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师讲经(26)-说病
这是程苓峰于2013年8月10日发表在微信平台“孕峰”上的文章,原文照搬,未作更改,希望对您有帮助!
王善人说病。跟人多聊几句,就可看出病因,病因在仁义礼智信里面。说出来,病就好了,不用吃药,也不用念咒。肝,仁,不仁的人,就得肝病。心,义,不义的人,心脏和血脉就有病。常言说兄弟义气害死人,但有义气的人血脉旺,心脏强壮。不孝也是不义,义包含的内容广。脾,礼,没礼貌的人,脾胃消化就不好。礼节多了是虚伪,但据观察,有礼貌的人,肠胃好,力气壮。脾病为湿。肺,信,多疑不信就易得哮喘咳嗽类的肺病。为什么多疑?怕受骗。为什么怕受骗?曾经骗人,搞得自己也不敢信人。肾,智,没智慧就肾不好。
有病,就要肯认错,只要认错,病就立刻好一大半,也不用吃药。所以说最高级的医生是“调心”,西方叫心理医生,他有功力让你猛醒认识自己,并且痛痛快快的承认。但有时就算看出来了也不能说,因为现在人不比古人,说他几句,他就恨你。旧病没好,反添新病。病能不能治好,还在自己,医生只是外缘。
管理的境界。比如分配一块肉,煮熟了来分,还不如分腥的好。拿一块生肉分给各自拿回家,也许红烧,也许清炖,各自方便。若一定要煮熟切片再分,那每一家就只能吃白切肉不可。那就有强迫。再说,分食物,就不如分地给人家自己去耕。不但分配土地,使其生活安适,还给他适当的职务,使他有事可做。形态上好像是把财产分了,其实老百姓富有了,也就是王室和国家的富有。万一有敌人来犯,全国老百姓不要你下命令,自然会起来作战,若我们共有的国土被敌人占据,那大家也完了。这是“洼则盈”的境界。
神经原可塑性原理是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证明的。近几十年大脑最大的科学发现。你若不管好你的思维,若朝着负面走,像漩涡一样,很可怕。尤其当自我膨胀时,最容易朝负面走。若往正面走就很好。大脑是任意的、可变的,思维是可塑的。一个痛苦的人可以变成一个快乐的人,反之亦然。改变大脑不能靠思想,而是靠重复性的行为。只有行为可以改变脑子,而且要重复。佛教早证明过这一点。几千年来佛教让多少人摆脱了痛苦,通过重复的打坐、念咒。要形成重复,就要有原则和坚持,也就是所谓的价值观,就会坚定不移重复去做事情。当重复做,长时间后性格就会被改变。
上古时,只有道,没有德。大家都没淫欲,没嗔怒,不蓄财物,没国家,整天就是坐禅或运动。后来有了淫欲,有了国家,就开始有阶层,道没了,开始讲德。因为有阶层,所以才会提倡跟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也就是古人说的:亲民。而后开始有偷盗,德没了,开始讲仁。仁就是不杀,你偷我的,我不杀你,只打你一顿。而后干脆不偷了,硬抢,于是就有战争,拉帮结派,比如三国演义,我跟你结义为兄弟,然后一起去抢别人。最后连义也没了,政治复杂化,不讲义了,讲制度礼仪。里子都没了,只剩面子的礼,这就是最虚伪、最乱的时候。
老子素来瞧不起浮在表面上的空口仁义。无论哪种高明学说或超然思想,用之既久,就会产生相反的弊病,变为空壳口号,成为鱼肉百姓的道具。例如佛说“平等”,但几千年来的印度,阶级悬殊,仍然极不平等。被中国被“大圣先师”孔孟教导了几千年仁义,但又能有几多人的作为、几多时的历史真合于仁义。又如耶稣,疾呼“博爱”,但西方两千年文化,有哪个时代真出现对世界他国的博爱。现实与圣人之教诲总是相反。此正是老子叹息“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的来由。
于是老子说“道法自然”。天地长养万物而不求报,这是自然,我们不必刻意歌颂天地之无私。人吃虎,虎吃狼,狼吃猫,猫吃鱼,环环残杀,也是自然,我们也不能嗔怪自然之无情。生万物是自然,死杀万物也是自然。天地无心,平等生发万物,万物亦无法自主,而还归于天地。天地并没自己立定一个仁爱万物的主观的天心而生万物。天地对万物、生灭都平等齐观,无分别也无偏爱。只是人以人心自我的私识,认为天地有好生之德,因此发出天心仁爱的赞誉。
老子此说,并非开脱人去杀戮而不需自责。而是指出,真正的圣人心如天地,一切所作所为,自视为理所当为、义所当为,自然而然地做。并不一定因为“我要仁爱于世人”才肯去做。若圣人有此存心,即有偏私,即有自我,已非大公。老子的作为是源于“道”,道是自然;大部分俗世圣人的作为是源于“仁爱”,这更多是人心自我的私识。这两个不同。用佛家语言,前者是做好事而不著相、不动心,了无挂碍;而后者是为做好事而做好事。前者修的是功德,后者修的是福德。一句话,道佛两家都讲“无我”。
正言反说。有一次自己的奶妈犯罪,汉武帝要治她。奶妈求助于东方朔。第二天汉武帝亲自责问奶妈,叫拉下去法办。奶妈就照东方朔吩咐,走一两步,就回头看看皇帝,鼻涕眼泪直流。东方朔在旁边说:“你个老太婆神经!皇帝已经长大,还要靠你喂奶吃吗?你快滚吧!”汉武帝听了就难过,心想自小在她手中长大,又听东方朔这样一说,便免了奶妈的罪。假如东方朔说:“皇帝,她总归还是你奶妈,免了她罪吧。”那皇帝就更会火大。连奶妈和东方朔一起办了。东方朔以滑稽的方式,用到“曲则全”的艺术,救了奶妈一命,也免汉武帝后来内疚。这看起来是历史上一件小事,但由小可以概大。
中华文化为何没产生科技。因为中国文化是伦理至上。这是中西文化之间的重要区别。西方文化通过人与物的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关系。比如用契约,货币。也包括西医,把人当作机器。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反,中华文化通过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比如岁寒三友松竹梅,拟人化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青山多妩媚。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总把自然看作人,就不会有自然科学。没自然科学就没其它科学。
中西文化有如此不同,源头是中国是大陆农耕文明,西方是海洋工商文明。大陆农耕文明里人重要。一辈子就住在一个地方,就这些乡亲每天见面,落脚点在人身上。海洋工商文明里交易重要,每年跟不同的人做买卖,人总是新面孔,交易的东西是不变的。于是商品就重要,落脚点在物身上。
借过:
看得爽,可以打赏。赏一毛也算表了心意,赏一千那是有心供养。有读者撑腰,才不会为了五斗米给权贵说谎话大话空话。方得自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打赏。若没支付宝,可回复“打赏”二字,给你银行帐号
![]() |
王善人说病。跟人多聊几句,就可看出病因,病因在仁义礼智信里面。说出来,病就好了,不用吃药,也不用念咒。肝,仁,不仁的人,就得肝病。心,义,不义的人,心脏和血脉就有病。常言说兄弟义气害死人,但有义气的人血脉旺,心脏强壮。不孝也是不义,义包含的内容广。脾,礼,没礼貌的人,脾胃消化就不好。礼节多了是虚伪,但据观察,有礼貌的人,肠胃好,力气壮。脾病为湿。肺,信,多疑不信就易得哮喘咳嗽类的肺病。为什么多疑?怕受骗。为什么怕受骗?曾经骗人,搞得自己也不敢信人。肾,智,没智慧就肾不好。
有病,就要肯认错,只要认错,病就立刻好一大半,也不用吃药。所以说最高级的医生是“调心”,西方叫心理医生,他有功力让你猛醒认识自己,并且痛痛快快的承认。但有时就算看出来了也不能说,因为现在人不比古人,说他几句,他就恨你。旧病没好,反添新病。病能不能治好,还在自己,医生只是外缘。
管理的境界。比如分配一块肉,煮熟了来分,还不如分腥的好。拿一块生肉分给各自拿回家,也许红烧,也许清炖,各自方便。若一定要煮熟切片再分,那每一家就只能吃白切肉不可。那就有强迫。再说,分食物,就不如分地给人家自己去耕。不但分配土地,使其生活安适,还给他适当的职务,使他有事可做。形态上好像是把财产分了,其实老百姓富有了,也就是王室和国家的富有。万一有敌人来犯,全国老百姓不要你下命令,自然会起来作战,若我们共有的国土被敌人占据,那大家也完了。这是“洼则盈”的境界。
神经原可塑性原理是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证明的。近几十年大脑最大的科学发现。你若不管好你的思维,若朝着负面走,像漩涡一样,很可怕。尤其当自我膨胀时,最容易朝负面走。若往正面走就很好。大脑是任意的、可变的,思维是可塑的。一个痛苦的人可以变成一个快乐的人,反之亦然。改变大脑不能靠思想,而是靠重复性的行为。只有行为可以改变脑子,而且要重复。佛教早证明过这一点。几千年来佛教让多少人摆脱了痛苦,通过重复的打坐、念咒。要形成重复,就要有原则和坚持,也就是所谓的价值观,就会坚定不移重复去做事情。当重复做,长时间后性格就会被改变。
上古时,只有道,没有德。大家都没淫欲,没嗔怒,不蓄财物,没国家,整天就是坐禅或运动。后来有了淫欲,有了国家,就开始有阶层,道没了,开始讲德。因为有阶层,所以才会提倡跟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也就是古人说的:亲民。而后开始有偷盗,德没了,开始讲仁。仁就是不杀,你偷我的,我不杀你,只打你一顿。而后干脆不偷了,硬抢,于是就有战争,拉帮结派,比如三国演义,我跟你结义为兄弟,然后一起去抢别人。最后连义也没了,政治复杂化,不讲义了,讲制度礼仪。里子都没了,只剩面子的礼,这就是最虚伪、最乱的时候。
老子素来瞧不起浮在表面上的空口仁义。无论哪种高明学说或超然思想,用之既久,就会产生相反的弊病,变为空壳口号,成为鱼肉百姓的道具。例如佛说“平等”,但几千年来的印度,阶级悬殊,仍然极不平等。被中国被“大圣先师”孔孟教导了几千年仁义,但又能有几多人的作为、几多时的历史真合于仁义。又如耶稣,疾呼“博爱”,但西方两千年文化,有哪个时代真出现对世界他国的博爱。现实与圣人之教诲总是相反。此正是老子叹息“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的来由。
于是老子说“道法自然”。天地长养万物而不求报,这是自然,我们不必刻意歌颂天地之无私。人吃虎,虎吃狼,狼吃猫,猫吃鱼,环环残杀,也是自然,我们也不能嗔怪自然之无情。生万物是自然,死杀万物也是自然。天地无心,平等生发万物,万物亦无法自主,而还归于天地。天地并没自己立定一个仁爱万物的主观的天心而生万物。天地对万物、生灭都平等齐观,无分别也无偏爱。只是人以人心自我的私识,认为天地有好生之德,因此发出天心仁爱的赞誉。
老子此说,并非开脱人去杀戮而不需自责。而是指出,真正的圣人心如天地,一切所作所为,自视为理所当为、义所当为,自然而然地做。并不一定因为“我要仁爱于世人”才肯去做。若圣人有此存心,即有偏私,即有自我,已非大公。老子的作为是源于“道”,道是自然;大部分俗世圣人的作为是源于“仁爱”,这更多是人心自我的私识。这两个不同。用佛家语言,前者是做好事而不著相、不动心,了无挂碍;而后者是为做好事而做好事。前者修的是功德,后者修的是福德。一句话,道佛两家都讲“无我”。
正言反说。有一次自己的奶妈犯罪,汉武帝要治她。奶妈求助于东方朔。第二天汉武帝亲自责问奶妈,叫拉下去法办。奶妈就照东方朔吩咐,走一两步,就回头看看皇帝,鼻涕眼泪直流。东方朔在旁边说:“你个老太婆神经!皇帝已经长大,还要靠你喂奶吃吗?你快滚吧!”汉武帝听了就难过,心想自小在她手中长大,又听东方朔这样一说,便免了奶妈的罪。假如东方朔说:“皇帝,她总归还是你奶妈,免了她罪吧。”那皇帝就更会火大。连奶妈和东方朔一起办了。东方朔以滑稽的方式,用到“曲则全”的艺术,救了奶妈一命,也免汉武帝后来内疚。这看起来是历史上一件小事,但由小可以概大。
中华文化为何没产生科技。因为中国文化是伦理至上。这是中西文化之间的重要区别。西方文化通过人与物的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关系。比如用契约,货币。也包括西医,把人当作机器。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反,中华文化通过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比如岁寒三友松竹梅,拟人化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青山多妩媚。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总把自然看作人,就不会有自然科学。没自然科学就没其它科学。
中西文化有如此不同,源头是中国是大陆农耕文明,西方是海洋工商文明。大陆农耕文明里人重要。一辈子就住在一个地方,就这些乡亲每天见面,落脚点在人身上。海洋工商文明里交易重要,每年跟不同的人做买卖,人总是新面孔,交易的东西是不变的。于是商品就重要,落脚点在物身上。
借过:
看得爽,可以打赏。赏一毛也算表了心意,赏一千那是有心供养。有读者撑腰,才不会为了五斗米给权贵说谎话大话空话。方得自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打赏。若没支付宝,可回复“打赏”二字,给你银行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