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甘南
0 缘起
甘南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曾经在水木看过一篇很好的甘南游记,那篇文章对我后来的文字风格影响颇深。相对于Clearly的独行,我的从众而游自然是浮光掠影的,未能深入感受甘南的特质。但甘南的美丽是简单直接而不矫情的,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应该都能感受到这一点。
所以当我和pup商量出行计划时,甘南很快得到了双方认可。虽然不能多去一个省,但甘南是大家都没去过的国内线路里质量比较有保障的。
做好攻略之后,传来了四川盆地暴雨的消息,这是第一个咯噔。想着还有一个月呢,雨总会停的吧。结果到出发前一周,岷县地震,第二个咯噔。然后是天水泥石流,第三个咯噔。其实后来唯一对我们的旅程造成了一些影响的汶川泥石流的消息反而没有进入我们的视线。
再三思量,决定按原计划不变,只是临时加了两条备用线路(河西走廊祁连山、青海湖门源茶卡盐湖敦煌)以安抚人心。用pup的话说,这是用绳命来旅行啊——其实不用这么危言耸听,每次面对大自然,我从来不做迎难而上的事。我们的路线离震中比较远,而且从各方的消息得知,兰州郎木寺等只是有震感,基本上没遭到破坏。而四川暴雨主要集中在东边,对川北没太大影响。至于到成都的路,总该能通的吧,就算不行,还有从九寨飞的后备下撤路线呢。
所以,最终小伙伴们还是排除万难,人员齐整地准时出现在了传说中世界上最乱的地方之一——广州火车站。
1 临夏
出发前曾经考虑多加钱买T38。D0去到火车站,发现T38一直处于待安排状态,不知道是因为新疆的人为因素还是天水的自然因素。总之,K226虽然晚点一个半小时,但终归是开动了。
一天两夜的卧铺火车,腿两伸,眼两闭就过去了。可是真是太久太久没有坐过卧铺火车了啊,而且,十多年前还坐过这一趟车,怎么能让人不怀旧!火车上自不免坐谈卧谈,聊起八卦无数。由于话题涉及社会阴暗面,还被一位家长抗议,担心伤害跟我们住同一格间孩子的幼小心灵。
至于经典火车食物之泡面,只在早餐出现一次,其余两顿是在餐车解决的(咱阔了啊!)。新驴柯西童鞋在pup威逼色诱下,扛了一只西瓜上车,加上pup的红酒,双双的零食,腐败的基调从一出发就已经定下。
坐火车的最大好处除了可以完成火车上观黄鹤楼(在铁轨的西边,下次请记得)这一京广线经典景点之外,就是可以感受到地形地貌的渐变。从华北平原到黄土高原,植被逐渐稀疏,环境决定生存状态,从而影响着人口密度、生活习惯,乃至人的性格。
临夏之前还是应该再说说兰州。十多年前丝路之旅经过兰州,所以下车之后继续怀旧。当年早上到达,晚上离开,保留节目分别是沿黄河边闲逛、去博物馆睡午觉和在兰大偷摘小果子,虽然没能把这些都重新做一次(似乎也没这个必要),但美食是不能少的。虽然在的士司机口中,马子禄牛肉面早已不如从前,但依稀还是原先的味道,年轻的厨师们也依旧总是忘记你的提醒,自然而然地在面碗里撒上几把辣子。但不管面条好不好,牛肉的美味是确切的。从马子禄出来,走一百米就能到黄河边。黄河水一点儿要变清的意思都没有,当年那个在河堤上睡着的卖鸡蛋的小男孩,不知道去了何方,现在铺天盖地的中国梦和他当时的梦大约并无关联。只有崭新而方便的新汽车南站提醒着大家,时代在变,就像黄河铁桥下静静流淌东去的河水。
从兰州到临夏已是一路的绿。沿途几乎每一个村庄都会有一座清真寺,被我们戏称为洋葱头。清真寺的密集程度是惊人的,难怪这里也叫东方小麦加。建造如此美丽的清真寺,和藏民把自己的财富都贡献给寺庙似有共通之处。不好评论其中的意义,但比起世俗和功利得多的烧香拜佛,这种行为也许更值得尊重。
更美丽的是红园西边几个安静肃穆而设计精巧的大拱北,只是身处其中时,心里不免惴惴,总害怕不小心触犯了别人。还是在外面馆子吃手抓羊肉比较畅快,不涉及宗教、情感和一切复杂的东西,只有对美食的欣赏和享受,原始、简单而易于沟通,所以说吃货是幸福的。当初决定在临夏停留,不就是因为@俞涛tt
说了一句这里有正宗的回民饮食么。
2 夏河
夏河几乎就是拉卜楞寺的同义词,故而对人文景观不甚感冒的我来说,又是一个驿站而已——除非遇上晒佛或者辩经,可能会有些有趣的场面,但现在不是晒佛节,我又不想买门票到寺里去。
班车在临夏等客太久,到达夏河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天刚刚入黑。找了家还算漂亮的旅馆住下,热水一般,但是居然有wifi而且长短途电话免费,直接导致柯西同学兴致盎然地煲起睡前电话粥来。
中午的手抓肉显然早就已经消耗完了,但冥顽不化的pup就是不肯出去觅食。我们余下的四个人很快找到了附近一家不错的有好几种青菜的川菜馆,然后电话短信微信微博各种手段诱使pup出来,pup不为所动,还说什么晚上本来就不需要吃饭因为没有消耗之类的理论。好吧,我们向来很民主的,ICBC,爱吃不吃,这可是到成都之前最好的一顿青菜了。
早餐同样不能含糊——为什么写了半天话题还是吃——找了头天晚上就已经问好有酥油茶的一家藏餐大排档。可惜这家的酥油茶实在是太令人失望,虽然说四川的酥油茶普遍比西藏淡一点,但这家的显然不是一点,而是十万八千点。于是,寻觅更好的酥油茶成了后面旅程的一大目标。
攻略做得简单,我们一路都是跟着“据说”在走。从早餐店出来,看完藏民喂鸽子(没看到梁朝伟),往旁边的一座据说能看到拉卜楞寺全景的山上爬去。略陡,有铁丝网。好不容易快到山顶,忽闻犬吠。不敢登顶了,要是遇上藏獒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赶紧从山腰横切到能看到拉卜楞寺的更陡的坡上。日上三竿,白塔和金顶相互辉映。已经有很多藏民沿着这个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顺时针走着,两千多个转经筒不断被拨动,似乎远远就能听到它们缓缓转动时吱呀作响。
走下山来,跟随藏民的脚步,绕行到另一侧。转经长廊的柱子横梁透视成一个时光隧道,走在其中宛如穿越前世今生。宝塔是晒佛台,那里才是看拉卜楞寺全景的好地方。不过如果只是把这里当自然景点来看的话,自然不算惊艳,于是大家开始玩起了腾空跳跃悬浮等俗照。旅游本来就是三大俗之首(不信?看那些相亲的人说自己的爱好,总脱不了音乐、旅行、看书、运动,由此可证),那就俗一把吧。
然后就没什么说的了。跟司机扎西谈好,我们走据说可以走到草原深处的小路穿过桑科草原到郎木寺去,又是“据说”,但没关系,一路向南,草原壮阔,野花遍地。
3 郎木寺
总会拿眼前的景色与过往旅途中的地方相比。但甘南的草原应该是独特的,我总想用柔润这个词来形容这里的美丽。相对于青藏的羌塘,这里的草更绿更密集,像绒毛毯一样贴合在曲线柔和的山丘上,处处可见WinXP的蓝天白云,像一个清新自然的美女一样养眼。路边草原上的野花与坝上的相似,但气势显然壮阔得多。比起内蒙草原的单调,这里的地形更加丰富而耐看,不容易审美疲劳,就算疲劳了也睡不了,从夏河到阿木去乎乡的这条小路根本就是一长条搓板,一路都在做免费的massage呢,某些比较bt的睡魔例外。
尕海是此次旅途第一个真正的亮点。唯一的缺点是围了起来。铁丝网有一个大大的缺口,有个人躺在草地上,用帽子盖住脸,在阳光下假装睡觉,估计如果有人进来就会马上冲上来要门票吧。不要紧,湖这么大,看你怎么围(后来到了花湖,发现湖再大都还是有办法围起来的,关键是收的钱够不够多
⊙﹏⊙),往玛曲方向再走远一点,整个尕海就展现眼前。湖水在正午的阳光下变幻了色彩,湖边的草地上开满了各色的野花。这么漂亮,我都有点替后天的花湖担心了。
郎木寺终于(快)到了,一个据说适合发呆的地方。没想到在镇外就被几个穿着特警衣服的人挡驾,还以为是什么高官来到了这僻壤呢,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镇里修路,在铺柏油,如果现在开进去,第二天就开不出来了。再仔细一看,估计这衣服只是军品店买的吧。
镇口的客栈开价180/房,有点乘人之危,但想着还要走20分钟才能到镇里,还要背着大包,一咬牙打算从了。没想到老板娘看到我们有一个标间要住三个人,坐地起价,另加50。这种行为怎么能接受呢,马上上包走人,不就20分钟嘛,不就海拔3600嘛,各种攻略上就没提过郎木寺会高反,可见并不需要担心。而且徒步进去的话,晚上喝酥油茶的理由就更充分了!
正在大兴土木的郎木寺目前是不适合发呆的,但我对它的第一印象似乎也并没有因此变得很坏,也许现在很多旅游乡镇都开始丽江化,整个社会的浮躁喧嚣折射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没有哪里可以幸免,所以不会对这方面抱有很高的期望。光指责和抱怨,除了给自己添堵之外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每一个人的到来不就增加了一分喧嚣,也增加了一分推动商业化的助力么。
比较了几家客栈,最后定在了吉祥宾馆,热水、河景浴间和wifi——又是wifi,世界变得那么快,连不能上网都已经成为住店砍价的理由了,在享受便利的时候还好意思要求别人不要商业化吗?
大兴土木确实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就是LP上的推荐餐厅不少都关张了,除了据当地人说“世界闻名”的丽萨餐厅。虽然LP在吃这方面的推荐向来不太靠谱,但总归是个指引,现在只好盲目地去觅食了。为了吃青菜,是需要每天光顾一家川菜的,但问了好些人,都说不知道LP上说的“小平故里四川餐厅”,于是只好凭感觉进店了。不过这家小平故里,众里寻它千百度,第二天早上在路口梭巡时蓦然回首,却发现它就在阳光灿烂处,可惜我们已经吃不上了。
哎不对,怎么又绕回到了吃上面,搞得好像我们旅行的目的就是“我来了,我吃了”一样。日落之前去了纳摩大峡谷。太阳已经西斜,30块门票,有点犹豫要不要进去。想起刚才客栈里的小男孩说这个票第二天也有效的,于是跟卖票的人磨,居然得逞了,还让他们在门票上背书以作证明。
这边是四川格尔底寺的地界,进来之前是一个回民村,和谐的典范。峡谷入口颇有世外桃源之感。临近天黑,时间不够,没办法走到白龙江源头,更不用说花海了。每次旅程总要留点遗憾,这是“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新解。至于甘肃达仓郎木寺这边的天葬台,因为攻略上说现在游客太多,秃鹫被惊吓之后都不太愿意下来了,所以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上去。
好吧还是说回吃吧,达老餐厅的酥油茶终于像酥油茶了,虽然在叮嘱多加酥油之后味道依然不算特别浓烈,但已经是此行最好的。酸奶也好,白饼和改良版的糌粑也不错。至于达老的招牌菜石烹羊肉,我们是看到邻桌上菜才知道的,闻起来有点臭(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黔东南的羊瘪和牛瘪),据说吃着很好。其时我们已经没有尝试的冲动了。
4 扎尕那
扎尕那应该是这几年才开始热门起来的,它以洛克口中的“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而闻名。从郎木寺到迭部的路,跟川藏线景色相似,路沿着山边蜿蜒穿行,河(白龙江)时而在左时而在右。但这里比川藏线从容很多,山上没有密密麻麻的不知道怎么踩出来的羊道,也不会冷不丁的在陡坡峭壁上出现几间房子。也许因为这里资源比较丰富吧,只在河湾宽阔处,才有看上去宁静安逸的村庄。汽车驶过晒在路上的待脱粒谷物,噼里啪啦一阵响。
在一路对降扎温泉的期盼和搜寻中(最终也没有找到),扎尕那到了。pup于是说起川藏北线的攻略上用“遗世之美”这个词来形容白玉,结果当大家到了白玉的时候,只说了一句:“切,就这样?”
于是遗世之美这个词就毁掉了。
但扎尕那当得起这个词。下午4点过后,大多数游客们陆续离开——其实一共也就三四十人,住下的大概十来个。这一路上游客很少,不知道是因为这段时间地震的影响,还是甘南这两年确实淡出了大家的视线,可能兼而有之吧。正在考虑要不要到迭部住,双双说了一句,还是住这里吧,晚上可以看星星哦。说得没错,昨晚在郎木寺,虽然看到了银河和北斗,但这里的星空也许更好。而且,我们五个人占了个八人间,窗外就是东方小瑞士的无敌景色。趁着还有太阳,赶紧洗个舒服的热水澡,没轮到的就写明信片,然后把衣服晾到院子里,这种悠闲舒适让人有点想起了中虎跳Tina’s呢。至于明天赶路的问题,先放一边好了。
穿过大豆田和青稞地,我们从满眼碧绿的山坡上走到村子的另一头。已经差不多下午7点了,金色的阳光洒在石山下的藏寨,美丽让大家屏息静气。
扎尕那的餐馆共同的特点是上菜慢,我们住的19号牧家乐的掌勺小伙子尤甚,慢悠悠地把所有菜都切好,才开始一个个下锅,完全是以前烧柴火的做菜习惯。番茄炒蛋倒是火候刚刚好,对一个小男生而言也算不易了。除了上菜慢,这家还没有酥油茶,于是晚饭我们决定换一家,可结果还是慢。吃过晚饭,天已全黑,门也已上锁。老板送我们出来,开头灯之前仰头,满天繁星。
看星星对脖子是个很大的考验,又没有地方可以躺着,刚下载的google星空又不懂怎么看。衣服没带够的双双直接裹上了一张毯子,把自己和pup一起包了起来,真是惊为天人,连当地藏民都被吓到了。山里静悄悄的,除了偶尔几声犬吠。北斗沉到了山后,等到所有人都看到了流星(只要找一个干净的夜空,流星其实是很多的),大家开始萌生归意。
回到房间,关了灯,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有人问明天几点起,有人答要自然醒。我咕哝了一句:“自然醒,还不就是6点9。”
这是事实,旅途中一般天亮就会醒,而这里6点45天已经很亮了(晚上要8点半才天黑,所以夏天到西部旅行是比较划算的)。
果然大家都6点9起来了,除了pup这个6点就爬起来的老人家。吃过面,喝过酥油茶,继续出发。本来说爬到东边的山上再看一下扎尕那全景的,车到山脚的时候问要不要停,没人说话了。
再见扎尕那,下一站,花湖。
5 花湖和唐克
很早很早之前看过@骆小仪
的一张花湖照片,破破的栈道和亭子,虽然是阴天,但很有空灵之感。后来,听说栈道和亭子全都修了新的,心里不免有些失落。但想想又很可笑,常常说别人矫情,自己如果这样想又何尝不是一种矫情。
终于,来到花湖了,门票贵达105,如果还是当年的穷学生,估计得想好久好久。花湖外围有一些马和羊,看样子是为了给游客看而放养的“景观羊”,这里的草原和野花,也远没有路上看到的那么辽阔和绚丽。
但花湖依然是美丽的,虽然有点像阿尔山杜鹃湖,也有点像尕海,虽然这个季节没有花,但光凭湖面倒映的蓝天白云,就足以让人着迷了。何况还有草丛中蓝色的蜻蜓和湖面上游弋的野鸭呢。
闲逛了一圈,发了会呆,正准备走,下雨了。花湖这边只是零星飘落的雨点,但是西边的一团乌云厚实漆黑,云层下成龙卷风状,看得出在下瓢泼大雨。西边正是唐克的方向,但在这种天气随时变化的地方,担心也没有用。正如那句著名的话说,请给予我平静,接受不可改变之事。
雨后没有看到彩虹,有些遗憾,但唐克随后的晴天昭示着我们这次旅程一路的好运气仍在延续。更为好运的是,由于到达的时候已经过了下午6点半,卖票的人下班了,我们于是省却了逃票步骤,直接走上了观景栈道。
傍晚,起风了,亲测风力可能有七八级,稍微不小心就被吹得踉踉跄跄。双双干脆直接窝在车里了。我们几个为了不浪费赚到的免票,决定把自己裹严实,爬上去拍个到此一游。
也许是在照片上看多了,黄河九曲似乎没有太大惊喜,但也算是此次旅程的完美句号吧。
住在唐克,入住之后才发现三人间超级大,热水特别舒服,意外之喜。
6
成都
头天在路上就打电话问了松潘车站,得知松潘发成都的班车已经停运,只能到茂县转车,而汶川到成都之间也因为泥石流冲毁了一座桥,只能单边放行。于是在唐克,双双和fenzai就启动Plan
B,订好了从九寨直接飞广州的机票。而其余三人也为了赶上11:30松潘到茂县的车,早上6:30就出发了。结果早期的鸟儿有虫吃,草原的晨雾如仙境般美。
旅途总有插曲,我们的司机由于四川这边来得少,又想走小路省路费,果断地走错路了。虽然让我们多看了风景,还到了一个叫巴西会议遗址的景点,但车是赶不上了。到了松潘,买好下午1点半到茂县的车票,有司机上来搭讪,拾掇我们包车到成都。如果5个人包车当天到成都,价格不算贵,还能在成都有整整两天的时间!于是善变的人们立马决定跟大队走(其实也就2个vs3个而已),按原计划从成都飞。
没想到退汽车票还颇费一番周折,班车司机说包车危险不让退票,后来要双双出马,骗之说我们改去九寨而且订好了机票(确实也有订票短信)才成功。
把fenzai送到松潘古城寄明信片后,为了作出要去九寨的样子,司机绕县城兜了个大圈,才直奔成都而去。
汶川一带,泥石流造成的破坏历历在目,这里真是多灾多难。都汶高速的长隧道一个接一个,有些隧道供电停了,其中有一个隧道虽然是单边放行,但偶尔也会遇上对面开来的车,这是全程最惊心动魄的一段。
进入四川盆地,雨雾迷蒙,还真有点不习惯。有提供wifi服务的基站柯西在,fenzai又开始开动找路觅食寻住地了。
龙堂青旅在宽巷子,从茶店子坐地铁可达。身处黄金地段,自然空间狭小,唯一的好处大概只有方便泡吧了,而我大概只会对方便泡面更感兴趣。
腐败完冷锅鱼,与双双的友人约好在白夜见面。翟永明创建的白夜酒吧号称成都的文化地标,但作为一无所知的路人偶探之下,难以领略,似乎与普通酒吧并无差异,而且,嘈杂的酒吧实在太不适合聊天了。
计划第二天的活动时,大家都意兴阑珊,最后决定去乐山看看大佛就算了。结果被旅游集散中心做门票团购优惠的mm摆了一道,号称教师证有五折,去到发现根本是子虚乌有。大佛的栈道上游人如织,天气又热,让人觉得更加索然无味,于是决定马上回程,并且第二天就呆在成都,哪都不去。
没错,其实大家又在惦记成都的美食了。
甘南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曾经在水木看过一篇很好的甘南游记,那篇文章对我后来的文字风格影响颇深。相对于Clearly的独行,我的从众而游自然是浮光掠影的,未能深入感受甘南的特质。但甘南的美丽是简单直接而不矫情的,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应该都能感受到这一点。
所以当我和pup商量出行计划时,甘南很快得到了双方认可。虽然不能多去一个省,但甘南是大家都没去过的国内线路里质量比较有保障的。
做好攻略之后,传来了四川盆地暴雨的消息,这是第一个咯噔。想着还有一个月呢,雨总会停的吧。结果到出发前一周,岷县地震,第二个咯噔。然后是天水泥石流,第三个咯噔。其实后来唯一对我们的旅程造成了一些影响的汶川泥石流的消息反而没有进入我们的视线。
再三思量,决定按原计划不变,只是临时加了两条备用线路(河西走廊祁连山、青海湖门源茶卡盐湖敦煌)以安抚人心。用pup的话说,这是用绳命来旅行啊——其实不用这么危言耸听,每次面对大自然,我从来不做迎难而上的事。我们的路线离震中比较远,而且从各方的消息得知,兰州郎木寺等只是有震感,基本上没遭到破坏。而四川暴雨主要集中在东边,对川北没太大影响。至于到成都的路,总该能通的吧,就算不行,还有从九寨飞的后备下撤路线呢。
所以,最终小伙伴们还是排除万难,人员齐整地准时出现在了传说中世界上最乱的地方之一——广州火车站。
1 临夏
出发前曾经考虑多加钱买T38。D0去到火车站,发现T38一直处于待安排状态,不知道是因为新疆的人为因素还是天水的自然因素。总之,K226虽然晚点一个半小时,但终归是开动了。
一天两夜的卧铺火车,腿两伸,眼两闭就过去了。可是真是太久太久没有坐过卧铺火车了啊,而且,十多年前还坐过这一趟车,怎么能让人不怀旧!火车上自不免坐谈卧谈,聊起八卦无数。由于话题涉及社会阴暗面,还被一位家长抗议,担心伤害跟我们住同一格间孩子的幼小心灵。
至于经典火车食物之泡面,只在早餐出现一次,其余两顿是在餐车解决的(咱阔了啊!)。新驴柯西童鞋在pup威逼色诱下,扛了一只西瓜上车,加上pup的红酒,双双的零食,腐败的基调从一出发就已经定下。
坐火车的最大好处除了可以完成火车上观黄鹤楼(在铁轨的西边,下次请记得)这一京广线经典景点之外,就是可以感受到地形地貌的渐变。从华北平原到黄土高原,植被逐渐稀疏,环境决定生存状态,从而影响着人口密度、生活习惯,乃至人的性格。
临夏之前还是应该再说说兰州。十多年前丝路之旅经过兰州,所以下车之后继续怀旧。当年早上到达,晚上离开,保留节目分别是沿黄河边闲逛、去博物馆睡午觉和在兰大偷摘小果子,虽然没能把这些都重新做一次(似乎也没这个必要),但美食是不能少的。虽然在的士司机口中,马子禄牛肉面早已不如从前,但依稀还是原先的味道,年轻的厨师们也依旧总是忘记你的提醒,自然而然地在面碗里撒上几把辣子。但不管面条好不好,牛肉的美味是确切的。从马子禄出来,走一百米就能到黄河边。黄河水一点儿要变清的意思都没有,当年那个在河堤上睡着的卖鸡蛋的小男孩,不知道去了何方,现在铺天盖地的中国梦和他当时的梦大约并无关联。只有崭新而方便的新汽车南站提醒着大家,时代在变,就像黄河铁桥下静静流淌东去的河水。
从兰州到临夏已是一路的绿。沿途几乎每一个村庄都会有一座清真寺,被我们戏称为洋葱头。清真寺的密集程度是惊人的,难怪这里也叫东方小麦加。建造如此美丽的清真寺,和藏民把自己的财富都贡献给寺庙似有共通之处。不好评论其中的意义,但比起世俗和功利得多的烧香拜佛,这种行为也许更值得尊重。
更美丽的是红园西边几个安静肃穆而设计精巧的大拱北,只是身处其中时,心里不免惴惴,总害怕不小心触犯了别人。还是在外面馆子吃手抓羊肉比较畅快,不涉及宗教、情感和一切复杂的东西,只有对美食的欣赏和享受,原始、简单而易于沟通,所以说吃货是幸福的。当初决定在临夏停留,不就是因为@俞涛tt
说了一句这里有正宗的回民饮食么。
2 夏河
夏河几乎就是拉卜楞寺的同义词,故而对人文景观不甚感冒的我来说,又是一个驿站而已——除非遇上晒佛或者辩经,可能会有些有趣的场面,但现在不是晒佛节,我又不想买门票到寺里去。
班车在临夏等客太久,到达夏河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天刚刚入黑。找了家还算漂亮的旅馆住下,热水一般,但是居然有wifi而且长短途电话免费,直接导致柯西同学兴致盎然地煲起睡前电话粥来。
中午的手抓肉显然早就已经消耗完了,但冥顽不化的pup就是不肯出去觅食。我们余下的四个人很快找到了附近一家不错的有好几种青菜的川菜馆,然后电话短信微信微博各种手段诱使pup出来,pup不为所动,还说什么晚上本来就不需要吃饭因为没有消耗之类的理论。好吧,我们向来很民主的,ICBC,爱吃不吃,这可是到成都之前最好的一顿青菜了。
早餐同样不能含糊——为什么写了半天话题还是吃——找了头天晚上就已经问好有酥油茶的一家藏餐大排档。可惜这家的酥油茶实在是太令人失望,虽然说四川的酥油茶普遍比西藏淡一点,但这家的显然不是一点,而是十万八千点。于是,寻觅更好的酥油茶成了后面旅程的一大目标。
攻略做得简单,我们一路都是跟着“据说”在走。从早餐店出来,看完藏民喂鸽子(没看到梁朝伟),往旁边的一座据说能看到拉卜楞寺全景的山上爬去。略陡,有铁丝网。好不容易快到山顶,忽闻犬吠。不敢登顶了,要是遇上藏獒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赶紧从山腰横切到能看到拉卜楞寺的更陡的坡上。日上三竿,白塔和金顶相互辉映。已经有很多藏民沿着这个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顺时针走着,两千多个转经筒不断被拨动,似乎远远就能听到它们缓缓转动时吱呀作响。
走下山来,跟随藏民的脚步,绕行到另一侧。转经长廊的柱子横梁透视成一个时光隧道,走在其中宛如穿越前世今生。宝塔是晒佛台,那里才是看拉卜楞寺全景的好地方。不过如果只是把这里当自然景点来看的话,自然不算惊艳,于是大家开始玩起了腾空跳跃悬浮等俗照。旅游本来就是三大俗之首(不信?看那些相亲的人说自己的爱好,总脱不了音乐、旅行、看书、运动,由此可证),那就俗一把吧。
然后就没什么说的了。跟司机扎西谈好,我们走据说可以走到草原深处的小路穿过桑科草原到郎木寺去,又是“据说”,但没关系,一路向南,草原壮阔,野花遍地。
3 郎木寺
总会拿眼前的景色与过往旅途中的地方相比。但甘南的草原应该是独特的,我总想用柔润这个词来形容这里的美丽。相对于青藏的羌塘,这里的草更绿更密集,像绒毛毯一样贴合在曲线柔和的山丘上,处处可见WinXP的蓝天白云,像一个清新自然的美女一样养眼。路边草原上的野花与坝上的相似,但气势显然壮阔得多。比起内蒙草原的单调,这里的地形更加丰富而耐看,不容易审美疲劳,就算疲劳了也睡不了,从夏河到阿木去乎乡的这条小路根本就是一长条搓板,一路都在做免费的massage呢,某些比较bt的睡魔例外。
尕海是此次旅途第一个真正的亮点。唯一的缺点是围了起来。铁丝网有一个大大的缺口,有个人躺在草地上,用帽子盖住脸,在阳光下假装睡觉,估计如果有人进来就会马上冲上来要门票吧。不要紧,湖这么大,看你怎么围(后来到了花湖,发现湖再大都还是有办法围起来的,关键是收的钱够不够多
⊙﹏⊙),往玛曲方向再走远一点,整个尕海就展现眼前。湖水在正午的阳光下变幻了色彩,湖边的草地上开满了各色的野花。这么漂亮,我都有点替后天的花湖担心了。
郎木寺终于(快)到了,一个据说适合发呆的地方。没想到在镇外就被几个穿着特警衣服的人挡驾,还以为是什么高官来到了这僻壤呢,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镇里修路,在铺柏油,如果现在开进去,第二天就开不出来了。再仔细一看,估计这衣服只是军品店买的吧。
镇口的客栈开价180/房,有点乘人之危,但想着还要走20分钟才能到镇里,还要背着大包,一咬牙打算从了。没想到老板娘看到我们有一个标间要住三个人,坐地起价,另加50。这种行为怎么能接受呢,马上上包走人,不就20分钟嘛,不就海拔3600嘛,各种攻略上就没提过郎木寺会高反,可见并不需要担心。而且徒步进去的话,晚上喝酥油茶的理由就更充分了!
正在大兴土木的郎木寺目前是不适合发呆的,但我对它的第一印象似乎也并没有因此变得很坏,也许现在很多旅游乡镇都开始丽江化,整个社会的浮躁喧嚣折射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没有哪里可以幸免,所以不会对这方面抱有很高的期望。光指责和抱怨,除了给自己添堵之外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每一个人的到来不就增加了一分喧嚣,也增加了一分推动商业化的助力么。
比较了几家客栈,最后定在了吉祥宾馆,热水、河景浴间和wifi——又是wifi,世界变得那么快,连不能上网都已经成为住店砍价的理由了,在享受便利的时候还好意思要求别人不要商业化吗?
大兴土木确实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就是LP上的推荐餐厅不少都关张了,除了据当地人说“世界闻名”的丽萨餐厅。虽然LP在吃这方面的推荐向来不太靠谱,但总归是个指引,现在只好盲目地去觅食了。为了吃青菜,是需要每天光顾一家川菜的,但问了好些人,都说不知道LP上说的“小平故里四川餐厅”,于是只好凭感觉进店了。不过这家小平故里,众里寻它千百度,第二天早上在路口梭巡时蓦然回首,却发现它就在阳光灿烂处,可惜我们已经吃不上了。
哎不对,怎么又绕回到了吃上面,搞得好像我们旅行的目的就是“我来了,我吃了”一样。日落之前去了纳摩大峡谷。太阳已经西斜,30块门票,有点犹豫要不要进去。想起刚才客栈里的小男孩说这个票第二天也有效的,于是跟卖票的人磨,居然得逞了,还让他们在门票上背书以作证明。
这边是四川格尔底寺的地界,进来之前是一个回民村,和谐的典范。峡谷入口颇有世外桃源之感。临近天黑,时间不够,没办法走到白龙江源头,更不用说花海了。每次旅程总要留点遗憾,这是“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新解。至于甘肃达仓郎木寺这边的天葬台,因为攻略上说现在游客太多,秃鹫被惊吓之后都不太愿意下来了,所以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上去。
好吧还是说回吃吧,达老餐厅的酥油茶终于像酥油茶了,虽然在叮嘱多加酥油之后味道依然不算特别浓烈,但已经是此行最好的。酸奶也好,白饼和改良版的糌粑也不错。至于达老的招牌菜石烹羊肉,我们是看到邻桌上菜才知道的,闻起来有点臭(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黔东南的羊瘪和牛瘪),据说吃着很好。其时我们已经没有尝试的冲动了。
4 扎尕那
扎尕那应该是这几年才开始热门起来的,它以洛克口中的“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而闻名。从郎木寺到迭部的路,跟川藏线景色相似,路沿着山边蜿蜒穿行,河(白龙江)时而在左时而在右。但这里比川藏线从容很多,山上没有密密麻麻的不知道怎么踩出来的羊道,也不会冷不丁的在陡坡峭壁上出现几间房子。也许因为这里资源比较丰富吧,只在河湾宽阔处,才有看上去宁静安逸的村庄。汽车驶过晒在路上的待脱粒谷物,噼里啪啦一阵响。
在一路对降扎温泉的期盼和搜寻中(最终也没有找到),扎尕那到了。pup于是说起川藏北线的攻略上用“遗世之美”这个词来形容白玉,结果当大家到了白玉的时候,只说了一句:“切,就这样?”
于是遗世之美这个词就毁掉了。
但扎尕那当得起这个词。下午4点过后,大多数游客们陆续离开——其实一共也就三四十人,住下的大概十来个。这一路上游客很少,不知道是因为这段时间地震的影响,还是甘南这两年确实淡出了大家的视线,可能兼而有之吧。正在考虑要不要到迭部住,双双说了一句,还是住这里吧,晚上可以看星星哦。说得没错,昨晚在郎木寺,虽然看到了银河和北斗,但这里的星空也许更好。而且,我们五个人占了个八人间,窗外就是东方小瑞士的无敌景色。趁着还有太阳,赶紧洗个舒服的热水澡,没轮到的就写明信片,然后把衣服晾到院子里,这种悠闲舒适让人有点想起了中虎跳Tina’s呢。至于明天赶路的问题,先放一边好了。
穿过大豆田和青稞地,我们从满眼碧绿的山坡上走到村子的另一头。已经差不多下午7点了,金色的阳光洒在石山下的藏寨,美丽让大家屏息静气。
扎尕那的餐馆共同的特点是上菜慢,我们住的19号牧家乐的掌勺小伙子尤甚,慢悠悠地把所有菜都切好,才开始一个个下锅,完全是以前烧柴火的做菜习惯。番茄炒蛋倒是火候刚刚好,对一个小男生而言也算不易了。除了上菜慢,这家还没有酥油茶,于是晚饭我们决定换一家,可结果还是慢。吃过晚饭,天已全黑,门也已上锁。老板送我们出来,开头灯之前仰头,满天繁星。
看星星对脖子是个很大的考验,又没有地方可以躺着,刚下载的google星空又不懂怎么看。衣服没带够的双双直接裹上了一张毯子,把自己和pup一起包了起来,真是惊为天人,连当地藏民都被吓到了。山里静悄悄的,除了偶尔几声犬吠。北斗沉到了山后,等到所有人都看到了流星(只要找一个干净的夜空,流星其实是很多的),大家开始萌生归意。
回到房间,关了灯,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有人问明天几点起,有人答要自然醒。我咕哝了一句:“自然醒,还不就是6点9。”
这是事实,旅途中一般天亮就会醒,而这里6点45天已经很亮了(晚上要8点半才天黑,所以夏天到西部旅行是比较划算的)。
果然大家都6点9起来了,除了pup这个6点就爬起来的老人家。吃过面,喝过酥油茶,继续出发。本来说爬到东边的山上再看一下扎尕那全景的,车到山脚的时候问要不要停,没人说话了。
再见扎尕那,下一站,花湖。
5 花湖和唐克
很早很早之前看过@骆小仪
的一张花湖照片,破破的栈道和亭子,虽然是阴天,但很有空灵之感。后来,听说栈道和亭子全都修了新的,心里不免有些失落。但想想又很可笑,常常说别人矫情,自己如果这样想又何尝不是一种矫情。
终于,来到花湖了,门票贵达105,如果还是当年的穷学生,估计得想好久好久。花湖外围有一些马和羊,看样子是为了给游客看而放养的“景观羊”,这里的草原和野花,也远没有路上看到的那么辽阔和绚丽。
但花湖依然是美丽的,虽然有点像阿尔山杜鹃湖,也有点像尕海,虽然这个季节没有花,但光凭湖面倒映的蓝天白云,就足以让人着迷了。何况还有草丛中蓝色的蜻蜓和湖面上游弋的野鸭呢。
闲逛了一圈,发了会呆,正准备走,下雨了。花湖这边只是零星飘落的雨点,但是西边的一团乌云厚实漆黑,云层下成龙卷风状,看得出在下瓢泼大雨。西边正是唐克的方向,但在这种天气随时变化的地方,担心也没有用。正如那句著名的话说,请给予我平静,接受不可改变之事。
雨后没有看到彩虹,有些遗憾,但唐克随后的晴天昭示着我们这次旅程一路的好运气仍在延续。更为好运的是,由于到达的时候已经过了下午6点半,卖票的人下班了,我们于是省却了逃票步骤,直接走上了观景栈道。
傍晚,起风了,亲测风力可能有七八级,稍微不小心就被吹得踉踉跄跄。双双干脆直接窝在车里了。我们几个为了不浪费赚到的免票,决定把自己裹严实,爬上去拍个到此一游。
也许是在照片上看多了,黄河九曲似乎没有太大惊喜,但也算是此次旅程的完美句号吧。
住在唐克,入住之后才发现三人间超级大,热水特别舒服,意外之喜。
6
成都
头天在路上就打电话问了松潘车站,得知松潘发成都的班车已经停运,只能到茂县转车,而汶川到成都之间也因为泥石流冲毁了一座桥,只能单边放行。于是在唐克,双双和fenzai就启动Plan
B,订好了从九寨直接飞广州的机票。而其余三人也为了赶上11:30松潘到茂县的车,早上6:30就出发了。结果早期的鸟儿有虫吃,草原的晨雾如仙境般美。
旅途总有插曲,我们的司机由于四川这边来得少,又想走小路省路费,果断地走错路了。虽然让我们多看了风景,还到了一个叫巴西会议遗址的景点,但车是赶不上了。到了松潘,买好下午1点半到茂县的车票,有司机上来搭讪,拾掇我们包车到成都。如果5个人包车当天到成都,价格不算贵,还能在成都有整整两天的时间!于是善变的人们立马决定跟大队走(其实也就2个vs3个而已),按原计划从成都飞。
没想到退汽车票还颇费一番周折,班车司机说包车危险不让退票,后来要双双出马,骗之说我们改去九寨而且订好了机票(确实也有订票短信)才成功。
把fenzai送到松潘古城寄明信片后,为了作出要去九寨的样子,司机绕县城兜了个大圈,才直奔成都而去。
汶川一带,泥石流造成的破坏历历在目,这里真是多灾多难。都汶高速的长隧道一个接一个,有些隧道供电停了,其中有一个隧道虽然是单边放行,但偶尔也会遇上对面开来的车,这是全程最惊心动魄的一段。
进入四川盆地,雨雾迷蒙,还真有点不习惯。有提供wifi服务的基站柯西在,fenzai又开始开动找路觅食寻住地了。
龙堂青旅在宽巷子,从茶店子坐地铁可达。身处黄金地段,自然空间狭小,唯一的好处大概只有方便泡吧了,而我大概只会对方便泡面更感兴趣。
腐败完冷锅鱼,与双双的友人约好在白夜见面。翟永明创建的白夜酒吧号称成都的文化地标,但作为一无所知的路人偶探之下,难以领略,似乎与普通酒吧并无差异,而且,嘈杂的酒吧实在太不适合聊天了。
计划第二天的活动时,大家都意兴阑珊,最后决定去乐山看看大佛就算了。结果被旅游集散中心做门票团购优惠的mm摆了一道,号称教师证有五折,去到发现根本是子虚乌有。大佛的栈道上游人如织,天气又热,让人觉得更加索然无味,于是决定马上回程,并且第二天就呆在成都,哪都不去。
没错,其实大家又在惦记成都的美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