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水熨香年似日
寫論文十分無奈,然而心裡并不是沒有底。想著把話說清楚便即收手,因此節約文字,斟酌往復,比起動腦子倒是更費工夫。覺得無趣,大抵因為并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又尤其覺得語言并非常常有效,陳言套語只使問題愈發模糊。
因不以為畢論文有太多額外的“意義”,只當作業去做,反而坦然許多。只是為此暫時失了做其餘事情的興致。每日想著再不種花就過了節氣,又總是懶得去灌園。
今春落了太久的雨,白玉蘭開得短暫。辛夷尚在盛放,隔壁一株,花瓣紛紛地落到阑干這一邊來。今天早早起來,又是漠漠春陰,兼帶著幾絲風,反比太陽天更清爽些。花粉過敏居然毫不通融,至今還未平復……
冬天夜裡讀了《詞話叢編》的第一冊,抱著被子揣想宋人風流,常常覺得格外溫存。這幾天又接著讀下去,可惜古人抄書成習,大率是些重複的內容。然而也看到一聯好句,歡喜良久:
沉水熨香年似日,薄云垂帐夏如秋。
去年夏秋總覺得度日如年,現在想起來竟覺得已經很遠。“年似日”三字倒是倍覺親切,因為有一種安之若素的氣度,和淡淡的自喜與清寧。
因不以為畢論文有太多額外的“意義”,只當作業去做,反而坦然許多。只是為此暫時失了做其餘事情的興致。每日想著再不種花就過了節氣,又總是懶得去灌園。
今春落了太久的雨,白玉蘭開得短暫。辛夷尚在盛放,隔壁一株,花瓣紛紛地落到阑干這一邊來。今天早早起來,又是漠漠春陰,兼帶著幾絲風,反比太陽天更清爽些。花粉過敏居然毫不通融,至今還未平復……
冬天夜裡讀了《詞話叢編》的第一冊,抱著被子揣想宋人風流,常常覺得格外溫存。這幾天又接著讀下去,可惜古人抄書成習,大率是些重複的內容。然而也看到一聯好句,歡喜良久:
沉水熨香年似日,薄云垂帐夏如秋。
去年夏秋總覺得度日如年,現在想起來竟覺得已經很遠。“年似日”三字倒是倍覺親切,因為有一種安之若素的氣度,和淡淡的自喜與清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