--教师成人依恋.关系预期与师生互动风格的理论关系.湖北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
2. 朱旭,江光荣(2010).咨询过程的深度:一个三维模型的探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4(1),7-12.
3. 陈宇红,江光荣(2009).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和特点.当代青年研究,第11期,55-59.
4. 郭晓丽,江光荣,朱旭(2009).暴力电子游戏的短期脱敏效应:两种接触方式比较.心理学报,41(3),259-266.
5. 柳君君,韦小芬,江光荣(2009).中小学教师成人依恋与其师生互动风格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7(1),104-106.
6. 陈宇红,江光荣(2009).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的编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3),31-35.
7. 孙启武,江光荣,冯玉(2009).工作同盟:概念.测量及实证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7(3),383-386.
8. 孙启武,江光荣(2008).心理咨询中的期望:概念辨析及理论视角.心理科学进展,16(6),913-918.
9. 王铭,江光荣(2008).心理逆反及其临床意义.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6(3),302-308.
10. 段文婷,江光荣(2008).计划行为理论述评.心理科学进展,16(2),315-320.
11. 胡姝婧,江光荣(2008).心理咨询过程-效果研究现状及展望.心理科学进展,16(4),567-575.
12. 凌霄,江光荣,夏沁(2008).师范大学新生不同对象成人依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6(1),71-73.
13. 胡姝婧,江光荣(2008).整体与切割评估法考察咨询会谈深度结果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2(1),59-63.
14. 徐云,江光荣,周宗奎(2008).小学生社会技能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心理研究,1(4),39-43.
15. 江光荣,张春燕(2007).中小学生辅导需要调查.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5期,57-64.
16. 夏勉,江光荣(2007).归因.自我效能和社会容认度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心理学报,39(5),892-900.
17. 江光荣,胡姝婧,韦霞霞(2007).武汉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8(2),121-122.
18. 王铭,江光荣(2007).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心理病理机制和临床评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5(4).
19. 夏勉,江光荣(2007).个人责任归因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5(2),217-222.
20. 郭晓丽,江光荣(2007).暴力电子游戏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影响研究综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88-190.
21. 余晓敏,江光荣(2006).心理健康控制源.自我效能与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相关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7(5),444-445.
22. 江光荣,胡博(2006).《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自我分量表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4(2),95-100.
23. 肖君政,江光荣(2006).成人依恋理论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5(9),859-860.
24. 江光荣,夏勉(2006).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现状及阶段-决策模型.心理科学进展,14(6),888-894.
25. 江光荣,夏勉(2005).美国心理咨询的资格认证制度.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3(1),114-121.
26. 刘朝莹,江光荣(2005).现实治疗法的新进展--选择理论述评.心理科学进展,13(2),194-200.
27. 夏勉,江光荣(2005).心理咨询效果的研究进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3),182-184.
28. 江光荣,林孟平(2005).班级环境与学生适应性的多层线性模型.心理科学,28(6),1443-1448.
29. 江光荣(2005).中国大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特点和问题.教育研究杂志(大陆版),2005年第10期.
30. 江光荣(2005).中国大陆中小学心理辅导发展述评.基础教育学报,14(1).
31. 江光荣(2004).再谈价值的功能干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8(5),363-364.
32. 余晓敏,江光荣(2004).心理求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8(6),426-428.
33. 江光荣(2004).中小学班级环境:结构与测量.心理科学,27(4),839-843.此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4,第11期转载.
34. 阳毅,江光荣(2004).国外关于自我设阻行为的研究综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2(4),435-438.
35. 韩立敏,卢谢峰,江光荣(2004).班主任互动风格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2004年第4期,61-65.
36. 江光荣,柳君君,黎少游,段文婷(2004).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心理与行为研究,2(4),586-591.此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心理学》2005年第5期全文复印.
37. 江光荣(2004).”非典”流行期间心理援助热线咨询的回顾性分析.走出困境:”非典”引发的人文思考,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8. 江光荣(2003).心理治疗关系之作用机制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11(4),555-561.
39. 江光荣,林孟平(2003).三种人的本质观及其对心理治疗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1(2),153-156.
40. 江光荣,王铭(2003).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1(3),180-184.
41. 江光荣(2002).教师之师生互动行为研究述评.亚洲辅导学报,8(2).
42. 江光荣(2001).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心理学动态,9(3),248-252.此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心理学》2001第12期全文转载.
43. 江光荣(2001).当事人中心治疗取向在中国文化中的效度.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9(3),228-232.
44. 江光荣,靳岳滨(2000).中国青少年生活事件检查表编制报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8(1),10-14.
45. 江光荣,林孟平(2000).我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探讨.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2期,44-48.此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00年第5期全文转载.
46. 江光荣(1999).评一项”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实验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第1期,61-63.
47. 江光荣(1997).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影响改变的共同要素.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5(2),125-128.
48. 江光荣,靳岳滨(1997).高三学生考前心理困扰的团体辅导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年第2期,40-44.此文获湖北省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49. 江光荣(1996).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3期,49-54.
50. 江光荣(1995).社会变革与人的适应.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19-23.
51. 江光荣(1995).咨询评估模式初探.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第4期,57-60.
52. 刘华山,龙立荣,江光荣(1994).全国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教育研究,1994年第7期,68-70.
53. 龙立荣,江光荣(1994).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理论问题讨论.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年第2期,40-43.
54. 江光荣,赵汉俊(1994).中学生考试焦虑及其辅导.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年第2期,47-50.
55. 江光荣(1993).对人性生物学基础的思考.教育研究,1993年第6期,59-63.
56. 江光荣(1992).析西方心理咨询中对价值问题的处理.教育研究与实验,1992年第3期,45-48.
57. 江光荣(1992).中国化--心理咨询在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2年第6期,33-34.
58. 江光荣(1991).遗传环境问题的新视角--从社会生物学的研究看心理学的遗传环境问题.心理学探新,1991年第1期,1-4.
59. 江光荣(1987).思想政治工作与非正式群体.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87年第1期,43-47.
会议论文
近三年会议论文:
1. 江光荣,朱旭(2010).The Structure of Working Allianc: A Qualitative Analysis from China. 会议论文,国际精神病与心理治疗年会暨第20届世界心理治疗大会(瑞士 卢塞恩),2010.6.15-6.19.
2. 江光荣(2009).Contrasting the immediate desensitizing effects in two ways of exposing to violent video games. 会议论文,第29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德国 柏林).
3. 江光荣(2009).以为人中心治疗在中国文化中的效度.主题演讲,首届全国人本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术大会(中国 武汉).
4. 江光荣,胡姝婧(2009).心理咨询过程-效果研究现状及问题.会议论文,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大会(中国 济南).主持心理咨询过程-效果研究报告专场.
5. 江光荣(2008).青少年自伤行为研究.主题演讲,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中国 苏州).
6. 江光荣,夏勉(2008).心理求助行为:阶段-决策模型.会议论文,第五届世界心理治疗大会(中国 北京).
7. 江光荣,夏勉(2007).心理求助行为:阶段-决策模型.会议论文,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大会(中国 郑州).
科研项目
近三年科研项目:
2009年:
1. 课题负责人(2009.9).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激励专项.湖北省教育厅(省级).
2. 课题负责人(2009.9).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极其培养对策研究.大学生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研究.湖北省教育厅(省级).
3. 合作主持人(2009.7).我国青少年危险行为的评估.预警与干预示范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0.1-2012.12.
4. 课题负责人(2009.10).心理咨询中咨询员的指导性研究.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
2008年:
5. 课题负责人(2008.7).湖北高校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资助专项.湖北省教育厅,2008.1-2008.12.
6. 课题负责人(2008.7).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素质及其培养对策研究.湖北省教育厅,2008.1-2008.12.
7. 课题负责人(2008.1).心理学名词审定.华南师范大学,2008.1-2008.12.
2007年:
8. 课题负责人(2007.10.2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研究.全国科教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2007.1-2009.12.
9. 课题负责人(2007.5.1).湖北高校大学生自杀个案研究.湖北省教育厅(省级),2006.9-2008.12.
10. 课题负责人(2007.3.9).湖北省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资助专项.湖北省教育厅,2007.9-2008.9.
11. 课题负责人(2007.1.10).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素质及其培养对策研究及大学生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研究.2006.9-2008.12.
教研项目与论文
1. 课题负责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之《心理咨询与治疗》2008-2010。
2. 项目负责人。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项目:学校心理辅导课程教学设计,《学校心理辅导》,2010.8。
专著与教材
1. 刘华山,江光荣主编(2010).《咨询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江光荣,郑希付主编(2009).《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成果》.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Nelson. Richard著(英),江光荣主译(2008).《实用心理咨询与助人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 郑日昌,江光荣,伍新春合著(2006).《当代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 江光荣著(2005).《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 江光荣主编(2004).《选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7. 江光荣著(2004).小学生个别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小学),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编写组(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8. 江光荣著(2004).中学生个别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中学),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编写组(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9. 江光荣著(2002).《班级社会生态环境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江光荣著(2001).《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台北:猫头鹰出版社.
11. 江光荣著(2000).《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2. 江光荣主编(1998).《中学辅导活动》(教师用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3. 江光荣主编(1998).《中学辅导活动》(学生用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4. 江光荣著(1998).辅导关系与会谈技术.《学校心理辅导》.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5. 江光荣著(1995).《心理咨询与治疗》(第一版),独立著作.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于1997.1998.2002年三次再版.
16. 江光荣著(1997).学习的概述.《学校教育心理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获奖情况
1.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特等奖(2009).颁奖人:湖北省教育厅(省级).获奖项目:"湖北大学生自杀情况调研"(2006-2010).
2.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二等奖(2008).颁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社政司.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部级).获奖著作:《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2005).
3.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颁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级).获奖著作:《班级社会生态环境研究》(2002).
4.第十三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一等奖(1999).颁奖人:第十三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评选委员会.获奖著作:《心理咨询与治疗》(1995).
5.湖北省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998).颁奖人:湖北省人事厅.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级).获奖论文:《高三学生考前心理困扰的团体辅导研究》(1997).
6.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6).颁奖人:湖北省人民政府(省级).获奖成果:《高师心理学教学改革途径的新探索:学校心理辅导》.
7. 湖北省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996).颁奖人:湖北省人事厅.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级).获奖论文:《社会变革与人的适应》(1995).
8. 湖北省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994).颁奖人:湖北省人事厅.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级).获奖论文:《对人性生物学基础的思考》(1993).
学术社会兼职
学术职务: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
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治疗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人本心理咨询与治疗学组组长,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工作组成员,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督导师,
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研究会副会长,
湖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国际应用心理学会会员,
现担任《心理科学》编委,《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常务编委.
行政职位:
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辅导研究所所长.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430079
E-MAIL:grjiang@mail.ccnu.edu.cn
解答心理学考研疑问:报考院校信息心理学方向选择、就业情况、如何掌握备战自主命题非统考大学、心理学导师信息、备考时间安排、注意事项、参考书如何选择 心理学考研宏观概况等,可以加【勤思王老师 QQ1521504713】 不忙的时候可以为大家解答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信息介绍-江光荣
江光荣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湖北新洲人
教育经历:
1998.1--2001.12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咨询专业博士生,获哲学博士学位;
1986.9--1988.12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专业硕士生,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5年至今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2005年 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9年--2001年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教科院讲师.副教授.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 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 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方向与专题:
1. 中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研究。基于对国外和香港、台湾心理辅导模式的研究,对我国大陆班级制度的认识,提出“班级为本”的学校辅导模式,并对该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进行了实际研究。该模式在国内数个省市的数十所学校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支持该模式。
2. 心理求助行为研究。对中国人心理求助行为进行系统、深入的探索,发现了当事人自我效能感、心理问题的社会容认度等几种影响求助的关键因素,从而较大幅度地提升了心理求助行为的解释率。另外,突破了西方学者研究思路和方法上的一个局限,认识到心理求助不是一次性的行为,而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发展出心理求助的“阶段-决策模型”,并在该模型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3. 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研究。与马里兰大学希尔教授,密苏里堪萨斯城大学段昌明教授等合作,在中国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效果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咨询过程中影响效果的因素,如治疗关系、工作同盟、指导性等变量。另外,还致力于探索对咨询会谈品质进行描述和评价的方法,提出了一个会谈深度的三维模型并进行了初步检验。
4. 大学生自杀的心理解剖学研究。采用心理解剖学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大学生自杀的真实原因。目前正进行一个为期5年的研究计划,对湖北省内全部自杀个案进行深入的心理解剖学研究。目前已经对大学生自杀的原因、类型及自杀前的现象学状态得到一系列原创性的发现。
5. 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研究。对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阶段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流行学特点、病因学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获得了一系列初步结果。除此之外,近期还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心理疾患防治研究与示范”项目课题“我国青少年危险行为的评估预警与干预示范研究”(与中南大学姚树桥教授共同主持)支持下,开展对青少年6种危险行为的干预研究。
讲授课程
本科:心理咨询与治疗
研究生(硕士.博士):辅导理论、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心理咨询实习与督导、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
科研论文
1. 柳君君,江光荣(2010).师生互动风格的影响因素研究--教师成人依恋.关系预期与师生互动风格的理论关系.湖北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
2. 朱旭,江光荣(2010).咨询过程的深度:一个三维模型的探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4(1),7-12.
3. 陈宇红,江光荣(2009).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和特点.当代青年研究,第11期,55-59.
4. 郭晓丽,江光荣,朱旭(2009).暴力电子游戏的短期脱敏效应:两种接触方式比较.心理学报,41(3),259-266.
5. 柳君君,韦小芬,江光荣(2009).中小学教师成人依恋与其师生互动风格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7(1),104-106.
6. 陈宇红,江光荣(2009).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的编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3),31-35.
7. 孙启武,江光荣,冯玉(2009).工作同盟:概念.测量及实证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7(3),383-386.
8. 孙启武,江光荣(2008).心理咨询中的期望:概念辨析及理论视角.心理科学进展,16(6),913-918.
9. 王铭,江光荣(2008).心理逆反及其临床意义.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6(3),302-308.
10. 段文婷,江光荣(2008).计划行为理论述评.心理科学进展,16(2),315-320.
11. 胡姝婧,江光荣(2008).心理咨询过程-效果研究现状及展望.心理科学进展,16(4),567-575.
12. 凌霄,江光荣,夏沁(2008).师范大学新生不同对象成人依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6(1),71-73.
13. 胡姝婧,江光荣(2008).整体与切割评估法考察咨询会谈深度结果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2(1),59-63.
14. 徐云,江光荣,周宗奎(2008).小学生社会技能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心理研究,1(4),39-43.
15. 江光荣,张春燕(2007).中小学生辅导需要调查.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5期,57-64.
16. 夏勉,江光荣(2007).归因.自我效能和社会容认度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心理学报,39(5),892-900.
17. 江光荣,胡姝婧,韦霞霞(2007).武汉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8(2),121-122.
18. 王铭,江光荣(2007).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心理病理机制和临床评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5(4).
19. 夏勉,江光荣(2007).个人责任归因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5(2),217-222.
20. 郭晓丽,江光荣(2007).暴力电子游戏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影响研究综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88-190.
21. 余晓敏,江光荣(2006).心理健康控制源.自我效能与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相关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7(5),444-445.
22. 江光荣,胡博(2006).《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自我分量表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4(2),95-100.
23. 肖君政,江光荣(2006).成人依恋理论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5(9),859-860.
24. 江光荣,夏勉(2006).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现状及阶段-决策模型.心理科学进展,14(6),888-894.
25. 江光荣,夏勉(2005).美国心理咨询的资格认证制度.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3(1),114-121.
26. 刘朝莹,江光荣(2005).现实治疗法的新进展--选择理论述评.心理科学进展,13(2),194-200.
27. 夏勉,江光荣(2005).心理咨询效果的研究进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3),182-184.
28. 江光荣,林孟平(2005).班级环境与学生适应性的多层线性模型.心理科学,28(6),1443-1448.
29. 江光荣(2005).中国大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特点和问题.教育研究杂志(大陆版),2005年第10期.
30. 江光荣(2005).中国大陆中小学心理辅导发展述评.基础教育学报,14(1).
31. 江光荣(2004).再谈价值的功能干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8(5),363-364.
32. 余晓敏,江光荣(2004).心理求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8(6),426-428.
33. 江光荣(2004).中小学班级环境:结构与测量.心理科学,27(4),839-843.此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4,第11期转载.
34. 阳毅,江光荣(2004).国外关于自我设阻行为的研究综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2(4),435-438.
35. 韩立敏,卢谢峰,江光荣(2004).班主任互动风格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2004年第4期,61-65.
36. 江光荣,柳君君,黎少游,段文婷(2004).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心理与行为研究,2(4),586-591.此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心理学》2005年第5期全文复印.
37. 江光荣(2004).”非典”流行期间心理援助热线咨询的回顾性分析.走出困境:”非典”引发的人文思考,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8. 江光荣(2003).心理治疗关系之作用机制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11(4),555-561.
39. 江光荣,林孟平(2003).三种人的本质观及其对心理治疗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1(2),153-156.
40. 江光荣,王铭(2003).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1(3),180-184.
41. 江光荣(2002).教师之师生互动行为研究述评.亚洲辅导学报,8(2).
42. 江光荣(2001).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心理学动态,9(3),248-252.此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心理学》2001第12期全文转载.
43. 江光荣(2001).当事人中心治疗取向在中国文化中的效度.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9(3),228-232.
44. 江光荣,靳岳滨(2000).中国青少年生活事件检查表编制报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8(1),10-14.
45. 江光荣,林孟平(2000).我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探讨.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2期,44-48.此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00年第5期全文转载.
46. 江光荣(1999).评一项”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实验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第1期,61-63.
47. 江光荣(1997).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影响改变的共同要素.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5(2),125-128.
48. 江光荣,靳岳滨(1997).高三学生考前心理困扰的团体辅导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年第2期,40-44.此文获湖北省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49. 江光荣(1996).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3期,49-54.
50. 江光荣(1995).社会变革与人的适应.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19-23.
51. 江光荣(1995).咨询评估模式初探.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第4期,57-60.
52. 刘华山,龙立荣,江光荣(1994).全国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教育研究,1994年第7期,68-70.
53. 龙立荣,江光荣(1994).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理论问题讨论.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年第2期,40-43.
54. 江光荣,赵汉俊(1994).中学生考试焦虑及其辅导.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年第2期,47-50.
55. 江光荣(1993).对人性生物学基础的思考.教育研究,1993年第6期,59-63.
56. 江光荣(1992).析西方心理咨询中对价值问题的处理.教育研究与实验,1992年第3期,45-48.
57. 江光荣(1992).中国化--心理咨询在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2年第6期,33-34.
58. 江光荣(1991).遗传环境问题的新视角--从社会生物学的研究看心理学的遗传环境问题.心理学探新,1991年第1期,1-4.
59. 江光荣(1987).思想政治工作与非正式群体.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87年第1期,43-47.
会议论文
近三年会议论文:
1. 江光荣,朱旭(2010).The Structure of Working Allianc: A Qualitative Analysis from China. 会议论文,国际精神病与心理治疗年会暨第20届世界心理治疗大会(瑞士 卢塞恩),2010.6.15-6.19.
2. 江光荣(2009).Contrasting the immediate desensitizing effects in two ways of exposing to violent video games. 会议论文,第29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德国 柏林).
3. 江光荣(2009).以为人中心治疗在中国文化中的效度.主题演讲,首届全国人本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术大会(中国 武汉).
4. 江光荣,胡姝婧(2009).心理咨询过程-效果研究现状及问题.会议论文,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大会(中国 济南).主持心理咨询过程-效果研究报告专场.
5. 江光荣(2008).青少年自伤行为研究.主题演讲,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中国 苏州).
6. 江光荣,夏勉(2008).心理求助行为:阶段-决策模型.会议论文,第五届世界心理治疗大会(中国 北京).
7. 江光荣,夏勉(2007).心理求助行为:阶段-决策模型.会议论文,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大会(中国 郑州).
科研项目
近三年科研项目:
2009年:
1. 课题负责人(2009.9).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激励专项.湖北省教育厅(省级).
2. 课题负责人(2009.9).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极其培养对策研究.大学生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研究.湖北省教育厅(省级).
3. 合作主持人(2009.7).我国青少年危险行为的评估.预警与干预示范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0.1-2012.12.
4. 课题负责人(2009.10).心理咨询中咨询员的指导性研究.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
2008年:
5. 课题负责人(2008.7).湖北高校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资助专项.湖北省教育厅,2008.1-2008.12.
6. 课题负责人(2008.7).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素质及其培养对策研究.湖北省教育厅,2008.1-2008.12.
7. 课题负责人(2008.1).心理学名词审定.华南师范大学,2008.1-2008.12.
2007年:
8. 课题负责人(2007.10.2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研究.全国科教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2007.1-2009.12.
9. 课题负责人(2007.5.1).湖北高校大学生自杀个案研究.湖北省教育厅(省级),2006.9-2008.12.
10. 课题负责人(2007.3.9).湖北省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资助专项.湖北省教育厅,2007.9-2008.9.
11. 课题负责人(2007.1.10).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素质及其培养对策研究及大学生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研究.2006.9-2008.12.
教研项目与论文
1. 课题负责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之《心理咨询与治疗》2008-2010。
2. 项目负责人。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项目:学校心理辅导课程教学设计,《学校心理辅导》,2010.8。
专著与教材
1. 刘华山,江光荣主编(2010).《咨询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江光荣,郑希付主编(2009).《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成果》.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Nelson. Richard著(英),江光荣主译(2008).《实用心理咨询与助人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 郑日昌,江光荣,伍新春合著(2006).《当代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 江光荣著(2005).《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 江光荣主编(2004).《选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7. 江光荣著(2004).小学生个别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小学),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编写组(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8. 江光荣著(2004).中学生个别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中学),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编写组(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9. 江光荣著(2002).《班级社会生态环境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江光荣著(2001).《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台北:猫头鹰出版社.
11. 江光荣著(2000).《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2. 江光荣主编(1998).《中学辅导活动》(教师用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3. 江光荣主编(1998).《中学辅导活动》(学生用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4. 江光荣著(1998).辅导关系与会谈技术.《学校心理辅导》.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5. 江光荣著(1995).《心理咨询与治疗》(第一版),独立著作.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于1997.1998.2002年三次再版.
16. 江光荣著(1997).学习的概述.《学校教育心理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获奖情况
1.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特等奖(2009).颁奖人:湖北省教育厅(省级).获奖项目:"湖北大学生自杀情况调研"(2006-2010).
2.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二等奖(2008).颁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社政司.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部级).获奖著作:《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2005).
3.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颁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级).获奖著作:《班级社会生态环境研究》(2002).
4.第十三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一等奖(1999).颁奖人:第十三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评选委员会.获奖著作:《心理咨询与治疗》(1995).
5.湖北省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998).颁奖人:湖北省人事厅.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级).获奖论文:《高三学生考前心理困扰的团体辅导研究》(1997).
6.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6).颁奖人:湖北省人民政府(省级).获奖成果:《高师心理学教学改革途径的新探索:学校心理辅导》.
7. 湖北省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996).颁奖人:湖北省人事厅.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级).获奖论文:《社会变革与人的适应》(1995).
8. 湖北省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994).颁奖人:湖北省人事厅.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级).获奖论文:《对人性生物学基础的思考》(1993).
学术社会兼职
学术职务: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
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治疗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人本心理咨询与治疗学组组长,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工作组成员,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督导师,
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研究会副会长,
湖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国际应用心理学会会员,
现担任《心理科学》编委,《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常务编委.
行政职位:
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辅导研究所所长.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430079
E-MAIL:grjiang@mail.ccnu.edu.cn
解答心理学考研疑问:报考院校信息心理学方向选择、就业情况、如何掌握备战自主命题非统考大学、心理学导师信息、备考时间安排、注意事项、参考书如何选择 心理学考研宏观概况等,可以加【勤思王老师 QQ1521504713】 不忙的时候可以为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