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数字观念——微信推送23
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忌讳。在数字方面,他们最忌讳的是4和9,因为日语中“4(し)”通“死(し)”,“9(く)”通“苦(く)”,会让人觉得晦气(縁起(えんぎ)が悪い)。因此日本的很多病院不设4号、9号诊室;饭店没有4号客房;羽田机场没有4号停机坪;棒球运动员不穿4号、9号球衣,汽车的车号不发行“4219(死に行く)”……
从数字的奇偶性来看,日本人偏爱奇数。古代中国认为奇数是阳数,偶数是阴数,这样的阴阳思想流传到日本得以沿习下来,日本认为奇数代表着“阳”、“吉”。日本的法定节假日的日期几乎都与奇数有关,比如3月3日是女孩节,5月5日是男孩节;自江户时代起,在“七五三节”(11月15日) 那一天,满3岁、5岁、7岁的孩子都会被父母盛装打扮,带到神社接受神的祝福。
日本人送礼时,一般都要送奇数的东西。比如送新婚夫妇红包时,忌讳送2万日元或2的倍数,因为他们认为“2”或偶数是可分的,容易导致夫妻分手(分かれる)只有奇数才不可分割、象征着永不分离。
再来说说姓名里的数字。把数字运用到姓名当中,是日本人姓名的一大特色。有姓中用数字的:一桥、三浦、五木、六角、九鬼、十和田……也有名里用数字的:裕二、健三郎、五郎、三十五、平八郎、壮九郎……归纳起来,数字在日本人姓名中的运用原则,其一是排长幼序,其二则是纪念意义,如“十三”是表示10月3日出生的,( ̄▽ ̄")“山本五十六”则是因为出生时父亲正好56岁而得名。
这个有趣的文化现象从历史上来看,古代日本只有贵族、武士等特权阶层有名有姓,明治3年日本政府颁布《平民苗字許可令》,作出“凡国民,均可起姓”的决定,而数字则大量被信手拈来地应用到命名中来。可见,姓名中的大量数字,既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匆忙之举,也反映了日本民族在运用数字方面的最朴素、最本真的智慧——拿来即用的实用主义倾向。
![]() |
从数字的奇偶性来看,日本人偏爱奇数。古代中国认为奇数是阳数,偶数是阴数,这样的阴阳思想流传到日本得以沿习下来,日本认为奇数代表着“阳”、“吉”。日本的法定节假日的日期几乎都与奇数有关,比如3月3日是女孩节,5月5日是男孩节;自江户时代起,在“七五三节”(11月15日) 那一天,满3岁、5岁、7岁的孩子都会被父母盛装打扮,带到神社接受神的祝福。
日本人送礼时,一般都要送奇数的东西。比如送新婚夫妇红包时,忌讳送2万日元或2的倍数,因为他们认为“2”或偶数是可分的,容易导致夫妻分手(分かれる)只有奇数才不可分割、象征着永不分离。
![]() |
再来说说姓名里的数字。把数字运用到姓名当中,是日本人姓名的一大特色。有姓中用数字的:一桥、三浦、五木、六角、九鬼、十和田……也有名里用数字的:裕二、健三郎、五郎、三十五、平八郎、壮九郎……归纳起来,数字在日本人姓名中的运用原则,其一是排长幼序,其二则是纪念意义,如“十三”是表示10月3日出生的,( ̄▽ ̄")“山本五十六”则是因为出生时父亲正好56岁而得名。
这个有趣的文化现象从历史上来看,古代日本只有贵族、武士等特权阶层有名有姓,明治3年日本政府颁布《平民苗字許可令》,作出“凡国民,均可起姓”的决定,而数字则大量被信手拈来地应用到命名中来。可见,姓名中的大量数字,既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匆忙之举,也反映了日本民族在运用数字方面的最朴素、最本真的智慧——拿来即用的实用主义倾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