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考结束
为了这门补考拼了一学期。考完了,仍然不能拍着胸脯说一定过。
题型全都是应用型的题,一些条件藏在一句话里,或者一个词里。。。
作为一个外国人,经常理解的时候发生误会。。。或者漏看到,或者即使看到了,也只是理解了字面意思,并没有理解这个词在这个领域内的意思,从而误会。
注意,这个误会是指,自己并不能意识到错误的理解了题目。。。。。
想了半天,觉得题目怎么都有问题,才举手问监考官,“题目是不是某个意思?”
但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
历年平均挂科率在百分之八十五,最高挂科率百分之九十七的考试。
你能把学生没有通过考试的责任都归咎到学生身上?
出题者是不是能够再严谨点?理论联系实际是好事,出应用型题目是好事,但是把实际情况理想化的时候,哪些因素可以忽略,可否写的再清醒点?哪些可能引起歧义的地方,尤其是已知条件的说明,出题者在出题的时候是不是能够再多考虑一下?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说,就是这样,这就是他妈的标准答案。
如果再次失败,我该如何面对?
追求梦想是要付出代价的,我还付得起多少?
与天下处于人生低潮的,除了一点梦想和信念外一无所有青年(不管身处哪个国家)共勉
30,7,2013 Dortmund
题型全都是应用型的题,一些条件藏在一句话里,或者一个词里。。。
作为一个外国人,经常理解的时候发生误会。。。或者漏看到,或者即使看到了,也只是理解了字面意思,并没有理解这个词在这个领域内的意思,从而误会。
注意,这个误会是指,自己并不能意识到错误的理解了题目。。。。。
想了半天,觉得题目怎么都有问题,才举手问监考官,“题目是不是某个意思?”
但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
历年平均挂科率在百分之八十五,最高挂科率百分之九十七的考试。
你能把学生没有通过考试的责任都归咎到学生身上?
出题者是不是能够再严谨点?理论联系实际是好事,出应用型题目是好事,但是把实际情况理想化的时候,哪些因素可以忽略,可否写的再清醒点?哪些可能引起歧义的地方,尤其是已知条件的说明,出题者在出题的时候是不是能够再多考虑一下?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说,就是这样,这就是他妈的标准答案。
如果再次失败,我该如何面对?
追求梦想是要付出代价的,我还付得起多少?
与天下处于人生低潮的,除了一点梦想和信念外一无所有青年(不管身处哪个国家)共勉
30,7,2013 Dortm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