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饭碗——灵魂自由的保障
七月初phonologues一年一度的盛会上,遇到了仰慕已久的台湾同事。08年在八大拿到博士学位,在声调的形式研究上做了很多工作。虽然我对她的模型有不少不同意见,但她的工作绝对具有独创性,给人很多启发。目前她在台大工作,混熟了之后,她跟我谈起了她的苦恼。
台大完全是美国体制,八年后经过审核才能拿到终身教职。同事的研究,因为其独创性,成了各大杂志拒稿的理由:不是现有的主流理论框架。台大规定必须在美国人定的AB级杂志上发表文章才能计入统计。为了终身教职,她现在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钟爱的形式语言学,转而去做二语习得和偏实验语音学的东西,因为形式语言学现在只占语言学发表物的百分之十几,不做流行的理论,更是几乎没有发表可能,而二语习得和实验语音学要在B级以上杂志发表就容易很多。
而A级杂志的评选标准之一就是不可以只发表非英语的文章。有着百余年历史的顶尖语言学杂志BSLP,因为只刊登法语文章而进不了A级。一大批法国人文科学杂志,都不可能列为A级了。这本身就是荒谬至极的事:在语言学界只有用德语发表才算数的年代,已经有一个叫索绪尔的23岁的年轻人用法语写出并自费出版了划时代的『印欧语原始元音系统』却被无视、打压,到五十年后才被追认为作为科学的语言学的创始人,人类却不懂得吸取教训,依旧是谁拥有话语权谁就有理,谁主流谁人多谁就有理。自己制定一套有利于自己的标准,再用这个标准鼓吹自己最好。(看看Oxford和Cambridge这些年按照自己鼓吹的那一套出版了多少让人想撕掉的烂书!跟荷兰的Mouton de Gruyter比一比,不脸红吗?)再者,只要想一想即使是英语世界也亦步亦趋的福柯们,列维斯特劳斯们,拉康们,巴特们,布尔迪厄们有没有用英语发表过文章,有没有抢着在所谓A级杂志上发表文章,就能发现这个评价体系多荒谬。
一百多年前日内瓦乡下的小贵族索绪尔,有足够的经济后盾保障自己在十九世纪全世界语言学中心Leipzig众有意识的打压下,默默无闻度过一生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做研究,直至死后被人发现Leipzig众错了,日内瓦乡下的索绪尔对了。今天,在法国,Boltanski三兄弟之一,以怕出名而闻名语言学圈子的Jean-Elie可以在拿到终身教职后一文不发,等到退休才连写了两本音系学专著;我的一位同事可以在终身教职的保护下,在圭亚那做几年的田野调查而一文不发,专心编撰该语言的百科全书。
美国式的publish or perish体制下如履薄冰的研究者,有足够的经济自主权去做自己认为对的却可能没有人愿意发表的研究吗?贵族已经消亡,席卷全球的资本主义不养闲人。然而二战以前的科学家,原本就是一群没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的贵族闲人,是二战后的科研职业化让这种闲散消失殆尽。而精神上的贵族,从来都是专心致志又不紧不慢,不必像任何人或制度低头。法国铁饭碗式的科研体制,是这种不低头的自由仅有的庇护所之一。
台大完全是美国体制,八年后经过审核才能拿到终身教职。同事的研究,因为其独创性,成了各大杂志拒稿的理由:不是现有的主流理论框架。台大规定必须在美国人定的AB级杂志上发表文章才能计入统计。为了终身教职,她现在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钟爱的形式语言学,转而去做二语习得和偏实验语音学的东西,因为形式语言学现在只占语言学发表物的百分之十几,不做流行的理论,更是几乎没有发表可能,而二语习得和实验语音学要在B级以上杂志发表就容易很多。
而A级杂志的评选标准之一就是不可以只发表非英语的文章。有着百余年历史的顶尖语言学杂志BSLP,因为只刊登法语文章而进不了A级。一大批法国人文科学杂志,都不可能列为A级了。这本身就是荒谬至极的事:在语言学界只有用德语发表才算数的年代,已经有一个叫索绪尔的23岁的年轻人用法语写出并自费出版了划时代的『印欧语原始元音系统』却被无视、打压,到五十年后才被追认为作为科学的语言学的创始人,人类却不懂得吸取教训,依旧是谁拥有话语权谁就有理,谁主流谁人多谁就有理。自己制定一套有利于自己的标准,再用这个标准鼓吹自己最好。(看看Oxford和Cambridge这些年按照自己鼓吹的那一套出版了多少让人想撕掉的烂书!跟荷兰的Mouton de Gruyter比一比,不脸红吗?)再者,只要想一想即使是英语世界也亦步亦趋的福柯们,列维斯特劳斯们,拉康们,巴特们,布尔迪厄们有没有用英语发表过文章,有没有抢着在所谓A级杂志上发表文章,就能发现这个评价体系多荒谬。
一百多年前日内瓦乡下的小贵族索绪尔,有足够的经济后盾保障自己在十九世纪全世界语言学中心Leipzig众有意识的打压下,默默无闻度过一生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做研究,直至死后被人发现Leipzig众错了,日内瓦乡下的索绪尔对了。今天,在法国,Boltanski三兄弟之一,以怕出名而闻名语言学圈子的Jean-Elie可以在拿到终身教职后一文不发,等到退休才连写了两本音系学专著;我的一位同事可以在终身教职的保护下,在圭亚那做几年的田野调查而一文不发,专心编撰该语言的百科全书。
美国式的publish or perish体制下如履薄冰的研究者,有足够的经济自主权去做自己认为对的却可能没有人愿意发表的研究吗?贵族已经消亡,席卷全球的资本主义不养闲人。然而二战以前的科学家,原本就是一群没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的贵族闲人,是二战后的科研职业化让这种闲散消失殆尽。而精神上的贵族,从来都是专心致志又不紧不慢,不必像任何人或制度低头。法国铁饭碗式的科研体制,是这种不低头的自由仅有的庇护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