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的困难—关于文学回忆录的对话 20130817
开场:陈子善老教授:推荐木心,从上海赋讲起,虽然没写完,就和红楼梦一样,丝毫不损其价值。文学回忆录,其实是木心一个人的文学史。这个世界,有的是偏见,有的是洞见。这本书,我觉得是洞见。
张德明:三种层次,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木心都有了,而且中肯,全面,深刻。
今天的主题是木心的困难,这里我讲讲木心的孤独。我活了66岁,觉得自己还不够资格,面对面和木心站在一起。这种思想的高度,决定他一定是孤独的。木心的晚年,一个人在乌镇度过。
举例子这本书有多美:红楼梦的诗像水草,拿出来不好看,放水里才好看。
然后说到人的兽性。人的天性中有兽性的部分,所以要通过学识,修养来修剪他。然后这位老愤青就开始批判人不为人的现实了……(观众报以热情的掌声)
马宇辉:木心的困难:一是字难认。有的汉字,已经从现代汉语词汇里消失了。
二是覆盖太广,纵横捭阖,古今中外,只恨自己读书太少。
三是对人性的认识,太一针见血。人类都是有犯罪前科的,历史会不断重演。
木心认为,人的认识应该是从宇宙,到世界,然后才到人生,价值等等其他观。如果先形成了人生观,然后站在这么一个局限的角度去理解世界和宇宙,就会形成极度贫乏的乐观主义。一味强调理想,一旦自己站上道德的高度,就可以俯视所有人,导致只有理想的高度,没有道德的底线。
思想家有两种,一种是把古人提的问题重新思考一遍;一种是提出新的问题。木心是后者。
小宝:这是一本私人阅读史,是属于木心的文学记忆。哥伦比亚倒影,上海赋,非常有视觉感,就像一幅工笔画。
木心写的,不能归类为散文-散文那是余秋雨的调调-而是随笔。三方面非常精到:设计感,谋篇,和炼句。比如,他说美貌,美貌的意思,就是爱,是一种没有居心的表情。所以读木心,会觉得有一种不及物的性感(sexual attraction)。
木心是一个游子作家,不同于西方流浪汉作家。
顾文豪补充说,木心写过<带根的流浪人>,木心是中国古典汉语传统的“活化石”,他的文字与我们相隔了整整半个世纪,要复兴这种母语的文化。
女老师忘记名字了……:
有做文学研究的学者用弗洛伊德的方式对东方文学做过所谓解析,认为人的幼儿期会经历口欲期 肛欲期等等四个阶段,中国的文化没有管理好这些阶段,因此在文化上,有回归母亲子宫的一种情感。因此晚年的木心,回归乌镇,过着隐居的生活,是不是出于这样的反映(其实个人很不赞同这一点)
木心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论述有些错漏,所以本人加了很多注解。木心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是基于郑振铎的研究,在学者的不断努力下有很大完善。但是不意味着这本书有欠缺,或者故意拔高自己,因为这是一本带有浓烈木心自我的,独断性的书。我加了自己的注解,于是我也形成了自己的独断性。木心的价值最重要是在于给我们的精神启迪。这次的主题是木心的困难,我觉得在这里我要稍稍唱个反调。大多数艺术家包括木心的困难可能在于,生活困窘,精神寂寞,和身体衰老。但是我觉得在当时的纽约,能聚集到这样一群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木心有他的幸福。
在那样的时代,的确在任何朝代,都会有,文学的逆淘汰现象。这个话题有些敏感,所以这位老师姐姐只说了一些泛泛的东西。
第二方面,讲到木心是个不合时宜的人,举了苏东坡的例子。苏东坡后来有人评论:泛爱天下,是快乐的哲学家,但是归根到底,穷。不是说物质,而是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穷。木心是一个爱惜羽毛,眷洁自守的人,所以他非常推崇屈原和陶渊明。接着回顾了一些木心坎坷的人生经历,总结不管遇到什么,他眷洁,道德上,他用自己的方式坚守,没有弃城。
第三方面,木心的伟大之处在于,以人生为艺术,他的一生,都在坚持自己。魏晋之所以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不在于传世的文学名著成就多高,而在于,那是一个是真名士自风流的时代。木心就是这样的人,他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环境,告诉我们,文化人可以保持自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眷洁,这不要求每个人都做到,但是,至少证明了这样的可能性。
顾文豪补充:有一篇小说,叫火星记事。讲的是一对夫妇,痛失爱子。有一天一个火星小男孩来敲门,于是他们就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收养了他。他们发现这孩子在单独面对的时候,就是他们的孩子的样子,当有邻居拜访的时候,又变成了另外的样子。所以,文学其实是一种镕炼,文学形象在你我心中,会不一样。
现场观众提问:
1 我大学读琼美卡随想录,当时就很震撼,觉得人生观都改变了,我想问为什么这样的文字现在的人写不出来了?还有,我在读书的时候很快乐,但是回到现实会有巨大的失落,我想问看这样的书,现实意义在哪里?
陈丹青:这就是木心的困难,语言的困难。他有自己的坚持,别人放不进来,自己动弹不得。
至于现实意义,已经有那么多不快乐了,而读书能让你快乐,还需要其他什么呢?不是很好吗?
2 一个很作的女的提问:我是民国迷,民国大师我都爱,特别喜欢民国那个时代。但是现在这么多人冲着木心去,不甘心随大流,担心捧杀,过分拔高他,肿么办?
陈丹青:你就是个小狼羔子。民国迷,那是百年幼稚,前朝如何,都是你的想象,没有那么好的。
陈子善:我读书没有偏见,人家说好,我也读,人家没说好,我也读。读了确实好,才坐在这里。你读都没有读,担心什么呢?说热,我没有觉得很热。有郭敬明热吗?(台下笑倒一片)
其他读者不记得了。
顾文豪:今天谢谢这么多人来到这里,但是恐怕木心先生在,他一定会说,这些都是错的,因为群众是没有观点的,过河就是要拆桥的。
结束语:和谐从来不是唯一的美德。赞美从来不是最好的理解。谢谢大家。
一点自己的感想:我很庆幸自己不是学文学的,所以,我可以带着享受而不是研究的态度来看待木心和木心现象。这大概就是,不带居心的表情。如果事事能这么简单,该有多好。如果可以配乐,我想为今天配上这样的曲子:
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
一颗呀一颗种子
是我心里的一亩田
用它来种什么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 种李 种春风
齐豫<梦田>
张德明:三种层次,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木心都有了,而且中肯,全面,深刻。
今天的主题是木心的困难,这里我讲讲木心的孤独。我活了66岁,觉得自己还不够资格,面对面和木心站在一起。这种思想的高度,决定他一定是孤独的。木心的晚年,一个人在乌镇度过。
举例子这本书有多美:红楼梦的诗像水草,拿出来不好看,放水里才好看。
然后说到人的兽性。人的天性中有兽性的部分,所以要通过学识,修养来修剪他。然后这位老愤青就开始批判人不为人的现实了……(观众报以热情的掌声)
马宇辉:木心的困难:一是字难认。有的汉字,已经从现代汉语词汇里消失了。
二是覆盖太广,纵横捭阖,古今中外,只恨自己读书太少。
三是对人性的认识,太一针见血。人类都是有犯罪前科的,历史会不断重演。
木心认为,人的认识应该是从宇宙,到世界,然后才到人生,价值等等其他观。如果先形成了人生观,然后站在这么一个局限的角度去理解世界和宇宙,就会形成极度贫乏的乐观主义。一味强调理想,一旦自己站上道德的高度,就可以俯视所有人,导致只有理想的高度,没有道德的底线。
思想家有两种,一种是把古人提的问题重新思考一遍;一种是提出新的问题。木心是后者。
小宝:这是一本私人阅读史,是属于木心的文学记忆。哥伦比亚倒影,上海赋,非常有视觉感,就像一幅工笔画。
木心写的,不能归类为散文-散文那是余秋雨的调调-而是随笔。三方面非常精到:设计感,谋篇,和炼句。比如,他说美貌,美貌的意思,就是爱,是一种没有居心的表情。所以读木心,会觉得有一种不及物的性感(sexual attraction)。
木心是一个游子作家,不同于西方流浪汉作家。
顾文豪补充说,木心写过<带根的流浪人>,木心是中国古典汉语传统的“活化石”,他的文字与我们相隔了整整半个世纪,要复兴这种母语的文化。
女老师忘记名字了……:
有做文学研究的学者用弗洛伊德的方式对东方文学做过所谓解析,认为人的幼儿期会经历口欲期 肛欲期等等四个阶段,中国的文化没有管理好这些阶段,因此在文化上,有回归母亲子宫的一种情感。因此晚年的木心,回归乌镇,过着隐居的生活,是不是出于这样的反映(其实个人很不赞同这一点)
木心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论述有些错漏,所以本人加了很多注解。木心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是基于郑振铎的研究,在学者的不断努力下有很大完善。但是不意味着这本书有欠缺,或者故意拔高自己,因为这是一本带有浓烈木心自我的,独断性的书。我加了自己的注解,于是我也形成了自己的独断性。木心的价值最重要是在于给我们的精神启迪。这次的主题是木心的困难,我觉得在这里我要稍稍唱个反调。大多数艺术家包括木心的困难可能在于,生活困窘,精神寂寞,和身体衰老。但是我觉得在当时的纽约,能聚集到这样一群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木心有他的幸福。
在那样的时代,的确在任何朝代,都会有,文学的逆淘汰现象。这个话题有些敏感,所以这位老师姐姐只说了一些泛泛的东西。
第二方面,讲到木心是个不合时宜的人,举了苏东坡的例子。苏东坡后来有人评论:泛爱天下,是快乐的哲学家,但是归根到底,穷。不是说物质,而是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穷。木心是一个爱惜羽毛,眷洁自守的人,所以他非常推崇屈原和陶渊明。接着回顾了一些木心坎坷的人生经历,总结不管遇到什么,他眷洁,道德上,他用自己的方式坚守,没有弃城。
第三方面,木心的伟大之处在于,以人生为艺术,他的一生,都在坚持自己。魏晋之所以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不在于传世的文学名著成就多高,而在于,那是一个是真名士自风流的时代。木心就是这样的人,他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环境,告诉我们,文化人可以保持自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眷洁,这不要求每个人都做到,但是,至少证明了这样的可能性。
顾文豪补充:有一篇小说,叫火星记事。讲的是一对夫妇,痛失爱子。有一天一个火星小男孩来敲门,于是他们就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收养了他。他们发现这孩子在单独面对的时候,就是他们的孩子的样子,当有邻居拜访的时候,又变成了另外的样子。所以,文学其实是一种镕炼,文学形象在你我心中,会不一样。
现场观众提问:
1 我大学读琼美卡随想录,当时就很震撼,觉得人生观都改变了,我想问为什么这样的文字现在的人写不出来了?还有,我在读书的时候很快乐,但是回到现实会有巨大的失落,我想问看这样的书,现实意义在哪里?
陈丹青:这就是木心的困难,语言的困难。他有自己的坚持,别人放不进来,自己动弹不得。
至于现实意义,已经有那么多不快乐了,而读书能让你快乐,还需要其他什么呢?不是很好吗?
2 一个很作的女的提问:我是民国迷,民国大师我都爱,特别喜欢民国那个时代。但是现在这么多人冲着木心去,不甘心随大流,担心捧杀,过分拔高他,肿么办?
陈丹青:你就是个小狼羔子。民国迷,那是百年幼稚,前朝如何,都是你的想象,没有那么好的。
陈子善:我读书没有偏见,人家说好,我也读,人家没说好,我也读。读了确实好,才坐在这里。你读都没有读,担心什么呢?说热,我没有觉得很热。有郭敬明热吗?(台下笑倒一片)
其他读者不记得了。
顾文豪:今天谢谢这么多人来到这里,但是恐怕木心先生在,他一定会说,这些都是错的,因为群众是没有观点的,过河就是要拆桥的。
结束语:和谐从来不是唯一的美德。赞美从来不是最好的理解。谢谢大家。
一点自己的感想:我很庆幸自己不是学文学的,所以,我可以带着享受而不是研究的态度来看待木心和木心现象。这大概就是,不带居心的表情。如果事事能这么简单,该有多好。如果可以配乐,我想为今天配上这样的曲子:
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
一颗呀一颗种子
是我心里的一亩田
用它来种什么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 种李 种春风
齐豫<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