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生活
经常出没于各种圈子,虽然在大部分圈子里我都是个小透明酱油路人甲,但多数总是能听到各种圈子专属的话题,混得久了,似乎也煞有介事地能伪装半个圈内人了。有趣的是,在很多圈子里,经常能听到一类话题,总结起来大概就是“参加完这次漫展/转完全家/写完这个长篇/打完这个副本/……,我就要回归正常人的生活了”。
总不免觉得这种话和“打完这一仗我就要退役回老家结婚了”一样,插旗子属性满点。
再细想想,更不免觉得所谓“正常人的生活”是一种很令人玩味的东西。
既然说的是“回归正常人的生活”,那么与之相对的,此前一直过着的必然是所谓“不正常的生活”。
但不正常的生活包括什么呢?
出cos、玩BJD娃娃、写文、画图、打游戏……除了这些呢?也许还有享受小圈子里的交往,拒绝去参加某些社交应酬,不谈恋爱不结婚,或者结婚了也不想生娃……还有别的么?也许还有熬夜、长时间闷在房间里做某些事情、长时间在外面排练很晚才回家……
好像是没有了。
平心而论我并不认为这些东西够得上是“不正常”。
回过头来再问问,这种所谓的“正常人”的标准是谁定的呢,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会这样说的多半是我们的父母、师长、以及某些自以为早早看透人生百态同辈人……
他们所希望我们过着的,大抵是和他们相似或相仿,平淡无奇,早早安定,然后一眼可以望到尽头的生活。譬如结婚生子,譬如买车买房,譬如在年节时半虚伪半真诚地去出席各种应酬,譬如每天的生活里除了工作吃饭和睡觉之外只会看看电视刷刷微博……
那样的生活不会太面目可憎了一点么?
言辞也许有些过激,但我从来不认为任何人有资格去定义什么样的生活算得上是“正常”。
你可以说某种生活方式是社会主流,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事实上你根本不知道那大多数人是否有过选择或者他们是否真的面对过选择。
尤其是我们的父母辈。
他们在过去的岁月里已经习惯了人好像机器一样的设置,好像到了某个时间点就该“叮”地一声开启一个结婚功能,然后立马被组织或者街坊邻居介绍安排一个对象,立即结了婚。然后再到了某个时间点,就“叮”的一声生了个娃。再然后到了某个时间点,再“叮”地一声升个职、退个休、含饴弄孙……总而言之一切都是有一个时间点的,到了这个时间点没有做这件事或者在做其他的事情,那就是不正常,就是大逆不道,就是十恶不赦。
如果仅仅把这种“到点办事”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严格奉行遵守,那大概没啥。
但要是把这种信条上升到近乎社会规律和准则的高度,不仅自己如此还要拿着这个框去套别人,就尤为面目可憎了。
只要没有违反法律,做自己喜欢的事,沉浸于自己的爱好之中有何不可?
哦,不不不,“正常人”们表示绝对不可以。因为他们的小心脏承受不了任何跟自己有不同的地方,如果有这样的一个人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之中,那简直是明天的太阳都不会升起一样可怕。“不正常”的人就像那个闯入了美丽新世界的野蛮人一样,既使他们感到快活和新奇,但又让他们心生恐惧。
“正常人”面对他们所定义的那些“不正常人”的时候,往往一方面想方设法贬低他们当前的生活方式,甚至将其说得一文不值;同时另一方面又拼命地说服对方过上和他们一样的生活,最常用的台词莫过于“大家都这样”。
但于我,只会冷笑一声“So What”,然后把他们的生活拍在他们自己脸上,自己继续爱干嘛干嘛。
一没违法犯罪,二没干涉您的自由,您也别来管我。
当然我不能代表其他人,但我看到那些人一副毅然决然地将过去的深爱割舍一边,去过那所谓的“正常人”的生活时,我实在不免心生出些“不必自宫,也可成功;就算自宫,未必成功”的感叹。
事实上我真的不认为需要为了让别人“感到舒服”而强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这种生活方式被认为是“不正常”的也不想理会。
而如果这些来干涉我的人,胆敢打出“我是为你好”或者“你怎么可以这样自私”的旗号。
我会告诉他们宇宙尽头有多远你们就给我滚多远。
仅仅因为自己感觉不舒服,就来要求别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配合你,真不知道谁更自私一点。
存在即是合理。
没有哪种生活方式可以被称为“正常”,至多只能称为“主流”和“大多数”。
就算是那些被主流和大多数认为“不正常”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背后往往有着更深的理由,而这些理由是“主流”和“正常人”们一辈子都不会去碰触,也不想去碰触的。
因为主流们,只有一张空壳而已。
总不免觉得这种话和“打完这一仗我就要退役回老家结婚了”一样,插旗子属性满点。
再细想想,更不免觉得所谓“正常人的生活”是一种很令人玩味的东西。
既然说的是“回归正常人的生活”,那么与之相对的,此前一直过着的必然是所谓“不正常的生活”。
但不正常的生活包括什么呢?
出cos、玩BJD娃娃、写文、画图、打游戏……除了这些呢?也许还有享受小圈子里的交往,拒绝去参加某些社交应酬,不谈恋爱不结婚,或者结婚了也不想生娃……还有别的么?也许还有熬夜、长时间闷在房间里做某些事情、长时间在外面排练很晚才回家……
好像是没有了。
平心而论我并不认为这些东西够得上是“不正常”。
回过头来再问问,这种所谓的“正常人”的标准是谁定的呢,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会这样说的多半是我们的父母、师长、以及某些自以为早早看透人生百态同辈人……
他们所希望我们过着的,大抵是和他们相似或相仿,平淡无奇,早早安定,然后一眼可以望到尽头的生活。譬如结婚生子,譬如买车买房,譬如在年节时半虚伪半真诚地去出席各种应酬,譬如每天的生活里除了工作吃饭和睡觉之外只会看看电视刷刷微博……
那样的生活不会太面目可憎了一点么?
言辞也许有些过激,但我从来不认为任何人有资格去定义什么样的生活算得上是“正常”。
你可以说某种生活方式是社会主流,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事实上你根本不知道那大多数人是否有过选择或者他们是否真的面对过选择。
尤其是我们的父母辈。
他们在过去的岁月里已经习惯了人好像机器一样的设置,好像到了某个时间点就该“叮”地一声开启一个结婚功能,然后立马被组织或者街坊邻居介绍安排一个对象,立即结了婚。然后再到了某个时间点,就“叮”的一声生了个娃。再然后到了某个时间点,再“叮”地一声升个职、退个休、含饴弄孙……总而言之一切都是有一个时间点的,到了这个时间点没有做这件事或者在做其他的事情,那就是不正常,就是大逆不道,就是十恶不赦。
如果仅仅把这种“到点办事”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严格奉行遵守,那大概没啥。
但要是把这种信条上升到近乎社会规律和准则的高度,不仅自己如此还要拿着这个框去套别人,就尤为面目可憎了。
只要没有违反法律,做自己喜欢的事,沉浸于自己的爱好之中有何不可?
哦,不不不,“正常人”们表示绝对不可以。因为他们的小心脏承受不了任何跟自己有不同的地方,如果有这样的一个人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之中,那简直是明天的太阳都不会升起一样可怕。“不正常”的人就像那个闯入了美丽新世界的野蛮人一样,既使他们感到快活和新奇,但又让他们心生恐惧。
“正常人”面对他们所定义的那些“不正常人”的时候,往往一方面想方设法贬低他们当前的生活方式,甚至将其说得一文不值;同时另一方面又拼命地说服对方过上和他们一样的生活,最常用的台词莫过于“大家都这样”。
但于我,只会冷笑一声“So What”,然后把他们的生活拍在他们自己脸上,自己继续爱干嘛干嘛。
一没违法犯罪,二没干涉您的自由,您也别来管我。
当然我不能代表其他人,但我看到那些人一副毅然决然地将过去的深爱割舍一边,去过那所谓的“正常人”的生活时,我实在不免心生出些“不必自宫,也可成功;就算自宫,未必成功”的感叹。
事实上我真的不认为需要为了让别人“感到舒服”而强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这种生活方式被认为是“不正常”的也不想理会。
而如果这些来干涉我的人,胆敢打出“我是为你好”或者“你怎么可以这样自私”的旗号。
我会告诉他们宇宙尽头有多远你们就给我滚多远。
仅仅因为自己感觉不舒服,就来要求别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配合你,真不知道谁更自私一点。
存在即是合理。
没有哪种生活方式可以被称为“正常”,至多只能称为“主流”和“大多数”。
就算是那些被主流和大多数认为“不正常”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背后往往有着更深的理由,而这些理由是“主流”和“正常人”们一辈子都不会去碰触,也不想去碰触的。
因为主流们,只有一张空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