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时光
又到一年时的毕业季,在同学的群里,微博上大家彼此@怀念那段时光,大家纷纷以“致最美的年华”在热烈中讨论,对于逝去那四年大学生活无限的念念不忘。我一边热烈看他们讨论,却始终不想参与半分。因为大学四年对于他们是那么美好,而那段时光却是我最想逃离,我心焦如焚数着一个又一个日子希望快点结束。
阴差阳错进入那所大学的,高考之前模拟考每次估分我的分数也就在一个普通本科线左右,可我那时的心太想飞了。我与很多考生想留在本省心理不同,我是一心想到外省去。所以我的高考志愿所有填的都是外省。高考成绩下来了,我的分数与本省的本科线差三分,本市的大学是有补录的,只要我有填到他们学校志愿,一些较偏的专业以我的分数应该是可以补录进去的。但是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没有填那所学校,且那冷门专业读到也没用,后来有机会回学校补录了,一些好一点的专业分数是越补越高,进家里那所大学也就彻底断了念想。我也一心想着读个大专吧。可事情后来发生巨大变大,反正是我进了现在这所高额学费的大学,而造成的代价是整个家族都闹翻了。有些事情的印象太过于深刻,以致你想刻意的忘记都是对自己是一种逼迫。我永远记得那一晚,我还在为自己的高考成绩伤心不已的时候,家里的电话铃响。妈妈在电话这头不停的哭泣,我惶恐看着流泪的妈妈,心一点一点被吞噬,我痛恨着自己,看着我心疼的人,正是因为我,要接受一些无谓的伤害。当时的我对于自己厌恶、失望到有点自残的程度,现在想想都是可笑的。所以,进入那所大学跟所有满怀期待的学子是不同的,因为踏入那所大学那一刻我心里都在想:这里不属于我。而命运更加好笑的是,当时报道的时候,我的宿舍就莫名其妙与自己的系住的楼层分开,住在另一个系宿舍里,以致以开学两三周后大家都自己班里的人,系里的人打成火热一片,而我还在边缘外。后来,调回自己的系的楼层也是跟别的班宿舍的女生混住的,导致我大学四年的生活一直是在自己班边缘外的,跟自己混住的宿舍那个班的女生为好。因为以我如此安静的性格是不会特意去串门,特意去融入他们,且特别是女生的团体一旦形成别的女生想融入进去就会特别难,因为你要得到这个团体所有成员的认可,才可以进去。大一军训过后班里的女生的小团体已基本形成了。
因为当时是因为钱的问题,引发家族里种种矛盾。所以,在用钱方面我对自己特别的苛刻也小心翼翼的,我记得当时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是一下子打进卡里面的,可是开学的时候要用钱的地方特别多的。要购置生活用品,还要买书。原来大学所有的书还要另外交钱的,像我们专业的外国文学之类的书还不是一般的贵,军训完交完书费,当时的卡剩下的钱我估算一下是绝对撑不到学期末的,可我性格使我怎么也不会让我开口跟家里要一分钱的。怎么办?所以大学第一学期我最怕的事情是什么团体聚会或者其他方面要交钱了,我为自己买一本日记,每天限制自己消费。超过这个消费,我就惶恐在哪里补漏出来。我记得差不多学期末的时候,舅舅舅妈开车过来看我,舅舅看了我之后问我:有没有钱,要给钱我的时候。我笑着跟舅舅说我有,其实,当时还有10天才学期结束我剩下182块,这180块钱有130块是绝对不能动的,因为寒假要坐车回家。大一,就这样稀里糊涂过去了。
摩羯座的也许天生比较隐忍和对自己要求的,到大二的时候,在舅舅的鼓励下我参与竞选许多活动,后来也当上班长。其实,这个班长也是因为班里散成一团,没有人愿意去干这个差事。那时舅舅对我们后辈的教育是:要愿意去承担事情,多为别人服务。一直在班级之外活动着的我,受舅舅的影响就主动承担这件差事。为班级跑腿、做事,但往往有时还得不到一些同学理解。有时收个书费,有人就是拖着不交。有时传达一下系通知和活动,明明在群里和飞信里一再重复,但就是有人说没收到。延误事情反而怪罪你,抱怨你。甚至有些难听的话语,当时是满腹的委屈啊。对于那些难听的话,我心里会一千个纠结委屈怨恨,却不说一个字。因为我嘴拙,万一词不达意却说出让自己和对方下不了台的话怎么办?有时候语言对别人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当你不是很会表达的时候,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要有的。
前段时间在街头采访“致逝去的青春”,一个路人神回答是:“只有漂亮的人才有青春”,大家纷纷跟帖留言说戳中自己。是啊,其实我们大部分人的青春也就是女屌丝、男屌丝般的平淡无闻。没有那么轰轰烈烈,对于一个内心敏感,有少些自卑的我。在大学四年里,我所有的记忆都是被我自己多情制造出来的忧伤,沦陷的不能自拔。我当时最爱的地方永远是图书馆,周末我必定是在图书馆泡一整天。俞敏洪在大学的时候看了整整800多本书,我大概也有他的一半。但是我从不看自己专业书,其他的书我都拿来看,从哲学、历史、传记之类到武侠小说、娱乐八卦、心理健康、韩剧小说。我不知道我看的那些书有没有用,但是确实那段时间它带给我快乐是难以言喻的。它也填满我所有空白的记忆。我一边焦灼等待毕业,一边肆意挥霍自己的时光。
当然,在这四年里也有回忆起很美的事情。这些美好的记忆少不了她们的构建。玲,一个很灵动的女孩。活泼热情,活泼的外表隐藏着她自己独有的忧伤。因为我们家境生活境遇几乎都是巧妙般的相似,我们对于对方的心情几乎不用怎么言语,都能准确知道对方想表达什么。我已经忘记我们第一次是怎么见面的,我们什么时候成为闺蜜的。但是我只知道,在我有心事的时候跟她见一面。我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安慰。还有小兰,有时晚饭过后跟她走在操场上一圈又一圈地走着,有一搭没一搭聊着。那时吉珠的夜晚总是如童话般的梦幻,让人留恋。还有一位死党老乡丽霞,我不敢说自己有什么优点,但是我记人的能力还是超强的。跟她的一面之缘,我记着。试着打招呼到确认到我们原来还是同一所高中毕业,也许加上这点我们更加亲近。现在的她已嫁为人妻,还有一位可爱的儿子,很幸福的人。虽然我们现在不怎么常联系,但一提到她们的名字,那些美好的也会蹦出脑海。
人们总是怀念那些逝去的美好,每每大家热烈讨论对学校的留恋,我没有,或许这样说我更爱现在的自己。一个能独立的养活自己的我,不会总抱着亏欠心理活着的我,不再觉得自己拖累别人的我。在大学里,每花一分钱我都觉得自己好没用,所以我从不敢也不曾想过为自己添置点衣物或是打扮,我甚至把每个月的生活费里还强制自己每月省下100存起来,事实证明存下那2000多块钱,在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租房、车费、买正装帮我度过一段艰难时光,当时和小曼交完租金,一穷二白,可我就是不愿跟家里要一分钱。
现在回忆起那过去的四年,也就这样了。太多事情、情绪都在翻滚,很多情绪与记忆我选择打包存储,或许某天某件事触动,我会选择在记忆的角落把它拿出来读档。那些年的时光,也仅仅是过了两年而已,也许再过五年十年,心态不同,回想起那四年的时光是不是还有另一番滋味?或许它没有我现在想的那么急促、自卑与迷茫。
阴差阳错进入那所大学的,高考之前模拟考每次估分我的分数也就在一个普通本科线左右,可我那时的心太想飞了。我与很多考生想留在本省心理不同,我是一心想到外省去。所以我的高考志愿所有填的都是外省。高考成绩下来了,我的分数与本省的本科线差三分,本市的大学是有补录的,只要我有填到他们学校志愿,一些较偏的专业以我的分数应该是可以补录进去的。但是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没有填那所学校,且那冷门专业读到也没用,后来有机会回学校补录了,一些好一点的专业分数是越补越高,进家里那所大学也就彻底断了念想。我也一心想着读个大专吧。可事情后来发生巨大变大,反正是我进了现在这所高额学费的大学,而造成的代价是整个家族都闹翻了。有些事情的印象太过于深刻,以致你想刻意的忘记都是对自己是一种逼迫。我永远记得那一晚,我还在为自己的高考成绩伤心不已的时候,家里的电话铃响。妈妈在电话这头不停的哭泣,我惶恐看着流泪的妈妈,心一点一点被吞噬,我痛恨着自己,看着我心疼的人,正是因为我,要接受一些无谓的伤害。当时的我对于自己厌恶、失望到有点自残的程度,现在想想都是可笑的。所以,进入那所大学跟所有满怀期待的学子是不同的,因为踏入那所大学那一刻我心里都在想:这里不属于我。而命运更加好笑的是,当时报道的时候,我的宿舍就莫名其妙与自己的系住的楼层分开,住在另一个系宿舍里,以致以开学两三周后大家都自己班里的人,系里的人打成火热一片,而我还在边缘外。后来,调回自己的系的楼层也是跟别的班宿舍的女生混住的,导致我大学四年的生活一直是在自己班边缘外的,跟自己混住的宿舍那个班的女生为好。因为以我如此安静的性格是不会特意去串门,特意去融入他们,且特别是女生的团体一旦形成别的女生想融入进去就会特别难,因为你要得到这个团体所有成员的认可,才可以进去。大一军训过后班里的女生的小团体已基本形成了。
因为当时是因为钱的问题,引发家族里种种矛盾。所以,在用钱方面我对自己特别的苛刻也小心翼翼的,我记得当时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是一下子打进卡里面的,可是开学的时候要用钱的地方特别多的。要购置生活用品,还要买书。原来大学所有的书还要另外交钱的,像我们专业的外国文学之类的书还不是一般的贵,军训完交完书费,当时的卡剩下的钱我估算一下是绝对撑不到学期末的,可我性格使我怎么也不会让我开口跟家里要一分钱的。怎么办?所以大学第一学期我最怕的事情是什么团体聚会或者其他方面要交钱了,我为自己买一本日记,每天限制自己消费。超过这个消费,我就惶恐在哪里补漏出来。我记得差不多学期末的时候,舅舅舅妈开车过来看我,舅舅看了我之后问我:有没有钱,要给钱我的时候。我笑着跟舅舅说我有,其实,当时还有10天才学期结束我剩下182块,这180块钱有130块是绝对不能动的,因为寒假要坐车回家。大一,就这样稀里糊涂过去了。
摩羯座的也许天生比较隐忍和对自己要求的,到大二的时候,在舅舅的鼓励下我参与竞选许多活动,后来也当上班长。其实,这个班长也是因为班里散成一团,没有人愿意去干这个差事。那时舅舅对我们后辈的教育是:要愿意去承担事情,多为别人服务。一直在班级之外活动着的我,受舅舅的影响就主动承担这件差事。为班级跑腿、做事,但往往有时还得不到一些同学理解。有时收个书费,有人就是拖着不交。有时传达一下系通知和活动,明明在群里和飞信里一再重复,但就是有人说没收到。延误事情反而怪罪你,抱怨你。甚至有些难听的话语,当时是满腹的委屈啊。对于那些难听的话,我心里会一千个纠结委屈怨恨,却不说一个字。因为我嘴拙,万一词不达意却说出让自己和对方下不了台的话怎么办?有时候语言对别人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当你不是很会表达的时候,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要有的。
前段时间在街头采访“致逝去的青春”,一个路人神回答是:“只有漂亮的人才有青春”,大家纷纷跟帖留言说戳中自己。是啊,其实我们大部分人的青春也就是女屌丝、男屌丝般的平淡无闻。没有那么轰轰烈烈,对于一个内心敏感,有少些自卑的我。在大学四年里,我所有的记忆都是被我自己多情制造出来的忧伤,沦陷的不能自拔。我当时最爱的地方永远是图书馆,周末我必定是在图书馆泡一整天。俞敏洪在大学的时候看了整整800多本书,我大概也有他的一半。但是我从不看自己专业书,其他的书我都拿来看,从哲学、历史、传记之类到武侠小说、娱乐八卦、心理健康、韩剧小说。我不知道我看的那些书有没有用,但是确实那段时间它带给我快乐是难以言喻的。它也填满我所有空白的记忆。我一边焦灼等待毕业,一边肆意挥霍自己的时光。
当然,在这四年里也有回忆起很美的事情。这些美好的记忆少不了她们的构建。玲,一个很灵动的女孩。活泼热情,活泼的外表隐藏着她自己独有的忧伤。因为我们家境生活境遇几乎都是巧妙般的相似,我们对于对方的心情几乎不用怎么言语,都能准确知道对方想表达什么。我已经忘记我们第一次是怎么见面的,我们什么时候成为闺蜜的。但是我只知道,在我有心事的时候跟她见一面。我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安慰。还有小兰,有时晚饭过后跟她走在操场上一圈又一圈地走着,有一搭没一搭聊着。那时吉珠的夜晚总是如童话般的梦幻,让人留恋。还有一位死党老乡丽霞,我不敢说自己有什么优点,但是我记人的能力还是超强的。跟她的一面之缘,我记着。试着打招呼到确认到我们原来还是同一所高中毕业,也许加上这点我们更加亲近。现在的她已嫁为人妻,还有一位可爱的儿子,很幸福的人。虽然我们现在不怎么常联系,但一提到她们的名字,那些美好的也会蹦出脑海。
人们总是怀念那些逝去的美好,每每大家热烈讨论对学校的留恋,我没有,或许这样说我更爱现在的自己。一个能独立的养活自己的我,不会总抱着亏欠心理活着的我,不再觉得自己拖累别人的我。在大学里,每花一分钱我都觉得自己好没用,所以我从不敢也不曾想过为自己添置点衣物或是打扮,我甚至把每个月的生活费里还强制自己每月省下100存起来,事实证明存下那2000多块钱,在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租房、车费、买正装帮我度过一段艰难时光,当时和小曼交完租金,一穷二白,可我就是不愿跟家里要一分钱。
现在回忆起那过去的四年,也就这样了。太多事情、情绪都在翻滚,很多情绪与记忆我选择打包存储,或许某天某件事触动,我会选择在记忆的角落把它拿出来读档。那些年的时光,也仅仅是过了两年而已,也许再过五年十年,心态不同,回想起那四年的时光是不是还有另一番滋味?或许它没有我现在想的那么急促、自卑与迷茫。