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境界
今天读到马伯庸的《微博绑匪》。里面有一段话很有意思,摘录如下:
作为一个微博的老用户,我告诉她,使用微博其实和参禅一样,分为三种境界。第一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微博是微博。在这个阶段,你还没有把微博和其他网络平台区分开来,只当它是个新鲜玩意儿。第二个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微博也不是微博了。微博变成了整个社会,微博像绑匪一样对你恶狠狠地说:“快点刷!抓紧转!多多评论!”你就会诚惶诚恐、连滚带爬地去刷新,生怕一眼不看微博,就会跟时代脱节。
而我们真正要修炼到的,是第三个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看微博,终究不过就是个微博罢了,它代表不了所有舆论,更折射不了全社会。要是微博绑匪胆敢再威胁你,看透一切的你就轻蔑一笑:“多大点事儿啊!”
马老的幽默真不是盖的,能把微博和参禅联系到一起,尽管禅的意义并不在于此。看到很多人喜欢刷微博,说实话,微博确实有它的价值。它能在最快的时间得到最全面的信息,无论你是否需要;能在任何时刻,了解你所关注明星名人的一举一动,甚至吃喝拉撒(只要他/她愿意写)。甚至,一个爱心传递,一个倡议,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微博平台,无论是从信息的来源,还是舆论监督的平台,它都功不可没。
然而,我不喜欢微博。一个名人曾说过:我不喜欢微博,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接触微博。我绝对不相信,短短140字,能表达出什么具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原话不是这样,不过大意如此。我觉得说的很好,不过我不用微博倒是由于另一个原因:信息量的巨大。说实话,在同一时刻一个人能接受到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当铺天盖地的大多数毫无营养的百家杂谈的东西在同一时刻充斥于你眼前,我会当场恶心,头晕目眩。说实话,实在是玩儿不来。
微博还让我讨厌的一点,就是每次和朋友吃饭,总有几个人在等菜时掏出手机,不停地刷啊刷,真有种被绑匪绑架的感觉。我想,科技真有可能会让人沉迷于虚拟而又身不由己。正如伯庸先生所说的第二层境界,很多人都在此境界止步不前,诚惶诚恐地成为了网络的奴隶。
或许真该将生活看得更淡一些,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微博,它仅仅是微博。它代表不了所有舆论,更折射不了全社会。我使用它,仅仅就是个心情,既不为其所累,又能乐在其中。这样,一切就都美好起来。
由三重境界,又让我想起早期看过的一个笑话:
一个老生教导一个刚入摄影界的新人:摄影分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手中有相机,心中无相机。有的人摄影刚入门,买个相机见着景就拍,快门儿按的跟机关枪似的。不管景色是否取的好看,主要为抒发心中的豪气。第二种境界是手中有相机,心中有相机。这类人在见到美景的一瞬间,心中早已构好了一张完整的图像,不偏不倚,完美无缺,相机不过是用来记录心中景象的。
而这第三层境界,叫手中无相机,心中无相机。怎么讲呢?放着美景就好好的看,放着美女就好好的干,照什么像啊!
作为一个微博的老用户,我告诉她,使用微博其实和参禅一样,分为三种境界。第一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微博是微博。在这个阶段,你还没有把微博和其他网络平台区分开来,只当它是个新鲜玩意儿。第二个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微博也不是微博了。微博变成了整个社会,微博像绑匪一样对你恶狠狠地说:“快点刷!抓紧转!多多评论!”你就会诚惶诚恐、连滚带爬地去刷新,生怕一眼不看微博,就会跟时代脱节。
而我们真正要修炼到的,是第三个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看微博,终究不过就是个微博罢了,它代表不了所有舆论,更折射不了全社会。要是微博绑匪胆敢再威胁你,看透一切的你就轻蔑一笑:“多大点事儿啊!”
马老的幽默真不是盖的,能把微博和参禅联系到一起,尽管禅的意义并不在于此。看到很多人喜欢刷微博,说实话,微博确实有它的价值。它能在最快的时间得到最全面的信息,无论你是否需要;能在任何时刻,了解你所关注明星名人的一举一动,甚至吃喝拉撒(只要他/她愿意写)。甚至,一个爱心传递,一个倡议,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微博平台,无论是从信息的来源,还是舆论监督的平台,它都功不可没。
然而,我不喜欢微博。一个名人曾说过:我不喜欢微博,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接触微博。我绝对不相信,短短140字,能表达出什么具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原话不是这样,不过大意如此。我觉得说的很好,不过我不用微博倒是由于另一个原因:信息量的巨大。说实话,在同一时刻一个人能接受到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当铺天盖地的大多数毫无营养的百家杂谈的东西在同一时刻充斥于你眼前,我会当场恶心,头晕目眩。说实话,实在是玩儿不来。
微博还让我讨厌的一点,就是每次和朋友吃饭,总有几个人在等菜时掏出手机,不停地刷啊刷,真有种被绑匪绑架的感觉。我想,科技真有可能会让人沉迷于虚拟而又身不由己。正如伯庸先生所说的第二层境界,很多人都在此境界止步不前,诚惶诚恐地成为了网络的奴隶。
或许真该将生活看得更淡一些,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微博,它仅仅是微博。它代表不了所有舆论,更折射不了全社会。我使用它,仅仅就是个心情,既不为其所累,又能乐在其中。这样,一切就都美好起来。
由三重境界,又让我想起早期看过的一个笑话:
一个老生教导一个刚入摄影界的新人:摄影分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手中有相机,心中无相机。有的人摄影刚入门,买个相机见着景就拍,快门儿按的跟机关枪似的。不管景色是否取的好看,主要为抒发心中的豪气。第二种境界是手中有相机,心中有相机。这类人在见到美景的一瞬间,心中早已构好了一张完整的图像,不偏不倚,完美无缺,相机不过是用来记录心中景象的。
而这第三层境界,叫手中无相机,心中无相机。怎么讲呢?放着美景就好好的看,放着美女就好好的干,照什么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