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下,关于局限性肌张力障碍
转载一下~~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设置置顶
我关着灯,悄悄地走近我的钢琴,掀开琴盖。我找到八十八个键中最「轻」的键,也就是钢琴最高的一个音,我花了一整个晚上,非常非常温柔地按下它。我猜,跟我「生气」的琴,直到这一刻,才放下它最后一丝的怒气...
它让我弹了,每一根指头安然地在自己的位序,魔鬼远离了?
旅美钢琴家陈宏宽在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的一次晨会中,述说
是如何走出现代医学的「窘困」,以及他如何以「自力救济」的方式,
「一般人都很相信医师所说的话,这是危险的。」
旅美钢琴家陈宏宽在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的一次晨会中,述说他是如何走出现代医学的「窘困」,以及他如何以「自力救济」的方式,让原本无法正常动弹的手指再度恢复功能的经过。
这句话是他的演讲的结语。他在演讲之后,为在场的医护人员演奏一曲肖邦的钢琴曲,除了把像诗一样美的音符散遍了全场,也传达了他对现代医学一种温柔而深沉的抗议。
不管黄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
当着几十位医师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是不是很不礼貌呢?
和信医院的医师并不以为忤,副院长谢炎尧教授甚至引述邓小平的名言︰「不管黄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指出,和信医院是一所「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相信的是「实证医学」,不过,只要能为病人解决痛苦的,我们都愿意用心聆听。
谢教授又说,比如「捕鼠器」虽然不是猫,只要它能抓到老鼠,我们也应该给予正面的评价。
如果把陈宏宽得了手疾看成家里患了「鼠灾」,那么,对陈宏宽来说,为他抓到「老鼠」的,确实不是「黄猫」,也不是「黑猫」,「猫辈」都宣布他今后不能再弹琴了,真正为他逮到「老鼠」、找到病因,消除病苦的,真的是「捕鼠器」,这个「捕鼠器」还不是买来的,而是陈宏宽自己做的。
「我完全靠自己的摸索治愈了我的病。」他面对着受过一辈子科学训练的医护人员述说他如何和他的病「妥协」。
铝制楼梯打在右手,恶梦就这样的开始
「我很喜欢自己动手装修自己的房子。」陈宏宽回忆他手受伤的那一刻︰「一九九一年,有一次我在修房子的时候,一个折迭式的铝制楼梯,像断头台一样的压落下来,正好打到我的身上。我的左手逃过一劫,但是右手被压到了。还好那时候我的双手戴着手套,所以我的手没有被切断。」恶梦就这样的开始。
「起先,我的整个右手背肿了起来,过了三、四天,手肿消了,虽然有点不舒服,但是我一直都没有再去注意它。」陈宏宽的姊姊陈必先小姐是台湾第一位以「天才儿童」的名义保送出国的钢琴家;而陈宏宽则是台湾最后一位以「天才儿童」的名义保送出国的钢琴家。他14岁赴德国留学,曾就读汉诺威音乐学院及科隆音乐学院。1977年赴美进入波士顿大学音乐系,后来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得到演奏家文凭。
你还很年轻嘛!赶快去找别的工作做
受伤之后的那一年,由于陈宏宽安排很多的演奏,他非常投入自己的工作,所以并不特别「去感觉」自己的手有什么异样。「我一样地练习,一样地演出。就这样,经过了一年三个月之后,我忽然发现,我的右手不听使唤,一连一个礼拜都不能弹琴。」他说︰「我去看医生,第一个诊断就说我得了『局部肌张力不全』( focal dystonia )。 ,后来我又去看了很多的医师,他们也做同样的判断。」
陈宏宽说︰「我的医师还劝我︰『你还很年轻嘛!赶快去找别的工作做。』陈宏宽过去曾获鲁宾斯坦钢琴大赛及布松尼钢琴大赛的金牌奖,也在肖邦大赛(1980)、伊丽莎白女王大赛、范克莱本、Geza Anda、Monteal等重要国际钢琴比赛有优异的成绩。1991年获得美国艾利费许生涯奖,在Young Concert Artist与许多交响乐团合作演出。1989、1990曾演出全部32首贝多芬奏鸣曲,及全部肖邦作品的独奏汇集。当时他几乎是全波士顿得奖最多的钢琴家,要他「赶快去找别的工作做」实在是一个残忍而过分乐观的建议。
一直不敢在独处的时候触摸钢琴
「我的心情恶劣透顶了,我告诉自己,第一个要克服的是心情问题,当时我的情绪非常低落。」后来,陈宏宽甚至不敢刻意地看自己的手︰「自从我发现自己问题不小之后,我就一直不敢在独处的时候触摸钢琴。虽然在学校还是要教琴,但是回到家里,我的琴盖总是阖上的。」这时候陈宏宽任教于波士顿大学,每年夏天并参与波士顿核桃山音乐夏令营(Walnut Hill Summer Music Camp)的教学活动。
在音乐史上,因为手部受伤而不得不放弃演奏的出色钢琴家不少,伟大的作曲家舒曼,就是因为手受伤,当不成钢琴演奏家,才改行作曲,结果他为人类留下千古隽永的音乐篇章;一九五二年佛莱雪捧回美国第一座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钢琴比赛首奖奖座,意气风发不可言喻,正当演奏生涯如日中天之时,佛莱雪发现自己的右手开始不听使唤,连医生都只能说是持续性的肌肉疾病,没有原因,佛莱雪的右手几近残废。有「钢琴诗人」美誉的旅英华裔钢琴家傅聪,也因手部受伤,一度被医界宣判永远不能再弹琴。
我不是钢琴,我只是一个钢琴家
这次,上天又开的一次玩笑,祂让一位把演奏钢琴当做生命的人,让一个奉祂之名,把天籁传来人间的人,在触碰琴键的时候,被他的钢琴拒绝。任何了解艺术为何物的人都知道,遇到这样的打击,陈宏宽很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这样一个险恶的幽谷了。
不过,当上帝关起一扇门时,祂同时会开启另一扇窗。
「有一天,我开车的时候,偶然听到一个访问的节目。这里面的一段话,却意外地领着我走出内心的痛苦。」陈宏宽说︰「节目中,主持人正在访问德州一个篮球队的教练,这一个篮球队可以说是杂牌军,他们的队员有的被别的篮球队挤出来的,有的是吸毒的不良少年,有的是酗酒的人,可以说都有『黑底』,连球队的教练也是一个「有问题」的人。当主持人问教练,是怎么样来带这个队伍的,他回答说︰『很简单,我告诉他们︰「你不是篮球,是你在玩篮球。」( You are not the basketball, you play the basketball.)。』」
这句话一直在陈宏宽的脑子里回荡,他说︰「我念着念着,当我把它念成︰You are not the piano, you play the piano.的时候,我的心情豁然开朗,我告诉自己︰「没错,我不是钢琴,我只是一个钢琴家。」就算他的手毁了,毁的只是「钢琴」,而不是「陈宏宽」这个人啊!
因为他放下,所以得以重生
他说道︰「过去,我一直把音乐当做生命,音乐就是我,我就是音乐,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不能弹琴。这位篮球教练的一番话,忽然点醒了我,我和音乐,我和我职业,是可以分开的,这是两件事。这时我长期间的沮丧,在一霎那之间突然消逝了。在这段期间,我虽然也学气功、学习各种养身的方法,但是对于消除我的沮丧,都帮助不大。真正让我开朗起来的,应该是我自己参透了这样一个人生的真义。」
对于陈宏宽凭借着自己的力量,从万丈的幽谷爬出来,重新见到阳光,和信医院护理部主任张黎露十分感佩,她认为陈宏宽霎那之间的顿悟,是因为他放下,所以得以重生。
一扫心中的阴霾之后,陈宏宽欣然地接受自己是「一个人」,而不再是一个「钢琴家」。他开始探究生命的意义,开始追寻健康,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权利。他在姐姐的介绍下,去学习气功、去了解中国医学和哲学。他周围的人,都乐见他心灵上逐渐平静下来,似乎谁也不敢在他的面前提起弹钢琴的事来。
望着着了魔似的手指,伫立在黑暗中发愣
过了好一阵子,直到有一天,一位不怕他伤感的朋友突然问他︰「你开始在练琴了吗?」这才让他想到或许应该去摸摸他的琴键了。
这真是一个惊心的时刻,他一步一步,像一个旅居他乡而重返故里的游子,近乡情怯地重新独自回到钢琴前面。
「当我用食指按下琴键时候,我看到一个令我无法相信的画面,我的其它手指头,跟着我按下的琴键位置,全都爬上我的食指。我不信邪地再用无名指弹下一键,结果还是一样,其它手指头全都爬上无名指的上面。」他望着着了魔似地,不听指挥的手指,伫立在黑暗中发愣。
「这是什么原因呢?」陈宏宽百思不得其解,他的手指头平放在桌上,动弹都没有问题,但是偏偏一触及到必须「按」下去得东西,手指头就像着魔一样。
唤醒三十余年所修练的「好的记忆系统」
这时候,陈宏宽遇到一位过去很欣赏他的维也纳钢琴教授。
「他知道我不能弹琴了,告诉我说,他们正在做一个研究,找出为什么学音乐的人基础打不好,以后就很难矫正的原因。结果他们发现,那些人是因为有一种『坏的记忆系统』,已经深入他的骨髓了,它太强了,因此再也不能『变好』。」的确,在初学音乐的时候,如果基础打不好,超过了十几二十岁,就再也没办法改了。他的这番话,也给陈宏宽很大的启发。
「我心里想,过去我在弹奏钢琴的技巧、对音乐的敏感度上都下了非常大的工夫,我原本应该是一个『记忆系统』非常好的人;今天我不能再弹琴,可能是有一种『坏的记忆系统』侵入我的手指、侵占了我头脑的某一部分记忆;不过,我心想,这样一个「坏的记忆系统」,顶多只不过跟我『交往』了一年,而我练琴三十余年所修练出来那么『好的记忆系统』,难道就这样被『劣币驱逐良币』,永远唤不回来了吗?」陈宏宽的父亲是学科学的,从小受父亲影响,他也喜欢研究。
认定它跟「触觉神经」有极大的关联
「于是,我开始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实验』。首先,我在桌子上弹琴,一点问题都没有,每一根指头都很听话,可是当我把手指移到琴键上,指头又故态复萌,不听使唤了,任何一指弹落,其它指头就迭上去。我心里想,也许这是类似『触觉神经』什么的在作祟,我一弹琴,它就触动一个『坏的记忆系统』来捣蛋。」他说。
于是,陈宏宽认定它跟「触觉神经」有极大的关联。他决定去找一种「可以按的东西」,它要是一个可以很轻很轻去按它时,他的触觉神经不会察觉到,而去通知那个「坏的记忆系统」来捣蛋的。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电视遥控器。但是现在新型的遥控器对我来说,按键的要求力道还是太重了,我只要心里想要按下某一个键,立刻会被我的触觉神经发现,其它指头就迭了上来。」他不轻易放弃︰「于是我又想到,印象里小时候第一次看到遥控器,它的按键很软,要求的力道好像比较轻。于是我就在波士顿的旧货摊上到处寻找,终于被我找到一个,老板看这已经没人要的老古董,不拿我的钱就送给我了。」
「瞒过」触觉神经,让它忘了通知「坏的记忆系统」
他把这个遥控器拿回家之后,一个人兀自坐在一个黑暗的房间,不敢看自己的指头,因为看它像着了魔般地趴来趴去,心有如刀割。
「我慢慢地伸出手来,把指头放在遥控器的按键上,以非常非常轻的动作,触探这个键,并且仔细地注意其它的指头是不是有被牵动的意念。这样将自己关在黑屋子,练习按一个在细微不过的动作,我花了四个晚上的时间。第四晚,上天垂怜,我终于可以按下其中一个指头,而『瞒过』我的『触觉神经』,让它忘了通知那个我体内的『坏的记忆系统』,去吆喝其它的指头前来捣蛋。当时的兴奋之情,是无法言喻的。于是,我天天这样练习,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我的每一个手指头都可以顺利地按下遥控器的按键,而其它手指头不会趴过来。」
每一根指头安然地在自己的位序,魔鬼远离了
时刻到了,陈宏宽很谦卑地想到︰「或许可以再去触摸一下我的琴键,看它愿不愿意再接纳我。」
还是等到晚上,天黑了,好像害怕被他的「触觉神经」发现一样。「我关着灯,悄悄地走近我的钢琴,掀开琴盖。我找到八十八个键中最「轻」的键,也就是钢琴最高的一个音,我花了一整个晚上,非常非常温柔地按下它。我猜,跟我「生气」的琴,直到这一刻,才放下它最后一丝的怒气───
它让我弹了,每一根指头安然地在自己的位序,魔鬼远离了。」
陈宏宽快乐得不敢太快乐,唯恐被人知道他和他的音乐已经有了「密约」,在往后的三、四天,他的第二个手指头也开始听话了。陈宏宽在心里有一股暗暗地欢喜︰「我告诉自己,我还可以弹琴,剩下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最好能跟自己的身体打招呼,跟它「妥协」
除了慢慢地和自己的手指做温柔地对话,仔细聆听身体响应的密语,期待自己的身、心、灵逐渐协调之外,陈宏宽开始去思索,为什么他的手会对他做出这么强烈地抗议?
他指出,「我的医师有一次告诉我说︰『陈先生,你知道吗?世界上只有最优秀的钢琴家,才像你会得focal dystonia这样的病。』他这么说,好像颁了我一个奖牌。我当然不期待这是知音者的恭维,而知道这只是个鼓励病人的『奖牌』,但是我仔细一想,他的讲法也满有道理,一个优秀的人和一个普通人的差别在哪里呢?我想就是优秀的人对目标的执着,想要做到的,不择手段,非达成不可。」
他想起在手受伤之后的一年半,他仍然一直弹琴,而且拼命地弹,也许他的确是不能再弹了,但是却凭着意志继续弹琴。
艺术家想要登上某一个境界,在态度上是目空一切的
「我的理解是那些生重病的人,或许就是毅力很强,对努力的目标非常执着的人,因为他们的身体机能,跟不上意志力;而那些平常比较随和,生活比较悠哉的人,或许比较不容易生大病。」陈宏宽说︰「许多艺术家和我一样,在身体上会出现一些毛病。我有一位很熟悉的钢琴家他三个指头也动不了,但是他的状况跟我不太一样。我根据自己的思考建议他,在做任何努力的时候,最好能跟自己的身体『打招呼』,跟它『妥协』,然后再顺势去做。」不过,这样的『妥协』过程对艺术家来说似乎是很荒谬的,因为艺术家想要登上某一个境界,在态度上是目空一切的。在他们的眼中只有这个乌托邦,他们是生死置之度外的。
讯号交换错误,像计算机「当机」一样
音乐家的感觉比一部超级计算机还要快、更复杂、更灵敏。陈宏宽也认为,它的手指头之所以不听使唤,可能与脑部「反应不过来」有关。
「对一般人来说,一个指头和另外一个指头的连系,也许只需要一些简单而具体的讯号,大脑就可以帮助他们执行这些动作;」陈宏宽说道︰「而对钢琴家来说,他的十根手指头彼此交换的讯号太快,也太复杂了,加上在短时间不断地操练,其中只要一两个讯号交换错误,很有可能造成十根手指头全部瘫痪。这样的情形有点像计算机『当机』。」比如,我们在同时开了很多窗口,并且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在不同的窗口做不同的动作,这时候计算机会因为来不及计算,而造成整个运作停滞下来。这个时候有些心急的人,因为紧张会拼命地乱按键,结果越来越糟糕。
拒绝接受「倒因为果」的实验
无独有偶地,竟然医界的看法也跟他的想法很接近。
「有一次医师打电话邀请我接受一个实验,他们说,经过统计,focal dystonia的病人,大脑的某一个地方,经过核磁共振摄影之后,会呈现灰灰的颜色。他们大概想证明我的脑袋的某处也如他们所料是灰灰的。」陈宏宽说︰「我告诉他们,这应该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不是因为大脑呈现灰灰的颜色,才让人得了focal dystonia;而是因为有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对大脑下了太多、太快、太复杂的指令,结果大脑运算不来,因此大脑才呈现灰灰的颜色。因此我告诉医师,我不需要做这样的实验,因为我不想要做了实验之后,有我发现我的大脑有问题,然后再花一年半的时间来自我治疗。」
我得的不是一种病,它只是「出了一点状况」
又有一次,一个曾经为陈宏宽看过病的医师打电话给他说︰「听说你的演奏会很成功,你可不可以告诉我是怎么做到的?」陈宏宽告诉他,有一点很重要,也是他要建议医师的︰『当你们还不知道病因的时候,可不可以请你们不要为这个病取一个名字。虽然focal dystonia只是一个描述的字眼,但是它在医师的眼中,毫无疑问地是一种病。』」
陈宏宽特别告诉医师︰「我被告知得了这种病,也许只需要三、五分钟的时间;但是,我却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去说服自己,我得的不是一种病,它只是『出了一点状况』(condition)。」
这一次手部受伤,让陈宏宽体悟到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
「过去,为了演奏,我怎么练琴都不知道累;现在当我弹不下去的时候,我的手指头会向我提出警告,这时候我就会谦卑地离开钢琴,去做一些别的事情。」
Trans_Robot / 2007-05-26 09:19:12
附言:
以上这篇报道遗漏了一条相当重要的信息,我想在此作些补充。为了克服“局部肌张力不全症”(FD)我尝试着运用了一些“方法”。通过一次观察,我得出了一个尤为重要的信息,而一旦缺少解释就较难理解所谓的“轻轻的按压”究竟意味着什么。
就在FD发作后的几个月间,我时常寝不安席。有时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会在午夜突然醒来,然后快步来到钢琴前。我惊讶地发现,在我按下琴键后的20-30秒内我手指就像没发生过任何意外一样活动。但是,之后我便亲眼目睹了我的手指是如何接二连三得蜷成紧握的拳头。那景象实在是可怕。但是我坚信——几乎仅凭着直觉左右——我的手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仍然是可以自由活动的。这是我有可能得以恢复的关键因素,因为如果我能够找到那个关键,我便可再次演奏。
以上是我如何发现“关键”的过程。通过它,某一感官层面跳过“错误的记忆系统”的干扰后被唤醒。理由就是我能够正常弹奏20秒左右的时间,因为我的大脑仍然处于半睡眠状态。这时,原始的心理记忆系统开始自动运转,而“错误的系统”则还没有醒来——自然也就无法执行了。然而当大脑逐渐恢复意识,“错误的系统”便又取代了原始记忆系统并从而导致痉挛。
因此,为了让原始心理记忆能够始终占据主导,我必须非常谨慎,避免引起“错误的系统”或者说避免过渡到这个阶段。通过用极小的力按压,我得出了这个想法。我在很浅的遥控器按钮上试验,就这样原始记忆系统逐渐被我唤醒并占据了主导。这个方法十分有效得使我摆脱了“错误系统”的控制。是它引导我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设置置顶
我关着灯,悄悄地走近我的钢琴,掀开琴盖。我找到八十八个键中最「轻」的键,也就是钢琴最高的一个音,我花了一整个晚上,非常非常温柔地按下它。我猜,跟我「生气」的琴,直到这一刻,才放下它最后一丝的怒气...
它让我弹了,每一根指头安然地在自己的位序,魔鬼远离了?
旅美钢琴家陈宏宽在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的一次晨会中,述说
是如何走出现代医学的「窘困」,以及他如何以「自力救济」的方式,
「一般人都很相信医师所说的话,这是危险的。」
旅美钢琴家陈宏宽在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的一次晨会中,述说他是如何走出现代医学的「窘困」,以及他如何以「自力救济」的方式,让原本无法正常动弹的手指再度恢复功能的经过。
这句话是他的演讲的结语。他在演讲之后,为在场的医护人员演奏一曲肖邦的钢琴曲,除了把像诗一样美的音符散遍了全场,也传达了他对现代医学一种温柔而深沉的抗议。
不管黄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
当着几十位医师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是不是很不礼貌呢?
和信医院的医师并不以为忤,副院长谢炎尧教授甚至引述邓小平的名言︰「不管黄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指出,和信医院是一所「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相信的是「实证医学」,不过,只要能为病人解决痛苦的,我们都愿意用心聆听。
谢教授又说,比如「捕鼠器」虽然不是猫,只要它能抓到老鼠,我们也应该给予正面的评价。
如果把陈宏宽得了手疾看成家里患了「鼠灾」,那么,对陈宏宽来说,为他抓到「老鼠」的,确实不是「黄猫」,也不是「黑猫」,「猫辈」都宣布他今后不能再弹琴了,真正为他逮到「老鼠」、找到病因,消除病苦的,真的是「捕鼠器」,这个「捕鼠器」还不是买来的,而是陈宏宽自己做的。
「我完全靠自己的摸索治愈了我的病。」他面对着受过一辈子科学训练的医护人员述说他如何和他的病「妥协」。
铝制楼梯打在右手,恶梦就这样的开始
「我很喜欢自己动手装修自己的房子。」陈宏宽回忆他手受伤的那一刻︰「一九九一年,有一次我在修房子的时候,一个折迭式的铝制楼梯,像断头台一样的压落下来,正好打到我的身上。我的左手逃过一劫,但是右手被压到了。还好那时候我的双手戴着手套,所以我的手没有被切断。」恶梦就这样的开始。
「起先,我的整个右手背肿了起来,过了三、四天,手肿消了,虽然有点不舒服,但是我一直都没有再去注意它。」陈宏宽的姊姊陈必先小姐是台湾第一位以「天才儿童」的名义保送出国的钢琴家;而陈宏宽则是台湾最后一位以「天才儿童」的名义保送出国的钢琴家。他14岁赴德国留学,曾就读汉诺威音乐学院及科隆音乐学院。1977年赴美进入波士顿大学音乐系,后来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得到演奏家文凭。
你还很年轻嘛!赶快去找别的工作做
受伤之后的那一年,由于陈宏宽安排很多的演奏,他非常投入自己的工作,所以并不特别「去感觉」自己的手有什么异样。「我一样地练习,一样地演出。就这样,经过了一年三个月之后,我忽然发现,我的右手不听使唤,一连一个礼拜都不能弹琴。」他说︰「我去看医生,第一个诊断就说我得了『局部肌张力不全』( focal dystonia )。 ,后来我又去看了很多的医师,他们也做同样的判断。」
陈宏宽说︰「我的医师还劝我︰『你还很年轻嘛!赶快去找别的工作做。』陈宏宽过去曾获鲁宾斯坦钢琴大赛及布松尼钢琴大赛的金牌奖,也在肖邦大赛(1980)、伊丽莎白女王大赛、范克莱本、Geza Anda、Monteal等重要国际钢琴比赛有优异的成绩。1991年获得美国艾利费许生涯奖,在Young Concert Artist与许多交响乐团合作演出。1989、1990曾演出全部32首贝多芬奏鸣曲,及全部肖邦作品的独奏汇集。当时他几乎是全波士顿得奖最多的钢琴家,要他「赶快去找别的工作做」实在是一个残忍而过分乐观的建议。
一直不敢在独处的时候触摸钢琴
「我的心情恶劣透顶了,我告诉自己,第一个要克服的是心情问题,当时我的情绪非常低落。」后来,陈宏宽甚至不敢刻意地看自己的手︰「自从我发现自己问题不小之后,我就一直不敢在独处的时候触摸钢琴。虽然在学校还是要教琴,但是回到家里,我的琴盖总是阖上的。」这时候陈宏宽任教于波士顿大学,每年夏天并参与波士顿核桃山音乐夏令营(Walnut Hill Summer Music Camp)的教学活动。
在音乐史上,因为手部受伤而不得不放弃演奏的出色钢琴家不少,伟大的作曲家舒曼,就是因为手受伤,当不成钢琴演奏家,才改行作曲,结果他为人类留下千古隽永的音乐篇章;一九五二年佛莱雪捧回美国第一座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钢琴比赛首奖奖座,意气风发不可言喻,正当演奏生涯如日中天之时,佛莱雪发现自己的右手开始不听使唤,连医生都只能说是持续性的肌肉疾病,没有原因,佛莱雪的右手几近残废。有「钢琴诗人」美誉的旅英华裔钢琴家傅聪,也因手部受伤,一度被医界宣判永远不能再弹琴。
我不是钢琴,我只是一个钢琴家
这次,上天又开的一次玩笑,祂让一位把演奏钢琴当做生命的人,让一个奉祂之名,把天籁传来人间的人,在触碰琴键的时候,被他的钢琴拒绝。任何了解艺术为何物的人都知道,遇到这样的打击,陈宏宽很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这样一个险恶的幽谷了。
不过,当上帝关起一扇门时,祂同时会开启另一扇窗。
「有一天,我开车的时候,偶然听到一个访问的节目。这里面的一段话,却意外地领着我走出内心的痛苦。」陈宏宽说︰「节目中,主持人正在访问德州一个篮球队的教练,这一个篮球队可以说是杂牌军,他们的队员有的被别的篮球队挤出来的,有的是吸毒的不良少年,有的是酗酒的人,可以说都有『黑底』,连球队的教练也是一个「有问题」的人。当主持人问教练,是怎么样来带这个队伍的,他回答说︰『很简单,我告诉他们︰「你不是篮球,是你在玩篮球。」( You are not the basketball, you play the basketball.)。』」
这句话一直在陈宏宽的脑子里回荡,他说︰「我念着念着,当我把它念成︰You are not the piano, you play the piano.的时候,我的心情豁然开朗,我告诉自己︰「没错,我不是钢琴,我只是一个钢琴家。」就算他的手毁了,毁的只是「钢琴」,而不是「陈宏宽」这个人啊!
因为他放下,所以得以重生
他说道︰「过去,我一直把音乐当做生命,音乐就是我,我就是音乐,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不能弹琴。这位篮球教练的一番话,忽然点醒了我,我和音乐,我和我职业,是可以分开的,这是两件事。这时我长期间的沮丧,在一霎那之间突然消逝了。在这段期间,我虽然也学气功、学习各种养身的方法,但是对于消除我的沮丧,都帮助不大。真正让我开朗起来的,应该是我自己参透了这样一个人生的真义。」
对于陈宏宽凭借着自己的力量,从万丈的幽谷爬出来,重新见到阳光,和信医院护理部主任张黎露十分感佩,她认为陈宏宽霎那之间的顿悟,是因为他放下,所以得以重生。
一扫心中的阴霾之后,陈宏宽欣然地接受自己是「一个人」,而不再是一个「钢琴家」。他开始探究生命的意义,开始追寻健康,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权利。他在姐姐的介绍下,去学习气功、去了解中国医学和哲学。他周围的人,都乐见他心灵上逐渐平静下来,似乎谁也不敢在他的面前提起弹钢琴的事来。
望着着了魔似的手指,伫立在黑暗中发愣
过了好一阵子,直到有一天,一位不怕他伤感的朋友突然问他︰「你开始在练琴了吗?」这才让他想到或许应该去摸摸他的琴键了。
这真是一个惊心的时刻,他一步一步,像一个旅居他乡而重返故里的游子,近乡情怯地重新独自回到钢琴前面。
「当我用食指按下琴键时候,我看到一个令我无法相信的画面,我的其它手指头,跟着我按下的琴键位置,全都爬上我的食指。我不信邪地再用无名指弹下一键,结果还是一样,其它手指头全都爬上无名指的上面。」他望着着了魔似地,不听指挥的手指,伫立在黑暗中发愣。
「这是什么原因呢?」陈宏宽百思不得其解,他的手指头平放在桌上,动弹都没有问题,但是偏偏一触及到必须「按」下去得东西,手指头就像着魔一样。
唤醒三十余年所修练的「好的记忆系统」
这时候,陈宏宽遇到一位过去很欣赏他的维也纳钢琴教授。
「他知道我不能弹琴了,告诉我说,他们正在做一个研究,找出为什么学音乐的人基础打不好,以后就很难矫正的原因。结果他们发现,那些人是因为有一种『坏的记忆系统』,已经深入他的骨髓了,它太强了,因此再也不能『变好』。」的确,在初学音乐的时候,如果基础打不好,超过了十几二十岁,就再也没办法改了。他的这番话,也给陈宏宽很大的启发。
「我心里想,过去我在弹奏钢琴的技巧、对音乐的敏感度上都下了非常大的工夫,我原本应该是一个『记忆系统』非常好的人;今天我不能再弹琴,可能是有一种『坏的记忆系统』侵入我的手指、侵占了我头脑的某一部分记忆;不过,我心想,这样一个「坏的记忆系统」,顶多只不过跟我『交往』了一年,而我练琴三十余年所修练出来那么『好的记忆系统』,难道就这样被『劣币驱逐良币』,永远唤不回来了吗?」陈宏宽的父亲是学科学的,从小受父亲影响,他也喜欢研究。
认定它跟「触觉神经」有极大的关联
「于是,我开始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实验』。首先,我在桌子上弹琴,一点问题都没有,每一根指头都很听话,可是当我把手指移到琴键上,指头又故态复萌,不听使唤了,任何一指弹落,其它指头就迭上去。我心里想,也许这是类似『触觉神经』什么的在作祟,我一弹琴,它就触动一个『坏的记忆系统』来捣蛋。」他说。
于是,陈宏宽认定它跟「触觉神经」有极大的关联。他决定去找一种「可以按的东西」,它要是一个可以很轻很轻去按它时,他的触觉神经不会察觉到,而去通知那个「坏的记忆系统」来捣蛋的。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电视遥控器。但是现在新型的遥控器对我来说,按键的要求力道还是太重了,我只要心里想要按下某一个键,立刻会被我的触觉神经发现,其它指头就迭了上来。」他不轻易放弃︰「于是我又想到,印象里小时候第一次看到遥控器,它的按键很软,要求的力道好像比较轻。于是我就在波士顿的旧货摊上到处寻找,终于被我找到一个,老板看这已经没人要的老古董,不拿我的钱就送给我了。」
「瞒过」触觉神经,让它忘了通知「坏的记忆系统」
他把这个遥控器拿回家之后,一个人兀自坐在一个黑暗的房间,不敢看自己的指头,因为看它像着了魔般地趴来趴去,心有如刀割。
「我慢慢地伸出手来,把指头放在遥控器的按键上,以非常非常轻的动作,触探这个键,并且仔细地注意其它的指头是不是有被牵动的意念。这样将自己关在黑屋子,练习按一个在细微不过的动作,我花了四个晚上的时间。第四晚,上天垂怜,我终于可以按下其中一个指头,而『瞒过』我的『触觉神经』,让它忘了通知那个我体内的『坏的记忆系统』,去吆喝其它的指头前来捣蛋。当时的兴奋之情,是无法言喻的。于是,我天天这样练习,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我的每一个手指头都可以顺利地按下遥控器的按键,而其它手指头不会趴过来。」
每一根指头安然地在自己的位序,魔鬼远离了
时刻到了,陈宏宽很谦卑地想到︰「或许可以再去触摸一下我的琴键,看它愿不愿意再接纳我。」
还是等到晚上,天黑了,好像害怕被他的「触觉神经」发现一样。「我关着灯,悄悄地走近我的钢琴,掀开琴盖。我找到八十八个键中最「轻」的键,也就是钢琴最高的一个音,我花了一整个晚上,非常非常温柔地按下它。我猜,跟我「生气」的琴,直到这一刻,才放下它最后一丝的怒气───
它让我弹了,每一根指头安然地在自己的位序,魔鬼远离了。」
陈宏宽快乐得不敢太快乐,唯恐被人知道他和他的音乐已经有了「密约」,在往后的三、四天,他的第二个手指头也开始听话了。陈宏宽在心里有一股暗暗地欢喜︰「我告诉自己,我还可以弹琴,剩下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最好能跟自己的身体打招呼,跟它「妥协」
除了慢慢地和自己的手指做温柔地对话,仔细聆听身体响应的密语,期待自己的身、心、灵逐渐协调之外,陈宏宽开始去思索,为什么他的手会对他做出这么强烈地抗议?
他指出,「我的医师有一次告诉我说︰『陈先生,你知道吗?世界上只有最优秀的钢琴家,才像你会得focal dystonia这样的病。』他这么说,好像颁了我一个奖牌。我当然不期待这是知音者的恭维,而知道这只是个鼓励病人的『奖牌』,但是我仔细一想,他的讲法也满有道理,一个优秀的人和一个普通人的差别在哪里呢?我想就是优秀的人对目标的执着,想要做到的,不择手段,非达成不可。」
他想起在手受伤之后的一年半,他仍然一直弹琴,而且拼命地弹,也许他的确是不能再弹了,但是却凭着意志继续弹琴。
艺术家想要登上某一个境界,在态度上是目空一切的
「我的理解是那些生重病的人,或许就是毅力很强,对努力的目标非常执着的人,因为他们的身体机能,跟不上意志力;而那些平常比较随和,生活比较悠哉的人,或许比较不容易生大病。」陈宏宽说︰「许多艺术家和我一样,在身体上会出现一些毛病。我有一位很熟悉的钢琴家他三个指头也动不了,但是他的状况跟我不太一样。我根据自己的思考建议他,在做任何努力的时候,最好能跟自己的身体『打招呼』,跟它『妥协』,然后再顺势去做。」不过,这样的『妥协』过程对艺术家来说似乎是很荒谬的,因为艺术家想要登上某一个境界,在态度上是目空一切的。在他们的眼中只有这个乌托邦,他们是生死置之度外的。
讯号交换错误,像计算机「当机」一样
音乐家的感觉比一部超级计算机还要快、更复杂、更灵敏。陈宏宽也认为,它的手指头之所以不听使唤,可能与脑部「反应不过来」有关。
「对一般人来说,一个指头和另外一个指头的连系,也许只需要一些简单而具体的讯号,大脑就可以帮助他们执行这些动作;」陈宏宽说道︰「而对钢琴家来说,他的十根手指头彼此交换的讯号太快,也太复杂了,加上在短时间不断地操练,其中只要一两个讯号交换错误,很有可能造成十根手指头全部瘫痪。这样的情形有点像计算机『当机』。」比如,我们在同时开了很多窗口,并且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在不同的窗口做不同的动作,这时候计算机会因为来不及计算,而造成整个运作停滞下来。这个时候有些心急的人,因为紧张会拼命地乱按键,结果越来越糟糕。
拒绝接受「倒因为果」的实验
无独有偶地,竟然医界的看法也跟他的想法很接近。
「有一次医师打电话邀请我接受一个实验,他们说,经过统计,focal dystonia的病人,大脑的某一个地方,经过核磁共振摄影之后,会呈现灰灰的颜色。他们大概想证明我的脑袋的某处也如他们所料是灰灰的。」陈宏宽说︰「我告诉他们,这应该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不是因为大脑呈现灰灰的颜色,才让人得了focal dystonia;而是因为有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对大脑下了太多、太快、太复杂的指令,结果大脑运算不来,因此大脑才呈现灰灰的颜色。因此我告诉医师,我不需要做这样的实验,因为我不想要做了实验之后,有我发现我的大脑有问题,然后再花一年半的时间来自我治疗。」
我得的不是一种病,它只是「出了一点状况」
又有一次,一个曾经为陈宏宽看过病的医师打电话给他说︰「听说你的演奏会很成功,你可不可以告诉我是怎么做到的?」陈宏宽告诉他,有一点很重要,也是他要建议医师的︰『当你们还不知道病因的时候,可不可以请你们不要为这个病取一个名字。虽然focal dystonia只是一个描述的字眼,但是它在医师的眼中,毫无疑问地是一种病。』」
陈宏宽特别告诉医师︰「我被告知得了这种病,也许只需要三、五分钟的时间;但是,我却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去说服自己,我得的不是一种病,它只是『出了一点状况』(condition)。」
这一次手部受伤,让陈宏宽体悟到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
「过去,为了演奏,我怎么练琴都不知道累;现在当我弹不下去的时候,我的手指头会向我提出警告,这时候我就会谦卑地离开钢琴,去做一些别的事情。」
Trans_Robot / 2007-05-26 09:19:12
附言:
以上这篇报道遗漏了一条相当重要的信息,我想在此作些补充。为了克服“局部肌张力不全症”(FD)我尝试着运用了一些“方法”。通过一次观察,我得出了一个尤为重要的信息,而一旦缺少解释就较难理解所谓的“轻轻的按压”究竟意味着什么。
就在FD发作后的几个月间,我时常寝不安席。有时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会在午夜突然醒来,然后快步来到钢琴前。我惊讶地发现,在我按下琴键后的20-30秒内我手指就像没发生过任何意外一样活动。但是,之后我便亲眼目睹了我的手指是如何接二连三得蜷成紧握的拳头。那景象实在是可怕。但是我坚信——几乎仅凭着直觉左右——我的手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仍然是可以自由活动的。这是我有可能得以恢复的关键因素,因为如果我能够找到那个关键,我便可再次演奏。
以上是我如何发现“关键”的过程。通过它,某一感官层面跳过“错误的记忆系统”的干扰后被唤醒。理由就是我能够正常弹奏20秒左右的时间,因为我的大脑仍然处于半睡眠状态。这时,原始的心理记忆系统开始自动运转,而“错误的系统”则还没有醒来——自然也就无法执行了。然而当大脑逐渐恢复意识,“错误的系统”便又取代了原始记忆系统并从而导致痉挛。
因此,为了让原始心理记忆能够始终占据主导,我必须非常谨慎,避免引起“错误的系统”或者说避免过渡到这个阶段。通过用极小的力按压,我得出了这个想法。我在很浅的遥控器按钮上试验,就这样原始记忆系统逐渐被我唤醒并占据了主导。这个方法十分有效得使我摆脱了“错误系统”的控制。是它引导我赢得了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