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帝王的汉名
中国历史上,入主中土的少数族政权,无论是汉化较缓的蒙古语族的北魏【鲜卑】、辽朝【契丹】,还是汉化迅速满—通古斯语族的金朝【女真】、清朝【满洲】,其统治阶层逐渐汉化后,名字也是随俗改为汉名,或者本民族名字和汉名并用,如金朝之初起,原本女真一部落联盟长根本不懂汉语的完颜阿骨打,起兵第二年就习用汉法,建汉字国号定汉语年号,还起了个帅气的汉名叫完颜旻,崇汉心态可谓耆宿。 奄有四海之元代帝王名讳,有源自蒙古语、藏语、梵语者,汉名留世者,却只武宗一人。
据袁桷为道士张留孙所作《玄教大宗师张公家传》中记载,元世祖曾命张留孙为刚出世的元武宗命名。“(至元)十八年七月,皇曾孙生,是为武宗,上命择嘉名以进。”而虞集在《张宗师墓志铭》中也记载张留孙,“武宗、仁宗之生也,公皆受命世祖为制名,兴圣宫记其事,是以赞书及之。” 赵孟頫《仁靖真人碑》中也写道:“武宗、仁宗之始生也,上皆命公拟名以进。仁宗五岁时,译为梵文,今庙讳是也。” 以上史料证明,“海山”是元世祖命张留孙为武宗取的汉语名,而武宗的弟弟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名字Ayurparvata,则为梵语“寿山”之意,与赵孟頫之记载吻合,正好与“海山”相对。
另世祖太子名“真金”【即裕宗,成宗追封】,据元时僧人释念常之《佛祖历代通载》,言“真金”实为汉名,“帝【世祖】诞生太子。诏海云国师摩顶立名。奏云:世间最尊贵,无越于真金。” 故太子得名曰“真金”。 按海云禅师为金末名僧,蒙古太祖十二年(1217)为太师国王木华黎执归蒙古,因佛法精湛,被成吉思汗称为“小长老”,并赐号“寂照英悟大师。” “由是,天下皆以师为小长老称之。”甚为蒙古帝王及诸王敬重。裕宗生于蒙古太宗乃马真后称制二年(1243),时为藩王爱好汉法的世祖忽必烈,请其为初子命名,有一定的可能性。清时改译“真金”为“珍戬”,鲍培转写亦作:jinggim,实为画蛇添足。 另成宗太子名“德寿”,早薨。其名亦似汉名。但前代契丹、女真族中亦有此名,未知是否汉名。
元代皇室以僧人、道人为生子起名,实为求取宗教意义上的吉祥如意,倒非遵从汉俗,与元代蒙古人名蛮子、斡罗思、忻都等地名或脱因、答失蛮等宗教名词一样,实用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