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面对
![]() |
图片来自网络
嗯。上了大学以后就很少在QQ上面写东西了。
原因杂七杂八。自我感觉,占很大一部分的是:QQ熟人太多,尤其是随着父母亲戚大军的加入。怎敢剖开自己的各种小情绪给他们看,生怕稍微怎么样,就免不了直接、间接教育一番。自讨苦吃的事儿,我才不愿意干呢~
熟人太多,标签太多,印象太多。要面子嘛,生怕自己文笔不好被嘲笑呀,生怕自己负面情绪太多,生怕自己某一见解得不到大多人理解……说到底,对自己没底气,害怕出错,害怕听见与自己向左的声音,害怕自己努力维持的形象(不管什么形象)轰然倒塌。即使现在,每敲一个字,也不由自主的审视一番。好像一场作秀,精心包装,展示美好,获取赞赏。然后自己才在心里:深叹一口气,嗯,还好还好。
从小到大,被家里人标榜,好学生啊,好女儿啊,好……战战兢兢,双手捧着着这个“好”,一路前行。也不知道在哪里丢了自己。昨天听孙中兴老师的网络课程,他说,学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试错。错了怕什么,改正就好。人无完人,重要的是“不二犯”。很多事情,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才能了解到所谓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以至于进入社会后,有自己的处世态度,原则与底线。这些东西,x,y,z不会告诉你。可我就是痛苦的抱着x,y,z不肯放手,过了12年。
更何况,“好”的标准也会变啊,舆论这个事儿,太没谱了。
很庆幸,大学时光,有机会让我尝试辩证思考,有机会让我尝试说不,而不是一味的忍让。虽然改变未必彻底,但已经在路上了。
大学四年,高中同一届的同学多已毕业。各种社交网络,离别气氛浓厚,不免伤感。回忆过去的4年,也不晓得改变了什么,自己看不见。可是,据说还是有一些东西已经深深嵌入了骨髓。也说不清楚是哪一次的尝试,哪些人的影响造就了现在的自己。
此时此刻,不得不又“捧场王”一下,感谢我所有的室友们,过去的,现在的。与你们相遇,绝对是我一生的珍宝。
回到正题,勇敢面对。一个人赤条条的来,必将以同样的方式离去。其实始终都是一个人。即使少时有父母的陪伴,成年后有伴侣的依偎,可,更多的时候,面对问题,最终做决定的,还是一个人,谁也代替不了,没有谁会代替你走完一辈子。大二的时候,很喜欢“into the world”这部电影,也许是因为它来自路上的推荐,也许是因为当时的自己对旅行的痴迷。当时看完便心生敬仰,神一样的不可超越。现在依然喜欢,但已经不是当初神一样的敬仰。对自由的向往,对旅行的追寻,还一直都在。电影主人公,身体力行,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过一段看似理想中的一个人的生活。或许任性,甚至离经叛道,但那也是人生的一种可能性。
嗯,所以很感谢爸爸妈妈,对我大二假期的那两次有搭车经历的旅行,给予极大的忍耐。嘿嘿……很幸运我现在依然健康快乐!
勇敢面对,试着接受立体的自己。对于已经被自己捂了很久的阴暗面,适时的时候,也该拿出来晒晒,杀菌消毒,等待愈合,长出新的肉芽组织。也许这块皮肤有瘢痕,不那么美观。但也好过向内腐烂,遗臭万年。而那些本来就存在的美好,记得保持新鲜,随时更新,免受大环境的污染。就这样,一路走,一路蜕变。
初、高中的时候,觉得改变是很恐怖的事情。以为改变,就是向现实妥协,似乎就意味着“八面玲珑”“不喜形于色”这类面向社会出现的成熟,那得是我多么鄙夷的一种人生啊!现在回头望望,那时的自己,还真是肤浅的可爱啊~
辛勤劳作,诚实勇敢,才是不变的王道。
从小啊,大人都夸我,哎呦,一回家就写作业,都顾不上吃饭,多自觉的孩子啊!殊不知,那是为了早点完成任务,好争取早点出去玩儿的骗人把戏。这个敷衍了事的习惯,一直跟随我到大学,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很少静下心来去想清楚一件事的脉络。着急慌忙,别人看你大刀阔斧、汗流浃背的在学习、在忙碌,可,自己真正学到了多少?别逗了,骗谁啊?!
这个道理,大学的尾巴,才懂得一些些。对于这个多年来的顽疾,改变是很不容易的,我也会尽力的。
嗯,拉拉杂杂了一堆,也不晓得说的这些是否切题。总之就一吐为快了。
记得初中语文老师说,他有保持每周写字的习惯。我那时不以为然,那有什么难的,我们天天写呢~您这周周写都炫耀,切~现在才能理解些,越长大,写字的需要越少,能保持真的是不容易。写字,又费脑子又费时间,对于现在各种高效率的要求,看似真的没什么用处呀。可,当找不到自己的时候,翻翻旧时光,真的会有珍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