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味期限
![]() |
![]() |
![]() |
今年有幸去日本旅游后,认识到了一个新词,赏味期限。
什么是“赏味期限”呢?其实,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保质期”,但是又是不同于保质期的。日本的产品,不论类别种类,都琳琅满目,花样繁多,以最为熟悉的饮料为例,日本各地的大街小巷,遍布着各种各样的自动贩卖机,特别是以饮料的自动贩卖机最多。对于一个初到此地的人,自然对此有种极大的兴趣,每次走到自动贩卖机前想要买饮料的时候,总是让人无从选择,太丰富了,选择强迫症油然而生。
当饮料随着一声清脆的声音,从贩卖机里面掉落到取物口时,我都会满怀欣喜的把玩一番,不是如其他人,拧开畅饮。无论是铝皮包装的,还是塑料瓶身的,或者是玻璃瓶的,拿在手中,总有种看不完的兴奋与激动,设计包装的新颖别致,很难看见雷同或者相似的,然后,再看着瓶身上,那些有些熟悉,有些又陌生的文字,居然发现了几个完全能看懂的中文字——“赏味期限”。
中国人到日本去旅游,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就是看着满街的星星点点熟悉的文字,有种既亲切,又有种陌生和迷茫之感。所以,当我看见这四个纯粹的中文表述时,不用费心过多,大概的意思应该不难猜出一二了。
“赏味期限”,这个词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为什么日本人会用这四个字来表述食物的有效期限呢?
首先,我们来说说,相比而言我们熟知的“保质期”,这三个字生硬而带有一种强迫的味道,保质期,就让人意味着,过了这个期限,食物就是变质的开始,开始走向腐朽,脑海中难免想着,那种星星点点开始腐烂不堪的画面,至少我是会这样的想象的。
而“赏味期限”,本身对于食物而言,是一种品尝与玩味,给人一种缓冲和顺从之感。因为,现今时代,我们已不是停留在人类最初的温饱阶段,很多东西对于我们而言,已脱离了最初的原始阶段的需求,而是向着更高,更深层的味觉和触觉体验去感受的阶段了。
“保质期”就是最初,最原始的一种需求的最低要求,不变质。而“赏味期限”,就是对于食物品尝最好时段的一种把控,也是一种更高需求的一种可变的期限。
这或许就是一种社会发展到某种程度上的区别,当你停留在某个阶段,你就对于某个阶段的某个事物形成着某种投射。其实,我们旅行在世界的各个地方,看一个国家,了解一个国家,风景的欣赏我觉得是仅仅是一个旅行的初级阶段,而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细节的关注与体会,就会让你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它们,也重新审视自己。
日本之行,虽然短暂,给我留下的印象却非常深刻,风景留下的印象,也仅仅如同电影,留影仅存,而恰恰是时时刻刻在不经意间细节处的体会与思索,让我走出了对于它先入为主的条条框框里面,而印象倍增。人们常说,我们去一个国家,不要去比较,国情不同、环境不同、所处的社会阶段、状态,都不相同,如何能客观公正的比较呢?可是,我想说的是一种感触,而不是一种比较,我们国家正走在或者已走过了硬件实力的提升阶段,现在亟待走在软实力的不断增强的时期,不用谈什么雄心壮志,好高骛远的目标与追求,就从点点滴滴的平凡生活小处着手,看着差距,学着改变,逐渐成长吧!因为,心有所期待,必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