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y后无主题的学术讨论
白天和Q在景区逛了一整天本以为会很累 晚上在朋友生日party上抽了两口水烟的结果就是精神得不得了 和大家在sensation跳了一会舞 见识了北京今年的club scene 五道口的club其实还是挺文明、有趣的。。比起美国的大学party,sensation少了很多暧昧和盲从 多了几分大家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确定性。。(这也有可能是周日的缘故。。)而且穿的也都很好看 跳的也都很自信舒畅 但后来在舞厅里吼着太累就先回家了
之后和Q走回家的路上开始聊
聊了留学生和没有留学的学生如何处理关系 以及到底要不要拿自己的身份装逼以求professional进步
聊了Pankaj Mishra的《From the Ruins of Empire》 他最近在读 很有启发
聊了中国的传统很厚重 但相比之下美国当时好像没有传统 (Melville要写The Great American Novel都不知道哪里来头绪)结果“国民性”和爱国中心是靠“解放黑奴”这种白人男性中心主义去建构的
我说“解放黑人”的叙述和基督教的自我救赎叙述估计很有关系……
聊了为什么美国没多少做观念史的人(建国的和林肯的那些有点老生常谈,不算) 很多都是做社会史
聊了不跟西班牙等殖民者合作的印第安人都被西方笔记刻画成食人族。。
聊了为什么我觉得研究印度比研究中国对人性有希望……
Q说其实这也是相对的 如果觉得中国的现代性从1850年才开始的话 那还是有转机的,因为才成型很短的时间。我说可是有人觉得中国从5000年前就是这样的了。。或者说从宋代就是这样了。。所以说悲观也可以……
聊了当代印度所谓“Gandhian”是个什么样的价值观 以及hindu muslim问题一定程度上是跟caste的平等化息息相关(至少一些人是这么认为的)
聊了中国的state其实对他来说感觉很无形 感觉只要闷声不滋事也能活的不错 但我说这也只是你作为一个老外的感想
聊到了对某地区的管理为什么如此严格 相比之下印度的Manipur省从一开始就不属于Hindu历史叙述 只是到了现代才被规划进去的 所以遗留下来的问题很严重一直在闹,里面各种势力要抵抗Hindi和德里的影响,但印度ZF基本什么都不管(当然,外国人进入那个地区会限行) 现在除了人民生活很糟糕 从宏观大局来看印度ZF也没被这个区的问题弄得怎么样……
聊了为什么政治理论给Q视野上带来豁然开朗的感觉 而读史书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回到家后我又继续之前的讨论,问他说,可是你不觉得政治理论会是假的么?(意思是还是历史书靠谱)Q给我的回答我始料不及,也非常受益——史书是给ideas必要性的基础。19世纪末的时候有那么多人在纵观历史展望未来(e.g. Pankaj Mishra《From the Ruins of Empire》),让他感受到ideas的重要性。(所以历史和政治理论并不是相互竞争的学科)
聊了美国左翼杂志The New Inquiry和Jacobin根本不接地气 要真的想兴起左翼运动一定要办学而不是在自己的圈子里打笔仗。
聊了一战怎么开始的
聊了现在在中国传播思想的话有个巨大的困难就是大家的看点都在fun和刺激上…… 我还觉得中国年轻人不需要再鼓励他们寻找自我之类的individualism了,现在很多节目都是这样 比如《中国好声音》。大家更需要的是broader theme的指导。。可惜就连办这样的夏令营活动也阻碍多多。。
聊了美国什么样的人才能有知识分子一样的影响力 “不要跟我说华尔街,这个我做不了”Q:“我刚想说……”
聊了为什么美国政治这么无聊。。。Q觉得因为大家都只想着自己能不能继任。。
然后我还有心思把这些都写下来。。抽水烟 需谨慎。
之后和Q走回家的路上开始聊
聊了留学生和没有留学的学生如何处理关系 以及到底要不要拿自己的身份装逼以求professional进步
聊了Pankaj Mishra的《From the Ruins of Empire》 他最近在读 很有启发
聊了中国的传统很厚重 但相比之下美国当时好像没有传统 (Melville要写The Great American Novel都不知道哪里来头绪)结果“国民性”和爱国中心是靠“解放黑奴”这种白人男性中心主义去建构的
我说“解放黑人”的叙述和基督教的自我救赎叙述估计很有关系……
聊了为什么美国没多少做观念史的人(建国的和林肯的那些有点老生常谈,不算) 很多都是做社会史
聊了不跟西班牙等殖民者合作的印第安人都被西方笔记刻画成食人族。。
聊了为什么我觉得研究印度比研究中国对人性有希望……
Q说其实这也是相对的 如果觉得中国的现代性从1850年才开始的话 那还是有转机的,因为才成型很短的时间。我说可是有人觉得中国从5000年前就是这样的了。。或者说从宋代就是这样了。。所以说悲观也可以……
聊了当代印度所谓“Gandhian”是个什么样的价值观 以及hindu muslim问题一定程度上是跟caste的平等化息息相关(至少一些人是这么认为的)
聊了中国的state其实对他来说感觉很无形 感觉只要闷声不滋事也能活的不错 但我说这也只是你作为一个老外的感想
聊到了对某地区的管理为什么如此严格 相比之下印度的Manipur省从一开始就不属于Hindu历史叙述 只是到了现代才被规划进去的 所以遗留下来的问题很严重一直在闹,里面各种势力要抵抗Hindi和德里的影响,但印度ZF基本什么都不管(当然,外国人进入那个地区会限行) 现在除了人民生活很糟糕 从宏观大局来看印度ZF也没被这个区的问题弄得怎么样……
聊了为什么政治理论给Q视野上带来豁然开朗的感觉 而读史书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回到家后我又继续之前的讨论,问他说,可是你不觉得政治理论会是假的么?(意思是还是历史书靠谱)Q给我的回答我始料不及,也非常受益——史书是给ideas必要性的基础。19世纪末的时候有那么多人在纵观历史展望未来(e.g. Pankaj Mishra《From the Ruins of Empire》),让他感受到ideas的重要性。(所以历史和政治理论并不是相互竞争的学科)
聊了美国左翼杂志The New Inquiry和Jacobin根本不接地气 要真的想兴起左翼运动一定要办学而不是在自己的圈子里打笔仗。
聊了一战怎么开始的
聊了现在在中国传播思想的话有个巨大的困难就是大家的看点都在fun和刺激上…… 我还觉得中国年轻人不需要再鼓励他们寻找自我之类的individualism了,现在很多节目都是这样 比如《中国好声音》。大家更需要的是broader theme的指导。。可惜就连办这样的夏令营活动也阻碍多多。。
聊了美国什么样的人才能有知识分子一样的影响力 “不要跟我说华尔街,这个我做不了”Q:“我刚想说……”
聊了为什么美国政治这么无聊。。。Q觉得因为大家都只想着自己能不能继任。。
然后我还有心思把这些都写下来。。抽水烟 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