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
在丽江呆的那段日子算是经历丰富,以至于即使到了现在,我都觉得身在其中,无法用一个过客的视角简洁地记录全景,甚至我也担心写不好破坏了它,等它再沉淀一下吧。倒是在大理,虽然也感觉很好,但毕竟是掠影而过,火车一开走,事情就远去,游记也就可以开始。
27号上午到大理,28号晚上离开。两天基本上只做了两件事,骑车环洱海和逛古城。
洱海环游记
总的来说是这样的:如果你只注意路旁的风景,苍山洱海,水草鲜花,渔舟晚霞,那绝对是浪漫唯美主义。如果你刚好还注意了些其他事,例如烈日暴晒,脚踩酸了,口渴没水了,又要骑上坡了,以及感觉骑了很久后问路,路人甲说“喜洲?还远着呢”,再过很久再问,路人乙说“喜洲?还远着呢”···那就够现实主义了。凡事皆有两面,看心境吧。
在丽江天天下雨,到大理时却是艳阳高照。正午太阳辣,不宜出行。于是找了个树荫小广场,躺下睡觉,像流浪汉一样,还感觉这就是自由!睡得正香被吵醒,发现旁边三四个黝黑粗犷的汉子在打鼓。开始略气恼,听了两下觉得还有点节奏,再过一会儿居然围了一圈观众。于是觉得:你们继续,是我睡错了地方···起来醒醒神,找租车店,押身份证,选车试骑,上路时已经3点。出发点附近见到一座城门,乃洱海门,算作起点。目的地是双廊古镇,中途有喜洲镇可以补给休息。
从洱海门骑出不久,上环海西路。然后一路向北,沿线尽是好风景。有时候遇到一大片向日葵,养眼又提神。有时候遇到的是兰紫色的花,也是一大片,跟丽江客栈里的薰衣草有点像,是静美的感觉。靠洱海的一边,湖面辽阔,远处时有白色的大鸟徐徐飞过,近处是浅滩和湿地林。浅滩上常停着铁皮的小船,是等待出动的渔舟。林地上辟有供游客观景休息的小站,树上搭着白色的吊床,树下摆一两张方桌,打牌纳凉之用。路另一侧靠山的那一边,可以看到大理城傍山铺展开的样子,深绿色的山衬着白色的房屋,明暗有致。远远的还可以看到山上像裂缝一样的峡谷,可以看到崇圣寺三塔卓尔不群的气度。总之风景很入画,各种美不胜收。遇到穿林的幽雅小径,或是伸进海中的码头,我就停下把车推到海边,吹吹风看看景。又想起在丽江跟某资深徒步青年学的摄影构图技术,虽是屌丝机,也乐此不疲地练习一番。
这样走走看看,也不知道骑行进度。招手问一个反向骑回来的,喜洲还有多远。回答说还远着呢。于是有点虚,开始加速。路上的骑行者大多是出来的早,这会儿返回古城的,还看到一个外国大叔在路边撒尿,他的金发妻子在旁边掩护···当地的孩子们肤色黝黑,也成群结对在海边玩水或是在码头坐成一排,也有跟着大人去抓鱼的。只是地广人少,一路骑下来还是感觉挺空。
六点进喜洲,给NC打了个电话。NC前一阵来大理玩过,可供咨询。喜洲镇就两条街,骑车逛一遍很容易。街边夹着白族民居,又宽又高的门框。在其中一条街买饵块吃,遇到一队四个骑行少年,互相问好。他们是去下关,我是去双廊,都有点累了。我问去双廊还要多久,回答说要三个多小时。那下关呢,回答说也差不多吧。于是相视一笑,算是互相鼓励。然后他们又上路了。我回到喜洲镇入口,又休息一会儿,继续赶路。
出了喜洲天色向晚,忽然一阵晚风吹来,清凉透心。太阳正在落山,阳光已经变得柔和,从西边天空照射到东边的苍山上,反射出怡人的金光,金光随着夕阳被云遮山障慢慢变幻,像时光之神的表演。看了会日落,回头发现世界仿佛一下子变安静了,也变暗了,四野无人,只有风的凉爽和晚虫的长鸣。神清气爽,感觉脚上又长了力气。再骑一段,看到一对新人在这黄昏中拍婚纱照,背景是远山和夕晖,近旁是洱海和云的倒影,两人摆了一个侧身回望的pose,真心好看···
天色更黑,路灯亮起,路上骑车的只有我一个了。凉快是凉快,蚊子飞虫却多了起来,尽往脸上撞。我努力忽略掉这些捣乱者,但还是有几只顽固分子冲进鼻孔了,够呛。打起精神,排开杂念,专心看路,于是就看到从起点就不离不弃的“环海西路”。偶滴神啊不能换个花样么,今晚不会要露宿环海西路了吧······然后遇到一个行人,问他这是哪里。说是上关,问上关花离这远不远,说不远,但已经关门了,是个公园,要看明天再去吧。于是与上关花擦肩而过。下关风呢,第二天回到古城跟人家聊天,说从双廊再往下骑,一路上风特别凉爽,就是下关风。好吧不早说,我骑行终点是双廊,无缘下关风。苍山雪,这个季节自然没看到。最不平的是洱海月,离开喜洲我就在想,估计是在路上看洱海月的节奏了。还特意YY阴历二十左右,应该是下弦月。结果一直到双廊,月牙都没看到。只有一颗星星特别亮,我还怀疑是不是人造的。总之风花雪月,样样落空。尼玛,千里迢迢跑来想附庸个风雅都附庸不成···
再后来,蚊子飞虫没有了,空气更凉了,像换季到了晚秋一样。还是没人,连车也好久不见,安静得像另一个星球。转头回望,大理城早变成了远远的一团灯火,只有光明没有声息,像在光年以外。霎时感觉自己远离了尘嚣,仿佛在与世界平行。一种骄傲的孤独感。其实应该是伪孤独吧,因为还有平坦的路,有指路的文字符号,有整齐的路灯,这些都是文明,我们的同类为我们留下的痕迹。想想几百年前,如果一个人在这黑夜里走,最多手上有个火把,时刻提防野兽,那才是孤独。文明化解了很多孤独。但无论多么文明,人心也总是可以走得太远而直抵孤独···
回过神来看到一个路牌写着双廊14kM,接着终于上了环海东路,差点内流满面。接下来有叉道我怕走错,就先凭感觉走下去再问路人。过好久遇到对面一个骑摩托的,向他招手,他停下折回来认真给你讲,像是帮助一个掉队的队友。大理人的淳朴真让人感动。只是我老觉得怪异,每次他们说还有三四公里,我都觉得我后来骑了有十三公里~~最后一个路人说还有三四公里时,我看了下时间9点多,就放宽心缓一缓节奏。忽然看到苍山上一束光在跑,特好奇,仔细一看是应该是辆汽车在山路上开,黑夜中看不到车身,车头的射线光也被树林遮住。远远看去只有发散的了的一团光在跑,还随着山地起伏一摊一收。像是一个巨人打着手电筒在山上走过。又过了一会一辆火车开过,原来山上还有铁路。晚上在山下看火车开过的情景真是震撼:正方形的车窗灯光明亮,车身看不到,山上也是漆黑的。火车开过时就像一卷硕大的电影胶带凌空飞快地放映,伴随着粗声粗气的轰鸣,只觉得眼花缭乱。还没回过神来,最后几节车厢也跑了。在我还没想通原来那是火车的时候,简直就像奇遇一样激动,骑车一阵狂追!这让我想起了黄山顶上看到的佛光,当时也很激动。据说还有因为看到佛光过于激动以致一时谵妄,从山顶跳下去的···不期而遇的“奇观”,是旅行的一大魅力。
到双廊快十点了,古镇已安静欲眠。晚上看不清路,打电话给客栈老板,他骑摩托车来引路。古镇里的路灯稀疏,于是我从包里拿出手电筒,这是在丽江夜游养成的习惯。还带有一件薄雨衣,也是在丽江的雨季出行养成的习惯。到了客栈一看,是当地的白族夫妇开的,难怪刚才普通话不标准~夫妇俩都很热情,又给我递水又问我累不累,我说吃过晚饭了还给我做了点夜宵,真是惭愧。末了,他们带着歉意说今天床位都满了,只好给我睡沙发···于是就这样第一次当了回沙发客。累死我了,洗个澡倒头就睡,明天要不要再骑明天再说吧。后来没有再骑下去,环洱海这样就结束了。
逛古城
很多人说古城都一样,其实仔细体会差别还是很大的。丽江是美艳而大理是古朴。但是最好的地方都在那些巷子。
我是第二天搭车回到大理古城,疲倦未消,想找个清静的地方歇歇。于是想到了木樨书房。NC在丽江玩时,我带他去天堂时光书店看,NC也把大理的木樨书房推荐给我,我在一条巷子找到了它。书房小,门口有人下棋,没地方坐了。倒是旁边一家喝茶的店子,外面有长椅和遮阳蓬。我把车锁在一旁,直接在长椅上睡着了···醒来看到另一张桌子上三四个人在喝茶聊天。店长看我坐起来,于是招呼我说:“兄弟,过来一起喝杯茶”···
是店长自己泡的正宗普洱茶,看上去颇讲究。店长和她的朋友们是一群正宗的文艺青年,有才有范有幽默细菌。他们和周围其它店主也都熟识。谈话间,店长怂恿座上的一位女青年说,旁边一家店的店主是是个帅小伙子,人有趣,还单身,你去找他聊聊呗。女青年笑说好嘞,去看看,就过去了。过一会儿回来,一脸怨愤说哪有,过去才跟人家聊了几句,人家就夸自家媳妇如何如何好。我们都大笑。女青年自己也笑。和他们说话很放松,虽然不认识还蹭了茶喝。他们是一个玩徒步的圈子,去过很多地方,像雨崩,虎跳峡,香格里拉,还准备去雅鲁藏布峡谷。刚好我在丽江呆这么久,听到的也尽是这些,于是聊得很投缘。女青年介绍说说这里的人个个都有一手,那边下棋的哥们是玩音乐的,坐着的几位:店主懂茶道,一个做得一手好巧克力,准备来大理开店,还一个是摄影师,问我会什么,我说搬砖。都笑。过了一会,下棋的两个哥们也过来坐了,有一个感冒在咳嗽。他们都是80后,说我看起来还嫩,我说我可以装深沉,他们说没被工作压迫过的人不要谈深沉。我问他们现在自由了没,他们说算是,自己开店子玩,好东西留着只卖给朋友。过了一会儿吃瓜子,直接摆上一个很大的向日葵,从花盘里取瓜子吃,生瓜子很嫩,味道也还不错的。坐了一会儿,两个人要走,我说也得走了,晚上的火车。玩音乐的哥们说刚好要送一个朋友去火车站,可以捎我去。我居然心安理得的答应了。于是东西就放这儿,把自行车还了又过来了。回来才到木樨书房看了看,是一对年轻情侣开的,男的是画家,墙上挂着自己的画卖,女的看样子搞文学创作。人都很好。我说朋友推荐过来看看,她很高兴,聊了会天。然后我看了会书。
六点钟,坐那个哥们的车去火车站,茶店店主祝我一路顺风,问我下午是否过的愉快。离开时我不知道他们其中任何人的名字,但感觉不是初相识了。那天其实我从双廊回得挺早,在古城也逛了两圈,但是基本不记得都逛什么了。但是那个下午的事情甚至谈话,却还记得,我自己都很诧异。
生活总是包罗万象,在丽江时就听到人们各种反差极大的心情自诉:有的说旅行如何坑爹挨宰商业化如何冷漠,也有的说遇到的老板人多好么懂生活。我来云南之前就知道,现在的古城大都被严重商业化了。然而我也知道并且现在看到了,也有人来云南只是因为喜欢一种生活方式。喜欢苍山洱海或者丽水春江,喜欢安静独处或者喜欢开个小店与山南水北的旅行者喝杯茶聊聊天。他们也赚钱,但重点是生活得安乐自在。遇到这样的人,不只是在旅途中感觉好,而且会多一分对生活的信念。再有人告诉你社会如何现实,人心多么趋利的时候,你可以一笑置之,知道并不全是,知道也有这样不切实际的现实。希望每个对云南怀着向往而去的人都能欣于所遇,找到好的自己,也遇到好的陌生人,这也是旅行的一大魅力吧。
27号上午到大理,28号晚上离开。两天基本上只做了两件事,骑车环洱海和逛古城。
洱海环游记
总的来说是这样的:如果你只注意路旁的风景,苍山洱海,水草鲜花,渔舟晚霞,那绝对是浪漫唯美主义。如果你刚好还注意了些其他事,例如烈日暴晒,脚踩酸了,口渴没水了,又要骑上坡了,以及感觉骑了很久后问路,路人甲说“喜洲?还远着呢”,再过很久再问,路人乙说“喜洲?还远着呢”···那就够现实主义了。凡事皆有两面,看心境吧。
在丽江天天下雨,到大理时却是艳阳高照。正午太阳辣,不宜出行。于是找了个树荫小广场,躺下睡觉,像流浪汉一样,还感觉这就是自由!睡得正香被吵醒,发现旁边三四个黝黑粗犷的汉子在打鼓。开始略气恼,听了两下觉得还有点节奏,再过一会儿居然围了一圈观众。于是觉得:你们继续,是我睡错了地方···起来醒醒神,找租车店,押身份证,选车试骑,上路时已经3点。出发点附近见到一座城门,乃洱海门,算作起点。目的地是双廊古镇,中途有喜洲镇可以补给休息。
从洱海门骑出不久,上环海西路。然后一路向北,沿线尽是好风景。有时候遇到一大片向日葵,养眼又提神。有时候遇到的是兰紫色的花,也是一大片,跟丽江客栈里的薰衣草有点像,是静美的感觉。靠洱海的一边,湖面辽阔,远处时有白色的大鸟徐徐飞过,近处是浅滩和湿地林。浅滩上常停着铁皮的小船,是等待出动的渔舟。林地上辟有供游客观景休息的小站,树上搭着白色的吊床,树下摆一两张方桌,打牌纳凉之用。路另一侧靠山的那一边,可以看到大理城傍山铺展开的样子,深绿色的山衬着白色的房屋,明暗有致。远远的还可以看到山上像裂缝一样的峡谷,可以看到崇圣寺三塔卓尔不群的气度。总之风景很入画,各种美不胜收。遇到穿林的幽雅小径,或是伸进海中的码头,我就停下把车推到海边,吹吹风看看景。又想起在丽江跟某资深徒步青年学的摄影构图技术,虽是屌丝机,也乐此不疲地练习一番。
这样走走看看,也不知道骑行进度。招手问一个反向骑回来的,喜洲还有多远。回答说还远着呢。于是有点虚,开始加速。路上的骑行者大多是出来的早,这会儿返回古城的,还看到一个外国大叔在路边撒尿,他的金发妻子在旁边掩护···当地的孩子们肤色黝黑,也成群结对在海边玩水或是在码头坐成一排,也有跟着大人去抓鱼的。只是地广人少,一路骑下来还是感觉挺空。
六点进喜洲,给NC打了个电话。NC前一阵来大理玩过,可供咨询。喜洲镇就两条街,骑车逛一遍很容易。街边夹着白族民居,又宽又高的门框。在其中一条街买饵块吃,遇到一队四个骑行少年,互相问好。他们是去下关,我是去双廊,都有点累了。我问去双廊还要多久,回答说要三个多小时。那下关呢,回答说也差不多吧。于是相视一笑,算是互相鼓励。然后他们又上路了。我回到喜洲镇入口,又休息一会儿,继续赶路。
出了喜洲天色向晚,忽然一阵晚风吹来,清凉透心。太阳正在落山,阳光已经变得柔和,从西边天空照射到东边的苍山上,反射出怡人的金光,金光随着夕阳被云遮山障慢慢变幻,像时光之神的表演。看了会日落,回头发现世界仿佛一下子变安静了,也变暗了,四野无人,只有风的凉爽和晚虫的长鸣。神清气爽,感觉脚上又长了力气。再骑一段,看到一对新人在这黄昏中拍婚纱照,背景是远山和夕晖,近旁是洱海和云的倒影,两人摆了一个侧身回望的pose,真心好看···
天色更黑,路灯亮起,路上骑车的只有我一个了。凉快是凉快,蚊子飞虫却多了起来,尽往脸上撞。我努力忽略掉这些捣乱者,但还是有几只顽固分子冲进鼻孔了,够呛。打起精神,排开杂念,专心看路,于是就看到从起点就不离不弃的“环海西路”。偶滴神啊不能换个花样么,今晚不会要露宿环海西路了吧······然后遇到一个行人,问他这是哪里。说是上关,问上关花离这远不远,说不远,但已经关门了,是个公园,要看明天再去吧。于是与上关花擦肩而过。下关风呢,第二天回到古城跟人家聊天,说从双廊再往下骑,一路上风特别凉爽,就是下关风。好吧不早说,我骑行终点是双廊,无缘下关风。苍山雪,这个季节自然没看到。最不平的是洱海月,离开喜洲我就在想,估计是在路上看洱海月的节奏了。还特意YY阴历二十左右,应该是下弦月。结果一直到双廊,月牙都没看到。只有一颗星星特别亮,我还怀疑是不是人造的。总之风花雪月,样样落空。尼玛,千里迢迢跑来想附庸个风雅都附庸不成···
再后来,蚊子飞虫没有了,空气更凉了,像换季到了晚秋一样。还是没人,连车也好久不见,安静得像另一个星球。转头回望,大理城早变成了远远的一团灯火,只有光明没有声息,像在光年以外。霎时感觉自己远离了尘嚣,仿佛在与世界平行。一种骄傲的孤独感。其实应该是伪孤独吧,因为还有平坦的路,有指路的文字符号,有整齐的路灯,这些都是文明,我们的同类为我们留下的痕迹。想想几百年前,如果一个人在这黑夜里走,最多手上有个火把,时刻提防野兽,那才是孤独。文明化解了很多孤独。但无论多么文明,人心也总是可以走得太远而直抵孤独···
回过神来看到一个路牌写着双廊14kM,接着终于上了环海东路,差点内流满面。接下来有叉道我怕走错,就先凭感觉走下去再问路人。过好久遇到对面一个骑摩托的,向他招手,他停下折回来认真给你讲,像是帮助一个掉队的队友。大理人的淳朴真让人感动。只是我老觉得怪异,每次他们说还有三四公里,我都觉得我后来骑了有十三公里~~最后一个路人说还有三四公里时,我看了下时间9点多,就放宽心缓一缓节奏。忽然看到苍山上一束光在跑,特好奇,仔细一看是应该是辆汽车在山路上开,黑夜中看不到车身,车头的射线光也被树林遮住。远远看去只有发散的了的一团光在跑,还随着山地起伏一摊一收。像是一个巨人打着手电筒在山上走过。又过了一会一辆火车开过,原来山上还有铁路。晚上在山下看火车开过的情景真是震撼:正方形的车窗灯光明亮,车身看不到,山上也是漆黑的。火车开过时就像一卷硕大的电影胶带凌空飞快地放映,伴随着粗声粗气的轰鸣,只觉得眼花缭乱。还没回过神来,最后几节车厢也跑了。在我还没想通原来那是火车的时候,简直就像奇遇一样激动,骑车一阵狂追!这让我想起了黄山顶上看到的佛光,当时也很激动。据说还有因为看到佛光过于激动以致一时谵妄,从山顶跳下去的···不期而遇的“奇观”,是旅行的一大魅力。
到双廊快十点了,古镇已安静欲眠。晚上看不清路,打电话给客栈老板,他骑摩托车来引路。古镇里的路灯稀疏,于是我从包里拿出手电筒,这是在丽江夜游养成的习惯。还带有一件薄雨衣,也是在丽江的雨季出行养成的习惯。到了客栈一看,是当地的白族夫妇开的,难怪刚才普通话不标准~夫妇俩都很热情,又给我递水又问我累不累,我说吃过晚饭了还给我做了点夜宵,真是惭愧。末了,他们带着歉意说今天床位都满了,只好给我睡沙发···于是就这样第一次当了回沙发客。累死我了,洗个澡倒头就睡,明天要不要再骑明天再说吧。后来没有再骑下去,环洱海这样就结束了。
逛古城
很多人说古城都一样,其实仔细体会差别还是很大的。丽江是美艳而大理是古朴。但是最好的地方都在那些巷子。
我是第二天搭车回到大理古城,疲倦未消,想找个清静的地方歇歇。于是想到了木樨书房。NC在丽江玩时,我带他去天堂时光书店看,NC也把大理的木樨书房推荐给我,我在一条巷子找到了它。书房小,门口有人下棋,没地方坐了。倒是旁边一家喝茶的店子,外面有长椅和遮阳蓬。我把车锁在一旁,直接在长椅上睡着了···醒来看到另一张桌子上三四个人在喝茶聊天。店长看我坐起来,于是招呼我说:“兄弟,过来一起喝杯茶”···
是店长自己泡的正宗普洱茶,看上去颇讲究。店长和她的朋友们是一群正宗的文艺青年,有才有范有幽默细菌。他们和周围其它店主也都熟识。谈话间,店长怂恿座上的一位女青年说,旁边一家店的店主是是个帅小伙子,人有趣,还单身,你去找他聊聊呗。女青年笑说好嘞,去看看,就过去了。过一会儿回来,一脸怨愤说哪有,过去才跟人家聊了几句,人家就夸自家媳妇如何如何好。我们都大笑。女青年自己也笑。和他们说话很放松,虽然不认识还蹭了茶喝。他们是一个玩徒步的圈子,去过很多地方,像雨崩,虎跳峡,香格里拉,还准备去雅鲁藏布峡谷。刚好我在丽江呆这么久,听到的也尽是这些,于是聊得很投缘。女青年介绍说说这里的人个个都有一手,那边下棋的哥们是玩音乐的,坐着的几位:店主懂茶道,一个做得一手好巧克力,准备来大理开店,还一个是摄影师,问我会什么,我说搬砖。都笑。过了一会,下棋的两个哥们也过来坐了,有一个感冒在咳嗽。他们都是80后,说我看起来还嫩,我说我可以装深沉,他们说没被工作压迫过的人不要谈深沉。我问他们现在自由了没,他们说算是,自己开店子玩,好东西留着只卖给朋友。过了一会儿吃瓜子,直接摆上一个很大的向日葵,从花盘里取瓜子吃,生瓜子很嫩,味道也还不错的。坐了一会儿,两个人要走,我说也得走了,晚上的火车。玩音乐的哥们说刚好要送一个朋友去火车站,可以捎我去。我居然心安理得的答应了。于是东西就放这儿,把自行车还了又过来了。回来才到木樨书房看了看,是一对年轻情侣开的,男的是画家,墙上挂着自己的画卖,女的看样子搞文学创作。人都很好。我说朋友推荐过来看看,她很高兴,聊了会天。然后我看了会书。
六点钟,坐那个哥们的车去火车站,茶店店主祝我一路顺风,问我下午是否过的愉快。离开时我不知道他们其中任何人的名字,但感觉不是初相识了。那天其实我从双廊回得挺早,在古城也逛了两圈,但是基本不记得都逛什么了。但是那个下午的事情甚至谈话,却还记得,我自己都很诧异。
生活总是包罗万象,在丽江时就听到人们各种反差极大的心情自诉:有的说旅行如何坑爹挨宰商业化如何冷漠,也有的说遇到的老板人多好么懂生活。我来云南之前就知道,现在的古城大都被严重商业化了。然而我也知道并且现在看到了,也有人来云南只是因为喜欢一种生活方式。喜欢苍山洱海或者丽水春江,喜欢安静独处或者喜欢开个小店与山南水北的旅行者喝杯茶聊聊天。他们也赚钱,但重点是生活得安乐自在。遇到这样的人,不只是在旅途中感觉好,而且会多一分对生活的信念。再有人告诉你社会如何现实,人心多么趋利的时候,你可以一笑置之,知道并不全是,知道也有这样不切实际的现实。希望每个对云南怀着向往而去的人都能欣于所遇,找到好的自己,也遇到好的陌生人,这也是旅行的一大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