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点小伤感
女子饭前拍照十分钟饭变冷 其男友饭桌前崩溃
“和同事吃饭,这妹子硬是对着两盘意面,一杯咖啡,拍了快十分钟,才放下手机开始用餐,她旁边的男友崩溃了……” 8月1日,家住渝北区回兴莲花半岛小区的张潞在微信的朋友圈里,说出了和同事吃饭时的趣事,也提出了疑问:那些吃饭前每次都要拍好照,然后上传到微博或微信的朋友,到底累不累啊?
微信一发出来,就收到了多位朋友的留言。有人应和:真是位敬业的吃货;有人吐槽:和这样的朋友吃饭需要去厨房拦截食物……
女同事饭前拍照十分钟,其男友崩溃
7月30日午休时间,在解放碑一英语培训学校上班的张潞,和同事郭文礼,及其其男友赵颖去到阿利与艾德西餐厅午餐。遇到用餐的高峰时期,三人等了近半个小时才等到位置。坐下之后,三人分别点了餐。
又等了近半小时,餐厅服务生才端上三人的菜品。其中,郭文礼和赵颖都点了意大利面,为了让下午上班更有精神,赵颖还点了一杯拿铁咖啡。餐厅橘黄的暖色灯光,让普通的意大利面呈现出了诱人的色泽,拿铁咖啡上被画出的熊猫头也甚是可爱。
近一个小时的等待,让郭文礼的男友迫不及待拿起刀叉,正准备大快朵颐时,突然被郭文礼给制止了。“慢着,还没拍呢。”郭文礼边说边拿出了手机,而赵颖则轻轻叹了口气:“又来了。”
郭文礼摆好了自己和男友的两盘意面,再把咖啡放在中间,开始拍了起来。一会平拍,一会俯拍,还不时调了调焦距。“拍了快十分钟了,够了没?”这时,旁边的赵颖有些不耐烦了。
“急啥?再等下,马上就好了。”见女友没有要放下手机的意思,眼看着热咖啡就要变成冷咖啡,赵颖不由分说地把意面和咖啡“抢”了回来。这种从女友手下去“抢”回食物的举动,赵颖已经做过多次。“常常快饿死了,还得等她拍照发微博,每次都会小小崩溃一阵。”赵颖笑说。
平日生活枯燥,网络分享带给她存在感
让男友崩溃的郭文礼,是一个不折不扣微博控。自从2010年10月12号开了自己的微博,近三年时间,她发布了3145条微博,其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是关于食物。
面对男友的“控诉”,郭文礼觉得拍美食只是为了分享,为了给生活带来点乐趣。她解释,上班族每天生活过于枯燥,每年休假的时间是少之甚少,平日里最快乐的事情就是下班后找寻美食,之后,总会拍一组名为“吃货上街”的美食组图,发到微博微信上,和大家分享。
“不记得什么上瘾的,但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郭文礼说,虽然不是什么特别有价值的内容,但通过食物和朋友互动让她有种不同寻常的存在感。她解释,一般人很难出国玩,也登不了珠穆朗玛峰,没有特别惊天动地的经历,幸好还可以分享食物,感受生活中的小乐趣。
拍照分享美食,竟成了一种病?
和郭文礼一样有饭前拍照习惯的年轻人,最近已经被统称为一个名词:“炫食族”,他们大多乐于网络社交,同时使用着微博、微信、QQ等多种社交工具。
而近日由@伦敦同城会 发出的一条质疑“炫食族”微博,更是引起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微博内容为: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权威的精神科医师和女性医院心理科主任Dr Valerie Taylor认为:喜欢在网上炫食物的人可能有强迫症。
8月1日,记者在自己微博的关注中随机选取了10名用户,其中有6人都会在自己的微博中大量晒出自己吃饭的照片。6位喜欢晒美食的博主都是女性,巧克力蛋糕、农家小炒、港式小吃、台式盒饭……所有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食物,都会被晒在微博上。
除了晒美食,微博里还会配上一两句话,不只介绍食物,也有一些是和食物不相干的话语。比如:一杯玫瑰茶加一块蛋糕,然后配一句“突然有点小伤感……”一只雪糕也照拍不误,并解释:“同事提供的午间福利……”
面对《每日邮报》的“喜欢在网上炫食物的人可能有强迫症”这份报道,这些网友表示了质疑:
@承诺你一生:朋友们将开心的觅食经历晒出来大家分享,那叫病?这叫什么专家?
@nai高温的喵喵人:管他什么症,只要自己喜欢自己开心就好。
@美有眉友:专家的话未必可净信,不知道他们是根据什么说这是病。
心理学专家:炫食是不是病,由发布心态决定
炫食物晒照片,到底是不是心理疾病?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心理学老师舒丹听了此说法,解释:“说心理疾病有些夸张了,但要笼统地定义一个社会现象,很难。”
她表示,在心理学上,判定一种行为是否是心理疾病引起的,“严重程度”是很重要的标准。“只要‘炫食族’没有影响到自己和他人的正常生活,这种行为就不能算严格上的心理问题。”
舒丹还解释:“炫食族”中不少都出于分享目的,属于个人爱好,就跟有人偏好收藏一样。但是对于发布者来说,如果明知道随时随地地分享食物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比如,过度泄露私人信息),但依然控制不住自己,分享之后心中又焦虑又后悔,如果有这样的心态,才可能是轻微强迫症的症状。(重庆晨网记者 龚小然 报道)
“和同事吃饭,这妹子硬是对着两盘意面,一杯咖啡,拍了快十分钟,才放下手机开始用餐,她旁边的男友崩溃了……” 8月1日,家住渝北区回兴莲花半岛小区的张潞在微信的朋友圈里,说出了和同事吃饭时的趣事,也提出了疑问:那些吃饭前每次都要拍好照,然后上传到微博或微信的朋友,到底累不累啊?
微信一发出来,就收到了多位朋友的留言。有人应和:真是位敬业的吃货;有人吐槽:和这样的朋友吃饭需要去厨房拦截食物……
女同事饭前拍照十分钟,其男友崩溃
7月30日午休时间,在解放碑一英语培训学校上班的张潞,和同事郭文礼,及其其男友赵颖去到阿利与艾德西餐厅午餐。遇到用餐的高峰时期,三人等了近半个小时才等到位置。坐下之后,三人分别点了餐。
又等了近半小时,餐厅服务生才端上三人的菜品。其中,郭文礼和赵颖都点了意大利面,为了让下午上班更有精神,赵颖还点了一杯拿铁咖啡。餐厅橘黄的暖色灯光,让普通的意大利面呈现出了诱人的色泽,拿铁咖啡上被画出的熊猫头也甚是可爱。
近一个小时的等待,让郭文礼的男友迫不及待拿起刀叉,正准备大快朵颐时,突然被郭文礼给制止了。“慢着,还没拍呢。”郭文礼边说边拿出了手机,而赵颖则轻轻叹了口气:“又来了。”
郭文礼摆好了自己和男友的两盘意面,再把咖啡放在中间,开始拍了起来。一会平拍,一会俯拍,还不时调了调焦距。“拍了快十分钟了,够了没?”这时,旁边的赵颖有些不耐烦了。
“急啥?再等下,马上就好了。”见女友没有要放下手机的意思,眼看着热咖啡就要变成冷咖啡,赵颖不由分说地把意面和咖啡“抢”了回来。这种从女友手下去“抢”回食物的举动,赵颖已经做过多次。“常常快饿死了,还得等她拍照发微博,每次都会小小崩溃一阵。”赵颖笑说。
平日生活枯燥,网络分享带给她存在感
让男友崩溃的郭文礼,是一个不折不扣微博控。自从2010年10月12号开了自己的微博,近三年时间,她发布了3145条微博,其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是关于食物。
面对男友的“控诉”,郭文礼觉得拍美食只是为了分享,为了给生活带来点乐趣。她解释,上班族每天生活过于枯燥,每年休假的时间是少之甚少,平日里最快乐的事情就是下班后找寻美食,之后,总会拍一组名为“吃货上街”的美食组图,发到微博微信上,和大家分享。
“不记得什么上瘾的,但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郭文礼说,虽然不是什么特别有价值的内容,但通过食物和朋友互动让她有种不同寻常的存在感。她解释,一般人很难出国玩,也登不了珠穆朗玛峰,没有特别惊天动地的经历,幸好还可以分享食物,感受生活中的小乐趣。
拍照分享美食,竟成了一种病?
和郭文礼一样有饭前拍照习惯的年轻人,最近已经被统称为一个名词:“炫食族”,他们大多乐于网络社交,同时使用着微博、微信、QQ等多种社交工具。
而近日由@伦敦同城会 发出的一条质疑“炫食族”微博,更是引起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微博内容为: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权威的精神科医师和女性医院心理科主任Dr Valerie Taylor认为:喜欢在网上炫食物的人可能有强迫症。
8月1日,记者在自己微博的关注中随机选取了10名用户,其中有6人都会在自己的微博中大量晒出自己吃饭的照片。6位喜欢晒美食的博主都是女性,巧克力蛋糕、农家小炒、港式小吃、台式盒饭……所有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食物,都会被晒在微博上。
除了晒美食,微博里还会配上一两句话,不只介绍食物,也有一些是和食物不相干的话语。比如:一杯玫瑰茶加一块蛋糕,然后配一句“突然有点小伤感……”一只雪糕也照拍不误,并解释:“同事提供的午间福利……”
面对《每日邮报》的“喜欢在网上炫食物的人可能有强迫症”这份报道,这些网友表示了质疑:
@承诺你一生:朋友们将开心的觅食经历晒出来大家分享,那叫病?这叫什么专家?
@nai高温的喵喵人:管他什么症,只要自己喜欢自己开心就好。
@美有眉友:专家的话未必可净信,不知道他们是根据什么说这是病。
心理学专家:炫食是不是病,由发布心态决定
炫食物晒照片,到底是不是心理疾病?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心理学老师舒丹听了此说法,解释:“说心理疾病有些夸张了,但要笼统地定义一个社会现象,很难。”
她表示,在心理学上,判定一种行为是否是心理疾病引起的,“严重程度”是很重要的标准。“只要‘炫食族’没有影响到自己和他人的正常生活,这种行为就不能算严格上的心理问题。”
舒丹还解释:“炫食族”中不少都出于分享目的,属于个人爱好,就跟有人偏好收藏一样。但是对于发布者来说,如果明知道随时随地地分享食物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比如,过度泄露私人信息),但依然控制不住自己,分享之后心中又焦虑又后悔,如果有这样的心态,才可能是轻微强迫症的症状。(重庆晨网记者 龚小然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