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里底两位喜感英雄
后汉书里,相比翩翩辞令下的空澹文士,武功之臣我好向往啊。卢延史卢赵、皇甫张段、皇甫嵩朱俊、刘虞公孙瓒等等都很教人沸腾,尤其卢延史卢赵、皇甫张段往往文武兼备,八尺西北娇儿习修经术真无敌~~~权术节义兼通啊。
首先比如段颍小哥哥。段小哥哥出场,蔚宗说“其先出郑共叔段”,要不要这么拉风、这么喜感。喔,正经说,小段哥哥战功赫赫之外,很佩服伊底见解,民国人批评汉人民族政策之一是将羌胡引入腹心,这点小段哥哥早有所感,正好是和张奂相映的两种态度。小段哥哥说“臣本知东羌虽众,而软弱易制,所以比陈愚虑,思为永宁之算,而中郎将张奂说虏强难破,宜用招降。...又言‘羌一气所生,不可诛尽,山谷广大,不可空静,血流污野,伤和致灾。’臣伏念周、秦之际,戎狄为害,中兴以来,羌寇最盛,诛之不尽,虽降复叛。今先零杂种,累以反覆,攻没县邑,剽略人物,发冢露尸,祸及生死,上天震怒,假手行诛...故臣奉大汉之威,建长久之策,欲绝其本根,不使能殖。”
张奂是符合当今普世人道的“一气所生”,小段哥哥是“伏念周、秦之际,...羌寇最盛,诛之不尽,虽降复叛。今先零杂种,累以反覆,...上天震怒,假手行诛。”总之势必要“建长久策,绝本根,不使殖。”。。。小段哥哥高见,拜,哦,不过这个周秦之际嘛,从小段哥哥顶着蔚宗帮他戴的共叔段后人帽子下讲出来,有点无耻卖萌。。。
其次还有赵歧同学,超欢乐,三十岁上得病觉得自己要死了,自伤一番墓志铭也酸酸底准备好了,结果,结果病好了,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的活到了九十加,,,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时代底九十加啊,需要能折腾的好脑子和好身体,且看赵歧现身说法:赵歧被何进举为敦煌太守,赴任途中居然被强盗叔叔们看上了[*],赵歧诡辞得免,这还不算,决录注曰:“岐还至陈仓,复遇乱兵,裸身得免,在草中十二日不食” !……×#@#¥¥@ 我对赵歧弟弟的仰慕当时就掉了一地。。。OTL
(另外,赵歧遭贼一事不知道算不算遇到绑票底,汉末不光边陲,京畿三辅也劫掠公卿成风。所谓“政教陵迟,劫质不避王公。”,最后还光大大成于献帝。然而原则上,汉人旷厉,汉律又是苛酷底,(以下取自李零文)据清人考证,汉律对于对于劫掠人质的态度接近唐律都是绝不姑息纵容,不顾人质安危,所谓“持执人为质者,皆斩。部司及邻伍知见,避质不格者,徙二年”)
恩,总之看这些武将很开心,咳,无怪南朝城中无酱,三国却能豪杰争艳,咳咳,远了,远了。。。
又,发发牢骚,最近几本小书看看觉得中国的体制,无论政治和思想都有点难以恭维哈,咳咳。。。汉唐算比肩而立,中古以后宋、明都明显是前代的(重大)修正,就是那种看唐史(藩镇)就觉得矫正就需要大宋啊大宋,看宋史就觉得这时候矫正就需要大明啊大明。。。但总是一种权宜,没有特别高远的突破。再顺便说,隐隐自觉有些唐黑潜质,hoho,越看越觉得唐、清两朝蛇鼠狼狈,啊,不,高山流水。哦,这俩高山流水,几时帮他们挖个坑```
首先比如段颍小哥哥。段小哥哥出场,蔚宗说“其先出郑共叔段”,要不要这么拉风、这么喜感。喔,正经说,小段哥哥战功赫赫之外,很佩服伊底见解,民国人批评汉人民族政策之一是将羌胡引入腹心,这点小段哥哥早有所感,正好是和张奂相映的两种态度。小段哥哥说“臣本知东羌虽众,而软弱易制,所以比陈愚虑,思为永宁之算,而中郎将张奂说虏强难破,宜用招降。...又言‘羌一气所生,不可诛尽,山谷广大,不可空静,血流污野,伤和致灾。’臣伏念周、秦之际,戎狄为害,中兴以来,羌寇最盛,诛之不尽,虽降复叛。今先零杂种,累以反覆,攻没县邑,剽略人物,发冢露尸,祸及生死,上天震怒,假手行诛...故臣奉大汉之威,建长久之策,欲绝其本根,不使能殖。”
张奂是符合当今普世人道的“一气所生”,小段哥哥是“伏念周、秦之际,...羌寇最盛,诛之不尽,虽降复叛。今先零杂种,累以反覆,...上天震怒,假手行诛。”总之势必要“建长久策,绝本根,不使殖。”。。。小段哥哥高见,拜,哦,不过这个周秦之际嘛,从小段哥哥顶着蔚宗帮他戴的共叔段后人帽子下讲出来,有点无耻卖萌。。。
其次还有赵歧同学,超欢乐,三十岁上得病觉得自己要死了,自伤一番墓志铭也酸酸底准备好了,结果,结果病好了,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的活到了九十加,,,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时代底九十加啊,需要能折腾的好脑子和好身体,且看赵歧现身说法:赵歧被何进举为敦煌太守,赴任途中居然被强盗叔叔们看上了[*],赵歧诡辞得免,这还不算,决录注曰:“岐还至陈仓,复遇乱兵,裸身得免,在草中十二日不食” !……×#@#¥¥@ 我对赵歧弟弟的仰慕当时就掉了一地。。。OTL
(另外,赵歧遭贼一事不知道算不算遇到绑票底,汉末不光边陲,京畿三辅也劫掠公卿成风。所谓“政教陵迟,劫质不避王公。”,最后还光大大成于献帝。然而原则上,汉人旷厉,汉律又是苛酷底,(以下取自李零文)据清人考证,汉律对于对于劫掠人质的态度接近唐律都是绝不姑息纵容,不顾人质安危,所谓“持执人为质者,皆斩。部司及邻伍知见,避质不格者,徙二年”)
恩,总之看这些武将很开心,咳,无怪南朝城中无酱,三国却能豪杰争艳,咳咳,远了,远了。。。
又,发发牢骚,最近几本小书看看觉得中国的体制,无论政治和思想都有点难以恭维哈,咳咳。。。汉唐算比肩而立,中古以后宋、明都明显是前代的(重大)修正,就是那种看唐史(藩镇)就觉得矫正就需要大宋啊大宋,看宋史就觉得这时候矫正就需要大明啊大明。。。但总是一种权宜,没有特别高远的突破。再顺便说,隐隐自觉有些唐黑潜质,hoho,越看越觉得唐、清两朝蛇鼠狼狈,啊,不,高山流水。哦,这俩高山流水,几时帮他们挖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